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盟市旗县

2001卷

  • 化德县
  • 【领导名录】

    :白  (蒙古族)

        记:罗虎在

    王大圣

     

     

    :李福寿

    政法委书记:李立军

    :侯跃新

    :李永祥

        任:孙进富

    梁淑珍()

      ()

    姚世臣

    赵毅刚

          长:罗虎在

        长:高 

     

    李润金

    科技副县长:张万堂

    :丁炳瑞

        席:米春培

    陈凤鸣( 蒙古族)

    李鹏飞

    贺万宝

    周广泽

     

    【概况】  2000年化德县认真贯彻区、盟两级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0.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0.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3 031万元,比上年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2元,比上年增加149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592元,比上年增加297元。扶贫工作基本完成“三七”脱贫攻坚任务。在乌盟盟委扩大会议上,化德县再次获得了全盟综合奖,并取得连续3年工作突出奖;“两专一区”建设获得全盟单项第一名;“125”工程获得单项第2名;后山跨旗县生态工程、工业经济综合效益获得单项第3名;其它各项工作也保持和进入了全盟先进行列,受到盟委、行署的表彰和奖励。

     

    【农村经济】  在遭受了虫灾、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73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47.1万头(),基本实现了稳粮增畜增收的目标。

    种植业  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共完成高产攻关田3万亩,旱作覆膜玉米14万亩,马铃薯31万亩,使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到了总播面积的65.8%

    生态建设  全面实施京津周边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跨旗县“35”生态工程、林草“321”工程。引草入种,人工草场面积不断扩大。至2000年,全县种灌木60万亩,种草40万亩,林草见效面积达60多万亩。形成了农牧林协调发展的格局,走上了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恢复生态的路子。

    畜牧业  全县新建畜舍暖棚4 560间,累计达到18 000多间;养殖小区达到40个,养殖专业村累计达260个;养殖专业户9 400户。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8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在调整畜种结构,发展舍饲畜牧业方面也有较大改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新增恢复水浇地1.19万亩,特别是在节水灌溉上新增喷灌34处,安装低压地埋管道32公里,修筑防渗渠2.5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8万亩。

     

    【工业经济】  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 512.4万元,比上年增长53.9%;实现利税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获得全盟综合评比第3名的好成绩。

    羊绒絮片加工企业发展到23户,服装加工企业达到200户,服装加工点上升到2 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生产絮片2 500吨,生产絮片服装近500万件,实现产值1.6亿元。硅铁生产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12 500千伏安矿热炉试产成功,使全县硅铁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实现了万吨硅铁基地县的目标。

    四家重点企业(鑫铁公司、硅藻土公司、制酒厂、晶体厂)通过挖潜、技改,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效益明显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  是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7 188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3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30户和15家,从业人员达到2.3万人。

     

    【招商引资】  是年全县共引进项目9项,引进资金8 060万元人民币,比上年提高43%,其中引进国外资金15万美元,比上年提高25%

     

    【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是年10月,80.1公里的化—白公路改造工程结束,使全县油路总里程达到170多公里。完成了城关镇外环路建设和农贸市场南北路硬化、排水、照明配套工程;更新改造镇内自来水管线4 000延长米;总造价1 300万元的安居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旧区房屋改造工程30多处,涉及建设商住大楼、商业办公大楼41幢,建筑面积73 000平方米;城镇装机总量达到6 100部,新增通电村7个,全县农村通电率达55%;全县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专业市场,搞活了流通,繁荣了城乡经济。

     

    【社会工作】  在县级领导中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县直各部门及广大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有10个乡镇实现“六个好”目标,有97个村委会实现“五个好”目标,有2个单位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单位验收,有7个单位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标兵,有22个单位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有61个单位进入县级文明单位行列。10个村民委员会进入“十星级小康文明户”创建活动先进村,农村文明户发展到1.5万户。群众的科技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卫生、文体工作不断加强;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劳动就业面不断扩大,特困职工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与此同时,统战、信访、民族、民政、宗教等各项社会工作得到加强。

