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4卷  /  教育

2014卷

  • 集宁师范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于杰勇(回族)

     
     

    党委副书记 院长:

    谭福贵(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张利平(6月任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赵海忠

     
     

    副院长:

    许卫

    阿拉腾巴特尔(蒙古族)

       

    田智

    梁政(满族)

    【概况】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国20年(1931年),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依托之前设置的集宁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集宁师范专科学校。2009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  

    学院现设幼师学院、中文系、政史系、外语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蒙文系、生物系、经管系、思政教学部等15个教学单位;开设27个本科专业,42个专科(高职)专业,分布在理学、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农学、法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校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精品课程42门;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全院现有教职工792人,专任教师512人,外聘教师4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2人,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27人。教师中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优秀教师5人,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专家4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25人;10名专家教授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校生10 019人。  

    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共19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司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85项,横向课题4项。其中自治区科技厅创新科技引导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 5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1980年,学校创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初名为《文科教学》,迄今累计出版124期,2010年始,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与波兰罗兹工业大学、东方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均已招收第一届学生。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全院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 617亩(合1 078 0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4 551平方米。设备仪器7 678台件,价值5 917.45万元。学校共有适用图书(含电子读物)104.5万册,生均103册。固定资产10.32亿元。  

    学院设有附属实验中学,分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招收高中生,在校生2 500多人,教职员工146人。2013年投入使用的附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建校50多年来,学院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秉承“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着力加强学生师德教育和从教能力培养,始终不渝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一定的办学优势。共培养了44 000多名毕业生,乌兰察布市基础教育教师中集宁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占85%。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建功立业。20137月,首届722名本科生毕业,705人获得学士学位。诚如刘云山同志为母校的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建设  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 900多万元,生均5 900元。当年新增所占比例为19.9%。完成网络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现代电子设计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学校生均占地107.6平方米。宿舍面积7.5万多平方米,生均7.5平方米。拓宽学科专业门类、更新传统专业、优化专业结构。2013年申报本科新专业5个。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公共课教学改革。推广使用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2013年,学校自编教材4部、实验讲义10余册。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重达到国家教育部本科高校合格评估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编写了实验指导材料,教学实验开出率100%。附属中学与集宁一中等62家单位签订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训协议。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细则,强化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与波兰罗兹工业大学、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的合作,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青岛软件园、北京安博公司等合作,现有合作专业领域8个。  

    教育教学改革  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实践课学分比例,大部分专业培养模式由“3.5+0.5”调整为“3+1”。缩小了必修课比例,加大了选修课比例。积极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2013年,学校划拨专项资金设立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5项,获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6个。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系(院)设立了教学科,教务处增设了教学研究科和实践教学科。选聘了教学督导员,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强化日常教学管理与监控。2013年,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奖20余项。学校首届本科生毕业率为99.7%,获得学士学位的97.2%,英语四级通过率为42.34%。首届本科生有243人考研,上线62人,上线率25.5%。是年,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工作】结合学校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集宁师范学院学风建设(学术规范)实施细则》、《集宁师范学院论文奖励、课题立项资助办法》等12个制度。2013年科研课题年度立项突破100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00万元。其中自治区各类项目54项,学校项目50项。年底累计在研项目186项,经费207.5万元,参与人数近900人次。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有8篇被ISTPEISCI、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收录或复印。继续加大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校等协同创新,先后与青岛软件园等多家企业及教育机构合作,满足了实践教学和科研需要。制订了《集宁师范学院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对科研项目实行全程评价。启动了自治区科研项目支持资金、校外进账科研经费按20%额度配套激励政策和优秀论文奖励计划。专项设立学术讲座资金,每周举办学术讲座。  

    【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重点学科用人计划,2013年引进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名。培养在读硕士48人、在读博士3人。继续实施师资队伍建设“111”工程。2013年底,有硕士生导师9人,博导兼职教授8人。目前学校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34人,其中博士9人。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完成首轮全员聘用。出台《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办法》,选派1人到国内知名大学访学,选送4个学科15人专业进修,选送4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派出11人参加学术会议。2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乌兰察布优秀人才”称号。1人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区技能能手”称号。  

