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8卷  /  内蒙古党委

2008卷

  • 宣传工作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领导名录】

    部长:乌兰(女蒙古族)

    副部长:王志诚  佟野黎  李冰  孟树德(达斡尔族 11月离任) 景建华(7月离任) 阿龙(蒙古族)

    副巡视员:单学文  张彦钦

    【概况】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设13个职能处室,机关行政编制为57名。其中:部长职数1名,副部长职数5名,巡视员或副巡视员职数2名;处级领导职数28名(13正、15副),处级非领导职数15名(调研员7名、副调研员8名)。机关实有人数53人,均为中共党员。其中:部长1人,副部长6人,副巡视员2人;正处长14人,副处长15人,调研员7人,副调研员7人,一般工作人员3人。下设11个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8人,其中:处级领导职数22名(10正、12副),处级非领导职数2名(副调研员2名)。事业单位实有人数63人。其中:正处长10人,副处长11人,副调研员2人,一般工作人员40人。部机关妇女干部36人,少数民族干部50人,研究生17人,大学本科75人,大学专科16人。

    【理论工作】

    以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年初,制定下发《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关于2007年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和《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关于2007年全区理论工作的安排意见》,对全年理论学习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举办4次自治区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盟市厅局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研讨班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全区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和理论骨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全区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编发了两期、20多万字的《中心组学习参阅资料》。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了《十七大报告读本》、《十七大报告百问》、《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内容的学习活动。

    以抓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切入点社科理论研究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理论工作的调研,先后3次深入盟市、自治区直属厅局和企业、高校分别就全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和全区理论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起草《关于我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我区理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与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进步理论研讨会、第二届内蒙古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上发表以自治区党委、政府署名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重点文章。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第四届草原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四辑)。编辑、出版《实践与思考—全区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内蒙古理论研讨会文集》、《学习与实践—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成果选编》、《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概论》、《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进步理论研讨会文集》等理论书籍。

    以抓好针对性实效性为着眼点不断扩大理论宣传的影响力在自治区主要媒体和高校校刊开设理论宣传专栏、专题、专版,大力宣传最新理论成果。组织、策划并举办了自治区社科理论界学习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会同内蒙古社科联举办全区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北疆讲坛”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理论下基层宣讲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出版工作】

    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把握导向加强引导制定下发每个季度的宣传报道意见以及《关于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方案》、《自治区迎接党的十七大宣传报道意见》等有关重要新闻宣传工作的文件50多件,组织召开各类新闻协调会、通报会、通气会,指导和部署各阶段新闻宣传工作,并对“6·06”涉黑案、壕赖沟铁矿透水事故、铁路小区警民纠纷“疑似炸弹”等敏感问题的宣传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公民道德模范评选、劳动合同法、价格形势、经济工作、发展文化产业等重要活动和重大问题,尤其对农牧业生产和防灾救灾、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民生”工程、遏制“两高”和节能减排等的宣传报道严格把关,积极引导。编印《新闻内部通信》24期,《重要新闻浏览》78期,《新闻阅评快讯》6期,部分刊发稿件得到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配合自治区60周年大庆开展新闻宣传战役为树立提升自治区新形象作出贡献策划撰写《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宣传选题》,起草下发《关于开展“迎大庆 群英榜”专题宣传报道活动的通知》,组织协调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对60名行业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组织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迎大庆 办实事”、“区外人眼中的内蒙古”等专栏。印发《关于做好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党中央新闻采访团有关采访事项的通知》等,编印300多万字的新闻宣传材料。参与联络、接待、陪同党中央40多家新闻媒体1 000多人次的记者来自治区采访报道;大庆期间,党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开设专栏、专题、专版120多个,刊发稿件近万条,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共开设专栏专题等137个,播发各类稿件上万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精心组织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及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全方位地报道全国和自治区“两会”,发稿量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积极报道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等;配合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等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组织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宣传党的十七大会议盛况、会议精神等,在全区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积极做好出版工作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完成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重要文件、学习辅导读本的租型出版、发行任务;由宣传部申报的长篇小说《浮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完成党中央代表团委托中宣部向全区12个盟市的91个旗县区的400个嘎查(村)赠建“万村书库”图书室的建设工作;出版发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图书近80种;组织全区出版单位参加第17届全国书市;加强重大图书选题备案制度。                               

