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8卷  /  教育

2008卷

  • 内蒙古医学院
  •    【领导名录】

    书记:王耀新

    院长:***(蒙古族)

    副书记 纪委书记:迟耀君

    副书记:包红亮(蒙古族)

    副院长:宋振先 毅和(蒙古族)牛广明 欧阳晓晖

    【概况】内蒙古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医药院校,当时隶属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医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学校现有主校区、东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07.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 744.42万元,各类图书文献105.68万册(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部、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医药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学院、图书馆等11个教学单位,有5所附属医院(3所为直属附属医院,2所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有37个本专科专业及方向,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级各类在校生16 000余人。

    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有2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办单位。现有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4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卫生系统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蒙医药研究院、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GLP实验室和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设在内蒙古医学院。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和细胞生物学5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师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0人。其中,博士42人,硕士4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58.55%。全校师资总数为730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146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1.23%。学校有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7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4人,自治区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人。聘请国内外名誉教授48名。

    【科研】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9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 ),获科研经费3 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28项卫生科技成果在全区推广。全校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2项。

    【期刊杂志】学校主办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出版的《内蒙古医学院学报》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学术交流】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与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28.24%,生均四项经费同比增长0.84%。当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 278. 83元。2007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值439.16万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占学校总量的比例为7.64%。百名全日制在校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和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分别为10台和53个。全日制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72平方米。

    【蒙医药特色专业建设】修订《蒙医学本科专业生产实习大纲》、《生产实习管理工作条例》,制定蒙医学专业命题大纲和教学管理改革方案。加强蒙医教材建设,由学校蒙医药学教师主编的《蒙医传统疗术治疗学》、《中蒙医按摩》、《蒙汉双语医用藏语》、《蒙医学史》、《蒙医诊断学》、《蒙古医学史》、《蒙医骨伤学》、《蒙医方剂学》等教材,被确定为自治区“十一五”大中专院校蒙古文规划教材、21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蒙医药(本科)专业规划教材。

    【科技创新】全校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50项,获得批准93项。争取经费1 169.4万元。组织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组织申报2007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奖12项、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9项。《内蒙古医学院学报》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开发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为国家、自治区推荐各类评审专家358人。R&D人员占全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例为28.9%,全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人均科技项目经费为5 426.45元。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变应性鼻炎整合素的表达及其与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等五项科技成果被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2007年度全区卫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国家专利2项(“草乌药材的炮制工艺”和“人参珍珠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专利1项(人参珍珠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建设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自治区蒙医药研究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GLP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病理诊断学研究中心、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等8大科技创新平台。眼科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骨科学、蒙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普外科学、影像医学、血液内科学等重点学科接受自治区教育厅的考察评估。由学校牵头开展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蒙药现代化研究—蒙药材炮制规范化研究和蒙药材标准化研究项目”2007年结题,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医疗】2007年,一附院新增学校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建设学科3个(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眼科学、妇产科学),重点培育学科4个(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新增医院重点学科19个。二附院进一步加强骨外科建设,颈椎外科技术获新突破。举办第一届全区脊柱外科分会学术会暨2007年全国骨科新技术研讨会,承办全国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学术研讨会。积极承担2007年领先学科建设项目,申报2007年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重点)学科。附属人民医院继续围绕突出肿瘤专业特色,调查研究、考察设备、培训人才,为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三所附属医院更新医疗设备。第一附属医院改造门诊大楼,建设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图书馆及职工餐厅,加强设备规范化管理。第二附属医院投资50万元改造骨科技能中心,购置16排螺旋CT和配套的骨科教学专业设备等,创造更好的医疗教学条件,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达97%以上。附属人民医院按照肿瘤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加强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的建设,医院的病房医技大楼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的门诊量、住院病人量比2006年分别增加12.9%13.2%,医院总收入增长29.8%,主要工作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门诊量、住院病人量比2006年分别增长12.9%12%,手术量增长18%,医院总收入增长39%。三所附属医院均被评为百姓放心医院。

    【就业工作】划拨经费29.6万元,年度决算经费支出总额占学生学费收入的0.91%。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组织就业洽谈活动,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加强就业工作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至200791,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57%400名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

    【绿色通道】制定“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为188名新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总金额437万多元,从生源地申请到助学贷款260多万元,为400多名同学解决学费及生活问题。增加勤工助学岗位,2007年共有5 100人次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发放勤工助学工资47.7万元。发放国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337.4万元,受助学生达2 839人。对5%的学生实施减免学杂费政策,为752名学生减免学杂费92.13万元。为学生发放社会助学金24万多元。

