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盟市旗县

2001卷

  • 回民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王  (回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振荣

        长:云丽珠( 蒙古族)

    政协主席:刘文敏(回族)

     

    【概况】  回民区地处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全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8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有回、蒙、满、汉等23个民族,共21.4万人口,其中回族1.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1%,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回民区是1950年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城区,曾是塞北贸易重镇,是沟通内地与西北的桥梁,在内蒙古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回民区以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区为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全面实施开放带动、开发带动、开拓带动战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健康发展,社会局面保持稳定。

     

    【经济建设】  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3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9.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 6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100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 99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872.44元。

     

    【农业】  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林、牧、副及乡镇企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2 590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其中粮食面积15 642亩,蔬菜等经济作物6 736亩,青饲料215亩,粮、经、饲比例结构较上年有了进一步优化。实现全区粮食总产量2 599吨,蔬菜总产量32 510吨。畜牧业在发展奶牛、羊、猪的舍饲精养及优质草种植方面取得了进展。全年牲畜存栏达到1.67万头(只)。动员全民,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完成大青山前坡整地治理35 400亩,造林和林果基地建设1 750亩、 冲积扇治理3 500亩及生态路建设16.5公里。加快了以水利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 200亩和3 000亩低压灌溉工程。脱贫攻坚取得较大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控制在1.5%以下。 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开展科技培训,全年培训农民5 000人次。

     

    【工业】  工业生产以发展企业户数、开发新项目、新产品为目标,以振兴乡镇企业、启动工业园区为重点,做了大量工作,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是以民有民营为方向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并对已转制的企业在巩固转制成果的基础进一步加以规范,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新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支持帮助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完成了东友稀土厂二期工程和宏宇锅炉有限公司技改工作, 新建钢磨厂也已投产。2000年,乡镇企业经营户数达到3 758户,从业人员19 820人,完成现价总产值34亿元,入库税金1 474万元。三是按照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总体要求,积极开发回民区西北部。完成了呼市第二机床厂、呼市机械局职工中专的整体接收工作。与呼市钢铁厂初步达成协议,拟在呼钢原址兴建回民区工业经济园区,同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为启动工业园区做好前期准备。

     

    【个体私营经济】  进一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巩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协调服务,为经营者解决了实际问题。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私营企业拓宽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鼓励他们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对外贸易与合作,福来尔德与上海华轻集团签订的联合承建“活畜皮毛交易市场”,项目总投资达1 000万元以上,永胜集团与南京馨园春化妆品公司签订的联合承建“化妆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4 000万元以上,走出了私营企业以联合促发展的重要一步。是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5 353户,私营企业达343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纳税5 056万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66%,比上年同期增长4.11%。

     

    【市场建设】  把市场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管理结合起来,与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扶持鼓励建设各类市场。加强市场管理,优化经营环境,规范经营行为,清理了“马路市场”,启动了空壳市场。是年建设了2个便民市场, 配合工商部门规范了阿吉拉路市场,协助完成西口子改、扩建肉食品批发市场,建成回民区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宽巷子“金三角”市场群的辐射带动力。是年,全区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0多家,摊位容量6 300余个, 全区的商业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

     

    【旧城区改造】  以祥和小区开发为重点的旧城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历时5年,取得辉煌成果。通过开发改造, 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增加就业、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也为回民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祥和小区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已竣工12万平方米。5年来,回民区旧城区开工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多元,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8亿元,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在抓好祥和小区建设的同时,逐步扩大旧城区开发改造的规模,,对拟建的环河小区、钢铁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环河小区的一期工程建设已达成协议,立项工作也已完成。钢铁小区内,市第二机床厂已整体接收完毕,新的政府办公大楼已于9月份开工建设。

     

    【对外开放】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强对外联系和交往,以开放赢得发展。在满州里成功地举办第十一次少数民族地区友好城区经济技术协作会议,与各友好城区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寻求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建立起项目储备库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引外促内、抓内促外双向发展的新格局,拓宽引联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是年,全区共完成内联项目11项,引进国内资金16 300万元。 完成外引项目1项,资金实际到位151万美元。

     

    【教育】  顺利完成市属8所中学和机床附件厂学校、炼铁厂小学的接收工作。进一步深化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完成整体改革结题鉴定工作,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贯彻落实“一纲四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校、园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加大对近年来新接收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达标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是年,全区有7所中学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一类标准,原区属小学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新收的厂办校全部达到二类标准,攸攸板学区有3所达到一类标准、11所达到二类标准、3所达到三类标准。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89万元,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4%以上。继续开展青少年技术创新活动,有十项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技术创新大赛。完成新产品开发10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

