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 卓资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常培忠(满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喜  

        长:王文  

    政协主席:刘润生  

    武装部长:高玉兵  

        委:王宝生(4月离任)胡源(4月任职)  

    【概况】卓资县位于乌兰察布市西部,地处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两市、九个旗县市区结合部,东临察右前旗、丰镇市,西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城区、武川县,南望凉城县,北接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是呼和浩特的东出口,乌兰察布的西大门,自古即被称为“归绥之门户、丰州之襟喉”。境内京包铁路、G6高速、110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呼张客专、G7高速横穿东西,科左公路、集凉公路纵贯南北。县城卓资山镇东距北京400公里、集宁区5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73公里,距离白塔国际机场60公里。县境地处东经112.56度,北纬40.9度,平均海拔175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年降水量395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左右。县境多丘陵、少平川,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县域总面积3 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林地面积239.7万亩,水域面积352.7万亩。发源于境内的大黑河属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县内87公里,是卓资的母亲河。全县辖大榆树、红召、复兴3个乡,卓资山、旗下营、十八台、梨花、巴音锡勒5个镇,10个社区、110个村委会、92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4万人,有蒙古、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壮、锡伯、藏等20个少数民族,2013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4 818人。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7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1亿元,增长34.6%;财政收入完成4.68亿元,增长16.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 800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960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增长23.8%;节能减排完成约束性指标。  

    【农牧业】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万亩,蔬菜5万亩,油料7万亩。建成民丰薯业马铃薯种薯基地1万亩,规划建设十八台镇三盛泉蛋鸡养殖园区1处,草莓园区新增温室、大棚1 000亩,建成西兰花种植出口基地3 500亩。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25处,生猪、蛋(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口、200万只。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聚多源、富民、绿鼎、民丰、聚源、三盛泉等为代表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到195个。  

    【工业经济】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4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项,3 000万元以上项目22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21.6%。大力引进优势产业项目,全年共签约13个,协议引资额达22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25.4%。采取电价补贴、行政事业收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稳定了工业生产。全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亿元,新增用电负荷16万千瓦。电力生产总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华伊卓资热电厂重组后首次实现扭亏转盈,大唐太阳能光伏发电、君达财神梁等二期项目并网发电。化工产业产能达到130万吨,伊东东兴氯碱综合利用一期8个项目全部投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内蒙古中能天然气等三个液化天然气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旗下营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3家,正在申报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  

    【第三产业】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了卓资泰达、碌碡坪昌达两大物流园区,启动实施了熏鸡产业园、图书商贸城建设项目,建成东街、大庆街、新民街3处农贸综合市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红召九龙湾旅游项目重新启动,十八台二龙山旅游景区开工建设,富华、中西宾馆等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40.2万人次。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0.8亿元,贷存比63.8%,比年初提高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31.5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城市供水、供热、排污、道路等事关民生的城建项目68项,完成投资9.5亿元,是上年的1.9倍,城镇绿化率提高到32%。城乡规划更加完善,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7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2.46 万平方米,小街巷治理5.84万平方米(11条),街巷硬化率达到90%,道路照明率达到100%  

    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工程19.1万亩,实施机关义务造林1.1万亩,开展重点区域绿化2万亩。着力完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呼张客专征拆工作全面启动,G6-G7旗下营连接线开工建设,红召旅游路竣工通车,建成通村油路55.6公里,通村砂石路103公里。积极实施电网改造,实施35KV以上输变电工程2项,完成输电线路改造84.5千米。  

    继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隆胜水库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5处,共解决2.07万人、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防洪护岸工程共完成880米,完成投资132万元。国家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资金200万元,购置了6台(辆)抗旱应急车辆和机具,12台发电机,30台潜水泵和部分输水软管及防水线等设备器材,及时投入抗旱使用,使全县的抗旱能力有所增强。  

    【民生改善】2013年,全县共有城镇低保人口7 028人,月人均保障标准为429元,月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43.2元,比2012年人均每月提高65元,共发放2 472.5万元。农村低保人口24 028人,比2012年新增3 444人,年人均保障标准为2 823元,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 672元,比2012年人均每年提高667元,共发放7 349.7万元。为全县9 334名农村贫困群众每人发放1 000元现金直补。农村五保供养人员2 636人,其中集中供养1 582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6 850元,集中供养金按月足额发放到位;分散供养1 054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2 940元。救助孤儿26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1 000元;累计救济城乡低保大病对象1 03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54.5万元。建成社会福利院1处、区域性敬老院2处、中心敬老院1处、农村互助幸福院382 748户。其中,中心敬老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床位144张,目前供养五保户105人,院内公用设施齐全,设有餐厅、活动室、办公室、医疗室、公共浴室等;两处区域性敬老院也已投入使用。同时,建成了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并投入使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卓资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常培忠(满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喜  

