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4卷  /  教育

2014卷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杨一江

           
     

    党委副书记校长:

    云国宏(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高云峰

           
     

    党委副书记:

    格日乐图(蒙古族)

           
     

    副校长:

    亚新(蒙古族)

    郑福田

    照日格图(蒙古族)

    刘前贵

    张海峰

     

    巡视员:

    陈中永(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属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22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2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87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5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余万册,电子图书1 600GB,长年购置的电子文献数据达9种,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 000种。学校下设22个职能处室,3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3个教研部。现有教职工近2 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 26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3%;有研究生导师7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名;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98人(次),享受国务院津贴教师23人。  

    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 000余人,各类研究生4 127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6 700余人,各类留学生34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77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8个,自治区精品课程66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13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此外,还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的高校。学校有科研机构9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党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1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了“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年”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带动精品教材、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等多方面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全方位教学质量工程发展格局。组织开展了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评审和申报工作,2位教师荣获第七届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称号,2位教师荣获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称号,6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获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  

    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双导师制、大类招生、学分互认等制度建设工作,为完成完全学分制管理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立项审批力度,开展了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七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各学科教学设计论系列教材立项等工作。开展了学分制改革立项评审工作,批准39项课题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第二批择业、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立项课题。组织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及2014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民族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了《蒙古语授课班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和《蒙古语授课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的结题工作,修订完成8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组织开展“荣达教育资助基金”等各级各类民族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共申报课题12项。组织推荐5名专家申报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与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评定的民族教育专家。开展了“全国首届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汉双语有效课程展示”活动。  

    高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圆满完成各项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完成岗前培训4期,培训557人。开展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地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培训高校教师913人,组织2 000名教师参加了网络直播、学术沙龙和网络学术讲座。完成了集宁师范学院校级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各项继续教育培训顺利开展,完成“国培计划”——自治区农村牧区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900余人。举办了“国培计划”——自治区农村牧区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远程种子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及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转岗教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1 000余人。成功举办了2013年国家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内蒙古“影子培训”项目和远程培训项目,共培训校长440名。  

    【科技与学术交流工作】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  2013年,共获准264项,总经费5 856.6万元。首次获准国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总经费1 978万元。组织各类中期检查项目92项,后期结题项目46项。落实了1282012年度获准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经费匹配工作,匹配经费275万元。对2011年度461项科研成果及科研立项进行了奖励,共计83.05万元。完成学校第十一届科研成果评奖工作,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4项,奖励金额28.4万元。全年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著作70部,获得国家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学校“民族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团队”入选自治区2012年度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现了学校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科研平台建设  是年,学校获批“民族雕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环境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学校自治区级科研平台达到17个。学校自治区科研平台“内蒙古自治区‘3S’工程实验室”和“民族雕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获得“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大辞典》编著工作,文学馆全年接待来宾2 355人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自然科学蒙文版、自然科学汉文版分获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期刊奖、首届中国高校少数民族文种优秀科技期刊奖和首届中国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中澳学院”为依托,分别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拉筹伯大学等高校达成了校际初步合作意向。同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教育大学签署了进一步合作培养协议。同台湾世新大学、俄罗斯联邦图瓦国立大学初步达成合作事宜。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的动画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成为学校第一个正式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闻学本科专业引入“学术互换课程”体系,开设国际化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全年聘请外籍教师22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25人次,应邀前来学校友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国外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37人次。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建立公共课任课教师库,定期开展教学检查、督导,及时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中期检查工作。注重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严格考试制度,开展留学研究生汉语水平考核工作。切实落实与推进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坚持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评审和科研成果奖励工作,评审出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84项,奖励研究生科研成果114项。加强与教师教育中心合作,抓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全年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6名。推荐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候选人8名。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和论证工作。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参与开展了2013年自治区财政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启动了2014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一段时间学科建设蓝图。开展了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工作,推荐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参与申报。教育硕士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个授权点成功获批自治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综合改革试点。  

    【学生工作】  

    招生工作  圆满完成了2013年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招生录取工作。是年,共录取本科生6 800余人,专科生1 700余人。录取博士研究生1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 085名(学术型591名、专业学位494名),在职硕士研究生297名(教育硕士240人、公共管理硕士57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168人(学术型76人、专业学位92人)。留学生规模达到345名(博士11人、硕士178人、本科生66人、自费生30人、边防生5人、交换生55人),是迄今留学生分布国别最多的一年。  

