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1卷  /  政治

2001卷

  • 组织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领导名录】

      长:杨利民

    副部长:白音德力海(蒙古族)    包俊臣(蒙古族)    王长聚    王威

    【领导班子建设】

    “三讲”集中教育  把“三讲”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组织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抓了旗县、高校“三讲”教育及全区“三讲”教育“回头看”工作。从区直机关和盟市抽调干部组成第二批96个旗县三讲教育巡视组,派驻旗县进行全程指导督查。在武川县和扎赉特旗进行了苏木乡镇和科局三讲正面教育试点工作。及时总结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完善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召开了三讲教育理论研讨会,在推动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和三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按照党中央三讲办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关于认真组织县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通知》精神,加强督查,严格把关,推进了整改措施的落实,保证了三讲集中教育及回头看的工作质量和成效。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会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进行督促检查,经过认真查找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注重扩大和巩固三讲教育的成果,运用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配合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开展警示教育,切实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完成了伊盟盟委和自治区地税局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试点工作,加强对盟市、厅局级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进行指导,提高了民主生活会质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结合机构改革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按照提高素质、完善结构、增强活力的目标,调整充实了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领导班子。组织力量对自治区30多个厅局领导班子及拟提任人选进行了考察,对机构改革中领导班子调整补充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提出了具体意见。在班子调整配备过程中,重视文化程度,重视知识和专业结构,重视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使班子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对协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指导赤峰市委和自治区妇联完成了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了12所改革合并的区直高等院校领导班子配备工作。一年来,共向自治区党委提交盟市、厅局级干部任免人选687名,任免正县处级干部1 153名。

    旗县(市区)党委换届  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旗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换届中共有1 017名候选人当选,正职候选人全部顺利当选。换届后,旗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2.8岁,比换届前下降1.84岁,有94个旗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配备了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换届前增加19.06个百分点;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4.49%,比换届前增加22.39个百分点;共配备女干部94人,比换届前多配备31人,配备面达79.2%,比换届前增加了22.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干部410人,配备比例比换届前有所提高。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修订完善并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区直企业改制,考核配备了2个企业领导班子,并对包头铝业集团等部分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补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稽查特派员工作暂行办法》,组建5个稽查特派员办事处,加强对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认真抓了成立自治区党委企业工委的筹备工作,企业工委于9月正式成立。

    【干部制度改革】

    竞争上岗  实施《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分流下岗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在自治区党政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竞争上岗工作,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正处级干部646人。完成39个单位1 153名处级干部的审理工作。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优化了处级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广大干部的进取意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完成党委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机构改革后,党委机关编制人数由978人减少到782人,达到精简编制20%的要求,各部门处级职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轮岗面均超过3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分两批完成28名自治区直属党政群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和15名区直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公开选拔工作。这两次公开选拔,加大改革力度,改进工作方法,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试用期制和选人用人责任制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的暂行规定》,对新提任的67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和试用期制度。制定《关于实行选人用人责任制暂行规定》。党中央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后,对近年来干部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修订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等8个文件,并着手制定《关于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暂行规定》等11项新的制度。

    干部交流  积极推进党政干部交流工作,全区范围内通过交流任职的副处级以上干部904名,并首次进行9名旗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的跨盟市交流。

    实绩考核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继续推行和不断完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发挥落实任务、推动工作的作用。及时制定并下发2000年度考核目标,增强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改进和简化考核方式和平时监控方法,加大防伪防假工作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监控力度,深入2个盟市、8个旗县、16个苏木乡镇对重点目标完成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充分运用三讲教育及平时监控结果,完成1999年度盟市、厅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年度考核工作。在76个盟市、厅局领导班子中评出实绩突出班子27个,比较突出47个,一般2个;在459名盟市、厅局领导干部中评出优秀72名,称职382名,基本称职5名。按照中组部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圆满完成中组部下达的《完善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问题研究》课题的调研任务,研究报告荣获2000年度中组部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一等奖。

    干部监督  继续加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学习宣传和督促检查力度。在各盟市自查的基础上,对8个盟市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根据中组部《条例》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全区普遍自查和抽查结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在全区开展《条例》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组织撰写的《加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管理监督》获中组部干部监督工作征文二等奖。