     

    【计划生育】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狠抓居委会、农村、流动人口和不景气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在全区开展大规模孕检,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实现孕前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是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9%,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18‰和5.73‰。

     

    【扶困再就业】  认真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15 384户次,29 677人次, 2 056 216,保障了困难户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清理整顿外来劳动力和各类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成并启动区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微机联网,开展职业介绍、用工审核、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系列化服务。发挥再就业基地作用,拓宽就业领域,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安置下岗职工,全年共安置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1 320人。

     

    【民政民族工作】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区19个行政村圆满完成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参选率为87.1%,成功率为100%。合理调整居委会设置,将全区105个居委会合并为68个,在解决办公用房、进行规范化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新的城市管理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服务网络、服务设施趋于健全和完善。全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部75个,社区文化服务站163个,老年服务点68个,残疾人服务点45个,优抚对象服务点135个,便民利民服务点471个,社会治安服务点213个,少儿服务点96个。服务覆盖率达80%,服务项目近百种。成立回民区婚姻登记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双拥”工作重在为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增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清真饮食市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实施首府蒙古语文形象工程,全区蒙汉文并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85%以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城区管理】  落实呼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新模式,按照呼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顺利完成部分管理权限的接收工作,使城区管理功能得到强化和完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垃圾转运站2座,新建旱厕、水冲厕所10座,全区垃圾基本实现密闭化收集。修补小街小巷2628 234平方米,4 849延长米,维修排水管道560延长米。动员全民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单位、居民区卫生达标建设,卫生达标先进单位126个。开展“除四害”工作,加大消杀除害力度,各项指标均达考核标准。围绕“畅通工程”,大力进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城管监察力度,对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和出城口等重点地带的店外店、临时建筑、马路市场、户外广告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整治,有效解决了市容环境脏、乱、差问题。 强化环卫工作的管理能力、突击能力、清运能力、保持能力,全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率达100%。城区绿化、美化以道路和庭院建设为重点,共计植树1 930,垂直绿化8 400株,种植绿篱800延长米,种植草坪3 400平方米,种花4 700平方米,建花坛757,成功举办回民区第7届花展。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加大企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完成治理达标30户,取缔、关闭29户,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取缔街道餐饮业网点燃煤灶具、小茶炉,饮食网点基本实现燃气化,全面落实型煤、 精煤推广工作任务,推广率基本达到100%,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医疗卫生】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新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全区卫生服务站的总数达到23个,覆盖率达81%,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医药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打击无证行医98户,对全区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在农村开展医疗合作工作,现已建成5个合作医疗站。回民医院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开展医药分开核算、集中采购、门诊药品公示等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防保站的管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较好地落实,基础“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加大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力度,食品行业、公共场所卫生的办证率、建档率、监督覆盖率均达100%。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群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规范市民言行、开展优质服务、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群众性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街,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市民公德意识、思想素质及城区整体文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西龙王庙村为试点,进行小康文明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全区已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18个,文明小区25个,文明示范街4条。

     

    【民主法制建设】  完善公务员制度,进行公务员规范化管理,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期工作,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评为年度考核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全区基层单位有 80%以上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全面完成“三五”普法工作,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强化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认真开展律师工作和公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开展民间纠纷大排查,为维护基层稳定作出贡献。宣传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促进其自身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推进“创安”活动,抓好“六小”工程建设,健全社区及单位内部防范机制,巩固“创安”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对辖区内重点地区、路段、城乡结合部及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进行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加大打击贩毒和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强化对重点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落实了“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和管理,保证文化娱乐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其他非法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法轮功”组织被彻底取缔,非法活动受到遏制,同时做好了对“法论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依法取缔回民区清真小寺阿语班。坚持“严打”方针,重点打击杀人,涉枪、涉爆,毒品犯罪,经济犯罪和抢劫盗窃等季节性、多发性侵财案件。公安部门积极开展“关于加强爆炸物品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及集中整治大、中、小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打痞除霸”、“打拐”等各项斗争,大力整顿影响辖区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使辖区治安秩序有明显的好转。

     

    【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结合“三讲”教育和“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政府领导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利用胡长青、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和规范有关规章制度。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突出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对预算外收入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个别单位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在全区行政执法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制,开展“三优一满意、五示范”、创建“文明科室”等活动,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树立团结、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

    (闫海涛  燕良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回民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王  (回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振荣