    【文艺工作】

    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创作生产了电视剧《草原春来早》、《东归英雄传》,电影《长调》、马头琴交响乐《草原天驹》及大型庆典晚会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艺创作取得可喜成绩,在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歌曲《天边》荣获优秀作品奖,电影《季风中的马》、《生死牛玉儒》,电视剧《成吉思汗》、《走进石锁沟》,广播剧《在生命的最后日月里》荣获入选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组织举办重大文艺活动组织举办第四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庆祝乌兰牧骑成立50周年暨第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和全区首届广场舞大赛等导向性、示范性较强的大型文化活动,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印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专业文艺团体深入农村牧区演出活动,其中,内蒙古杂技团深入呼伦贝尔等盟市巡回演出14场,内蒙古二人台剧团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对农村牧区文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就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对策。

    加强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民族文化大区领导小组2007年工作要点》、《关于实施精品工程的意见》、《关于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文艺人才培养计划,与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从全区招收30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和戏剧文学专业委培生,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社会宣传】

    开展迎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宣传提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宣传标语口号27条;组织设计制作下发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宣传画13幅和大型户外广告宣传画图样2幅,为60年大庆营造了浓郁氛围。

    推出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在自治区各大媒体进行集中宣传的同时,向中宣部推荐呼铁局福生庄养路工区的先进事迹,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并组织党中央媒体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在全国进行集中宣传。组织福生庄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部分盟市进行巡回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把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达图牧场政工干部包福泉、玉泉区公安局宝力格作为全区重大典型,组织自治区记者团采访,在全区进行集中宣传。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开展“回顾60年,展望新未来”主题教育,编撰《辉煌60年》宣讲材料,为主题教育提供教材。组织召开全区先进典型代表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及科技教育、农牧林水、社会事业等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上报关于建军80周年相关活动的安排意见,经自治区党委批准,下发全区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同自治区高校工委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推动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组织召开全区“三下乡”活动十周年工作座谈会暨总结表彰会议;在集宁区举办“三下乡”集中统一行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杨四圪嘴村举办了2008年度全区“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对全区申报的“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进行检查验收,命名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步行一条街等9条商业街、呼和浩特维多利商厦等33个商店为全区第二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

    【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全区百佳文明私营企业和百佳文明工商户评比、首府“迎六十年大庆、树首府文明新风”、“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征集“八荣八耻”歌曲、歌词,支持“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表彰,出版蒙文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组织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向党中央推出全区十名道德模范,编印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的通知》。完成2006年度盟市党政班子道德建设考核工作。

    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党中央文明办上报了自治区落实《李长春同志在贯彻落实党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督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情况的书面材料。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分工》的文件,落实自治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领导小组联络员的工作,下发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回头看的通知,赴全区各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向党中央文明办上报调研报告。组织全区全国“共享蓝天--全国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行动”的启动仪式,全区第19次“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和策划全区第二届草原儿童艺术节,全区第四届青少年书画摄影赛活动,转发党中央文明办赠送的“我们的节日”书籍光盘。继续开展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全国活动组委会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迎大庆、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在首府新华广场共同举行呼和浩特地区“迎大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启动仪式。扎实开展全区第六届星级文明城乡系列竞赛活动。修订《星级文明城乡测评体系》标准,共7个方面内容,37个测评项目,119条测评指标。深入开展“北疆文明大通道”文明生态村试点村创建工作。在窗口服务单位普遍建立和完善承诺制、公示制、信誉制、首问负责制、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推广“一窗式办公、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开展“群众满意示范店”、“文明诚信示范街”、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市场、文明个体工商户等评选活动,选树94个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24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10个自治区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并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进行通报表彰。开展“内蒙古十大魅力名镇”展示评选活动,筛选出30个小城镇参与展示和评选,经过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定,最终确定“内蒙古十大魅力名镇”大奖和民族风情名镇、文化传承名镇、传统习俗名镇、自然生态名镇、文明新风名镇、乡土民风名镇、人居环境名镇、经济发展强镇八个单项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对外宣传工作】

    自治区60周年大庆地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港澳台媒体记者内蒙古行活动、党中央对外新闻媒体记者集中采访活动、“魅力内蒙古·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大型宣传采访活动;邀请蒙古国、俄罗斯周边国家记者来自治区采访报道;接待了国外新闻媒体驻京记者来自治区集中采访活动等。海内外100多家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杂志、画报、网络等各类媒体,多角度地宣传报道了内蒙古6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区共邀请接待海内外记者2738 450人次,在国内外重点媒体开辟专版、专栏、专题1 491个,播发我区稿件31 970篇(条),向境外提供新闻稿件1 472篇(条)。内蒙古新闻网首推多语种(中、英、斯拉夫蒙文)大庆网络专题,稿件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据Google搜索统计结果显示,各类网络媒体登(转)载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信息高达19.6万条(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形成较大声势。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建立新闻发言人队伍,确定自治区级新闻发言人52人,联络员53人。制定5万多字的《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宣传口径库》,向外界提供统一的外宣口径,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累计组织自治区级新闻发布会26场。特别是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十分成功,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自治区领导高度赞扬。

