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盟市旗县

2001卷

  • 磴口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李 

    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利元

    政协主席:杜承利

     

    【概况】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盟西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6°9′~107°10′、北纬40°7′~40°57′之间,面积4 166.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巴彦高勒镇,东距巴盟行署驻地临河市63公里,西距乌海市90公里。

    磴口县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海拔从东南的1 053米到西北降至1 030米,到山麓前又突然崛起,最高峰达到海拔2 046米。这是由于第四纪以来,在东西向应力作用下,盆地剧烈下沉,山体隆起而形成。地貌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山地、沙地、平原(包括黄河流域)。各类地貌的面积和所占比例分别是:山地96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2%;沙地2 8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3%;平原35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

    境内有始建于400年前的喇嘛庙阿贵庙,有建于1893年的天主堂,有西汉重要关隘鸡鹿塞,还有西汉武帝时修筑的窳浑、三封、临戎古城遗址,这些建筑和遗址是磴口的重要旅游资源。此外,还有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黄河铁桥和分布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湖泊,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一旦开发利用都是很好的旅游胜地。2000年,县政府已对个别项目批准开发建设。

    2000年末,磴口县总人口为111 344人,城镇44 417人,农业19 962人,牧区9 177人,国营农场16 63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53‰,死亡率5.67‰,自然增长率3.86‰。共有16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1.6%。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和回族,人口分别为5 003人和4 485人。

    全县辖3个苏木、4个乡、4个镇,有5个国营农场和1个林科院沙漠林业中心。苏木、乡、镇下辖48个村(嘎查)5个办事处,240个村民小组(独贵龙)14个居委会。

    是年年际降水115.6mm,低于历年144.5mm的平均值,而比上年多降18.8mm。年际平均气温8.6℃,高于历年7.6℃的平均值,比上年低1.2℃。全年日照3 288.3小时,高于历年3 209.5小时的平均值,而比上年低77.1小时。全年平均风速2.06/秒,低于历年3.0/秒的平均值,扬沙日20天;瞬间最大风速24.7/秒,低于历年28/秒的平均值。无霜期为205天,高于历年139天的平均值,低于上年。主要农牧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黑瓜籽、花葵、油葵、西瓜、华莱士(蜜瓜)、哈密瓜、山羊绒、绵羊毛、皮张、猪羊肉。工业产品主要有化肥、绵糖、红矾钠、硫化碱、播种机、玻璃纤维、塑料制品等。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13种,只有铜矿在少量开采之中。

    至年末,磴口已开垦宜农荒地约70万亩(耕地),园地1.8万亩,成片林地9.6万亩,牧草地457万亩,居民及工矿用地8.2万亩。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尚有四分之三的宜林宜农地待开发利用。

    磴口县有52公里河岸线,境内有引水渠道3条,干渠及分干渠4条,引黄自流灌溉便利,年引水量6亿立方米,保证了磴口经济建设用水。为降低地下水和及时排出地表积水,从70年代开始陆续建成排水工程。境内有干沟和分干沟5条,年排水总量在1 000万立方米以上,排水可控制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年排盐1 500吨左右。

    药材资源主要为甘草。境内甘草因其药用价值高,开发利用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工业】  是年磴口立足于“工业立县”的基本思路,实施了“2685”工程,即产业上确立两大支柱,资金、技术上倾斜6家骨干、8家重点,扶持5大龙头发展。同时加大企改和技改力度,县属企业全部转制,累计投入技改资金5 800万元。通过融资、技改、转制,全县工业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8亿元,产品销售率97.5%。个体户发展到4 300户,私营企业147家,从业人员1.5万,50%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非国有经济在全县经济中成为主体。

     

    【农业】  年内,全县播种面积25.7万亩(不包括国营农场),以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籽瓜、蜜瓜、葵花为主。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着力点,指导农民走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的道路。是年全县订单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0%,占全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60%,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 000亩。在指导种植的同时,加大了推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力度,全县建成科技示范园区4个。推广温室大棚种植磴口县特产华莱士瓜的技术,上市提前一个季度,每斤可卖到2530元,比传统种植可增值100倍。2000年种植大棚华莱士500亩,仅此一项使全县农民人均创收100元。

     

    【畜牧业】  是年牧业生产重点是调整畜群畜种,原则是肉绒并重,稳定山羊,发展绵羊。在牧区实施“123”扶贫工程,在农区发展秸秆养畜,共投资377万元,建成示范户140户。年末,全县大小畜存栏27.8万头(),牲畜良种和改良率89.5%,商品率50.6%,牧业经济占大农业经济的30%,农牧民人均收入2 417元。

