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4卷  /  文化传媒

2014卷

  • 广播电台
  •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名录】  

    台长:张兴茂  

    【概况】2013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围绕新闻宣传这个中心展开各项工作,通过舆论引导、项目带动、品牌打造、活动营造、扩大覆盖、对外协作等多重实践,着力加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战略转型和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广播宣传、节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广播覆盖取得新进展,经营创收保持较高水平,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重大宣传报道】全台在宣传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建设的主题,全面提升采编播能力和宣传报道水平。按照各个阶段的宣传部署,常规性宣传报道有序推进,重大宣传报道出彩出新,重要新闻不缺位,舆论监督、社会热点引导不失语,宣传报道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果显著。  

    8337”战略宣传不断引向深入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8337”发展战略在新闻宣传上的安排部署,从3月开始,全台蒙汉语新闻节目从广播媒体特点和优势出发,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策划推出了“记录内蒙古”专栏,电台驻外记者异地采访体验“8337”在各地的实践,推出了“希望系列”大型采访、访谈和新闻综述报道,以“走、转、改”精神报道自治区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8337”发展思路落地开花的进程。围绕“尽责圆梦 共筑中国梦”主题,在重点新闻节目中开设了“尽责圆梦看行动”、“‘8337’尽责圆梦 共筑中国梦”等专栏,及时报道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与落实岗位职责、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了“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圆满完成自治区“两会”和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报道任务  是年,自治区和全国“两会”报道重直播、重深度、有创新,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优势,呈现出份量足、速度快、解读深、互动多等特点,报道感染力与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开放的宣传报道  为做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宣传报道,全台精心组织策划,蒙汉语新闻节目统一开设了“改革新征程”、“改革新起点”等栏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年终岁尾围绕自治区“两会”、全国“两会”策划推出八组系列报道《回望2013——“8337”花红果丰》、《民生实事问进展》、《心系百姓,情怀草原——内蒙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顾》、《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新年新希望》、《北疆扶贫新纪录》、《平安内蒙古——内蒙古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纪事》、《内蒙古五大基地建设纪实》。同时,对各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及时报道。  

    精心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  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台精心策划组织宣传报道活动。主要新闻节目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及时跟进报道了自治区及各盟市、厅局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的动态。汉语新闻综合广播《行风热线》节目和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合作,邀请各厅局主要领导走进广播直播间,开设“走群众路线,听百姓心声”栏目,其宣传形式开全国各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播宣传节目创新之先河。到2013年年底,共播出21期节目,引起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自治区和党中央两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自编发的活动简报上介绍了电台的做法,党中央办公厅也肯定了内蒙古电台的工作。  

    以上这些重大宣传战役和重大主题报道发挥了自治区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作用,提升了传播能力和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宣传部门交给电台的宣传任务。  

    【全面提升宣传报道】

    突发性事件新闻传播不缺位,传递内蒙古广播的声音  四川雅安强烈地震发生后,电台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播报地震消息,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赴震区,发回了最新最快的震区现场报道。通辽市科左后旗发生5.3级地震后内蒙古电台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开展报道,三个月后又组织报道组走进科左后旗推出直播节目《重建家园进行时》,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直播报道。“神舟十号”发射升空之际,电台提前派出骨干记者前往东风航天城采访,直播“神十”飞天的精彩瞬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电台提前部署,组织策划了“我在草原等你回家”主题直播。  

    舆论监督、社会热点不失语  2013年,全台各频率各档民生节目采制了大量舆论监督类报道,触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电台进一步加强《内参》工作,有效发挥了舆论监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多期《内参》得到自治区领导的指示。  

    大型媒体活动丰富多彩,彰显了广播特色  全台各频率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组织开展媒体大型活动,营造了立体生动的广播宣传格局,体现了办“看得见的广播”理念。全台全年共举办媒体活动625多场,其中“科尔沁杯”全区第二届蒙古语曲艺大赛、广播春节联欢晚会“彩虹的故乡”、元宵晚会“蛇舞幸福年,欢天喜地闹元宵”、“河套王杯”2013内蒙古电台听评月活动暨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和第三届“十佳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手”评选活动、“魅力草原炫动车展”等活动都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对外宣传创佳绩  加大对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广播网的供稿力度。全年共在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818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稿300多篇。其中,新闻中心在党中央台发稿191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节目中播出47期,在中国广播网发稿190多篇。7月,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带队来自治区与台内记者共同组成走基层《倾听内蒙古》报道组,推出系列报道,共计在“中国之声”发稿32篇。蒙古语广播和农村牧区广播注重加强与全区各地同行业的联系,分别于201311月和10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蒙古语广播联盟第四届年会和内蒙古绿野广播联盟第四届年会。  

