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经济

2001卷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赵国卫

    副局长 党组成员: 李红宇( 蒙古族)   孔燕燕( 蒙古族)   沈建国

     

    【气象服务】 

    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组织实施全区抗灾保畜、春播生产、防汛抗旱的阶段性气象服务战役,取得显著效益。冬季全区出现较严重白灾和春夏旱灾以及沙尘暴风灾危害,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极大。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测预报、分析评估和冬季强降雪天气过程以及短期预报基本准确。春季35月出现15次强风、沙尘暴天气,预报服务做到及时、准确。对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出现的区域性久旱转雨和强降水天气,都提前做出预测,服务及时。同时配合飞机增雨作业,取得较好效果,得到各级人民政府高度评价。各级气象部门围绕春播生产和是年的严重干旱,分析发布大量专题、专项报告。为各级领导当好气象参谋,情报服务积极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取得良好服务效果。

    专项气象服务  春季黄河凌汛气象服务到位,工作认真。在5月上旬、6月下旬锡盟、兴安盟和呼盟森林草原火灾的防扑火专项服务中,从火情监测、火场预报、组织飞机增雨灭火各个环节上,组织得力,服务及时,成效突出。2000年自治区政府授予自治区气象局“防扑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兴安盟气象局亦获当地政府的表彰奖励。

    开展跨省区的流域联防协作  制作并上网发布黄河、西辽河、嫩江流域面雨量预报。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进一步充实服务产品。城市环境气象预报已实现业务化,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自治区气象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成立西部大开发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外协调组和项目组织组。全区气象部门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4个重点建设项目(内蒙古生态建设空中水资源开发工程;内蒙古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程;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测服务系统;内蒙古农村牧区综合经济信息网工程),已向自治区计委上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自治区政府主席办公会议同意将区局提出的4个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列入自治区“十五”规划,自治区计委正式向国家计委上报西部大开发内蒙古气象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气象服务产品  自治区气象局除定期向社会发布短期、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外, 向地方党政及生产指挥部门发布气象服务产品有:重要天气报告;旬、月、季、年雨情和墒情报告;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专题气象分析;全区土壤墒情分析;作物生长季和热量条件分析;旬畜牧气象条件分析;防火及防霜冻气象条件分析;全区各地小麦、玉米适宜播种期,牧草返青期,粮豆、小麦和产草量年景,粮豆单产、总产量,冬季草场载畜量和玉米成熟期等预报。同时,通过部分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布“紫外线强度”、“人体舒适度”、大气清洁度等预报。 

     

    【现代化建设】  自治区—盟市气象台分组数据交换网全部开通,完成盟市台的网络升级改造,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交换共享能力和业务备份能力;建成93PCVSAT单收站,“9210工程”全面建成并交付业务使用;改革高空探测资料审核业务流程,实现网上作业;锡盟牧区灾害性天气预警报网建设有新进展;区内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MICAPS二次开发,天气预报业务流程改革有新进展,人机交互系统开发获得阶段性成果;流域面雨量预报、概率预报等预报指导产品以及干旱监测,卫星遥感服务产品,在网上实现业务化运行,提高了对台站的技术指导能力。

     

    【科研教育】  自治区气象局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气象部门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年初制定下发《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步伐》的科技创新实施意见 。结合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制定下发新的科研管理办法,将科研课题与业务应用开发项目予以区分,分类立项,区别对待。科研管理办法明确重点研究方向,体现突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等举措,允许研究人员领取课题津贴,并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按照新的办法,区局下达2000年度的科研课题,平均支持额度达到23万元。

    年内,为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共选派8位科技骨干参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3名业务骨干参加“专升本”进修。同时,还有计划资助各级台站的业务技术人员通过脱产或函授形式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班学习,以提高全区气象职工的总体素质。自治区气象局预报员岗位培训工作获中国气象局2000年“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培训工作奖”。 

     

    【结构调整】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和区局党组的总体安排,在全区分步实施结构调整工作。按照中国气象局下发的《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全区共下达岗位数2 224个。为确保事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对盟市气象局、直属单位的情况做详细调研和摸底基础上,分别下发《实施结构调整、强化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两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促进结构调整发挥着政策引导作用。全区气象职工共分流955人,职工总数逐年呈下降趋势,完成中国气象局下达的控编任务。

     