     

    【林业】  磴口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西风环流带要冲,风沙不但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往往造成人畜伤亡。从1980年后,造林以每年2万亩递增,到1999年,全县有人工林36万亩。2000年,全县共投资757万元,植树8.9万亩(包括补种),先行铺开了“308”华里防风林带的补植和退耕还林工程。30公里的环城林带基础工程完成。

     

    【教育】  是年,全县有中小学53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初中7所,小学44所;在校学生15 5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是年,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给600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5.5万元,救助特困生50名,使70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学生在校巩固率达98%。全县创办自治区级示范义务教育学校4所,盟级15所。加强高中教育,争取多为国家输送人才,高考率为30%

     

    【城镇建设】  年内磴口县以巴彦高勒镇建设为“城镇建设带县”的龙头,全年建成居民楼、综合办公楼14栋,修柏油路3 020米,铺设下水道2 000米,建绿化带11 030米。同时引进外地施工企业的资金、技术,完成建设项目15个,工程完成面积6.8万平方米,造价4 410万元。与巴镇建设同步,农村一批集镇公用设施相继启动,全年累计投资1 551万元,集镇城市化已具雏形。

     

    【邮电 广播电视】  2000年新增程控电话3 000部,城乡电网改造竣工,完成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生态工程】  磴口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项目之一,经自治区计委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3 600万元,治理面积12 000公顷。

    第一期工程投资1 200万元,治理面积4 000公顷。工程于199810月启动,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1 530公顷,人工种草、封沙育草1 360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320公顷,经济林及苗圃建设完成170公顷,建围栏35公里,打井86眼。该项目经自治区验收,优良率为46%,及格50%

    第二期工程于19996月动工,投资1 200万元,治理面积6 000公顷。治理区集中在流沙对黄河危害最严重地段。到6月,该项目区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2 795公顷,其中沙障造林1 400公顷,无沙障造林1 300公顷,主林带造林50公顷,副林带造林4.5公顷(树种以旱生或超旱生灌木为主)。完成农田防护林50公顷,人工种草、封沙育草3 120公顷,围封面积4 000公顷。

    第三期工程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计委批准下达,规划治理面积2 000公顷。通过三年治理,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风速由多年年际平均3/秒降为2.0/秒;林草覆盖率由25%提高到76%。通过治理,有效地控制住流沙东侵,缓减风沙对农作物危害和向黄河的输沙量,保证项目区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移民工程】  异地开发移民,是实现国家对乌盟贫困旗县人口脱贫的自治区“三七”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19987月,自治区决定,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进行农业开发移民试点。

    乌兰布和沙区人口少,土地资源较丰富,水利电力设施配套,具有农牧业综合开发的优势,是国家和自治区21世纪开发的优选项目。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磴口县制定了“移民实施方案”,组成考察组,实地考察选点,对该点水土、气候等多方进行了调查论证。9月,为移民所需的六项基础工程全线动工,至上年3月,各项工程相继结束,工程通过了自治区验收,同时安置了先期到达的第一批乌盟移民。

    首期移民共4 231人,设1个行政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土地控制面积5.03万亩,耕地1.37万亩。2000年作物种植面积8 148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籽瓜、油葵为主,粮食总产20.03万公斤,人均粮食47.34公斤。发展养殖户247户,移民人均收入398.6(包括打工和政府补贴部分)。移民区单位面积产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1. 缺乏本地农作物耕种技术;2. 耕地熟化程度不够;3. 生产资料投入不足;4. 有个别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移民暂时的困难,除政府给予补贴外,还需组织移民生产自救和发动社会各界给予支援。目前,移民区社会秩序良好,思想稳定,生产积极性很高,可望在三年内脱贫。

     

    【先进人物】 

    额尔敦苏  女,蒙古族,牧民,1960年生,1998年自筹资金12万元建成牲畜繁育场。两年后,固定资产已发展到100余万元。她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出资金、技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并捐资3 000多元救助辍学儿童。由于她成绩突出,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劳动奖,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

       回族,教师,中共党员,自1978年走上教师岗位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优异的成绩。由他辅导的少先队集体曾11次受到国家和自治区嘉奖。于2000年被团党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他的事迹已录入《中华人物大典》一书。