    学生教育管理  组织开展了国家各类奖学金评定和自治区各类优秀学生的评定推选工作。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诚信你、我、他”为主题的校园情景剧大赛、“学风建设活动月”板报设计大赛、盛乐校区首届环保创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推荐2名学生和1名教师分别参选国家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承办了第一届全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学校荣获团体第二名。圆满完成2013年度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以严格要求和热情服务相结合,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  

    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拓展就业市场,组织召开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66家单位参会,提供需求岗位1 800余个,举办配套小型专场洽谈会14场。学校主办、学院承办专场招聘会和主题招聘会5场。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招聘活动,就业信息网全年发布就业信息509条,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会181场。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入选自治区“村干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预征入伍的毕业生达400余人。  

    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学校为8 399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 259.85万元。评选出新一学年国家助学金获得者8 700人,共计2 610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929人,共计464.5万元。全年发放特困补助74 500元;发放勤工助学劳务费近75万元。学院学生活动费用支出18.6万元。全年接受社会资助学生186人,发放资助款53万元。为全校孤儿学生进行部分学费减免,同时发放补助11.8万元。为37名服义务兵役学生发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款53.21万元;为6名嘎查村任职的毕业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款46 950元;为6 093名学生发放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 312.04万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两校区设立面对面咨询接待日,接待咨询306人次;回复网上咨询信件52人次。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站建设工作,对大三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开展了有20个学院6个学生社团共计1 100余人参加的44场团体心理游戏活动。组织开展了两校区“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心理文化建设活动月、第二届“心桥杯”大学生心理健康辩论赛等活动。学校获得全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校党委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等文件,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学校、学院两级中心组集体学习为载体,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校党委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自治区第十督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学校党委班子和各二级单位精心安排,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征求意见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及时跟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上级党委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成功召开第十次党代会  经过认真的筹备,123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音乐厅隆重开幕。来自全校各条战线的210名代表(因病请假8人)出席会议。大会由云国宏校长主持。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作了重要讲话。杨一江代表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主题为《坚持内涵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1230日下午和31日上午,全体代表分组进行讨论,审议上届党委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检工作报告》。1231日下午,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杨一江、云国宏、陈中永、高云峰、格日乐图、亚新、刘前贵、张海峰、刘九万、王来喜、布仁吉日嘎拉等11人为新一届党委委员,选举高云峰、赛音庆格勒、张宝成、斯钦、霍日查、王桂生、米俊魁、七十三等9人为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新一届党委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一江为书记,云国宏、高云峰、格日乐图为副书记。  

    【管理工作】  

    实施工才战略工程  坚持大力引进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重点引进学科建设急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全年引进博士毕业生15人,硕士毕业生33人,有效缓解了部分专业师资紧缺的状况,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大学建制申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采取柔性引才、外聘教授的方式吸引优秀海内外人才加盟,全年聘请兼职教授14人、客座教授3人。激励教师向高层次人才工程冲刺,积极推荐学校教职工申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511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草原英才”、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等人才工程。   

    深化人事管理  认真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共有126名教职工通过了评审,其中正高级23人、副高级42人、中级61人。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考核工作,2 127人参加了考核,其中优秀299人。对全校2008年接收的67名毕业生进行了聘期届满考核工作。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了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首次聘用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学校绩效工资实施管理办法。  

    盛乐校区管理  学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盛乐校区建成10周年,全面总结新校区发展建设经验,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前景,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新校区建设,促进两校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继续开展“盛乐大讲堂”系列讲座,“盛乐大讲堂”成为全区师范类院校首个获批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积极与驻地政府、盛乐经济园区以及相关部门、周边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为盛乐校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体育运动管理  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成为自治区代表队的主力军,取得2金、3银、3铜牌的优异成绩,为自治区争得了荣誉。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获得1项季军、2项第五名的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中,学校获得11铜、总分第六的好成绩。学校代表队获得“2013第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1项总积分冠军。在“2013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学校获得3项亚军。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男、女柔道锦标赛”上,学校获得1项冠军、1项亚军和1项第五名。在2013年自治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首次派出了校园组代表队参赛,并获得了单项234铜的优异成绩。  

    【荣誉】20134月,学校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绿化模范单位,8月学校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是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阳光体育文明单位”,成为自治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杨一江

           
     

    党委副书记校长:

    云国宏(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高云峰

           
     