    【地方气象事业】 

    各级政府加大力度  自治区计委投资216万元用于电视天气预报升级改造,经各方面积极努力,节目主持人年内已与电视观众见面。自治区计委还投资50万元用于东部人工增雨基地建设;锡盟行署投资138万元,为每个旗县气象局购置了火箭人工增雨汽车和火箭架;兴安盟行署投资20万元建设卫星云图接收站;伊盟气象局地方津补贴得到解决;化德县气象局在县政府支持下,匹配投资20万元新建职工住宅楼。据统计,年内地方气象事业总投入达2 527.7万元(基建326万元、人控经费1 347.6万元、事业费491.5万元、地方津补贴362.6万元),其中:自治区级为802万元(基建216万元、人控380万元、事业费120万元、津补贴86万元)。

    人工影响天气  全区飞机人工增雨共计作业70架次,作业飞行185小时,累计增雨影响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累计增雨量约1924亿吨。全区地面火箭增雨共作业306点次,发射增雨火箭7 977 枚,增雨影响面积 30万平方公里。年内,除少数盟市降雹较多外,大部分地区降雹偏少,人工防雹作业700余点次,在减免雹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区受雹灾面积较往年平均受雹灾面积减少52%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概况  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盛夏中东部地区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年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全区年总降水量普遍偏少,中、东部地区出现春、夏季持续干旱;全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多寡不均,但在作物和牧草生长季内光照充足;全区大风日数普遍偏少,但春季扬沙、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年内自治区部分地区发生白灾、冰雹、洪涝和虫灾等气象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综合评价全年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年全区气象灾害频发,遭受罕见旱灾、沙尘暴和虫灾等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春季出现近几十年罕见的扬沙、沙尘暴恶劣天气,加之降水偏少,加剧了农田水分蒸发,土壤失墒严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严重影响正常春播和青苗生长;夏季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使前期旱情进一步加剧,赤峰市、通辽市、伊盟、锡盟等地均有重灾区;秋季初霜偏晚,10月份农区降水增多,有利大秋作物和秋菜生长。

    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年内气候对畜牧业影响弊大于利,草牧场、牲畜遭受较大损失。春季气温偏高,回暖早,降水偏少,扬沙、沙尘暴天气多次发生,土壤失墒严重,使大部牧区牧草返青期推迟;夏季由于气温高、降水少,旱情加剧。全区天然牧草长势较差,锡盟大部地区牧草平均高度小于10厘米,产草量不足10公斤/亩,为历史罕见,牲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秋季锡盟以东牧区降雪早、雪量大,秋末已形成严重白灾;入冬后,大部地区又普降大雪,东部牧区积雪为3070厘米,使前期灾情进一步加重,大批牲畜因冻饿而死。

     

    【法制建设】  年内,全区气象部门举办8期行政执法培训班,300多名执法骨干系统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气象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和《气象行政复议办法及司法文书》,经当地法制工作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其中270人已领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710日,自治区气象局组织局机关全体公务员进行《气象法》知识闭卷考试。1212日,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 

     

    【精神文明建设】  年初,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共同下文,命名自治区气象局机关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92526日,召开全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全国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邀请中国气象局文明办和自治区、盟市文明办领导参加,共商创建文明气象系统大计。自治区气象局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集中为13个基层局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年内,全区气象部门被地方党委、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比例已达到99%;盟市以上级别文明单位占文明单位总数的45%。经过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文明办的统一检查验收,1214日,中国气象局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联合下发文件,命名自治区气象局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系统”,实现《全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的奋斗目标。 

     

    【对外往来】  714日,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Stigter教授应邀到自治区气象局做“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和国际农业气象科技动态”的学术报告。

    82127日,以蒙古国色楞格水文和环境监测中心主任T.Luvsandorj为团长的“蒙古国农业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进行访问。此间,代表团参观了自治区气象局综合业务平台、包头市气象局业务现代化建设设施和巴盟农业气象试验站。与此同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研所所长李喜仓为团长的“中国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代表团一行5人,赴蒙古国与蒙方有关专家就“人工影响天气和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研究”方面的科研项目进行交流。

    91016日以蒙古水文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Chuluun Luvsandorj先生为团长的“蒙古国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就人工影响天气和沙尘暴灾害性天气方面与自治区有关专家交流。同时,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局长吉仁泰为团长的“中国内蒙古农业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赴蒙古国就“卫星遥感监测和农业气象”方面的内容与蒙古国同行进行交流。