    【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教育培训  全面实施《1996~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下达名额与点名调训相结合的办法,在内蒙古党校举办盟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旗县委书记培训班、组织部长培训班、国有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边境旗市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班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员)岗前培训班及盟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因特网应用技术培训班等13类17期,共有757名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各主体班次的入学率比往年均有明显提高,达到90%以上。建立和实行组织部机关干部跟班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为党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财税专题研讨班和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及深圳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班等选送学员54名。加大国(境)外培训工作力度,完成中组部委托组团的赴日本国地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选调、培训任务,选送自治区学员21人;举办了自治区首届领导干部赴美国经济管理培训班,完成初选人员的培训和赴美人员的考核、选拔等工作。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1999~2003年全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了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协助党中央组织部完成了对全区省级后备干部的考核工作,对全区盟市、厅局级后备干部进行调整、补充。运用后备干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认真做好外派挂职锻炼和“三个五工程”干部的安置工作  选派28名干部到党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对三个五工程的有关工作进行认真研究,较好地解决干部留任和返回原单位工作等问题。

    加大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力度  从全区8所高等院校及部分区外院校选调122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经过集中岗前培训和公务员录用考试后,安排到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培养锻炼。

    知识分子工作  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7~2000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参与完成3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8名中青年科技奖人选的评审、上报工作。围绕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的任务,会同自治区人事厅等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有关人才政策。研究建立自治区人才信息软件系统,形成包括全区1 160名高学历、高职称科技人才有关信息的科技人才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自治区人才开发的现状,形成了《西部大开发内蒙古人才战略问题研究》的课题,获中组部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三等奖。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精神和要求,起草并由自治区党委下发《内蒙古党委关于在农村牧区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区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筹备工作。成立全区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旗县委书记培训班。在和林县抓试点工作,并在全区全面展开。

    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8~2000年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任务。以加强苏木乡镇、嘎查村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下发《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旗县(市区)活动的意见》,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动四带四创活动,推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共整顿苏木乡镇党委573个,调整班子成员1 085名,其中党委书记179名,苏木达、乡镇长180名。整顿嘎查村党支部4 986个,调整班子成员8 023名,其中调整党支部书记1 807名。通过调整,有1 199个苏木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890个苏木乡镇达到小康水平;有10 665个嘎查村党支部实现了五个好目标,8 323个嘎查村达到小康水平,有1 226个后进支部变化明显,有771个贫困嘎查村脱贫。

    乡村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共培训苏木乡镇干部32 855人,培训嘎查村干部65 566人。通过培训,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中,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 077名,占69%;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中,达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 624名,占49.1%。

    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万元以上的12 001个,占88.9%。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总结宣传了伊金霍洛旗开展下基层、进万家、心连心百日活动,通辽市、兴安盟抓基层组织建设,促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等20多个先进典型。反映全国十佳农民女状元永青加布先进事迹的电视片《金色胡杨》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人物短片大赛二等奖和全国第六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红星二等奖。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普遍自查和重点抽查,特别是对包头钢铁集团和伊盟煤炭集团公司等9户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报请自治区党委下发《内蒙古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认真总结了15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并在全区组织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

    机关党的建设  提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和要求,并认真开展工作督查,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2年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达到五个好的基层党组织14 156个,占70%。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总结交流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并组织实地考察包头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1年街道党的建设规划》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达到五个有目标的街道党委共183个,占87.6%;达到四个有的居民区党支部1 992个,占68.9%;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已有办公场所的2 676个,占81.7%。

    高校党的建设  会同高校工委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认真贯彻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高校三讲教育,切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召开了呼市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对贯彻落实中组部文件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举办了首期全区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研讨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全区17 301户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905户,占5.23%;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为42.5%。

    此外,制定了《关于加强民间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加强了民间组织党建工作。

    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党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深入开展了全区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在生产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发展党员48 814名,其中,女党员14 899名,占30.5%;少数民族12 779名,占26.2%;35岁以下34 969名,占71.6%;高中以上文化的38 164名,占78.2%;工作在企业、农村牧区和教学科研一线的29 328名,占60.1%。

    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在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区共有53 298个党支部和880 311名党员结束民主评议。有65 837名党员受到表彰,占参评党员有7.03%,其中优秀党员42 968名,占4.59%。有1 249名不合格党员受到处置,占参评党员的0.13%。

    建立自治区级培训基地4个,旗县级培训基地5个,牧区流动党校10个,使党员培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农牧民老党员及无收入居民老党员生活困难补助的通知》。认真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对法轮功练习者的帮教工作。

    (张勤  张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组织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领导名录】