        长:云丽珠( 蒙古族)

    政协主席:刘文敏(回族)

     

    【概况】  回民区地处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全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8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有回、蒙、满、汉等23个民族,共21.4万人口,其中回族1.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1%,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回民区是1950年经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城区,曾是塞北贸易重镇,是沟通内地与西北的桥梁,在内蒙古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回民区以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区为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全面实施开放带动、开发带动、开拓带动战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健康发展,社会局面保持稳定。

     

    【经济建设】  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3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9.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 6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100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4 99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872.44元。

     

    【农业】  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林、牧、副及乡镇企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2 590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其中粮食面积15 642亩,蔬菜等经济作物6 736亩,青饲料215亩,粮、经、饲比例结构较上年有了进一步优化。实现全区粮食总产量2 599吨,蔬菜总产量32 510吨。畜牧业在发展奶牛、羊、猪的舍饲精养及优质草种植方面取得了进展。全年牲畜存栏达到1.67万头(只)。动员全民,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完成大青山前坡整地治理35 400亩,造林和林果基地建设1 750亩、 冲积扇治理3 500亩及生态路建设16.5公里。加快了以水利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 200亩和3 000亩低压灌溉工程。脱贫攻坚取得较大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控制在1.5%以下。 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开展科技培训,全年培训农民5 000人次。

     

    【工业】  工业生产以发展企业户数、开发新项目、新产品为目标,以振兴乡镇企业、启动工业园区为重点,做了大量工作,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是以民有民营为方向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并对已转制的企业在巩固转制成果的基础进一步加以规范,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新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支持帮助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完成了东友稀土厂二期工程和宏宇锅炉有限公司技改工作, 新建钢磨厂也已投产。2000年,乡镇企业经营户数达到3 758户,从业人员19 820人,完成现价总产值34亿元,入库税金1 474万元。三是按照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总体要求,积极开发回民区西北部。完成了呼市第二机床厂、呼市机械局职工中专的整体接收工作。与呼市钢铁厂初步达成协议,拟在呼钢原址兴建回民区工业经济园区,同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为启动工业园区做好前期准备。

     

    【个体私营经济】  进一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巩固个体私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协调服务,为经营者解决了实际问题。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私营企业拓宽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鼓励他们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对外贸易与合作,福来尔德与上海华轻集团签订的联合承建“活畜皮毛交易市场”,项目总投资达1 000万元以上,永胜集团与南京馨园春化妆品公司签订的联合承建“化妆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4 000万元以上,走出了私营企业以联合促发展的重要一步。是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5 353户,私营企业达343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纳税5 056万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66%,比上年同期增长4.11%。

     

    【市场建设】  把市场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管理结合起来,与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扶持鼓励建设各类市场。加强市场管理,优化经营环境,规范经营行为,清理了“马路市场”,启动了空壳市场。是年建设了2个便民市场, 配合工商部门规范了阿吉拉路市场,协助完成西口子改、扩建肉食品批发市场,建成回民区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宽巷子“金三角”市场群的辐射带动力。是年,全区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0多家,摊位容量6 300余个, 全区的商业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

     

    【旧城区改造】  以祥和小区开发为重点的旧城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历时5年,取得辉煌成果。通过开发改造, 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增加就业、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也为回民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祥和小区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已竣工12万平方米。5年来,回民区旧城区开工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多元,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8亿元,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在抓好祥和小区建设的同时,逐步扩大旧城区开发改造的规模,,对拟建的环河小区、钢铁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环河小区的一期工程建设已达成协议,立项工作也已完成。钢铁小区内,市第二机床厂已整体接收完毕,新的政府办公大楼已于9月份开工建设。

     

    【对外开放】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强对外联系和交往,以开放赢得发展。在满州里成功地举办第十一次少数民族地区友好城区经济技术协作会议,与各友好城区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寻求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建立起项目储备库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引外促内、抓内促外双向发展的新格局,拓宽引联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是年,全区共完成内联项目11项,引进国内资金16 300万元。 完成外引项目1项,资金实际到位151万美元。

     

    【教育】  顺利完成市属8所中学和机床附件厂学校、炼铁厂小学的接收工作。进一步深化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完成整体改革结题鉴定工作,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贯彻落实“一纲四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校、园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加大对近年来新接收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达标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是年,全区有7所中学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一类标准,原区属小学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新收的厂办校全部达到二类标准,攸攸板学区有3所达到一类标准、11所达到二类标准、3所达到三类标准。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89万元,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4%以上。继续开展青少年技术创新活动,有十项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技术创新大赛。完成新产品开发10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