    【招生就业】认真编制招生计划,继续贯彻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公平、公开、公正地完成了全国9个省份录取和加试工作,招生计划3 190人,录取3 215人,报到3 084人,圆满完成了招生工作,计划完成率100.78%。就业工作与学校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工作等列入学校重要工作项目。现有独立、常设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洽谈室3处、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室2处、就业信息与资料查阅室1处、档案室1处,办公设备齐全。成立了就业指导研究室。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专科42学时、本科54学时。全校有13各国家职业指导师。建有实习、见习基地25处。建有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机构3处。举办两次大型人才招聘会和10场校级专场招聘会、12场中小型就业洽谈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招聘周,11 000余人次参加招聘。全年共邀请用人单位260家,提供岗位5 000多个,900多人达成初次就业意向。  

    【学生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设形势政策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文化活动等教育教学之中。广泛开展“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奋进、我与草原同发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我的青春我的团”、“促进民族大团结,构建美丽内蒙古”、“寻访身边的中国梦”等主题团日教育活动,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团课等平台,大力加强党史、团史、党章、团章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增强团员青年爱党、爱国、爱团的意识,坚定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为了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还开展了以“薪传继世,开拓创新”、“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爱国经典诗文诵读等专题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美好的民族精神与品质,懂得感恩,激发他们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心。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获自治区团委等上级机构表彰奖励多次。2013年被评为“全市社科工作先进单位”。发挥校园网络作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领师生思想意识。成立了网络媒体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集宁师范学院辅导员工作职责》等制度,按照师生比1200配齐一线专职辅导员。举办了4场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讲座。每学期开设3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年人均经费10元。有心理咨询室2个,心理实验室1个,团体辅导室1个,兼职教师10名。积极开展朋辈咨询。定期培训学生骨干、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举办“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并获全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  

    学生资助工作  制定《贫困生认定办法》、《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9名特困生减免费用24 470元。为2 500多名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1 300多万元。学校出资30多万元,资助1 200多名贫困生。争取市总工会金秋助学资金20万元,资助100名品学兼优贫困生。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1.17万元。“博爱一日捐”活动为60名新生捐助6万元。无学生因贫困辍学。  

    【校园安全稳定】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综合治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暂行)》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奖惩办法》。与校内各部门签订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责任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抓好新生入学、敏感时期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网络诈骗等教育。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建立以各系(院)、部门为点,保卫处牵头的全方位校园安全保卫格局。多次与市公安局、综治办等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成立了校卫队。充实了安全保卫信息员队伍。制订《集宁师范学院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举办第五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全区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南北校区及家属区安装了监控系统。消防重点部位安装了火灾报警系统。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制订《集宁师范学院学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进行了地震、火灾等灾害逃生演练。  

    【校园文化】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开展了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知识宣传展、“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科践杯”课件制作大赛等。2013年上半年,为迎接全区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精心组织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送30件优秀作品评选,有10件作品入围,20139月,自治区终审决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优秀奖5项,并荣获这次大赛优秀组织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样。开展了“金鹰杯”辩论赛、“希望杯”模拟讲课大赛、“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主题征文大赛、“我的中国梦”征文与演讲大赛、“墨缘杯”三笔字大赛、“圆梦杯”主持人大赛、“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打造出部分文化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龙头,采用点与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鼓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深入社区、福利院等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参与学生人数达3 000人次。开展了**山庄与集宁师范学院联谊汇演、音乐系团总支走进集宁区特殊学校慰问演出、生物系团总支慰问敬老院、体育系团总支慰问孤儿院、蒙文系团总支深入集宁区蒙古族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孤儿院美术辅导等社会实践活动。515日,与兴和县合办“集宁师范学院、团县委‘青春相约’全县青少年综合素质风采展示颁奖暨文艺演出”。69月,开展了“情系乌兰察布  建设幸福内蒙古”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暑期,组建志愿者服务队28支,其中全国级重点服务队1支,自治区级重点服务队5支,校级服务队22支,涵盖了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法律援助、公益服务等多个服务方面,参加人数达到4 000余人,服务地域几乎遍布自治区各地区的城镇乡村。  

    【党建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组织集中学习17天,举行报告会5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8次,个别谈话300多人次,参与师生1 200多人,收到意见建议276条。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梳理出对班子的批评意见8条,班子成员互相批评意见60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入查摆剖析。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整改“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34小项专项整治已完成30项,注重建章立制,第一批制度即将出台。  

      

    基层党组织建设。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的工作,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设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现有党总支19个,党支部61个。建立健全基层组织规章制度。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有保障。  

    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制订了《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2013年发展党员185名,其中学生党员157名。现全校有师生党员1 031名。做好“示范群体”创建工作,评出17个优秀基层党组织、1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6名优秀党员,并予以表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集宁师范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于杰勇(回族)