    党委副书记:

    格日乐图(蒙古族)

           
     

    副校长:

    亚新(蒙古族)

    郑福田

    照日格图(蒙古族)

    刘前贵

    张海峰

     

    巡视员:

    陈中永(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属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22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2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87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5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余万册,电子图书1 600GB,长年购置的电子文献数据达9种,长期订阅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14 000种。学校下设22个职能处室,3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3个教研部。现有教职工近2 200人,其中专任教师1 26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3%;有研究生导师7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名;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98人(次),享受国务院津贴教师23人。  

    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 000余人,各类研究生4 127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6 700余人,各类留学生34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77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8个,自治区精品课程66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4人;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13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此外,还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的高校。学校有科研机构9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党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1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了“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年”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带动精品教材、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等多方面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全方位教学质量工程发展格局。组织开展了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评审和申报工作,2位教师荣获第七届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称号,2位教师荣获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称号,6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获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  

    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双导师制、大类招生、学分互认等制度建设工作,为完成完全学分制管理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立项审批力度,开展了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七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各学科教学设计论系列教材立项等工作。开展了学分制改革立项评审工作,批准39项课题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第二批择业、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立项课题。组织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及2014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民族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了《蒙古语授课班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和《蒙古语授课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的结题工作,修订完成8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组织开展“荣达教育资助基金”等各级各类民族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共申报课题12项。组织推荐5名专家申报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与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评定的民族教育专家。开展了“全国首届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汉双语有效课程展示”活动。  

    高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圆满完成各项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完成岗前培训4期,培训557人。开展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地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培训高校教师913人,组织2 000名教师参加了网络直播、学术沙龙和网络学术讲座。完成了集宁师范学院校级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各项继续教育培训顺利开展,完成“国培计划”——自治区农村牧区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900余人。举办了“国培计划”——自治区农村牧区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远程种子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及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转岗教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1 000余人。成功举办了2013年国家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内蒙古“影子培训”项目和远程培训项目,共培训校长440名。  

    【科技与学术交流工作】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  2013年,共获准264项,总经费5 856.6万元。首次获准国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总经费1 978万元。组织各类中期检查项目92项,后期结题项目46项。落实了1282012年度获准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经费匹配工作,匹配经费275万元。对2011年度461项科研成果及科研立项进行了奖励,共计83.05万元。完成学校第十一届科研成果评奖工作,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4项,奖励金额28.4万元。全年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著作70部,获得国家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学校“民族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团队”入选自治区2012年度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现了学校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科研平台建设  是年,学校获批“民族雕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环境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学校自治区级科研平台达到17个。学校自治区科研平台“内蒙古自治区‘3S’工程实验室”和“民族雕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获得“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大辞典》编著工作,文学馆全年接待来宾2 355人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自然科学蒙文版、自然科学汉文版分获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期刊奖、首届中国高校少数民族文种优秀科技期刊奖和首届中国民族类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中澳学院”为依托,分别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拉筹伯大学等高校达成了校际初步合作意向。同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国教育大学签署了进一步合作培养协议。同台湾世新大学、俄罗斯联邦图瓦国立大学初步达成合作事宜。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的动画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成为学校第一个正式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闻学本科专业引入“学术互换课程”体系,开设国际化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全年聘请外籍教师22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25人次,应邀前来学校友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国外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37人次。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建立公共课任课教师库,定期开展教学检查、督导,及时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中期检查工作。注重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严格考试制度,开展留学研究生汉语水平考核工作。切实落实与推进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坚持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评审和科研成果奖励工作,评审出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84项,奖励研究生科研成果114项。加强与教师教育中心合作,抓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全年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6名。推荐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候选人8名。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和论证工作。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参与开展了2013年自治区财政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启动了20142020年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一段时间学科建设蓝图。开展了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工作,推荐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参与申报。教育硕士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个授权点成功获批自治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综合改革试点。  

    【学生工作】  

    招生工作  圆满完成了2013年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招生录取工作。是年,共录取本科生6 800余人,专科生1 700余人。录取博士研究生1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 085名(学术型591名、专业学位494名),在职硕士研究生297名(教育硕士240人、公共管理硕士57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168人(学术型76人、专业学位92人)。留学生规模达到345名(博士11人、硕士178人、本科生66人、自费生30人、边防生5人、交换生55人),是迄今留学生分布国别最多的一年。  