    外宣品制作工作围绕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与CCTV-1《中华民族》栏目联合制作六集电视专题片《为了国家的孩子》,受到国家民委的高度评价;大型画册《美丽的内蒙古》(6 000册)作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礼品之一,得到党中央外宣办等上级部门领导好评;与自治区文化厅合作完成反映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电视专题片《碧绿与蔚蓝》DVD光盘(六集),受到广大受众普遍喜爱;分别以中、英、俄和斯拉夫蒙文四种文字出版图书《这就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10 000册)和《中国内蒙古》折页、明信片;与日本NHK和读卖电视台合作拍摄专题片《中国内蒙古乳业》、《退耕还林还草》已在上述两台播出;与国家五洲传播中心合作摄制专题片《长调与呼麦》、《中国风情》内蒙古专集。全区共出版外宣印刷品100.61万(册、盘、盒),组织发送外宣品79.35万(册、盘、盒),拍摄播出外宣片47小时,170集。

    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管理完成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网站的年检审批和从事互联网新闻宣传网站的服务资质备案工作;对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的清理整治,共查处违规网站60多家;组织全区开展“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活动;组织内蒙古新闻网等区内网络媒体开设十七大专题;组建专兼职网上评论员队伍33人,发表评论文章近60篇;高度关注网上热点问题,及时下发管理要求和提示150余条。内蒙古新闻网不断发展壮大。新开通11个旗县区频道、5个合作频道、1个企业频道、19个自办频道;博客、网络视频等对外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扩展;建立了有1 000多篇(条)文章,2 000多幅图片的“新闻资源库”,成为首个向全国各类媒体输送我区信息资料的大通道。发布国内外新闻信息约12.6万条,开设各类专题164个,境外点击量突破150万次,成为网上宣传内蒙古的主渠道。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内蒙古艺术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演出成功,演出8场次,场场爆满,到场观众8 000多人次;在全国妇联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内蒙古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团出访韩国取得圆满成功。全区组织和参与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72项,分别出访俄、蒙、德、韩、日、英、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积极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下发《2007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明确2007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总体要求。通过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审定,完成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审议和批复工作。抓好国办发〔2003105号文件的落实工作,着手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起草工作。举办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班,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着力抓好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形成《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下发《关于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申报范围、扶持方式、申报时间、申报要求等内容,启动建立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示范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指导、组织和协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编辑出版《新视野、新方略、新举措—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的宣传力度按照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认真组织了全国第四批文化体制改革典型经验报告会,进一步坚定文化工作者从事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及时推出并上报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典型,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河北省等省市区陆续转载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信息稿件。编辑发行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简报》。

    (陈建军 田美凤 劭娟 黄文聪 张群 苗林 乔三旺 周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宣传工作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领导名录】

    部长:乌兰(女蒙古族)

    副部长:王志诚  佟野黎  李冰  孟树德(达斡尔族 11月离任) 景建华(7月离任) 阿龙(蒙古族)

    副巡视员:单学文  张彦钦

    【概况】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设13个职能处室,机关行政编制为57名。其中:部长职数1名,副部长职数5名,巡视员或副巡视员职数2名;处级领导职数28名(13正、15副),处级非领导职数15名(调研员7名、副调研员8名)。机关实有人数53人,均为中共党员。其中:部长1人,副部长6人,副巡视员2人;正处长14人,副处长15人,调研员7人,副调研员7人,一般工作人员3人。下设11个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8人,其中:处级领导职数22名(10正、12副),处级非领导职数2名(副调研员2名)。事业单位实有人数63人。其中:正处长10人,副处长11人,副调研员2人,一般工作人员40人。部机关妇女干部36人,少数民族干部50人,研究生17人,大学本科75人,大学专科16人。

    【理论工作】

    以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年初,制定下发《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关于2007年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和《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关于2007年全区理论工作的安排意见》,对全年理论学习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举办4次自治区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盟市厅局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研讨班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全区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和理论骨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全区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编发了两期、20多万字的《中心组学习参阅资料》。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了《十七大报告读本》、《十七大报告百问》、《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内容的学习活动。

    以抓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切入点社科理论研究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理论工作的调研,先后3次深入盟市、自治区直属厅局和企业、高校分别就全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和全区理论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起草《关于我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我区理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与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进步理论研讨会、第二届内蒙古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上发表以自治区党委、政府署名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重点文章。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第四届草原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四辑)。编辑、出版《实践与思考—全区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内蒙古理论研讨会文集》、《学习与实践—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成果选编》、《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概论》、《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进步理论研讨会文集》等理论书籍。