     
     

    党委副书记 院长:

    谭福贵(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张利平(6月任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赵海忠

     
     

    副院长:

    许卫

    阿拉腾巴特尔(蒙古族)

       

    田智

    梁政(满族)

    【概况】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国20年(1931年),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依托之前设置的集宁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集宁师范专科学校。2009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  

    学院现设幼师学院、中文系、政史系、外语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蒙文系、生物系、经管系、思政教学部等15个教学单位;开设27个本科专业,42个专科(高职)专业,分布在理学、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农学、法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校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精品课程42门;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全院现有教职工792人,专任教师512人,外聘教师4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2人,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27人。教师中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优秀教师5人,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专家4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25人;10名专家教授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校生10 019人。  

    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共19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司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85项,横向课题4项。其中自治区科技厅创新科技引导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 5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1980年,学校创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初名为《文科教学》,迄今累计出版124期,2010年始,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与波兰罗兹工业大学、东方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均已招收第一届学生。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全院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 617亩(合1 078 0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4 551平方米。设备仪器7 678台件,价值5 917.45万元。学校共有适用图书(含电子读物)104.5万册,生均103册。固定资产10.32亿元。  

    学院设有附属实验中学,分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招收高中生,在校生2 500多人,教职员工146人。2013年投入使用的附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建校50多年来,学院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秉承“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着力加强学生师德教育和从教能力培养,始终不渝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一定的办学优势。共培养了44 000多名毕业生,乌兰察布市基础教育教师中集宁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占85%。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建功立业。20137月,首届722名本科生毕业,705人获得学士学位。诚如刘云山同志为母校的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建设  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 900多万元,生均5 900元。当年新增所占比例为19.9%。完成网络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现代电子设计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学校生均占地107.6平方米。宿舍面积7.5万多平方米,生均7.5平方米。拓宽学科专业门类、更新传统专业、优化专业结构。2013年申报本科新专业5个。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公共课教学改革。推广使用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2013年,学校自编教材4部、实验讲义10余册。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重达到国家教育部本科高校合格评估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编写了实验指导材料,教学实验开出率100%。附属中学与集宁一中等62家单位签订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训协议。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细则,强化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与波兰罗兹工业大学、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的合作,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青岛软件园、北京安博公司等合作,现有合作专业领域8个。  

    教育教学改革  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实践课学分比例,大部分专业培养模式由“3.5+0.5”调整为“3+1”。缩小了必修课比例,加大了选修课比例。积极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2013年,学校划拨专项资金设立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5项,获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6个。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系(院)设立了教学科,教务处增设了教学研究科和实践教学科。选聘了教学督导员,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强化日常教学管理与监控。2013年,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奖20余项。学校首届本科生毕业率为99.7%,获得学士学位的97.2%,英语四级通过率为42.34%。首届本科生有243人考研,上线62人,上线率25.5%。是年,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工作】结合学校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了《集宁师范学院学风建设(学术规范)实施细则》、《集宁师范学院论文奖励、课题立项资助办法》等12个制度。2013年科研课题年度立项突破100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00万元。其中自治区各类项目54项,学校项目50项。年底累计在研项目186项,经费207.5万元,参与人数近900人次。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有8篇被ISTPEISCI、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收录或复印。继续加大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校等协同创新,先后与青岛软件园等多家企业及教育机构合作,满足了实践教学和科研需要。制订了《集宁师范学院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对科研项目实行全程评价。启动了自治区科研项目支持资金、校外进账科研经费按20%额度配套激励政策和优秀论文奖励计划。专项设立学术讲座资金,每周举办学术讲座。  

    【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重点学科用人计划,2013年引进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名。培养在读硕士48人、在读博士3人。继续实施师资队伍建设“111”工程。2013年底,有硕士生导师9人,博导兼职教授8人。目前学校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34人,其中博士9人。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完成首轮全员聘用。出台《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办法》,选派1人到国内知名大学访学,选送4个学科15人专业进修,选送4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派出11人参加学术会议。2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乌兰察布优秀人才”称号。1人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区技能能手”称号。  