    文艺制作出成果,娱乐节目更丰富  电台文艺制作中心创作了《故乡》等汉语歌曲21首,《我们的家园》等蒙语歌曲76首。录制文学作品300集,蒙古语小说《青骏马》40集。其中,凌力作品《北方传人》150集为首次购买版权。录制完成乌力格尔等民族曲艺作品107小时。  

    精品创作出成果,节目评奖上台阶  加大精品创作力度,在国家和自治区评奖中取得优秀成绩。在年度评奖中共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奖作品64篇。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内蒙古电台三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在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 电台获得2个大奖,1个提名奖。2013年,是电台获得国家级大奖数量最多、获奖等级最高的年份。  

    【全媒体格局建设】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和自治区广电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电台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要“全面提升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推进由传统声音媒体向融媒体、多媒体的战略转型,在综合发展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2013年是内蒙古电台网台互动与新媒体发展较为快速的一年,全台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力争从单一声音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并向全媒体布局拓展。内蒙古广播网全新上线,网站定位趋于明晰,内容从传统单一的图文刊发向音视频+图文的全媒体模式转变,传统母媒的《行风热线》节目在内蒙古广播网上以音视频直播+图文直播的形式立体呈现,首次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交流。网络节目中心新媒体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客户端三大平台,对全年的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及时追踪跟进,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深入剖析解读,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和亮点努力呈现,同时为广大听众搭建起更直观便捷的互动平台。微博、微信、APP终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媒资系统建设,完成了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和库存资料数据摸底调查,进入资料数据编目、上载的实践阶段,媒资管理工作步入了良好有序的发展运行轨道。新传媒大厦技术装备更是以“互联互通互动,全媒体云架构”的全媒体理念,搭建起运营框架和平台。  

    【广播覆盖】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播出传输技术保障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完成了蒙古语对外广播备用机房技术改造;农村牧区广播相继完成了38个中波台站的发射任务,重点解决了突泉发射台电力线等影响工程进展的遗留问题,覆盖工程迅速推进。交通之声广播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科尔沁区和海拉尔区的同频发射及补点频站的发射任务,重点解决了突泉发射台电力线等影响工程进展的遗留问题,覆盖工程迅速推进。交通之声广播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科尔沁区和海拉尔区的同频发射及补点频率、经济生活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音乐之声广播在全区覆盖的频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经济生活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音乐之声广播完成了在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和二连浩特市、满洲里市的调频覆盖,使广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继续坚持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开放办台的原则,坚持以新闻节目为龙头,专题、文艺为两翼的节目运作指向,力争建设科学合理的广播传播体系,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全台各频率坚持按照“世界眼光、中国立场、内蒙古特色、广播人情怀”的节目理念,坚持以“平实的作风、平民的视角、平等的话语、平衡的报道”展示广播特色;以深入生活、贴近实际和“走转改”的精神反映时代的脉搏、公民的呼声和民族的律动,体现广播的思想、责任和品味。  

    面对国际信息全球化的挑战,积极探索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途径和方法,201331日,电台第九套广播节目——蒙古语对外广播“草原之声”开播,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科学构建广播传播体系、扩大国际影响增添了新的内容。该频率通过卫星传输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落地播出,内容设置更加符合蒙古国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求,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对强化“走出去”工程的政治效应、社会效益,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宣传内蒙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合作方的原因于71日停播,电台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经过努力于年底在乌兰巴托成功恢复转播。  

    【“三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节目质量”、“广告监管”、“运营成本控制”三大体系建设,节目质量评价体系,增加了节目听评频次,细化考核的指数,扩大社会听评员听评力度,更有利于促进节目创新、创优。广告监管体系,注重强化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广告播放管理和监听监管的力度,全面净化广告播出环境,规范广告播出秩序,加强广告费用与实际播放进度同步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在落实“双挂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经费使用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积极探索和落实同工同酬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节目调整不断创新。全台继续推进频率专业化、节目类型化改革,在频率定位、节目形态、节目内容上力求改进和创新。对频率的定位、节目的定位、设计、流程的设定,包括片花、衔接用语、广告安排,都逐步进行工业化设计、精细化管理。是年,电台强化形象设计,围绕“中国草原之声”整体形象加强总台和频率形象塑造,使形象标识更加明晰,特色更加鲜明,收听率稳步提升。各频率依据总体定位细化标志乐、栏头片花、自宣音乐等选择和使用,委托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一套用蒙、汉、英三种语言呼号的共30个版本的标志乐呼号,从91日开始在全台9套频率使用。  

