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盟市旗县

2001卷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胡 

    副书记:牛玉儒(蒙古族)

    赵道尔基(蒙古族)

    孙桂芳

    张铁网

     

      任:胡 

    副主任:郭福成

    海金英(女 蒙古族)

      忠(回族)

    邱荣庆

     

    高文清

     

      长:牛玉儒(蒙古族)

    副市长:张洪

    祥哈达(蒙古族)

    曹征海

    王石璞

    杜守纲

    道尔吉(蒙古族)

     

      席:张振仁

    副主席:云广庆(蒙古族)

    杨振华

    李增曦

    康交阳

     

    金钟文

    牛长贵

    张秀峰

    王绍贞

     

    杨家祥

    纪检委

      记:张文清(蒙古族)

    政法委

      记:仇祥富

     

      长:王 

    检察院

    检察长:席广禄

    军分区

    司令员:陈其满

      委:傅占义

     

    【经济发展概况】  2000年,包头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19.1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 188/人,比上年提高594/人。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7.32亿元,加政策性退税0.47亿元,总计达到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4.9%。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961.929.1调整为8.459.931.7,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2000年,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完成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8%;综合效益指数达到95.41%,是“九五”期间的最好水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435元,比上年纯增37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48元,比上年纯增122元。城镇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52.68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九五”期间,包头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把包头1996年“五·三”地震的压力转化成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制定政策,多方筹资,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九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227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53.7亿元;其中200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9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8.6%。集中建设并完成了画匠营子水源地一期、城市煤气三期、集中供热、城网改造、东河区旧城改造一期、机场扩建、城市道路新建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2000年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9%,使用液化气普及率达到64.13%,污水处理率达到4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6.1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上了一个大台阶,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公路交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提前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和乡乡通公路的目标,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 024公里,比1995年增加1 224公里,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增强,民航、铁路客货运输迅猛发展。市话网升级扩容,邮电通信事业加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通西部数码港和政府网站,软件园建设步伐加快,政府、企业上网工程全面展开,成为全国12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控双达标”目标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企业改革】  “九五”期间,包头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列入内蒙古自治区考核的3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两大目标基本实现。组建了钢铁、稀土、铝业、糖业、化工、羊绒等10大企业集团,实现了明天科技、稀土高科、华资实业、北方股份等一批优势企业成功上市,股票项目融资金额达到22.61亿元。市属2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转机建制工作,全市655户小企业以多种形式实现放开搞活。包头市积极抓住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努力为企业增资减债,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试点前的82.13%降低到62.1%。狠抓债权转股权以及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工作,为6户企业实现债转股48亿元,为252户企业剥离银行不良负债8.99亿元。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工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消费品市场达到124个,生产资料市场达到32个,房地产、技术、人才、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对外贸易】  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5%;“九五”时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5亿美元,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1家,投资总额64 506万美元,是年登记24家,投资总额21 567万美元。在151户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120户投资总额41 214万美元,中外合作19户投资总额18 578万美元,外商独资11户投资总额246万美元,中外股份公司1户投资总额4 468万美元。151户外资投向产业为:农林牧渔业2户投资总额102万美元,采掘业1户投资总额22万美元,制造业118户投资总额48 091万美元,社会服务业17户投资总额5 836万美元,房地产业2户投资总额337万美元,建筑业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各5户,投资总额分别为203万美元与127万美元,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只有1户,投资总额9 788万美元。

     

    【人民生活】  “九五”期间,包头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 435元和2 548元,比上年分别纯增374元和122元,比“八五”期末纯增2 050元和1 124元,年均增长7.34%11.4%。建立和完善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全面覆盖,社保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广泛开展城乡扶贫济困和社会优抚工作。认真实施“一七”脱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近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年居民住宅楼先后开工1 100万平方米,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震前46年的总和,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八五”期末的14.8平方米增加到21.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5.98平方米增加到19.13平方米。“九五”期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安居工程先进城市,荣获了联合国人居中心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科技 教育】  “九五”期间,包头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了显著提高。继199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后,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地区”。2000年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万余人,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的各占一半。其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分别有0.5万人、2.5万人和7万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317人,国家级专家39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2人。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3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0004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同意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包头教育学院、包头师范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包头师范学院。711日,包头师范学院举形成立庆典。包头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9%,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综合升学率达到8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重达到12.25%。着力实施了人才战略,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破土动工】  200041日,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即二○二厂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为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国产化而建设的。工程总投资2亿元,年产200吨核燃料元件。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谭博文,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核燃料部主任钱福源,国防科技委民品发展司司长郑荣生,国家财政部、中核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海关、银行等部门领导,秦山三期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812厂有关负责人,包头市委、市政府、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和二○二厂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国家正在秦山建设两座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两座核电站将于20022月和10月先后并网发电。加拿大政府先期提供核电站所需的初始装料的燃料元件和0.5个堆年换料的燃料元件,2003年开始需要后续换料的燃料元件。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工程是属于替代进口的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国产化工程,是为2003年后国家后续换料的核燃料元件国产化而兴建的。它的建成,有利于国家核燃料制造技术的发展,摆脱重水堆燃料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利于核电站燃料的稳定供给,使核电站的运行不受国际政治气候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这个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41日正式动工,1015日土建施工完毕,20009月至20018月设备安装调试完毕,20019月至200210月试生产,20033月为秦山重水堆核电站提供首批国产核燃料元件。