      长:杨利民

    副部长:白音德力海(蒙古族)    包俊臣(蒙古族)    王长聚    王威

    【领导班子建设】

    “三讲”集中教育  把“三讲”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组织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抓了旗县、高校“三讲”教育及全区“三讲”教育“回头看”工作。从区直机关和盟市抽调干部组成第二批96个旗县三讲教育巡视组,派驻旗县进行全程指导督查。在武川县和扎赉特旗进行了苏木乡镇和科局三讲正面教育试点工作。及时总结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完善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召开了三讲教育理论研讨会,在推动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和三讲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按照党中央三讲办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关于认真组织县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通知》精神,加强督查,严格把关,推进了整改措施的落实,保证了三讲集中教育及回头看的工作质量和成效。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会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进行督促检查,经过认真查找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注重扩大和巩固三讲教育的成果,运用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配合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开展警示教育,切实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完成了伊盟盟委和自治区地税局党组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试点工作,加强对盟市、厅局级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进行指导,提高了民主生活会质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结合机构改革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按照提高素质、完善结构、增强活力的目标,调整充实了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领导班子。组织力量对自治区30多个厅局领导班子及拟提任人选进行了考察,对机构改革中领导班子调整补充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提出了具体意见。在班子调整配备过程中,重视文化程度,重视知识和专业结构,重视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使班子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对协管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指导赤峰市委和自治区妇联完成了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了12所改革合并的区直高等院校领导班子配备工作。一年来,共向自治区党委提交盟市、厅局级干部任免人选687名,任免正县处级干部1 153名。

    旗县(市区)党委换届  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旗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换届中共有1 017名候选人当选,正职候选人全部顺利当选。换届后,旗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2.8岁,比换届前下降1.84岁,有94个旗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配备了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比换届前增加19.06个百分点;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4.49%,比换届前增加22.39个百分点;共配备女干部94人,比换届前多配备31人,配备面达79.2%,比换届前增加了22.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干部410人,配备比例比换届前有所提高。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修订完善并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区直企业改制,考核配备了2个企业领导班子,并对包头铝业集团等部分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补充。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稽查特派员工作暂行办法》,组建5个稽查特派员办事处,加强对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认真抓了成立自治区党委企业工委的筹备工作,企业工委于9月正式成立。

    【干部制度改革】

    竞争上岗  实施《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分流下岗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在自治区党政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竞争上岗工作,通过竞争上岗任用的正处级干部646人。完成39个单位1 153名处级干部的审理工作。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优化了处级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广大干部的进取意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完成党委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机构改革后,党委机关编制人数由978人减少到782人,达到精简编制20%的要求,各部门处级职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轮岗面均超过3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分两批完成28名自治区直属党政群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和15名区直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公开选拔工作。这两次公开选拔,加大改革力度,改进工作方法,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试用期制和选人用人责任制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的暂行规定》,对新提任的67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和试用期制度。制定《关于实行选人用人责任制暂行规定》。党中央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后,对近年来干部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修订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等8个文件,并着手制定《关于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暂行规定》等11项新的制度。

    干部交流  积极推进党政干部交流工作,全区范围内通过交流任职的副处级以上干部904名,并首次进行9名旗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的跨盟市交流。

    实绩考核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继续推行和不断完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发挥落实任务、推动工作的作用。及时制定并下发2000年度考核目标,增强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改进和简化考核方式和平时监控方法,加大防伪防假工作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监控力度,深入2个盟市、8个旗县、16个苏木乡镇对重点目标完成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充分运用三讲教育及平时监控结果,完成1999年度盟市、厅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年度考核工作。在76个盟市、厅局领导班子中评出实绩突出班子27个,比较突出47个,一般2个;在459名盟市、厅局领导干部中评出优秀72名,称职382名,基本称职5名。按照中组部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圆满完成中组部下达的《完善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问题研究》课题的调研任务,研究报告荣获2000年度中组部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一等奖。

    干部监督  继续加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学习宣传和督促检查力度。在各盟市自查的基础上,对8个盟市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根据中组部《条例》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全区普遍自查和抽查结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在全区开展《条例》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组织撰写的《加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管理监督》获中组部干部监督工作征文二等奖。