    蒙古语广播在以早中晚三大新闻板块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围绕节目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增强了节目的新闻信息、法律政策、实用技术、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服务类直播节目比上年增加了20%。新闻广播对新闻轮盘设计的碎片化、细分化和精细化,更符合广播传播规律,使新闻的信息量加大,节奏感增强。汉语新闻综合广播、交通之声广播、经济生活广播、音乐之声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农村牧区广播针对自身特点和市场调查反映的受众收听需求,对广播市场进行了细分,对节目进行了类型化、格式化的改革,使节目整体布局更趋于合理,内容更贴近听众。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品牌频率、品牌栏目和品牌编辑、记者、主持人,深层次构建“中国草原之声”品牌形象,不断扩大内蒙古电台在全国的影响力。内蒙古电台举行了“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三届十佳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手(双十佳)”评比活动,共有20位采编播人员被评为“双十佳”。开始实行首席记者和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制度,目前,共评聘了2名首席记者、1名首席播音员(主持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电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6月底全面展开。台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动员部署早,组织周密,措施得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的活动,边学边查,边查边改。并把这项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广播事业的发展相结合,与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相结合,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相结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条规定方面,成效显著,“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党员干部聚焦“四风”,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台领导率先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征求基层群众对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青年代表座谈会等征求意见建议,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限期解决,需形成长效机制的,形成制度。据此还修订了台内规章制度。  

    【广告结构】是年,国家加大对医疗医药广告的规范和检查力度,品牌广告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份额递减,广告创收形势不容乐观。电台积极应对千变万化的广告市场,紧紧围绕创收目标,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工商部门对广告管理的统一要求,主动压缩医药广告,另一方面,努力调整广告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行行业代理制,以品牌广告为主导,强化合办节目,精心策划大型活动,不断提高广告策划和制作水平,增强经营创收能力,到2013年年末,全台共完成经营创收9 040.9万元,完成全年经营创收任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广播电台
  •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名录】  

    台长:张兴茂  

    【概况】2013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围绕新闻宣传这个中心展开各项工作,通过舆论引导、项目带动、品牌打造、活动营造、扩大覆盖、对外协作等多重实践,着力加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战略转型和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广播宣传、节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广播覆盖取得新进展,经营创收保持较高水平,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重大宣传报道】全台在宣传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建设的主题,全面提升采编播能力和宣传报道水平。按照各个阶段的宣传部署,常规性宣传报道有序推进,重大宣传报道出彩出新,重要新闻不缺位,舆论监督、社会热点引导不失语,宣传报道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果显著。  

    8337”战略宣传不断引向深入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8337”发展战略在新闻宣传上的安排部署,从3月开始,全台蒙汉语新闻节目从广播媒体特点和优势出发,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策划推出了“记录内蒙古”专栏,电台驻外记者异地采访体验“8337”在各地的实践,推出了“希望系列”大型采访、访谈和新闻综述报道,以“走、转、改”精神报道自治区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8337”发展思路落地开花的进程。围绕“尽责圆梦 共筑中国梦”主题,在重点新闻节目中开设了“尽责圆梦看行动”、“‘8337’尽责圆梦 共筑中国梦”等专栏,及时报道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把“中国梦”宣传教育与落实岗位职责、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了“尽责圆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圆满完成自治区“两会”和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报道任务  是年,自治区和全国“两会”报道重直播、重深度、有创新,充分发挥广播媒体优势,呈现出份量足、速度快、解读深、互动多等特点,报道感染力与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开放的宣传报道  为做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宣传报道,全台精心组织策划,蒙汉语新闻节目统一开设了“改革新征程”、“改革新起点”等栏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年终岁尾围绕自治区“两会”、全国“两会”策划推出八组系列报道《回望2013——“8337”花红果丰》、《民生实事问进展》、《心系百姓,情怀草原——内蒙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顾》、《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新年新希望》、《北疆扶贫新纪录》、《平安内蒙古——内蒙古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纪事》、《内蒙古五大基地建设纪实》。同时,对各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及时报道。  

