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科教文卫体

2006卷

  • 内蒙古医学院
  •     【领导名录】 
        书    记:王耀新                                        
        院    长:***(蒙古族)                                
        副 书 记                                               
        纪委书记:迟耀君                                        
        副 院 长:傅  亮  宋振先  毅  和(蒙古族)  牛广明        
        【概况】  内蒙古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医药院校,当时隶属国家卫生部,后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建院初期,原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着名高校的一批专家、教授支边来内蒙古医学院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2所成人教育分院和1所卫生技术学校,有5个学科门类,31个专业。有21个学科和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形成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培养研究生、专科生、留学生的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院购置土地1400余亩规划建设的新校区一期工程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及生活区的9栋宿舍楼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06年秋季完成并投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研究所和骨科研究所设在内蒙古医学院。学院设有药物研究所、蒙药研究所和眼科等9个研究室。拥有3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4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5个自治区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学院建有分子生物学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电镜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及8个大型多媒体教室和5个大型语音教室。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学院将所有实验室整合完毕,在全院建立实验室的二级管理模式。学院积极筹措资金用于重大科研项目的建设,加强科研工作。学校图书馆藏书47.9万余册,是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省级中心馆之一,建有电子图书馆和大型电子阅览室。学院有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原呼和浩特铁路中心医院)3所大型直属附属医院;包钢职工医院、内蒙古一机厂医院2所大型医院分别为学院的第三、第四附属医院;学院设有20所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充足而且教学条件与环境十分优越。
        教职工总数3686名,其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29名,副高级职称人员802名;有博士学位人员38名;博士生导师2名(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招生),博士生副导师2名(北大医学部聘请),硕士生导师376名;有22人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蒙古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聘请国外名誉教授30余名。
        【教育教学】  2005年,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26.5%,生均四项经费同比增长1.3%。仪器设备总值达6055.43万元,2005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值601万元,年度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占学院总量的比例为11%。组织开展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的评比表彰工作,有5项教学成果被评比为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按照国家《关于制定高等医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实施要求》,重新调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考核体系。完成研究生新一轮课程设置的改革,增设新技术、新进展课程14门,取消旧课程3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引进“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首次组织开展品牌专业的认证工作,并确立临床医学等4个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获准新上生物技术、蒙药学、医学英语3个本科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使学院学科门类达到5门,专业达到31个。改造和完善多媒体教室,实施《内蒙古医学院教学工作常规》、《内蒙古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内蒙古医学院教师岗位职责》等教学管理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二级学院分会和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全面评价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运行状况,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网上评教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次制定和实施实验教学的评估实施细则。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期考核力度,并实施考试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加大毕业生论文质量的监控力度,对2002级137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原始数据记录资料进行审核和抽查,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盲审”制度,执行二级培养单位集中开题及预答辩制度,开展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切实抓好图书情报工作,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校园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全院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科技创新】  2005年,全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9项,比上年增加220项,中标7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比上年增加5项。共获经费1656.4万元,比上年增加1378.4万元,增长近5倍。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组织鉴定科技成果10项。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子宫体恶性肿瘤的超声学研究”、“经纤支镜微波治疗气道内疾病”、“突聋患者血清ET NO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和“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融合的临床研究”等四项科技成果被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2005年度全区卫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神经刺激阻滞仪”和“一种止咳祛痰蒙药的制备方法”两个新产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人才队伍】  2005年,学院继续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投入800多万元,购置科研教学设备,改善科研教学条件,为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创造条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蒙古国健康科学大学等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重点建设蒙医蒙药等重点学科,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点,努力为人才搭建学术平台。出台《内蒙古医学院特聘教授试行办法》,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院校聘任3名特聘教授。在北京举行内蒙古医学院新春联谊会,宣传学院改革发展,积极加强与在京各类人才的联系,拓宽吸引人才的渠道。继续有效实施科技“百万工程”,投入专款370余万元,鼓励科研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支持学院重大科研项目9项,青年科研项目12项,为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配套资金340万元。为来校工作的10名博士配套科研启动金和一次性安家补助70余万元,并报销有关费用。大胆任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全院的处级干部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或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74名,占处级干部总数的63.2%,比本轮处级干部聘前的56.5%增长7个百分点。围绕人才队伍建设,2005年投入1100多万元。学院吸引各类人才98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4名,为学院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派出60多名教师攻读学位或进修。加强为现有人才的服务,2005年有195人取得各级专业技术资格。组织100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成2005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选、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选、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人选和自治区第五届青年科技奖(推荐人选5名)、第二届内蒙古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推荐人选8名)的选拔推荐工作。完成学院申请第四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的申报工作。