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科教文卫体

2001卷

  • 文化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名录】

      长:焦雪岱

    副厅长:赵芳志(女)  刘兆和  景建华  明锐(蒙古族)

     

    【机构设置】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5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前文化厅内设职能处室为12个,改革后内设职能处室为:办公室、计财处、社文处、艺术处、文物处、电影处、市场处、老干部处、人事教育处、纪检组、机关党委。

     

    【文化体制改革】  是年全区艺术、社会文化、文物、电影发行放映等各行业改革均有新进展。艺术方面重点调整表演团体布局结构。在内蒙古歌舞团和民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区许多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进行不同程度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有些成效十分显著。自治区文化厅还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民营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并促成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银河16毫米电影公司的成立。该公司在呼盟和通辽市等地开展活动,使一些多年看不到电影的地区恢复了电影放映。至年底,全区初步形成国营、集体、民营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

     

    【专业艺术】 

    艺术创作和演出繁荣活跃  自治区文化厅制定了年度创作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剧节目创作规划》,对全区艺术创作进行规划和指导。各盟市也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创作规划。自治区文化厅举办一系列艺术演出和比赛活动。8月,举办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艺术展演。全区17个艺术团体的17台剧节目参加了演出,历时21天,共演出34场。在此期间,举办了第七届全区舞蹈比赛和草原金秋声乐大赛。87日至97日,内蒙古歌舞团和民族剧团开展“民族歌舞天天演”活动,受到来自治区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的好评。12月末,自治区文化厅举办了庆元旦大型文艺晚会。全年全区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13 400余场,观众达到2 023万人次。其中商业演出6 500余场,观众667万人次;下乡演出7 000余场,超额完成全年下乡演出任务。

    在国内外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  全年自治区艺术工作者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共获奖40余项。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在2000年首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夺得民歌有伴奏混声合唱、民歌无伴奏混声合唱、室内混声合唱三项金奖。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荣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4个单项奖,该剧还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大奖。由赤峰市艺术学校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赖宁》在2000年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剧目奖。

    乌兰牧骑建设  对全区乌兰牧骑进行评估,对评出的18个一类乌兰牧骑进行表彰奖励。5月成立了自治区乌兰牧骑培训中心,并举办乌兰牧骑编创人员培训班。

     

    【社会文化和图书馆事业】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为巩固和加强基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民间剧团的建设,在全区开展创建10个优秀文化馆、10个优秀图书馆、30个优秀文化站和6个优秀民间演出团队的“1 136”创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全区广场文化活动  6月中旬到国庆节期间,全区300个大的集镇及旗县所在地以上城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广场消夏文化活动,有69万人参演,观众达到1 400多万人次。该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

    获奖成绩显著  在文化部举行的“群星奖”、“蒲公英奖”等社会文化比赛中,自治区共获25个奖项。是近年来获奖最多、成绩最好的一年。

    图书馆事业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8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从而标志着全区图书馆管理工作迈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电影】  农村牧区电影工作进展显著,全区农村牧区1 476支电影队在13 426个放映点,全年放映电影16.5万场,比上年增加7 000余场,农牧民群众平均一年能够看到12.3场电影,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责任目标。继续开展“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放映适合各地的农牧业科技知识及法律、卫生、计划生育等知识的影片,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

     

    【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事业】 

    文物的保护、抢救和利用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配合西部大开发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向国家计委呈报26项“十五”期间自治区文物保护大遗址规划。配合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托克托电厂、呼包高速公路、呼集高速公路等建设,开展了文物的抢救性清理挖掘工作。

    年内,保护和抢救了一批社会流散文物。接受公安部门移交的珍贵文物7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征集内蒙古工业大学林宝军教授的历代带钩900余件,其中三级文物100余件。

    博物馆工作取得新进展  6月至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在上海展出,观众每日达4 000余人,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巴盟博物馆正式开馆;内蒙古博物馆世纪厅建成使用;二连浩特恐龙博物馆破土动工;通辽博物馆建设正式立项。全年全区各类博物馆和文博开放部门接待国内外观众65万人次。

     

    【文化市场】

       加快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进程  对全区文化市场加强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区文化市场“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经营性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和演出市场管理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全区文化市场发展向着规范化方向迈进。

    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活动  全年全区各地共出动检查人员28 600余人次,机动车5 700辆次,检查音像制品出租、零售放映点3 530家,收缴非法录音、录像带2 600盒,非法光盘52 000余张,非法书刊43 000余册。

    开展全区娱乐场所和电子游戏厅治理整顿工作  共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娱乐场所2 282家,电子游戏厅压缩到319家,使全区电子游戏厅压减比例达到87.44%。开展打击侵权盗版的专项斗争,特别是加大对盗版民族音乐、戏曲的打击力度。

     

    【对外文化交流】  本着“出多进好”的原则,全区共派出各类文化团组23个,249人次,分别赴美国、韩国、台湾等地区和地区进行交流和演出。接待国外艺术团组10个,121人次。是年全区地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积极与国外优秀的艺术表演团体联系,全年共引进6个国外艺术表演团体在自治区进行商业演出,从而开拓了自治区演出市场。

     

    【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  85日至25日在呼和浩特举办,是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艺术演出。全区17个艺术表演团体的17台剧节目、1 300多名演职员参加了演出,展演还特邀东方歌舞团来呼献艺。第七届全区舞蹈比赛和第三届全区草原金秋声乐大赛在此期间举行。非洲艺术大展也同期开展。展演共演出37场,观众达19万人次。参加演出的剧节目都是近年来自治区艺术创作中的优秀作品。展演评出特等奖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展演首次尝试了艺术演出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效果。展演的圆满成功达到了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集中检阅艺术创作成果、培育和开发演出市场、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名录】