    【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教育培训  全面实施《1996~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下达名额与点名调训相结合的办法,在内蒙古党校举办盟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旗县委书记培训班、组织部长培训班、国有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边境旗市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班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人员)岗前培训班及盟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因特网应用技术培训班等13类17期,共有757名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各主体班次的入学率比往年均有明显提高,达到90%以上。建立和实行组织部机关干部跟班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为党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财税专题研讨班和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及深圳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班等选送学员54名。加大国(境)外培训工作力度,完成中组部委托组团的赴日本国地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选调、培训任务,选送自治区学员21人;举办了自治区首届领导干部赴美国经济管理培训班,完成初选人员的培训和赴美人员的考核、选拔等工作。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1999~2003年全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了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协助党中央组织部完成了对全区省级后备干部的考核工作,对全区盟市、厅局级后备干部进行调整、补充。运用后备干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认真做好外派挂职锻炼和“三个五工程”干部的安置工作  选派28名干部到党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对三个五工程的有关工作进行认真研究,较好地解决干部留任和返回原单位工作等问题。

    加大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力度  从全区8所高等院校及部分区外院校选调122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经过集中岗前培训和公务员录用考试后,安排到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培养锻炼。

    知识分子工作  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7~2000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知识分子工作。参与完成3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8名中青年科技奖人选的评审、上报工作。围绕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的任务,会同自治区人事厅等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有关人才政策。研究建立自治区人才信息软件系统,形成包括全区1 160名高学历、高职称科技人才有关信息的科技人才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自治区人才开发的现状,形成了《西部大开发内蒙古人才战略问题研究》的课题,获中组部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三等奖。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有关精神和要求,起草并由自治区党委下发《内蒙古党委关于在农村牧区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区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筹备工作。成立全区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旗县委书记培训班。在和林县抓试点工作,并在全区全面展开。

    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8~2000年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任务。以加强苏木乡镇、嘎查村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下发《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旗县(市区)活动的意见》,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动四带四创活动,推动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共整顿苏木乡镇党委573个,调整班子成员1 085名,其中党委书记179名,苏木达、乡镇长180名。整顿嘎查村党支部4 986个,调整班子成员8 023名,其中调整党支部书记1 807名。通过调整,有1 199个苏木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890个苏木乡镇达到小康水平;有10 665个嘎查村党支部实现了五个好目标,8 323个嘎查村达到小康水平,有1 226个后进支部变化明显,有771个贫困嘎查村脱贫。

    乡村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共培训苏木乡镇干部32 855人,培训嘎查村干部65 566人。通过培训,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中,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 077名,占69%;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中,达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 624名,占49.1%。

    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万元以上的12 001个,占88.9%。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总结宣传了伊金霍洛旗开展下基层、进万家、心连心百日活动,通辽市、兴安盟抓基层组织建设,促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等20多个先进典型。反映全国十佳农民女状元永青加布先进事迹的电视片《金色胡杨》在党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人物短片大赛二等奖和全国第六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红星二等奖。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普遍自查和重点抽查,特别是对包头钢铁集团和伊盟煤炭集团公司等9户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报请自治区党委下发《内蒙古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认真总结了15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并在全区组织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

    机关党的建设  提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和要求,并认真开展工作督查,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2年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达到五个好的基层党组织14 156个,占70%。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总结交流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并组织实地考察包头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完成《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1年街道党的建设规划》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达到五个有目标的街道党委共183个,占87.6%;达到四个有的居民区党支部1 992个,占68.9%;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已有办公场所的2 676个,占81.7%。

    高校党的建设  会同高校工委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认真贯彻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高校三讲教育,切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召开了呼市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对贯彻落实中组部文件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举办了首期全区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研讨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全区17 301户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905户,占5.23%;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为42.5%。

    此外,制定了《关于加强民间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加强了民间组织党建工作。

    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党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深入开展了全区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在生产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发展党员48 814名,其中,女党员14 899名,占30.5%;少数民族12 779名,占26.2%;35岁以下34 969名,占71.6%;高中以上文化的38 164名,占78.2%;工作在企业、农村牧区和教学科研一线的29 328名,占60.1%。

    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在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区共有53 298个党支部和880 311名党员结束民主评议。有65 837名党员受到表彰,占参评党员有7.03%,其中优秀党员42 968名,占4.59%。有1 249名不合格党员受到处置,占参评党员的0.13%。

    建立自治区级培训基地4个,旗县级培训基地5个,牧区流动党校10个,使党员培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农牧民老党员及无收入居民老党员生活困难补助的通知》。认真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对法轮功练习者的帮教工作。

    (张勤  张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