     

    【画匠营子总水源送水成功】  历时十余年,投资8个亿的包头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于2000417日进行联动试车,向市区一次性送水成功。大量生活用水开始进入青山区及昆区生活配水管网。从此,每年夏季困扰包头市民的缺水断水现象一去不复返。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的浩大规模、工艺选择的难度、涉及地域、国际间合作的复杂性,以及工程投资之巨大和施工期跨度之长,在包头城市供水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在艰巨的前期工作中,自治区政府、计委、建设厅、水利厅、财政厅给予直接指导和支持;包头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都将此项工程提到“生命线工程”的高度,从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市计委、城建局、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通力协作,保障了新时期城市建设中这一首要工程的实施;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将此项工程设计列为长期工作重点,大批科技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工程建设急需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和建设部派员到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这项水源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地方的积极努力,并对引资协作给予积极支持,具体指导,使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成为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利用巨额外资建设的城市给水工程项目。

     

    【为群众办10件实事】  2000年,中共包头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了10件实事:

    1. 加快包头站站房建设步伐,年内完成主体工程。站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并已封闭采暖。内外装修已开始进行。站台、风雨棚、地道等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是年完成投资2 476.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 753万元。

    2. 治理改造5个住宅小区(72万平方米),完成100条小街巷的综合治理,改造城市公厕50座,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①治理改造5个住宅小区工程:投入资金2 116万元,治理改造住宅小区12个,总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②100条小街巷治理工程:积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成了市区100条小街巷的治理改造任务;③50座公厕改造工程:全市新建改造公厕55座,有50座已投入使用。

    3. 新建10个绿地广场、高标准绿化3条道路、移植万棵大树进城,使人均公共绿化面积新增1平方米,达到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①新建10个广场工程:全市共兴建了友谊、振兴、团结、四季、音乐、飞机场、九原中心、鳄鱼湖、北方、火车站等10个广场,为实现创建园林城市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②绿化3条道路工程:建设路、阿尔丁南大街、友谊大街(东段)等3条道路绿化工程已于9月份全部完工,共植树3.7万株、种植草花70.42万平方米,彩砖硬化1.82万平方米、铺侧石20公里。③移植万棵大树进城工程:在建设路、民族东路、友谊大街等主要干道和银河广场、四季广场等地共移植大树10 708棵,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绿化景观。

    4. 画匠营子水源工程、三期煤气工程、阿东热源厂扩建等工程发挥效益,使全市人均日供水能力增加50升,增加5万户的燃气供应能力,增加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①画匠营子水源工程:2000年完成工作量5 511万元,累计完成工作量72 238万元。工程主系统从4月份进入系统联动试车阶段并开始向青、昆两区试供水,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中法双方合同约定指标;东河井儿坪配水站主体工程和排水、输水管线工程全部完工,具备向东河区自流供水的条件。②三期煤气工程:5万立方米储气罐主体工程已完成,达到为5万用户供气能力。③阿东热源厂扩建工程:累计投资19 982万元,完成了229MW258MW热水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增加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的目标。

    5. 1128日,北郊污水处理工程竣工并试车成功。达到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的目标。

    6. 起步建设鞍山道、温州商业步行街,改善居民购物环境,提高商业文化品位。①鞍山道商业步行街: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和一期工程单体设计的招标,确定了单体投计方案。正在抓紧进行鞍山道步行街建设的跨区招标设计,制定整体招商开发方案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②温州商业步行街:西侧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东侧工程正进行规划当中,2001年初组织施工。

    7. 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再就业,年内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5.23%

    8. 715日,全市112个行政村圆满完成了“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并率先通过了自治区的验收。至此,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户户通”广播电视。

    9. 开通政府热线“12345”电话,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全市9个旗县区乡、苏木、街道办事处全部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方便群众咨询。

    10. 在市四区住宅小区增设、更新信报箱392组,超额完成了原定258组的目标。

    (佟广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胡 

    副书记:牛玉儒(蒙古族)