    学生教育管理  组织开展了国家各类奖学金评定和自治区各类优秀学生的评定推选工作。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诚信你、我、他”为主题的校园情景剧大赛、“学风建设活动月”板报设计大赛、盛乐校区首届环保创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推荐2名学生和1名教师分别参选国家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2012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承办了第一届全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学校荣获团体第二名。圆满完成2013年度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以严格要求和热情服务相结合,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  

    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拓展就业市场,组织召开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66家单位参会,提供需求岗位1 800余个,举办配套小型专场洽谈会14场。学校主办、学院承办专场招聘会和主题招聘会5场。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招聘活动,就业信息网全年发布就业信息509条,举办中小型校园招聘会181场。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入选自治区“村干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预征入伍的毕业生达400余人。  

    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学校为8 399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 259.85万元。评选出新一学年国家助学金获得者8 700人,共计2 610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929人,共计464.5万元。全年发放特困补助74 500元;发放勤工助学劳务费近75万元。学院学生活动费用支出18.6万元。全年接受社会资助学生186人,发放资助款53万元。为全校孤儿学生进行部分学费减免,同时发放补助11.8万元。为37名服义务兵役学生发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款53.21万元;为6名嘎查村任职的毕业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款46 950元;为6 093名学生发放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 312.04万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两校区设立面对面咨询接待日,接待咨询306人次;回复网上咨询信件52人次。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站建设工作,对大三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开展了有20个学院6个学生社团共计1 100余人参加的44场团体心理游戏活动。组织开展了两校区“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心理文化建设活动月、第二届“心桥杯”大学生心理健康辩论赛等活动。学校获得全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校党委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等文件,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学校、学院两级中心组集体学习为载体,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校党委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自治区第十督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学校党委班子和各二级单位精心安排,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征求意见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及时跟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上级党委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成功召开第十次党代会  经过认真的筹备,123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音乐厅隆重开幕。来自全校各条战线的210名代表(因病请假8人)出席会议。大会由云国宏校长主持。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作了重要讲话。杨一江代表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主题为《坚持内涵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1230日下午和31日上午,全体代表分组进行讨论,审议上届党委的《党委工作报告》和《纪检工作报告》。1231日下午,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杨一江、云国宏、陈中永、高云峰、格日乐图、亚新、刘前贵、张海峰、刘九万、王来喜、布仁吉日嘎拉等11人为新一届党委委员,选举高云峰、赛音庆格勒、张宝成、斯钦、霍日查、王桂生、米俊魁、七十三等9人为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新一届党委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一江为书记,云国宏、高云峰、格日乐图为副书记。  

    【管理工作】  

    实施工才战略工程  坚持大力引进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重点引进学科建设急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全年引进博士毕业生15人,硕士毕业生33人,有效缓解了部分专业师资紧缺的状况,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大学建制申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采取柔性引才、外聘教授的方式吸引优秀海内外人才加盟,全年聘请兼职教授14人、客座教授3人。激励教师向高层次人才工程冲刺,积极推荐学校教职工申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511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草原英才”、自治区“青年科技奖”等人才工程。   

    深化人事管理  认真做好职称评定工作,共有126名教职工通过了评审,其中正高级23人、副高级42人、中级61人。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考核工作,2 127人参加了考核,其中优秀299人。对全校2008年接收的67名毕业生进行了聘期届满考核工作。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了专业技术二级岗位首次聘用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学校绩效工资实施管理办法。  

    盛乐校区管理  学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盛乐校区建成10周年,全面总结新校区发展建设经验,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前景,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新校区建设,促进两校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继续开展“盛乐大讲堂”系列讲座,“盛乐大讲堂”成为全区师范类院校首个获批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积极与驻地政府、盛乐经济园区以及相关部门、周边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为盛乐校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体育运动管理  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成为自治区代表队的主力军,取得2金、3银、3铜牌的优异成绩,为自治区争得了荣誉。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获得1项季军、2项第五名的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中,学校获得11铜、总分第六的好成绩。学校代表队获得“2013第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1项总积分冠军。在“2013年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学校获得3项亚军。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男、女柔道锦标赛”上,学校获得1项冠军、1项亚军和1项第五名。在2013年自治区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首次派出了校园组代表队参赛,并获得了单项234铜的优异成绩。  

    【荣誉】20134月,学校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绿化模范单位,8月学校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是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阳光体育文明单位”,成为自治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