    以抓好针对性实效性为着眼点不断扩大理论宣传的影响力在自治区主要媒体和高校校刊开设理论宣传专栏、专题、专版,大力宣传最新理论成果。组织、策划并举办了自治区社科理论界学习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会同内蒙古社科联举办全区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北疆讲坛”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理论下基层宣讲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出版工作】

    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把握导向加强引导制定下发每个季度的宣传报道意见以及《关于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报道工作方案》、《自治区迎接党的十七大宣传报道意见》等有关重要新闻宣传工作的文件50多件,组织召开各类新闻协调会、通报会、通气会,指导和部署各阶段新闻宣传工作,并对“6·06”涉黑案、壕赖沟铁矿透水事故、铁路小区警民纠纷“疑似炸弹”等敏感问题的宣传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公民道德模范评选、劳动合同法、价格形势、经济工作、发展文化产业等重要活动和重大问题,尤其对农牧业生产和防灾救灾、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民生”工程、遏制“两高”和节能减排等的宣传报道严格把关,积极引导。编印《新闻内部通信》24期,《重要新闻浏览》78期,《新闻阅评快讯》6期,部分刊发稿件得到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配合自治区60周年大庆开展新闻宣传战役为树立提升自治区新形象作出贡献策划撰写《迎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宣传选题》,起草下发《关于开展“迎大庆 群英榜”专题宣传报道活动的通知》,组织协调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对60名行业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组织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迎大庆 办实事”、“区外人眼中的内蒙古”等专栏。印发《关于做好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党中央新闻采访团有关采访事项的通知》等,编印300多万字的新闻宣传材料。参与联络、接待、陪同党中央40多家新闻媒体1 000多人次的记者来自治区采访报道;大庆期间,党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开设专栏、专题、专版120多个,刊发稿件近万条,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共开设专栏专题等137个,播发各类稿件上万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精心组织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及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全方位地报道全国和自治区“两会”,发稿量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积极报道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等;配合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等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组织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宣传党的十七大会议盛况、会议精神等,在全区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积极做好出版工作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完成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重要文件、学习辅导读本的租型出版、发行任务;由宣传部申报的长篇小说《浮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完成党中央代表团委托中宣部向全区12个盟市的91个旗县区的400个嘎查(村)赠建“万村书库”图书室的建设工作;出版发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图书近80种;组织全区出版单位参加第17届全国书市;加强重大图书选题备案制度。                               

    【文艺工作】

    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创作生产了电视剧《草原春来早》、《东归英雄传》,电影《长调》、马头琴交响乐《草原天驹》及大型庆典晚会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艺创作取得可喜成绩,在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歌曲《天边》荣获优秀作品奖,电影《季风中的马》、《生死牛玉儒》,电视剧《成吉思汗》、《走进石锁沟》,广播剧《在生命的最后日月里》荣获入选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组织举办重大文艺活动组织举办第四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庆祝乌兰牧骑成立50周年暨第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和全区首届广场舞大赛等导向性、示范性较强的大型文化活动,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印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专业文艺团体深入农村牧区演出活动,其中,内蒙古杂技团深入呼伦贝尔等盟市巡回演出14场,内蒙古二人台剧团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对农村牧区文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就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对策。

    加强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民族文化大区领导小组2007年工作要点》、《关于实施精品工程的意见》、《关于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文艺人才培养计划,与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从全区招收30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和戏剧文学专业委培生,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社会宣传】

    开展迎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宣传提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宣传标语口号27条;组织设计制作下发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宣传画13幅和大型户外广告宣传画图样2幅,为60年大庆营造了浓郁氛围。

    推出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在自治区各大媒体进行集中宣传的同时,向中宣部推荐呼铁局福生庄养路工区的先进事迹,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并组织党中央媒体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在全国进行集中宣传。组织福生庄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部分盟市进行巡回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把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达图牧场政工干部包福泉、玉泉区公安局宝力格作为全区重大典型,组织自治区记者团采访,在全区进行集中宣传。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开展“回顾60年,展望新未来”主题教育,编撰《辉煌60年》宣讲材料,为主题教育提供教材。组织召开全区先进典型代表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及科技教育、农牧林水、社会事业等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上报关于建军80周年相关活动的安排意见,经自治区党委批准,下发全区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同自治区高校工委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推动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组织召开全区“三下乡”活动十周年工作座谈会暨总结表彰会议;在集宁区举办“三下乡”集中统一行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杨四圪嘴村举办了2008年度全区“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对全区申报的“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进行检查验收,命名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步行一条街等9条商业街、呼和浩特维多利商厦等33个商店为全区第二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