    赵道尔基(蒙古族)

    孙桂芳

    张铁网

     

      任:胡 

    副主任:郭福成

    海金英(女 蒙古族)

      忠(回族)

    邱荣庆

     

    高文清

     

      长:牛玉儒(蒙古族)

    副市长:张洪

    祥哈达(蒙古族)

    曹征海

    王石璞

    杜守纲

    道尔吉(蒙古族)

     

      席:张振仁

    副主席:云广庆(蒙古族)

    杨振华

    李增曦

    康交阳

     

    金钟文

    牛长贵

    张秀峰

    王绍贞

     

    杨家祥

    纪检委

      记:张文清(蒙古族)

    政法委

      记:仇祥富

     

      长:王 

    检察院

    检察长:席广禄

    军分区

    司令员:陈其满

      委:傅占义

     

    【经济发展概况】  2000年,包头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19.1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 188/人,比上年提高594/人。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7.32亿元,加政策性退税0.47亿元,总计达到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4.9%。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八五”期末的961.929.1调整为8.459.931.7,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2000年,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完成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8%;综合效益指数达到95.41%,是“九五”期间的最好水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435元,比上年纯增37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48元,比上年纯增122元。城镇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52.68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九五”期间,包头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把包头1996年“五·三”地震的压力转化成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制定政策,多方筹资,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九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完成227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53.7亿元;其中200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9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8.6%。集中建设并完成了画匠营子水源地一期、城市煤气三期、集中供热、城网改造、东河区旧城改造一期、机场扩建、城市道路新建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2000年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9%,使用液化气普及率达到64.13%,污水处理率达到4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6.1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上了一个大台阶,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公路交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提前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和乡乡通公路的目标,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 024公里,比1995年增加1 224公里,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增强,民航、铁路客货运输迅猛发展。市话网升级扩容,邮电通信事业加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全市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通西部数码港和政府网站,软件园建设步伐加快,政府、企业上网工程全面展开,成为全国12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控双达标”目标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企业改革】  “九五”期间,包头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列入内蒙古自治区考核的3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两大目标基本实现。组建了钢铁、稀土、铝业、糖业、化工、羊绒等10大企业集团,实现了明天科技、稀土高科、华资实业、北方股份等一批优势企业成功上市,股票项目融资金额达到22.61亿元。市属2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转机建制工作,全市655户小企业以多种形式实现放开搞活。包头市积极抓住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努力为企业增资减债,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试点前的82.13%降低到62.1%。狠抓债权转股权以及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工作,为6户企业实现债转股48亿元,为252户企业剥离银行不良负债8.99亿元。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工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消费品市场达到124个,生产资料市场达到32个,房地产、技术、人才、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对外贸易】  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5%;“九五”时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5亿美元,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1家,投资总额64 506万美元,是年登记24家,投资总额21 567万美元。在151户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120户投资总额41 214万美元,中外合作19户投资总额18 578万美元,外商独资11户投资总额246万美元,中外股份公司1户投资总额4 468万美元。151户外资投向产业为:农林牧渔业2户投资总额102万美元,采掘业1户投资总额22万美元,制造业118户投资总额48 091万美元,社会服务业17户投资总额5 836万美元,房地产业2户投资总额337万美元,建筑业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各5户,投资总额分别为203万美元与127万美元,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只有1户,投资总额9 788万美元。

     

    【人民生活】  “九五”期间,包头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 435元和2 548元,比上年分别纯增374元和122元,比“八五”期末纯增2 050元和1 124元,年均增长7.34%11.4%。建立和完善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全面覆盖,社保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广泛开展城乡扶贫济困和社会优抚工作。认真实施“一七”脱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近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年居民住宅楼先后开工1 100万平方米,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震前46年的总和,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八五”期末的14.8平方米增加到21.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5.98平方米增加到19.13平方米。“九五”期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安居工程先进城市,荣获了联合国人居中心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科技 教育】  “九五”期间,包头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了显著提高。继199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后,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地区”。2000年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万余人,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的各占一半。其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分别有0.5万人、2.5万人和7万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317人,国家级专家39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2人。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3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8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0004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同意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包头教育学院、包头师范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包头师范学院。711日,包头师范学院举形成立庆典。包头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9%,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综合升学率达到8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重达到12.25%。着力实施了人才战略,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破土动工】  200041日,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即二○二厂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为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国产化而建设的。工程总投资2亿元,年产200吨核燃料元件。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谭博文,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核燃料部主任钱福源,国防科技委民品发展司司长郑荣生,国家财政部、中核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海关、银行等部门领导,秦山三期核电有限公司、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812厂有关负责人,包头市委、市政府、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和二○二厂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国家正在秦山建设两座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两座核电站将于20022月和10月先后并网发电。加拿大政府先期提供核电站所需的初始装料的燃料元件和0.5个堆年换料的燃料元件,2003年开始需要后续换料的燃料元件。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工程是属于替代进口的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国产化工程,是为2003年后国家后续换料的核燃料元件国产化而兴建的。它的建成,有利于国家核燃料制造技术的发展,摆脱重水堆燃料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利于核电站燃料的稳定供给,使核电站的运行不受国际政治气候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这个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41日正式动工,1015日土建施工完毕,20009月至20018月设备安装调试完毕,20019月至200210月试生产,20033月为秦山重水堆核电站提供首批国产核燃料元件。