    精心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  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台精心策划组织宣传报道活动。主要新闻节目开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及时跟进报道了自治区及各盟市、厅局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的动态。汉语新闻综合广播《行风热线》节目和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合作,邀请各厅局主要领导走进广播直播间,开设“走群众路线,听百姓心声”栏目,其宣传形式开全国各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播宣传节目创新之先河。到2013年年底,共播出21期节目,引起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自治区和党中央两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自编发的活动简报上介绍了电台的做法,党中央办公厅也肯定了内蒙古电台的工作。  

    以上这些重大宣传战役和重大主题报道发挥了自治区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作用,提升了传播能力和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宣传部门交给电台的宣传任务。  

    【全面提升宣传报道】

    突发性事件新闻传播不缺位,传递内蒙古广播的声音  四川雅安强烈地震发生后,电台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播报地震消息,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赴震区,发回了最新最快的震区现场报道。通辽市科左后旗发生5.3级地震后内蒙古电台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开展报道,三个月后又组织报道组走进科左后旗推出直播节目《重建家园进行时》,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直播报道。“神舟十号”发射升空之际,电台提前派出骨干记者前往东风航天城采访,直播“神十”飞天的精彩瞬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电台提前部署,组织策划了“我在草原等你回家”主题直播。  

    舆论监督、社会热点不失语  2013年,全台各频率各档民生节目采制了大量舆论监督类报道,触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电台进一步加强《内参》工作,有效发挥了舆论监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多期《内参》得到自治区领导的指示。  

    大型媒体活动丰富多彩,彰显了广播特色  全台各频率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组织开展媒体大型活动,营造了立体生动的广播宣传格局,体现了办“看得见的广播”理念。全台全年共举办媒体活动625多场,其中“科尔沁杯”全区第二届蒙古语曲艺大赛、广播春节联欢晚会“彩虹的故乡”、元宵晚会“蛇舞幸福年,欢天喜地闹元宵”、“河套王杯”2013内蒙古电台听评月活动暨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和第三届“十佳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手”评选活动、“魅力草原炫动车展”等活动都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对外宣传创佳绩  加大对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广播网的供稿力度。全年共在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818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稿300多篇。其中,新闻中心在党中央台发稿191篇,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节目中播出47期,在中国广播网发稿190多篇。7月,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带队来自治区与台内记者共同组成走基层《倾听内蒙古》报道组,推出系列报道,共计在“中国之声”发稿32篇。蒙古语广播和农村牧区广播注重加强与全区各地同行业的联系,分别于201311月和10月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蒙古语广播联盟第四届年会和内蒙古绿野广播联盟第四届年会。  

    文艺制作出成果,娱乐节目更丰富  电台文艺制作中心创作了《故乡》等汉语歌曲21首,《我们的家园》等蒙语歌曲76首。录制文学作品300集,蒙古语小说《青骏马》40集。其中,凌力作品《北方传人》150集为首次购买版权。录制完成乌力格尔等民族曲艺作品107小时。  

    精品创作出成果,节目评奖上台阶  加大精品创作力度,在国家和自治区评奖中取得优秀成绩。在年度评奖中共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奖作品64篇。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内蒙古电台三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在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 电台获得2个大奖,1个提名奖。2013年,是电台获得国家级大奖数量最多、获奖等级最高的年份。  

    【全媒体格局建设】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和自治区广电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电台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要“全面提升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推进由传统声音媒体向融媒体、多媒体的战略转型,在综合发展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2013年是内蒙古电台网台互动与新媒体发展较为快速的一年,全台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力争从单一声音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并向全媒体布局拓展。内蒙古广播网全新上线,网站定位趋于明晰,内容从传统单一的图文刊发向音视频+图文的全媒体模式转变,传统母媒的《行风热线》节目在内蒙古广播网上以音视频直播+图文直播的形式立体呈现,首次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交流。网络节目中心新媒体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客户端三大平台,对全年的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及时追踪跟进,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深入剖析解读,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和亮点努力呈现,同时为广大听众搭建起更直观便捷的互动平台。微博、微信、APP终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媒资系统建设,完成了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和库存资料数据摸底调查,进入资料数据编目、上载的实践阶段,媒资管理工作步入了良好有序的发展运行轨道。新传媒大厦技术装备更是以“互联互通互动,全媒体云架构”的全媒体理念,搭建起运营框架和平台。  