      长:焦雪岱

    副厅长:赵芳志(女)  刘兆和  景建华  明锐(蒙古族)

     

    【机构设置】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5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前文化厅内设职能处室为12个,改革后内设职能处室为:办公室、计财处、社文处、艺术处、文物处、电影处、市场处、老干部处、人事教育处、纪检组、机关党委。

     

    【文化体制改革】  是年全区艺术、社会文化、文物、电影发行放映等各行业改革均有新进展。艺术方面重点调整表演团体布局结构。在内蒙古歌舞团和民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区许多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进行不同程度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有些成效十分显著。自治区文化厅还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民营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并促成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银河16毫米电影公司的成立。该公司在呼盟和通辽市等地开展活动,使一些多年看不到电影的地区恢复了电影放映。至年底,全区初步形成国营、集体、民营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

     

    【专业艺术】 

    艺术创作和演出繁荣活跃  自治区文化厅制定了年度创作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剧节目创作规划》,对全区艺术创作进行规划和指导。各盟市也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创作规划。自治区文化厅举办一系列艺术演出和比赛活动。8月,举办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艺术展演。全区17个艺术团体的17台剧节目参加了演出,历时21天,共演出34场。在此期间,举办了第七届全区舞蹈比赛和草原金秋声乐大赛。87日至97日,内蒙古歌舞团和民族剧团开展“民族歌舞天天演”活动,受到来自治区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的好评。12月末,自治区文化厅举办了庆元旦大型文艺晚会。全年全区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13 400余场,观众达到2 023万人次。其中商业演出6 500余场,观众667万人次;下乡演出7 000余场,超额完成全年下乡演出任务。

    在国内外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  全年自治区艺术工作者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共获奖40余项。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在2000年首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夺得民歌有伴奏混声合唱、民歌无伴奏混声合唱、室内混声合唱三项金奖。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荣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4个单项奖,该剧还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大奖。由赤峰市艺术学校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赖宁》在2000年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剧目奖。

    乌兰牧骑建设  对全区乌兰牧骑进行评估,对评出的18个一类乌兰牧骑进行表彰奖励。5月成立了自治区乌兰牧骑培训中心,并举办乌兰牧骑编创人员培训班。

     

    【社会文化和图书馆事业】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为巩固和加强基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民间剧团的建设,在全区开展创建10个优秀文化馆、10个优秀图书馆、30个优秀文化站和6个优秀民间演出团队的“1 136”创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展全区广场文化活动  6月中旬到国庆节期间,全区300个大的集镇及旗县所在地以上城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广场消夏文化活动,有69万人参演,观众达到1 400多万人次。该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

    获奖成绩显著  在文化部举行的“群星奖”、“蒲公英奖”等社会文化比赛中,自治区共获25个奖项。是近年来获奖最多、成绩最好的一年。

    图书馆事业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8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从而标志着全区图书馆管理工作迈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电影】  农村牧区电影工作进展显著,全区农村牧区1 476支电影队在13 426个放映点,全年放映电影16.5万场,比上年增加7 000余场,农牧民群众平均一年能够看到12.3场电影,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责任目标。继续开展“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放映适合各地的农牧业科技知识及法律、卫生、计划生育等知识的影片,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

     

    【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事业】 

    文物的保护、抢救和利用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配合西部大开发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向国家计委呈报26项“十五”期间自治区文物保护大遗址规划。配合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托克托电厂、呼包高速公路、呼集高速公路等建设,开展了文物的抢救性清理挖掘工作。

    年内,保护和抢救了一批社会流散文物。接受公安部门移交的珍贵文物7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征集内蒙古工业大学林宝军教授的历代带钩900余件,其中三级文物100余件。

    博物馆工作取得新进展  6月至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在上海展出,观众每日达4 000余人,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巴盟博物馆正式开馆;内蒙古博物馆世纪厅建成使用;二连浩特恐龙博物馆破土动工;通辽博物馆建设正式立项。全年全区各类博物馆和文博开放部门接待国内外观众65万人次。

     

    【文化市场】

       加快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进程  对全区文化市场加强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区文化市场“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经营性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和演出市场管理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全区文化市场发展向着规范化方向迈进。

    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活动  全年全区各地共出动检查人员28 600余人次,机动车5 700辆次,检查音像制品出租、零售放映点3 530家,收缴非法录音、录像带2 600盒,非法光盘52 000余张,非法书刊43 000余册。

    开展全区娱乐场所和电子游戏厅治理整顿工作  共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娱乐场所2 282家,电子游戏厅压缩到319家,使全区电子游戏厅压减比例达到87.44%。开展打击侵权盗版的专项斗争,特别是加大对盗版民族音乐、戏曲的打击力度。

     

    【对外文化交流】  本着“出多进好”的原则,全区共派出各类文化团组23个,249人次,分别赴美国、韩国、台湾等地区和地区进行交流和演出。接待国外艺术团组10个,121人次。是年全区地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积极与国外优秀的艺术表演团体联系,全年共引进6个国外艺术表演团体在自治区进行商业演出,从而开拓了自治区演出市场。

     

    【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  85日至25日在呼和浩特举办,是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艺术演出。全区17个艺术表演团体的17台剧节目、1 300多名演职员参加了演出,展演还特邀东方歌舞团来呼献艺。第七届全区舞蹈比赛和第三届全区草原金秋声乐大赛在此期间举行。非洲艺术大展也同期开展。展演共演出37场,观众达19万人次。参加演出的剧节目都是近年来自治区艺术创作中的优秀作品。展演评出特等奖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展演首次尝试了艺术演出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效果。展演的圆满成功达到了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集中检阅艺术创作成果、培育和开发演出市场、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