    (王凤德 安志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医学院
  •    【领导名录】

    书记:王耀新

    院长:***(蒙古族)

    副书记 纪委书记:迟耀君

    副书记:包红亮(蒙古族)

    副院长:宋振先 毅和(蒙古族)牛广明 欧阳晓晖

    【概况】内蒙古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医药院校,当时隶属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医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民族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学校现有主校区、东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07.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 744.42万元,各类图书文献105.68万册(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部、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医药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学院、图书馆等11个教学单位,有5所附属医院(3所为直属附属医院,2所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有37个本专科专业及方向,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级各类在校生16 000余人。

    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有2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试办单位。现有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4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卫生系统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蒙医药研究院、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GLP实验室和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设在内蒙古医学院。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和细胞生物学5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师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0人。其中,博士42人,硕士4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58.55%。全校师资总数为730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146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1.23%。学校有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7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4人,自治区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人。聘请国内外名誉教授48名。

    【科研】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9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 ),获科研经费3 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28项卫生科技成果在全区推广。全校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2项。

    【期刊杂志】学校主办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出版的《内蒙古医学院学报》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学术交流】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与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28.24%,生均四项经费同比增长0.84%。当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 278. 83元。2007年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值439.16万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占学校总量的比例为7.64%。百名全日制在校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和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分别为10台和53个。全日制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72平方米。

    【蒙医药特色专业建设】修订《蒙医学本科专业生产实习大纲》、《生产实习管理工作条例》,制定蒙医学专业命题大纲和教学管理改革方案。加强蒙医教材建设,由学校蒙医药学教师主编的《蒙医传统疗术治疗学》、《中蒙医按摩》、《蒙汉双语医用藏语》、《蒙医学史》、《蒙医诊断学》、《蒙古医学史》、《蒙医骨伤学》、《蒙医方剂学》等教材,被确定为自治区“十一五”大中专院校蒙古文规划教材、21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蒙医药(本科)专业规划教材。

    【科技创新】全校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50项,获得批准93项。争取经费1 169.4万元。组织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组织申报2007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奖12项、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获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9项。《内蒙古医学院学报》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开发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为国家、自治区推荐各类评审专家358人。R&D人员占全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例为28.9%,全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人均科技项目经费为5 426.45元。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变应性鼻炎整合素的表达及其与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等五项科技成果被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2007年度全区卫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国家专利2项(“草乌药材的炮制工艺”和“人参珍珠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专利1项(人参珍珠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建设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自治区蒙医药研究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GLP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病理诊断学研究中心、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等8大科技创新平台。眼科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骨科学、蒙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普外科学、影像医学、血液内科学等重点学科接受自治区教育厅的考察评估。由学校牵头开展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蒙药现代化研究—蒙药材炮制规范化研究和蒙药材标准化研究项目”2007年结题,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医疗】2007年,一附院新增学校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点建设学科3个(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眼科学、妇产科学),重点培育学科4个(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新增医院重点学科19个。二附院进一步加强骨外科建设,颈椎外科技术获新突破。举办第一届全区脊柱外科分会学术会暨2007年全国骨科新技术研讨会,承办全国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学术研讨会。积极承担2007年领先学科建设项目,申报2007年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重点)学科。附属人民医院继续围绕突出肿瘤专业特色,调查研究、考察设备、培训人才,为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三所附属医院更新医疗设备。第一附属医院改造门诊大楼,建设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图书馆及职工餐厅,加强设备规范化管理。第二附属医院投资50万元改造骨科技能中心,购置16排螺旋CT和配套的骨科教学专业设备等,创造更好的医疗教学条件,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达97%以上。附属人民医院按照肿瘤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加强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的建设,医院的病房医技大楼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的门诊量、住院病人量比2006年分别增加12.9%13.2%,医院总收入增长29.8%,主要工作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门诊量、住院病人量比2006年分别增长12.9%12%,手术量增长18%,医院总收入增长39%。三所附属医院均被评为百姓放心医院。

    【就业工作】划拨经费29.6万元,年度决算经费支出总额占学生学费收入的0.91%。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组织就业洽谈活动,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加强就业工作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至200791,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57%400名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

    【绿色通道】制定“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为188名新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总金额437万多元,从生源地申请到助学贷款260多万元,为400多名同学解决学费及生活问题。增加勤工助学岗位,2007年共有5 100人次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发放勤工助学工资47.7万元。发放国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337.4万元,受助学生达2 839人。对5%的学生实施减免学杂费政策,为752名学生减免学杂费92.13万元。为学生发放社会助学金24万多元。

    (王凤德 安志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