    【招生就业】认真编制招生计划,继续贯彻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公平、公开、公正地完成了全国9个省份录取和加试工作,招生计划3 190人,录取3 215人,报到3 084人,圆满完成了招生工作,计划完成率100.78%。就业工作与学校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工作等列入学校重要工作项目。现有独立、常设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洽谈室3处、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室2处、就业信息与资料查阅室1处、档案室1处,办公设备齐全。成立了就业指导研究室。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专科42学时、本科54学时。全校有13各国家职业指导师。建有实习、见习基地25处。建有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机构3处。举办两次大型人才招聘会和10场校级专场招聘会、12场中小型就业洽谈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招聘周,11 000余人次参加招聘。全年共邀请用人单位260家,提供岗位5 000多个,900多人达成初次就业意向。  

    【学生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设形势政策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文化活动等教育教学之中。广泛开展“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奋进、我与草原同发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我的青春我的团”、“促进民族大团结,构建美丽内蒙古”、“寻访身边的中国梦”等主题团日教育活动,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团课等平台,大力加强党史、团史、党章、团章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增强团员青年爱党、爱国、爱团的意识,坚定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为了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还开展了以“薪传继世,开拓创新”、“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爱国经典诗文诵读等专题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美好的民族精神与品质,懂得感恩,激发他们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心。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获自治区团委等上级机构表彰奖励多次。2013年被评为“全市社科工作先进单位”。发挥校园网络作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领师生思想意识。成立了网络媒体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集宁师范学院辅导员工作职责》等制度,按照师生比1200配齐一线专职辅导员。举办了4场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讲座。每学期开设3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年人均经费10元。有心理咨询室2个,心理实验室1个,团体辅导室1个,兼职教师10名。积极开展朋辈咨询。定期培训学生骨干、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举办“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并获全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  

    学生资助工作  制定《贫困生认定办法》、《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9名特困生减免费用24 470元。为2 500多名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1 300多万元。学校出资30多万元,资助1 200多名贫困生。争取市总工会金秋助学资金20万元,资助100名品学兼优贫困生。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1.17万元。“博爱一日捐”活动为60名新生捐助6万元。无学生因贫困辍学。  

    【校园安全稳定】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综合治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暂行)》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奖惩办法》。与校内各部门签订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责任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抓好新生入学、敏感时期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网络诈骗等教育。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建立以各系(院)、部门为点,保卫处牵头的全方位校园安全保卫格局。多次与市公安局、综治办等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成立了校卫队。充实了安全保卫信息员队伍。制订《集宁师范学院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举办第五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全区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南北校区及家属区安装了监控系统。消防重点部位安装了火灾报警系统。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制订《集宁师范学院学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进行了地震、火灾等灾害逃生演练。  

    【校园文化】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开展了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知识宣传展、“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科践杯”课件制作大赛等。2013年上半年,为迎接全区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精心组织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送30件优秀作品评选,有10件作品入围,20139月,自治区终审决赛中,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优秀奖5项,并荣获这次大赛优秀组织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样。开展了“金鹰杯”辩论赛、“希望杯”模拟讲课大赛、“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主题征文大赛、“我的中国梦”征文与演讲大赛、“墨缘杯”三笔字大赛、“圆梦杯”主持人大赛、“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打造出部分文化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龙头,采用点与面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鼓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深入社区、福利院等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参与学生人数达3 000人次。开展了**山庄与集宁师范学院联谊汇演、音乐系团总支走进集宁区特殊学校慰问演出、生物系团总支慰问敬老院、体育系团总支慰问孤儿院、蒙文系团总支深入集宁区蒙古族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孤儿院美术辅导等社会实践活动。515日,与兴和县合办“集宁师范学院、团县委‘青春相约’全县青少年综合素质风采展示颁奖暨文艺演出”。69月,开展了“情系乌兰察布  建设幸福内蒙古”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暑期,组建志愿者服务队28支,其中全国级重点服务队1支,自治区级重点服务队5支,校级服务队22支,涵盖了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法律援助、公益服务等多个服务方面,参加人数达到4 000余人,服务地域几乎遍布自治区各地区的城镇乡村。  

    【党建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组织集中学习17天,举行报告会5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8次,个别谈话300多人次,参与师生1 200多人,收到意见建议276条。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梳理出对班子的批评意见8条,班子成员互相批评意见60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入查摆剖析。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全面整改“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34小项专项整治已完成30项,注重建章立制,第一批制度即将出台。  

      

    基层党组织建设。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的工作,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设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现有党总支19个,党支部61个。建立健全基层组织规章制度。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有保障。  

    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制订了《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2013年发展党员185名,其中学生党员157名。现全校有师生党员1 031名。做好“示范群体”创建工作,评出17个优秀基层党组织、1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6名优秀党员,并予以表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