        长:王文  

    政协主席:刘润生  

    武装部长:高玉兵  

        委:王宝生(4月离任)胡源(4月任职)  

    【概况】卓资县位于乌兰察布市西部,地处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两市、九个旗县市区结合部,东临察右前旗、丰镇市,西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城区、武川县,南望凉城县,北接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是呼和浩特的东出口,乌兰察布的西大门,自古即被称为“归绥之门户、丰州之襟喉”。境内京包铁路、G6高速、110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呼张客专、G7高速横穿东西,科左公路、集凉公路纵贯南北。县城卓资山镇东距北京400公里、集宁区5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73公里,距离白塔国际机场60公里。县境地处东经112.56度,北纬40.9度,平均海拔1750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年降水量395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左右。县境多丘陵、少平川,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县域总面积3 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林地面积239.7万亩,水域面积352.7万亩。发源于境内的大黑河属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县内87公里,是卓资的母亲河。全县辖大榆树、红召、复兴3个乡,卓资山、旗下营、十八台、梨花、巴音锡勒5个镇,10个社区、110个村委会、92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4万人,有蒙古、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壮、锡伯、藏等20个少数民族,2013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4 818人。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7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1亿元,增长34.6%;财政收入完成4.68亿元,增长16.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 800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960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增长23.8%;节能减排完成约束性指标。  

    【农牧业】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万亩,蔬菜5万亩,油料7万亩。建成民丰薯业马铃薯种薯基地1万亩,规划建设十八台镇三盛泉蛋鸡养殖园区1处,草莓园区新增温室、大棚1 000亩,建成西兰花种植出口基地3 500亩。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25处,生猪、蛋(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口、200万只。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聚多源、富民、绿鼎、民丰、聚源、三盛泉等为代表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到195个。  

    【工业经济】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4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项,3 000万元以上项目22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21.6%。大力引进优势产业项目,全年共签约13个,协议引资额达22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25.4%。采取电价补贴、行政事业收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稳定了工业生产。全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亿元,新增用电负荷16万千瓦。电力生产总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华伊卓资热电厂重组后首次实现扭亏转盈,大唐太阳能光伏发电、君达财神梁等二期项目并网发电。化工产业产能达到130万吨,伊东东兴氯碱综合利用一期8个项目全部投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内蒙古中能天然气等三个液化天然气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旗下营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3家,正在申报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  

    【第三产业】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了卓资泰达、碌碡坪昌达两大物流园区,启动实施了熏鸡产业园、图书商贸城建设项目,建成东街、大庆街、新民街3处农贸综合市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红召九龙湾旅游项目重新启动,十八台二龙山旅游景区开工建设,富华、中西宾馆等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40.2万人次。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0.8亿元,贷存比63.8%,比年初提高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31.5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城市供水、供热、排污、道路等事关民生的城建项目68项,完成投资9.5亿元,是上年的1.9倍,城镇绿化率提高到32%。城乡规划更加完善,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7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2.46 万平方米,小街巷治理5.84万平方米(11条),街巷硬化率达到90%,道路照明率达到100%  

    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工程19.1万亩,实施机关义务造林1.1万亩,开展重点区域绿化2万亩。着力完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呼张客专征拆工作全面启动,G6-G7旗下营连接线开工建设,红召旅游路竣工通车,建成通村油路55.6公里,通村砂石路103公里。积极实施电网改造,实施35KV以上输变电工程2项,完成输电线路改造84.5千米。  

    继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隆胜水库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5处,共解决2.07万人、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防洪护岸工程共完成880米,完成投资132万元。国家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资金200万元,购置了6台(辆)抗旱应急车辆和机具,12台发电机,30台潜水泵和部分输水软管及防水线等设备器材,及时投入抗旱使用,使全县的抗旱能力有所增强。  

    【民生改善】2013年,全县共有城镇低保人口7 028人,月人均保障标准为429元,月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43.2元,比2012年人均每月提高65元,共发放2 472.5万元。农村低保人口24 028人,比2012年新增3 444人,年人均保障标准为2 823元,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 672元,比2012年人均每年提高667元,共发放7 349.7万元。为全县9 334名农村贫困群众每人发放1 000元现金直补。农村五保供养人员2 636人,其中集中供养1 582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6 850元,集中供养金按月足额发放到位;分散供养1 054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2 940元。救助孤儿26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1 000元;累计救济城乡低保大病对象1 03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54.5万元。建成社会福利院1处、区域性敬老院2处、中心敬老院1处、农村互助幸福院382 748户。其中,中心敬老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床位144张,目前供养五保户105人,院内公用设施齐全,设有餐厅、活动室、办公室、医疗室、公共浴室等;两处区域性敬老院也已投入使用。同时,建成了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并投入使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