    【广播覆盖】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播出传输技术保障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完成了蒙古语对外广播备用机房技术改造;农村牧区广播相继完成了38个中波台站的发射任务,重点解决了突泉发射台电力线等影响工程进展的遗留问题,覆盖工程迅速推进。交通之声广播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科尔沁区和海拉尔区的同频发射及补点频站的发射任务,重点解决了突泉发射台电力线等影响工程进展的遗留问题,覆盖工程迅速推进。交通之声广播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左旗、科尔沁区和海拉尔区的同频发射及补点频率、经济生活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音乐之声广播在全区覆盖的频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经济生活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音乐之声广播完成了在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和二连浩特市、满洲里市的调频覆盖,使广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继续坚持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开放办台的原则,坚持以新闻节目为龙头,专题、文艺为两翼的节目运作指向,力争建设科学合理的广播传播体系,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全台各频率坚持按照“世界眼光、中国立场、内蒙古特色、广播人情怀”的节目理念,坚持以“平实的作风、平民的视角、平等的话语、平衡的报道”展示广播特色;以深入生活、贴近实际和“走转改”的精神反映时代的脉搏、公民的呼声和民族的律动,体现广播的思想、责任和品味。  

    面对国际信息全球化的挑战,积极探索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途径和方法,201331日,电台第九套广播节目——蒙古语对外广播“草原之声”开播,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科学构建广播传播体系、扩大国际影响增添了新的内容。该频率通过卫星传输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落地播出,内容设置更加符合蒙古国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求,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对强化“走出去”工程的政治效应、社会效益,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宣传内蒙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合作方的原因于71日停播,电台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经过努力于年底在乌兰巴托成功恢复转播。  

    【“三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节目质量”、“广告监管”、“运营成本控制”三大体系建设,节目质量评价体系,增加了节目听评频次,细化考核的指数,扩大社会听评员听评力度,更有利于促进节目创新、创优。广告监管体系,注重强化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广告播放管理和监听监管的力度,全面净化广告播出环境,规范广告播出秩序,加强广告费用与实际播放进度同步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在落实“双挂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经费使用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积极探索和落实同工同酬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节目调整不断创新。全台继续推进频率专业化、节目类型化改革,在频率定位、节目形态、节目内容上力求改进和创新。对频率的定位、节目的定位、设计、流程的设定,包括片花、衔接用语、广告安排,都逐步进行工业化设计、精细化管理。是年,电台强化形象设计,围绕“中国草原之声”整体形象加强总台和频率形象塑造,使形象标识更加明晰,特色更加鲜明,收听率稳步提升。各频率依据总体定位细化标志乐、栏头片花、自宣音乐等选择和使用,委托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一套用蒙、汉、英三种语言呼号的共30个版本的标志乐呼号,从91日开始在全台9套频率使用。  

    蒙古语广播在以早中晚三大新闻板块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围绕节目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增强了节目的新闻信息、法律政策、实用技术、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服务类直播节目比上年增加了20%。新闻广播对新闻轮盘设计的碎片化、细分化和精细化,更符合广播传播规律,使新闻的信息量加大,节奏感增强。汉语新闻综合广播、交通之声广播、经济生活广播、音乐之声广播、评书曲艺广播和农村牧区广播针对自身特点和市场调查反映的受众收听需求,对广播市场进行了细分,对节目进行了类型化、格式化的改革,使节目整体布局更趋于合理,内容更贴近听众。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品牌频率、品牌栏目和品牌编辑、记者、主持人,深层次构建“中国草原之声”品牌形象,不断扩大内蒙古电台在全国的影响力。内蒙古电台举行了“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三届十佳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手(双十佳)”评比活动,共有20位采编播人员被评为“双十佳”。开始实行首席记者和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制度,目前,共评聘了2名首席记者、1名首席播音员(主持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电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6月底全面展开。台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动员部署早,组织周密,措施得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的活动,边学边查,边查边改。并把这项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广播事业的发展相结合,与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相结合,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相结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条规定方面,成效显著,“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党员干部聚焦“四风”,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台领导率先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征求基层群众对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青年代表座谈会等征求意见建议,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限期解决,需形成长效机制的,形成制度。据此还修订了台内规章制度。  

    【广告结构】是年,国家加大对医疗医药广告的规范和检查力度,品牌广告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份额递减,广告创收形势不容乐观。电台积极应对千变万化的广告市场,紧紧围绕创收目标,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工商部门对广告管理的统一要求,主动压缩医药广告,另一方面,努力调整广告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行行业代理制,以品牌广告为主导,强化合办节目,精心策划大型活动,不断提高广告策划和制作水平,增强经营创收能力,到2013年年末,全台共完成经营创收9 040.9万元,完成全年经营创收任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