    (肖仲永)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化德县
  • 【领导名录】

    :白  (蒙古族)

        记:罗虎在

    王大圣

     

     

    :李福寿

    政法委书记:李立军

    :侯跃新

    :李永祥

        任:孙进富

    梁淑珍()

      ()

    姚世臣

    赵毅刚

          长:罗虎在

        长:高 

     

    李润金

    科技副县长:张万堂

    :丁炳瑞

        席:米春培

    陈凤鸣( 蒙古族)

    李鹏飞

    贺万宝

    周广泽

     

    【概况】  2000年化德县认真贯彻区、盟两级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0.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0.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3 031万元,比上年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2元,比上年增加149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592元,比上年增加297元。扶贫工作基本完成“三七”脱贫攻坚任务。在乌盟盟委扩大会议上,化德县再次获得了全盟综合奖,并取得连续3年工作突出奖;“两专一区”建设获得全盟单项第一名;“125”工程获得单项第2名;后山跨旗县生态工程、工业经济综合效益获得单项第3名;其它各项工作也保持和进入了全盟先进行列,受到盟委、行署的表彰和奖励。

     

    【农村经济】  在遭受了虫灾、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73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47.1万头(),基本实现了稳粮增畜增收的目标。

    种植业  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共完成高产攻关田3万亩,旱作覆膜玉米14万亩,马铃薯31万亩,使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到了总播面积的65.8%

    生态建设  全面实施京津周边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跨旗县“35”生态工程、林草“321”工程。引草入种,人工草场面积不断扩大。至2000年,全县种灌木60万亩,种草40万亩,林草见效面积达60多万亩。形成了农牧林协调发展的格局,走上了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恢复生态的路子。

    畜牧业  全县新建畜舍暖棚4 560间,累计达到18 000多间;养殖小区达到40个,养殖专业村累计达260个;养殖专业户9 400户。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8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在调整畜种结构,发展舍饲畜牧业方面也有较大改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新增恢复水浇地1.19万亩,特别是在节水灌溉上新增喷灌34处,安装低压地埋管道32公里,修筑防渗渠2.5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8万亩。

     

    【工业经济】  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 512.4万元,比上年增长53.9%;实现利税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获得全盟综合评比第3名的好成绩。

    羊绒絮片加工企业发展到23户,服装加工企业达到200户,服装加工点上升到2 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生产絮片2 500吨,生产絮片服装近500万件,实现产值1.6亿元。硅铁生产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12 500千伏安矿热炉试产成功,使全县硅铁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实现了万吨硅铁基地县的目标。

    四家重点企业(鑫铁公司、硅藻土公司、制酒厂、晶体厂)通过挖潜、技改,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效益明显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  是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7 188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3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30户和15家,从业人员达到2.3万人。

     

    【招商引资】  是年全县共引进项目9项,引进资金8 060万元人民币,比上年提高43%,其中引进国外资金15万美元,比上年提高25%

     

    【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是年10月,80.1公里的化—白公路改造工程结束,使全县油路总里程达到170多公里。完成了城关镇外环路建设和农贸市场南北路硬化、排水、照明配套工程;更新改造镇内自来水管线4 000延长米;总造价1 300万元的安居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旧区房屋改造工程30多处,涉及建设商住大楼、商业办公大楼41幢,建筑面积73 000平方米;城镇装机总量达到6 100部,新增通电村7个,全县农村通电率达55%;全县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专业市场,搞活了流通,繁荣了城乡经济。

     

    【社会工作】  在县级领导中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县直各部门及广大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有10个乡镇实现“六个好”目标,有97个村委会实现“五个好”目标,有2个单位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单位验收,有7个单位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标兵,有22个单位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有61个单位进入县级文明单位行列。10个村民委员会进入“十星级小康文明户”创建活动先进村,农村文明户发展到1.5万户。群众的科技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卫生、文体工作不断加强;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劳动就业面不断扩大,特困职工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与此同时,统战、信访、民族、民政、宗教等各项社会工作得到加强。

    (肖仲永)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