    8月中旬上海市气象局组成考察团,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进行考察。10月下旬,自治区气象局组团对上海进行回访,双方共同签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作合作协议书”。协议书包括技术交流协作、干部挂职培养锻炼、技术支持和援助、建立互访制度等内容。年底,又与北京市气象局协商西部大开发合作的项目和实施办法。

     

    【存在问题】  基层台站探测设备、监测手段落后,气象服务能力远远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气象事业经费仍然不足,维持现代化业务运行和保障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学科带头人和关键岗位技术人才匮乏;气象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以及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方式、手段有待改进;基层台站特别是艰苦台站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仍十分艰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消耗材料涨价等原因,人工防雹和火箭增雨的基本建设滞后,飞机增雨经费欠缺;自治区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困难,争取地方气象事业费和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受到较大制约等。

     

    【先进人物】 

    王长根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专家组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男,59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王长根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长期从事气象科研工作,在应用气候和农牧业气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编译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6篇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林大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男,56岁,九三学社成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林大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计算机开发等工作。发表论文30多篇,翻译外文技术资料30多万字。2项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开发的一些软件,在区内外许多气象台站应用,与此同时,举办计算机学习班30多期,培训上千人次。

    李春云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男,59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李春云1962年毕业于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气象服务和业务现代化建设中卓有建树。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十余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多次受到盟委、行署表彰,获哲里木盟“百名科技先进个人”称号。赵慧颖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气象局工程师,男,36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慧颖  参加工作17年来,服从组织分配,多次调动工作岗位。他无论干什么,都兢兢业业,努力进取,发表论文18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8项,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发表科普作品170多篇。

    薛志华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气象局工程师,男,28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从事短期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发挥数字化雷达的作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有效地避免和减轻了冰雹的危害。3篇论文获自治区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及包头市首届青年学术论文奖。

    张丽英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气象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女,48岁,中共党员。200012月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持工作6年来,坚持改革,开拓进取,巴彦淖尔盟气象局3次获自治区政府气象工作奖,5次被评为盟市气象局目标管理一等奖。全盟7个旗县气象局全部被地方党委、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盟气象局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由她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先后有十几项获奖,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

    (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气象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赵国卫

    副局长 党组成员: 李红宇( 蒙古族)   孔燕燕( 蒙古族)   沈建国

     

    【气象服务】 

    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组织实施全区抗灾保畜、春播生产、防汛抗旱的阶段性气象服务战役,取得显著效益。冬季全区出现较严重白灾和春夏旱灾以及沙尘暴风灾危害,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极大。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测预报、分析评估和冬季强降雪天气过程以及短期预报基本准确。春季35月出现15次强风、沙尘暴天气,预报服务做到及时、准确。对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出现的区域性久旱转雨和强降水天气,都提前做出预测,服务及时。同时配合飞机增雨作业,取得较好效果,得到各级人民政府高度评价。各级气象部门围绕春播生产和是年的严重干旱,分析发布大量专题、专项报告。为各级领导当好气象参谋,情报服务积极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取得良好服务效果。

    专项气象服务  春季黄河凌汛气象服务到位,工作认真。在5月上旬、6月下旬锡盟、兴安盟和呼盟森林草原火灾的防扑火专项服务中,从火情监测、火场预报、组织飞机增雨灭火各个环节上,组织得力,服务及时,成效突出。2000年自治区政府授予自治区气象局“防扑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兴安盟气象局亦获当地政府的表彰奖励。

    开展跨省区的流域联防协作  制作并上网发布黄河、西辽河、嫩江流域面雨量预报。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进一步充实服务产品。城市环境气象预报已实现业务化,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自治区气象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成立西部大开发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外协调组和项目组织组。全区气象部门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4个重点建设项目(内蒙古生态建设空中水资源开发工程;内蒙古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程;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测服务系统;内蒙古农村牧区综合经济信息网工程),已向自治区计委上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自治区政府主席办公会议同意将区局提出的4个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列入自治区“十五”规划,自治区计委正式向国家计委上报西部大开发内蒙古气象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气象服务产品  自治区气象局除定期向社会发布短期、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外, 向地方党政及生产指挥部门发布气象服务产品有:重要天气报告;旬、月、季、年雨情和墒情报告;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专题气象分析;全区土壤墒情分析;作物生长季和热量条件分析;旬畜牧气象条件分析;防火及防霜冻气象条件分析;全区各地小麦、玉米适宜播种期,牧草返青期,粮豆、小麦和产草量年景,粮豆单产、总产量,冬季草场载畜量和玉米成熟期等预报。同时,通过部分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布“紫外线强度”、“人体舒适度”、大气清洁度等预报。 