     

    【计划生育】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狠抓居委会、农村、流动人口和不景气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在全区开展大规模孕检,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实现孕前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是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9%,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18‰和5.73‰。

     

    【扶困再就业】  认真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15 384户次,29 677人次, 2 056 216,保障了困难户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清理整顿外来劳动力和各类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成并启动区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微机联网,开展职业介绍、用工审核、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系列化服务。发挥再就业基地作用,拓宽就业领域,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安置下岗职工,全年共安置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1 320人。

     

    【民政民族工作】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区19个行政村圆满完成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参选率为87.1%,成功率为100%。合理调整居委会设置,将全区105个居委会合并为68个,在解决办公用房、进行规范化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新的城市管理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服务网络、服务设施趋于健全和完善。全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部75个,社区文化服务站163个,老年服务点68个,残疾人服务点45个,优抚对象服务点135个,便民利民服务点471个,社会治安服务点213个,少儿服务点96个。服务覆盖率达80%,服务项目近百种。成立回民区婚姻登记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双拥”工作重在为部队和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增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清真饮食市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实施首府蒙古语文形象工程,全区蒙汉文并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85%以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城区管理】  落实呼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新模式,按照呼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顺利完成部分管理权限的接收工作,使城区管理功能得到强化和完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垃圾转运站2座,新建旱厕、水冲厕所10座,全区垃圾基本实现密闭化收集。修补小街小巷2628 234平方米,4 849延长米,维修排水管道560延长米。动员全民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单位、居民区卫生达标建设,卫生达标先进单位126个。开展“除四害”工作,加大消杀除害力度,各项指标均达考核标准。围绕“畅通工程”,大力进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城管监察力度,对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和出城口等重点地带的店外店、临时建筑、马路市场、户外广告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整治,有效解决了市容环境脏、乱、差问题。 强化环卫工作的管理能力、突击能力、清运能力、保持能力,全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率达100%。城区绿化、美化以道路和庭院建设为重点,共计植树1 930,垂直绿化8 400株,种植绿篱800延长米,种植草坪3 400平方米,种花4 700平方米,建花坛757,成功举办回民区第7届花展。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加大企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完成治理达标30户,取缔、关闭29户,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取缔街道餐饮业网点燃煤灶具、小茶炉,饮食网点基本实现燃气化,全面落实型煤、 精煤推广工作任务,推广率基本达到100%,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医疗卫生】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新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全区卫生服务站的总数达到23个,覆盖率达81%,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医药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打击无证行医98户,对全区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在农村开展医疗合作工作,现已建成5个合作医疗站。回民医院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开展医药分开核算、集中采购、门诊药品公示等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防保站的管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较好地落实,基础“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加大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力度,食品行业、公共场所卫生的办证率、建档率、监督覆盖率均达100%。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群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规范市民言行、开展优质服务、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群众性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街,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市民公德意识、思想素质及城区整体文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西龙王庙村为试点,进行小康文明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全区已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18个,文明小区25个,文明示范街4条。

     

    【民主法制建设】  完善公务员制度,进行公务员规范化管理,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期工作,连续七年被市政府评为年度考核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全区基层单位有 80%以上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全面完成“三五”普法工作,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强化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认真开展律师工作和公正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开展民间纠纷大排查,为维护基层稳定作出贡献。宣传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促进其自身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推进“创安”活动,抓好“六小”工程建设,健全社区及单位内部防范机制,巩固“创安”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对辖区内重点地区、路段、城乡结合部及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进行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加大打击贩毒和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强化对重点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落实了“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和管理,保证文化娱乐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其他非法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法轮功”组织被彻底取缔,非法活动受到遏制,同时做好了对“法论功”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依法取缔回民区清真小寺阿语班。坚持“严打”方针,重点打击杀人,涉枪、涉爆,毒品犯罪,经济犯罪和抢劫盗窃等季节性、多发性侵财案件。公安部门积极开展“关于加强爆炸物品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及集中整治大、中、小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打痞除霸”、“打拐”等各项斗争,大力整顿影响辖区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使辖区治安秩序有明显的好转。

     

    【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结合“三讲”教育和“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政府领导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利用胡长青、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和规范有关规章制度。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突出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对预算外收入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个别单位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在全区行政执法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制,开展“三优一满意、五示范”、创建“文明科室”等活动,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树立团结、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

    (闫海涛  燕良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