完成200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及“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后备人员的选派及申报工作。进一步调动全院教学、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开拓创新的积极性。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建设项目的融资工作,落实贷款1.61亿元。做好东洪桥两个单元和医药应用技术学院及中蒙医学院部分土地的置换工作,全方位支持新校区的建设。年内完成健康街3600平方米的住宅楼建设,完成304号院的旧楼拆迁。制定旧校区改造方案,完成旧校区维修、绿化、供水、供热、房产管理等工作任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要求,本着成熟一个,剥离一个的原则,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公司实现实质性剥离,并实行独立核算。 一附院改扩建工程一期6.6万平方米的住院部大楼交付使用,二附院1.9万平方米的病房门诊大楼全部投入使用。原呼市铁路中心医院并入学院后,更名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一步明确各所附院的发展方向和医院定位。一附院努力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继续朝着大综合性医院方向发展。二附院继续加强骨科建设,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迈进。附属人民医院编制发展规划,确定以肿瘤研究与治疗为专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学科专业特色。各附院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一附院开展了小肠移植等脏器移植新业务。投入500万元,建立临床中心实验室。召开了科技表彰大会,奖励科技创新工作者,表彰优秀成果获得者和学术论文作者。二附院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骨科新业务。在庆祝建院20周年之际,开展科技创新排行榜,重奖科技人员,召开博士论坛会。附属人民医院按照确定的肿瘤专科方向组织开展新业务的筹备工作。三、四附院按照学院的要求,圆满完成临床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等各项工作任务,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工作】  2005年开展三次大规模的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学生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根据新的《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学生管理手册》。2005年评选出230名三好学生、156名优秀学生干部和32个先进班集体。经公示评选出63名自治区级三好学生、63名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和44名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实施学生工作考证体系,加强各二级学院学生日常管理。按照条例规定,做好违纪学生的处分工作。完善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规定,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做好全校低年级班主任和二级学院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举办首届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班,印发《班主任工作条例》。完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努力做好资助特困生的工作。发放奖学金130.90万元,争取校外奖学金10万余元,国家奖学金7.2万余元,国家助学金51.8万元。减免学杂费42万元。勤工助学固定岗发放补助155200元,非固定岗发放补助72840元。完成2005级2990名新生的军训任务。制作团委(学生处)网页。充分发挥就业网站的作用,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至2005年9月1日,学院2005届的719名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5.63%,同比提高6.57%,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81%,专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2.50%。学院学生工作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优秀”等次。
        【对外交流】  把省际间对等招生院校由2004年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展到21个。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蒙古国生命健康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达成联合办学意向,巩固和扩大协作工作成果。推进首都医科大学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巩固和推进与日本国山梨医科大学和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国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所签署协议内容的落实工作。

    (王凤德 安志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医学院
  •     【领导名录】 
        书    记:王耀新                                        
        院    长:***(蒙古族)                                
        副 书 记                                               
        纪委书记:迟耀君                                        
        副 院 长:傅  亮  宋振先  毅  和(蒙古族)  牛广明        
        【概况】  内蒙古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医药院校,当时隶属国家卫生部,后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建院初期,原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着名高校的一批专家、教授支边来内蒙古医学院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2所成人教育分院和1所卫生技术学校,有5个学科门类,31个专业。有21个学科和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0000余人,形成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培养研究生、专科生、留学生的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院购置土地1400余亩规划建设的新校区一期工程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及生活区的9栋宿舍楼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06年秋季完成并投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研究所和骨科研究所设在内蒙古医学院。学院设有药物研究所、蒙药研究所和眼科等9个研究室。拥有3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4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5个自治区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学院建有分子生物学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电镜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及8个大型多媒体教室和5个大型语音教室。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学院将所有实验室整合完毕,在全院建立实验室的二级管理模式。学院积极筹措资金用于重大科研项目的建设,加强科研工作。学校图书馆藏书47.9万余册,是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省级中心馆之一,建有电子图书馆和大型电子阅览室。学院有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人民医院(原呼和浩特铁路中心医院)3所大型直属附属医院;包钢职工医院、内蒙古一机厂医院2所大型医院分别为学院的第三、第四附属医院;学院设有20所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充足而且教学条件与环境十分优越。
        教职工总数3686名,其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29名,副高级职称人员802名;有博士学位人员38名;博士生导师2名(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招生),博士生副导师2名(北大医学部聘请),硕士生导师376名;有22人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蒙古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聘请国外名誉教授30余名。
        【教育教学】  2005年,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26.5%,生均四项经费同比增长1.3%。仪器设备总值达6055.43万元,2005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值601万元,年度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占学院总量的比例为11%。组织开展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的评比表彰工作,有5项教学成果被评比为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按照国家《关于制定高等医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修订本科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实施要求》,重新调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考核体系。完成研究生新一轮课程设置的改革,增设新技术、新进展课程14门,取消旧课程3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引进“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首次组织开展品牌专业的认证工作,并确立临床医学等4个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获准新上生物技术、蒙药学、医学英语3个本科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使学院学科门类达到5门,专业达到31个。