     

    【现代化建设】  自治区—盟市气象台分组数据交换网全部开通,完成盟市台的网络升级改造,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交换共享能力和业务备份能力;建成93PCVSAT单收站,“9210工程”全面建成并交付业务使用;改革高空探测资料审核业务流程,实现网上作业;锡盟牧区灾害性天气预警报网建设有新进展;区内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MICAPS二次开发,天气预报业务流程改革有新进展,人机交互系统开发获得阶段性成果;流域面雨量预报、概率预报等预报指导产品以及干旱监测,卫星遥感服务产品,在网上实现业务化运行,提高了对台站的技术指导能力。

     

    【科研教育】  自治区气象局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气象部门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年初制定下发《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步伐》的科技创新实施意见 。结合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制定下发新的科研管理办法,将科研课题与业务应用开发项目予以区分,分类立项,区别对待。科研管理办法明确重点研究方向,体现突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等举措,允许研究人员领取课题津贴,并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按照新的办法,区局下达2000年度的科研课题,平均支持额度达到23万元。

    年内,为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共选派8位科技骨干参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3名业务骨干参加“专升本”进修。同时,还有计划资助各级台站的业务技术人员通过脱产或函授形式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班学习,以提高全区气象职工的总体素质。自治区气象局预报员岗位培训工作获中国气象局2000年“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培训工作奖”。 

     

    【结构调整】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和区局党组的总体安排,在全区分步实施结构调整工作。按照中国气象局下发的《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全区共下达岗位数2 224个。为确保事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对盟市气象局、直属单位的情况做详细调研和摸底基础上,分别下发《实施结构调整、强化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两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促进结构调整发挥着政策引导作用。全区气象职工共分流955人,职工总数逐年呈下降趋势,完成中国气象局下达的控编任务。

     

    【地方气象事业】 

    各级政府加大力度  自治区计委投资216万元用于电视天气预报升级改造,经各方面积极努力,节目主持人年内已与电视观众见面。自治区计委还投资50万元用于东部人工增雨基地建设;锡盟行署投资138万元,为每个旗县气象局购置了火箭人工增雨汽车和火箭架;兴安盟行署投资20万元建设卫星云图接收站;伊盟气象局地方津补贴得到解决;化德县气象局在县政府支持下,匹配投资20万元新建职工住宅楼。据统计,年内地方气象事业总投入达2 527.7万元(基建326万元、人控经费1 347.6万元、事业费491.5万元、地方津补贴362.6万元),其中:自治区级为802万元(基建216万元、人控380万元、事业费120万元、津补贴86万元)。

    人工影响天气  全区飞机人工增雨共计作业70架次,作业飞行185小时,累计增雨影响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累计增雨量约1924亿吨。全区地面火箭增雨共作业306点次,发射增雨火箭7 977 枚,增雨影响面积 30万平方公里。年内,除少数盟市降雹较多外,大部分地区降雹偏少,人工防雹作业700余点次,在减免雹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区受雹灾面积较往年平均受雹灾面积减少52%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概况  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盛夏中东部地区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年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全区年总降水量普遍偏少,中、东部地区出现春、夏季持续干旱;全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多寡不均,但在作物和牧草生长季内光照充足;全区大风日数普遍偏少,但春季扬沙、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年内自治区部分地区发生白灾、冰雹、洪涝和虫灾等气象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综合评价全年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年全区气象灾害频发,遭受罕见旱灾、沙尘暴和虫灾等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春季出现近几十年罕见的扬沙、沙尘暴恶劣天气,加之降水偏少,加剧了农田水分蒸发,土壤失墒严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严重影响正常春播和青苗生长;夏季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使前期旱情进一步加剧,赤峰市、通辽市、伊盟、锡盟等地均有重灾区;秋季初霜偏晚,10月份农区降水增多,有利大秋作物和秋菜生长。

