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 农牧业产业化
  •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领导名录】

    主任:周文毅(满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以下简称“产业化办公室”)是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管理的负责主管全区农牧业产业化推进工作的副厅级行政机构。机关行政编制40人,实有人数34人,设有综合处、产业一处、产业二处、产业三处和机关党委。综合处负责协调处理机关日常政务、事务和业务综合等工作。产业一处负责抓粮油产业、马铃薯产业、蔬菜(瓜果)产业;产业二处负责抓乳产业、肉产业、绒毛(皮革)产业;产业三处负责抓饲草饲料产业、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等相关特色产业。各业务处对每个产业按产业链条从龙头到基地到利益联结机制一抓到底。产业化办公室下设两个事业单位,一个是产业化发展指导中心,负责协助机关抓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产业化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另一个是培训中心,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龙头企业发展】全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 033家,同比增加213家;实现销售收入1 517.1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利润总额118.3亿元,同比增长30.7%;实际上缴税金53.3亿元,同比增长24.9%;收购农畜产品资金达517.8亿元,同比增长50.3%。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全区工业第三大主导产业的强势地位。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 499家,占1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企业总数的73.7%,实现销售收入1 500.8亿元,完成增加值477.3亿元,均占100万元以上企业的99%左右,亿元以上企业229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蒙牛集团的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13.18亿元,伊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92.08亿元,逼近200亿元,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区共有22个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8户企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主导产业发展】全区乳产业、绒产业继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成型。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正在成为自治区的强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3.6亿元,完成增加值122.5亿元。肉类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完成增加值100亿元;绒毛(皮革)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完成增加值84.5亿元;粮油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9.8亿元,完成增加值90亿元;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完成增加值5.6亿元;蔬菜(瓜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完成增加值8.9亿元;饲草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完成增加值24.8亿元;特色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1.7亿元,完成增加值45.7亿元。

    【项目建设】全区农牧业产业化投资规模1 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613个,同比增长41.6%;投资规模554.8亿元,同比增长18.1%;年内完成投资180.1亿元,同比增长41.8%。各地普遍加大了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以高起点、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带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项目投资建设逐步由中小项目向大项目转变、由初加工项目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内销型向外销型转变,初步呈现出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特点。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项目拉动效应十分明显,为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带动农牧民增收】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带动下,全区共有180万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来,占到全区农牧户总数的一半以上。农牧民通过产业化渠道人均实现的纯收入达2 164元,同比增长50.4%

    (王利明)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产业化
  •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领导名录】

    主任:周文毅(满族)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以下简称“产业化办公室”)是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管理的负责主管全区农牧业产业化推进工作的副厅级行政机构。机关行政编制40人,实有人数34人,设有综合处、产业一处、产业二处、产业三处和机关党委。综合处负责协调处理机关日常政务、事务和业务综合等工作。产业一处负责抓粮油产业、马铃薯产业、蔬菜(瓜果)产业;产业二处负责抓乳产业、肉产业、绒毛(皮革)产业;产业三处负责抓饲草饲料产业、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等相关特色产业。各业务处对每个产业按产业链条从龙头到基地到利益联结机制一抓到底。产业化办公室下设两个事业单位,一个是产业化发展指导中心,负责协助机关抓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产业化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另一个是培训中心,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龙头企业发展】全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 033家,同比增加213家;实现销售收入1 517.1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利润总额118.3亿元,同比增长30.7%;实际上缴税金53.3亿元,同比增长24.9%;收购农畜产品资金达517.8亿元,同比增长50.3%。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全区工业第三大主导产业的强势地位。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 499家,占1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企业总数的73.7%,实现销售收入1 500.8亿元,完成增加值477.3亿元,均占100万元以上企业的99%左右,亿元以上企业229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蒙牛集团的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13.18亿元,伊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92.08亿元,逼近200亿元,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区共有22个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8户企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主导产业发展】全区乳产业、绒产业继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成型。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正在成为自治区的强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3.6亿元,完成增加值122.5亿元。肉类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完成增加值100亿元;绒毛(皮革)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完成增加值84.5亿元;粮油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9.8亿元,完成增加值90亿元;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完成增加值5.6亿元;蔬菜(瓜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完成增加值8.9亿元;饲草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完成增加值24.8亿元;特色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1.7亿元,完成增加值45.7亿元。

    【项目建设】全区农牧业产业化投资规模1 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613个,同比增长41.6%;投资规模554.8亿元,同比增长18.1%;年内完成投资180.1亿元,同比增长41.8%。各地普遍加大了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以高起点、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带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项目投资建设逐步由中小项目向大项目转变、由初加工项目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内销型向外销型转变,初步呈现出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特点。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项目拉动效应十分明显,为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带动农牧民增收】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带动下,全区共有180万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来,占到全区农牧户总数的一半以上。农牧民通过产业化渠道人均实现的纯收入达2 164元,同比增长50.4%

    (王利明)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