    (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磴口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李 

    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利元

    政协主席:杜承利

     

    【概况】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盟西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6°9′~107°10′、北纬40°7′~40°57′之间,面积4 166.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巴彦高勒镇,东距巴盟行署驻地临河市63公里,西距乌海市90公里。

    磴口县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海拔从东南的1 053米到西北降至1 030米,到山麓前又突然崛起,最高峰达到海拔2 046米。这是由于第四纪以来,在东西向应力作用下,盆地剧烈下沉,山体隆起而形成。地貌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山地、沙地、平原(包括黄河流域)。各类地貌的面积和所占比例分别是:山地96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2%;沙地2 8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3%;平原35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

    境内有始建于400年前的喇嘛庙阿贵庙,有建于1893年的天主堂,有西汉重要关隘鸡鹿塞,还有西汉武帝时修筑的窳浑、三封、临戎古城遗址,这些建筑和遗址是磴口的重要旅游资源。此外,还有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黄河铁桥和分布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湖泊,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一旦开发利用都是很好的旅游胜地。2000年,县政府已对个别项目批准开发建设。

    2000年末,磴口县总人口为111 344人,城镇44 417人,农业19 962人,牧区9 177人,国营农场16 63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53‰,死亡率5.67‰,自然增长率3.86‰。共有16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1.6%。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和回族,人口分别为5 003人和4 485人。

    全县辖3个苏木、4个乡、4个镇,有5个国营农场和1个林科院沙漠林业中心。苏木、乡、镇下辖48个村(嘎查)5个办事处,240个村民小组(独贵龙)14个居委会。

    是年年际降水115.6mm,低于历年144.5mm的平均值,而比上年多降18.8mm。年际平均气温8.6℃,高于历年7.6℃的平均值,比上年低1.2℃。全年日照3 288.3小时,高于历年3 209.5小时的平均值,而比上年低77.1小时。全年平均风速2.06/秒,低于历年3.0/秒的平均值,扬沙日20天;瞬间最大风速24.7/秒,低于历年28/秒的平均值。无霜期为205天,高于历年139天的平均值,低于上年。主要农牧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黑瓜籽、花葵、油葵、西瓜、华莱士(蜜瓜)、哈密瓜、山羊绒、绵羊毛、皮张、猪羊肉。工业产品主要有化肥、绵糖、红矾钠、硫化碱、播种机、玻璃纤维、塑料制品等。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13种,只有铜矿在少量开采之中。

    至年末,磴口已开垦宜农荒地约70万亩(耕地),园地1.8万亩,成片林地9.6万亩,牧草地457万亩,居民及工矿用地8.2万亩。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尚有四分之三的宜林宜农地待开发利用。

    磴口县有52公里河岸线,境内有引水渠道3条,干渠及分干渠4条,引黄自流灌溉便利,年引水量6亿立方米,保证了磴口经济建设用水。为降低地下水和及时排出地表积水,从70年代开始陆续建成排水工程。境内有干沟和分干沟5条,年排水总量在1 000万立方米以上,排水可控制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年排盐1 500吨左右。

    药材资源主要为甘草。境内甘草因其药用价值高,开发利用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工业】  是年磴口立足于“工业立县”的基本思路,实施了“2685”工程,即产业上确立两大支柱,资金、技术上倾斜6家骨干、8家重点,扶持5大龙头发展。同时加大企改和技改力度,县属企业全部转制,累计投入技改资金5 800万元。通过融资、技改、转制,全县工业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8亿元,产品销售率97.5%。个体户发展到4 300户,私营企业147家,从业人员1.5万,50%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非国有经济在全县经济中成为主体。

     

    【农业】  年内,全县播种面积25.7万亩(不包括国营农场),以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籽瓜、蜜瓜、葵花为主。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着力点,指导农民走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的道路。是年全县订单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0%,占全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60%,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 000亩。在指导种植的同时,加大了推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力度,全县建成科技示范园区4个。推广温室大棚种植磴口县特产华莱士瓜的技术,上市提前一个季度,每斤可卖到2530元,比传统种植可增值100倍。2000年种植大棚华莱士500亩,仅此一项使全县农民人均创收100元。

     

    【畜牧业】  是年牧业生产重点是调整畜群畜种,原则是肉绒并重,稳定山羊,发展绵羊。在牧区实施“123”扶贫工程,在农区发展秸秆养畜,共投资377万元,建成示范户140户。年末,全县大小畜存栏27.8万头(),牲畜良种和改良率89.5%,商品率50.6%,牧业经济占大农业经济的30%,农牧民人均收入2 417元。