    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年内气候对畜牧业影响弊大于利,草牧场、牲畜遭受较大损失。春季气温偏高,回暖早,降水偏少,扬沙、沙尘暴天气多次发生,土壤失墒严重,使大部牧区牧草返青期推迟;夏季由于气温高、降水少,旱情加剧。全区天然牧草长势较差,锡盟大部地区牧草平均高度小于10厘米,产草量不足10公斤/亩,为历史罕见,牲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秋季锡盟以东牧区降雪早、雪量大,秋末已形成严重白灾;入冬后,大部地区又普降大雪,东部牧区积雪为3070厘米,使前期灾情进一步加重,大批牲畜因冻饿而死。

     

    【法制建设】  年内,全区气象部门举办8期行政执法培训班,300多名执法骨干系统地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气象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和《气象行政复议办法及司法文书》,经当地法制工作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其中270人已领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710日,自治区气象局组织局机关全体公务员进行《气象法》知识闭卷考试。1212日,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 

     

    【精神文明建设】  年初,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共同下文,命名自治区气象局机关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92526日,召开全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全国气象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邀请中国气象局文明办和自治区、盟市文明办领导参加,共商创建文明气象系统大计。自治区气象局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集中为13个基层局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年内,全区气象部门被地方党委、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比例已达到99%;盟市以上级别文明单位占文明单位总数的45%。经过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文明办的统一检查验收,1214日,中国气象局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联合下发文件,命名自治区气象局为“创建文明行业先进系统”,实现《全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的奋斗目标。 

     

    【对外往来】  714日,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Stigter教授应邀到自治区气象局做“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和国际农业气象科技动态”的学术报告。

    82127日,以蒙古国色楞格水文和环境监测中心主任T.Luvsandorj为团长的“蒙古国农业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进行访问。此间,代表团参观了自治区气象局综合业务平台、包头市气象局业务现代化建设设施和巴盟农业气象试验站。与此同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研所所长李喜仓为团长的“中国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代表团一行5人,赴蒙古国与蒙方有关专家就“人工影响天气和沙尘暴灾害性天气研究”方面的科研项目进行交流。

    91016日以蒙古水文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Chuluun Luvsandorj先生为团长的“蒙古国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就人工影响天气和沙尘暴灾害性天气方面与自治区有关专家交流。同时,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局长吉仁泰为团长的“中国内蒙古农业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赴蒙古国就“卫星遥感监测和农业气象”方面的内容与蒙古国同行进行交流。

    8月中旬上海市气象局组成考察团,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进行考察。10月下旬,自治区气象局组团对上海进行回访,双方共同签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作合作协议书”。协议书包括技术交流协作、干部挂职培养锻炼、技术支持和援助、建立互访制度等内容。年底,又与北京市气象局协商西部大开发合作的项目和实施办法。

     

    【存在问题】  基层台站探测设备、监测手段落后,气象服务能力远远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气象事业经费仍然不足,维持现代化业务运行和保障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学科带头人和关键岗位技术人才匮乏;气象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以及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方式、手段有待改进;基层台站特别是艰苦台站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仍十分艰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消耗材料涨价等原因,人工防雹和火箭增雨的基本建设滞后,飞机增雨经费欠缺;自治区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困难,争取地方气象事业费和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受到较大制约等。

     

    【先进人物】 

    王长根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专家组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男,59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王长根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长期从事气象科研工作,在应用气候和农牧业气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编译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6篇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林大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气象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男,56岁,九三学社成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林大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计算机开发等工作。发表论文30多篇,翻译外文技术资料30多万字。2项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开发的一些软件,在区内外许多气象台站应用,与此同时,举办计算机学习班30多期,培训上千人次。

    李春云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男,59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李春云1962年毕业于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气象服务和业务现代化建设中卓有建树。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十余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多次受到盟委、行署表彰,获哲里木盟“百名科技先进个人”称号。赵慧颖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气象局工程师,男,36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慧颖  参加工作17年来,服从组织分配,多次调动工作岗位。他无论干什么,都兢兢业业,努力进取,发表论文18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8项,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发表科普作品170多篇。

    薛志华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气象局工程师,男,28岁,中共党员。2000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从事短期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发挥数字化雷达的作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有效地避免和减轻了冰雹的危害。3篇论文获自治区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及包头市首届青年学术论文奖。

    张丽英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气象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女,48岁,中共党员。200012月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持工作6年来,坚持改革,开拓进取,巴彦淖尔盟气象局3次获自治区政府气象工作奖,5次被评为盟市气象局目标管理一等奖。全盟7个旗县气象局全部被地方党委、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盟气象局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由她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先后有十几项获奖,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

    (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