     

    【画匠营子总水源送水成功】  历时十余年,投资8个亿的包头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于2000417日进行联动试车,向市区一次性送水成功。大量生活用水开始进入青山区及昆区生活配水管网。从此,每年夏季困扰包头市民的缺水断水现象一去不复返。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的浩大规模、工艺选择的难度、涉及地域、国际间合作的复杂性,以及工程投资之巨大和施工期跨度之长,在包头城市供水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在艰巨的前期工作中,自治区政府、计委、建设厅、水利厅、财政厅给予直接指导和支持;包头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都将此项工程提到“生命线工程”的高度,从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市计委、城建局、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通力协作,保障了新时期城市建设中这一首要工程的实施;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将此项工程设计列为长期工作重点,大批科技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工程建设急需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和建设部派员到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这项水源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地方的积极努力,并对引资协作给予积极支持,具体指导,使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成为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利用巨额外资建设的城市给水工程项目。

     

    【为群众办10件实事】  2000年,中共包头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了10件实事:

    1. 加快包头站站房建设步伐,年内完成主体工程。站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并已封闭采暖。内外装修已开始进行。站台、风雨棚、地道等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是年完成投资2 476.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 753万元。

    2. 治理改造5个住宅小区(72万平方米),完成100条小街巷的综合治理,改造城市公厕50座,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①治理改造5个住宅小区工程:投入资金2 116万元,治理改造住宅小区12个,总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②100条小街巷治理工程:积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成了市区100条小街巷的治理改造任务;③50座公厕改造工程:全市新建改造公厕55座,有50座已投入使用。

    3. 新建10个绿地广场、高标准绿化3条道路、移植万棵大树进城,使人均公共绿化面积新增1平方米,达到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①新建10个广场工程:全市共兴建了友谊、振兴、团结、四季、音乐、飞机场、九原中心、鳄鱼湖、北方、火车站等10个广场,为实现创建园林城市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②绿化3条道路工程:建设路、阿尔丁南大街、友谊大街(东段)等3条道路绿化工程已于9月份全部完工,共植树3.7万株、种植草花70.42万平方米,彩砖硬化1.82万平方米、铺侧石20公里。③移植万棵大树进城工程:在建设路、民族东路、友谊大街等主要干道和银河广场、四季广场等地共移植大树10 708棵,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绿化景观。

    4. 画匠营子水源工程、三期煤气工程、阿东热源厂扩建等工程发挥效益,使全市人均日供水能力增加50升,增加5万户的燃气供应能力,增加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①画匠营子水源工程:2000年完成工作量5 511万元,累计完成工作量72 238万元。工程主系统从4月份进入系统联动试车阶段并开始向青、昆两区试供水,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中法双方合同约定指标;东河井儿坪配水站主体工程和排水、输水管线工程全部完工,具备向东河区自流供水的条件。②三期煤气工程:5万立方米储气罐主体工程已完成,达到为5万用户供气能力。③阿东热源厂扩建工程:累计投资19 982万元,完成了229MW258MW热水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增加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的目标。

    5. 1128日,北郊污水处理工程竣工并试车成功。达到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的目标。

    6. 起步建设鞍山道、温州商业步行街,改善居民购物环境,提高商业文化品位。①鞍山道商业步行街: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和一期工程单体设计的招标,确定了单体投计方案。正在抓紧进行鞍山道步行街建设的跨区招标设计,制定整体招商开发方案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②温州商业步行街:西侧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东侧工程正进行规划当中,2001年初组织施工。

    7. 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再就业,年内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5.23%

    8. 715日,全市112个行政村圆满完成了“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并率先通过了自治区的验收。至此,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户户通”广播电视。

    9. 开通政府热线“12345”电话,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全市9个旗县区乡、苏木、街道办事处全部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方便群众咨询。

    10. 在市四区住宅小区增设、更新信报箱392组,超额完成了原定258组的目标。

    (佟广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