改造和完善多媒体教室,实施《内蒙古医学院教学工作常规》、《内蒙古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内蒙古医学院教师岗位职责》等教学管理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二级学院分会和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全面评价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运行状况,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网上评教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次制定和实施实验教学的评估实施细则。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期考核力度,并实施考试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加大毕业生论文质量的监控力度,对2002级137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原始数据记录资料进行审核和抽查,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盲审”制度,执行二级培养单位集中开题及预答辩制度,开展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切实抓好图书情报工作,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校园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全院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科技创新】  2005年,全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9项,比上年增加220项,中标7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比上年增加5项。共获经费1656.4万元,比上年增加1378.4万元,增长近5倍。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组织鉴定科技成果10项。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子宫体恶性肿瘤的超声学研究”、“经纤支镜微波治疗气道内疾病”、“突聋患者血清ET NO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和“腰椎滑脱复位固定融合的临床研究”等四项科技成果被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2005年度全区卫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神经刺激阻滞仪”和“一种止咳祛痰蒙药的制备方法”两个新产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人才队伍】  2005年,学院继续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投入800多万元,购置科研教学设备,改善科研教学条件,为留住、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创造条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蒙古国健康科学大学等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重点建设蒙医蒙药等重点学科,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点,努力为人才搭建学术平台。出台《内蒙古医学院特聘教授试行办法》,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院校聘任3名特聘教授。在北京举行内蒙古医学院新春联谊会,宣传学院改革发展,积极加强与在京各类人才的联系,拓宽吸引人才的渠道。继续有效实施科技“百万工程”,投入专款370余万元,鼓励科研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支持学院重大科研项目9项,青年科研项目12项,为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配套资金340万元。为来校工作的10名博士配套科研启动金和一次性安家补助70余万元,并报销有关费用。大胆任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全院的处级干部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或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74名,占处级干部总数的63.2%,比本轮处级干部聘前的56.5%增长7个百分点。围绕人才队伍建设,2005年投入1100多万元。学院吸引各类人才98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4名,为学院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派出60多名教师攻读学位或进修。加强为现有人才的服务,2005年有195人取得各级专业技术资格。组织100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完成2005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治区“32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选、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各层次人选、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人选和自治区第五届青年科技奖(推荐人选5名)、第二届内蒙古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推荐人选8名)的选拔推荐工作。完成学院申请第四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的申报工作。完成200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及“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后备人员的选派及申报工作。进一步调动全院教学、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开拓创新的积极性。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建设项目的融资工作,落实贷款1.61亿元。做好东洪桥两个单元和医药应用技术学院及中蒙医学院部分土地的置换工作,全方位支持新校区的建设。年内完成健康街3600平方米的住宅楼建设,完成304号院的旧楼拆迁。制定旧校区改造方案,完成旧校区维修、绿化、供水、供热、房产管理等工作任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关要求,本着成熟一个,剥离一个的原则,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公司实现实质性剥离,并实行独立核算。 一附院改扩建工程一期6.6万平方米的住院部大楼交付使用,二附院1.9万平方米的病房门诊大楼全部投入使用。原呼市铁路中心医院并入学院后,更名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一步明确各所附院的发展方向和医院定位。一附院努力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继续朝着大综合性医院方向发展。二附院继续加强骨科建设,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迈进。附属人民医院编制发展规划,确定以肿瘤研究与治疗为专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学科专业特色。各附院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一附院开展了小肠移植等脏器移植新业务。投入500万元,建立临床中心实验室。召开了科技表彰大会,奖励科技创新工作者,表彰优秀成果获得者和学术论文作者。二附院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骨科新业务。在庆祝建院20周年之际,开展科技创新排行榜,重奖科技人员,召开博士论坛会。附属人民医院按照确定的肿瘤专科方向组织开展新业务的筹备工作。三、四附院按照学院的要求,圆满完成临床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等各项工作任务,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工作】  2005年开展三次大规模的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学生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使用,根据新的《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学生管理手册》。2005年评选出230名三好学生、156名优秀学生干部和32个先进班集体。经公示评选出63名自治区级三好学生、63名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和44名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实施学生工作考证体系,加强各二级学院学生日常管理。按照条例规定,做好违纪学生的处分工作。完善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规定,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做好全校低年级班主任和二级学院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举办首届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班,印发《班主任工作条例》。完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努力做好资助特困生的工作。发放奖学金130.90万元,争取校外奖学金10万余元,国家奖学金7.2万余元,国家助学金51.8万元。减免学杂费42万元。勤工助学固定岗发放补助155200元,非固定岗发放补助72840元。完成2005级2990名新生的军训任务。制作团委(学生处)网页。充分发挥就业网站的作用,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至2005年9月1日,学院2005届的719名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5.63%,同比提高6.57%,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81%,专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2.50%。学院学生工作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优秀”等次。
        【对外交流】  把省际间对等招生院校由2004年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展到21个。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蒙古国生命健康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达成联合办学意向,巩固和扩大协作工作成果。推进首都医科大学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巩固和推进与日本国山梨医科大学和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等国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所签署协议内容的落实工作。

    (王凤德 安志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