     

    【林业】  磴口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西风环流带要冲,风沙不但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往往造成人畜伤亡。从1980年后,造林以每年2万亩递增,到1999年,全县有人工林36万亩。2000年,全县共投资757万元,植树8.9万亩(包括补种),先行铺开了“308”华里防风林带的补植和退耕还林工程。30公里的环城林带基础工程完成。

     

    【教育】  是年,全县有中小学53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初中7所,小学44所;在校学生15 5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是年,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给600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5.5万元,救助特困生50名,使70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学生在校巩固率达98%。全县创办自治区级示范义务教育学校4所,盟级15所。加强高中教育,争取多为国家输送人才,高考率为30%

     

    【城镇建设】  年内磴口县以巴彦高勒镇建设为“城镇建设带县”的龙头,全年建成居民楼、综合办公楼14栋,修柏油路3 020米,铺设下水道2 000米,建绿化带11 030米。同时引进外地施工企业的资金、技术,完成建设项目15个,工程完成面积6.8万平方米,造价4 410万元。与巴镇建设同步,农村一批集镇公用设施相继启动,全年累计投资1 551万元,集镇城市化已具雏形。

     

    【邮电 广播电视】  2000年新增程控电话3 000部,城乡电网改造竣工,完成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生态工程】  磴口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项目之一,经自治区计委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3 600万元,治理面积12 000公顷。

    第一期工程投资1 200万元,治理面积4 000公顷。工程于199810月启动,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1 530公顷,人工种草、封沙育草1 360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320公顷,经济林及苗圃建设完成170公顷,建围栏35公里,打井86眼。该项目经自治区验收,优良率为46%,及格50%

    第二期工程于19996月动工,投资1 200万元,治理面积6 000公顷。治理区集中在流沙对黄河危害最严重地段。到6月,该项目区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2 795公顷,其中沙障造林1 400公顷,无沙障造林1 300公顷,主林带造林50公顷,副林带造林4.5公顷(树种以旱生或超旱生灌木为主)。完成农田防护林50公顷,人工种草、封沙育草3 120公顷,围封面积4 000公顷。

    第三期工程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计委批准下达,规划治理面积2 000公顷。通过三年治理,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风速由多年年际平均3/秒降为2.0/秒;林草覆盖率由25%提高到76%。通过治理,有效地控制住流沙东侵,缓减风沙对农作物危害和向黄河的输沙量,保证项目区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移民工程】  异地开发移民,是实现国家对乌盟贫困旗县人口脱贫的自治区“三七”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19987月,自治区决定,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进行农业开发移民试点。

    乌兰布和沙区人口少,土地资源较丰富,水利电力设施配套,具有农牧业综合开发的优势,是国家和自治区21世纪开发的优选项目。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磴口县制定了“移民实施方案”,组成考察组,实地考察选点,对该点水土、气候等多方进行了调查论证。9月,为移民所需的六项基础工程全线动工,至上年3月,各项工程相继结束,工程通过了自治区验收,同时安置了先期到达的第一批乌盟移民。

    首期移民共4 231人,设1个行政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土地控制面积5.03万亩,耕地1.37万亩。2000年作物种植面积8 148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籽瓜、油葵为主,粮食总产20.03万公斤,人均粮食47.34公斤。发展养殖户247户,移民人均收入398.6(包括打工和政府补贴部分)。移民区单位面积产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1. 缺乏本地农作物耕种技术;2. 耕地熟化程度不够;3. 生产资料投入不足;4. 有个别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移民暂时的困难,除政府给予补贴外,还需组织移民生产自救和发动社会各界给予支援。目前,移民区社会秩序良好,思想稳定,生产积极性很高,可望在三年内脱贫。

     

    【先进人物】 

    额尔敦苏  女,蒙古族,牧民,1960年生,1998年自筹资金12万元建成牲畜繁育场。两年后,固定资产已发展到100余万元。她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出资金、技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并捐资3 000多元救助辍学儿童。由于她成绩突出,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劳动奖,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

       回族,教师,中共党员,自1978年走上教师岗位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优异的成绩。由他辅导的少先队集体曾11次受到国家和自治区嘉奖。于2000年被团党中央、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他的事迹已录入《中华人物大典》一书。

    (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