    【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全区百佳文明私营企业和百佳文明工商户评比、首府“迎六十年大庆、树首府文明新风”、“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征集“八荣八耻”歌曲、歌词,支持“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表彰,出版蒙文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组织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向党中央推出全区十名道德模范,编印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的通知》。完成2006年度盟市党政班子道德建设考核工作。

    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党中央文明办上报了自治区落实《李长春同志在贯彻落实党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督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情况的书面材料。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分工》的文件,落实自治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领导小组联络员的工作,下发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回头看的通知,赴全区各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向党中央文明办上报调研报告。组织全区全国“共享蓝天--全国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行动”的启动仪式,全区第19次“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和策划全区第二届草原儿童艺术节,全区第四届青少年书画摄影赛活动,转发党中央文明办赠送的“我们的节日”书籍光盘。继续开展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全国活动组委会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介绍经验。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迎大庆、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在首府新华广场共同举行呼和浩特地区“迎大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启动仪式。扎实开展全区第六届星级文明城乡系列竞赛活动。修订《星级文明城乡测评体系》标准,共7个方面内容,37个测评项目,119条测评指标。深入开展“北疆文明大通道”文明生态村试点村创建工作。在窗口服务单位普遍建立和完善承诺制、公示制、信誉制、首问负责制、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推广“一窗式办公、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开展“群众满意示范店”、“文明诚信示范街”、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市场、文明个体工商户等评选活动,选树94个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24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10个自治区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并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内蒙古军区进行通报表彰。开展“内蒙古十大魅力名镇”展示评选活动,筛选出30个小城镇参与展示和评选,经过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定,最终确定“内蒙古十大魅力名镇”大奖和民族风情名镇、文化传承名镇、传统习俗名镇、自然生态名镇、文明新风名镇、乡土民风名镇、人居环境名镇、经济发展强镇八个单项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对外宣传工作】

    自治区60周年大庆地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港澳台媒体记者内蒙古行活动、党中央对外新闻媒体记者集中采访活动、“魅力内蒙古·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大型宣传采访活动;邀请蒙古国、俄罗斯周边国家记者来自治区采访报道;接待了国外新闻媒体驻京记者来自治区集中采访活动等。海内外100多家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杂志、画报、网络等各类媒体,多角度地宣传报道了内蒙古6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区共邀请接待海内外记者2738 450人次,在国内外重点媒体开辟专版、专栏、专题1 491个,播发我区稿件31 970篇(条),向境外提供新闻稿件1 472篇(条)。内蒙古新闻网首推多语种(中、英、斯拉夫蒙文)大庆网络专题,稿件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据Google搜索统计结果显示,各类网络媒体登(转)载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信息高达19.6万条(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形成较大声势。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建立新闻发言人队伍,确定自治区级新闻发言人52人,联络员53人。制定5万多字的《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宣传口径库》,向外界提供统一的外宣口径,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累计组织自治区级新闻发布会26场。特别是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十分成功,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自治区领导高度赞扬。

    外宣品制作工作围绕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与CCTV-1《中华民族》栏目联合制作六集电视专题片《为了国家的孩子》,受到国家民委的高度评价;大型画册《美丽的内蒙古》(6 000册)作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礼品之一,得到党中央外宣办等上级部门领导好评;与自治区文化厅合作完成反映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电视专题片《碧绿与蔚蓝》DVD光盘(六集),受到广大受众普遍喜爱;分别以中、英、俄和斯拉夫蒙文四种文字出版图书《这就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10 000册)和《中国内蒙古》折页、明信片;与日本NHK和读卖电视台合作拍摄专题片《中国内蒙古乳业》、《退耕还林还草》已在上述两台播出;与国家五洲传播中心合作摄制专题片《长调与呼麦》、《中国风情》内蒙古专集。全区共出版外宣印刷品100.61万(册、盘、盒),组织发送外宣品79.35万(册、盘、盒),拍摄播出外宣片47小时,170集。

    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管理完成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网站的年检审批和从事互联网新闻宣传网站的服务资质备案工作;对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的清理整治,共查处违规网站60多家;组织全区开展“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活动;组织内蒙古新闻网等区内网络媒体开设十七大专题;组建专兼职网上评论员队伍33人,发表评论文章近60篇;高度关注网上热点问题,及时下发管理要求和提示150余条。内蒙古新闻网不断发展壮大。新开通11个旗县区频道、5个合作频道、1个企业频道、19个自办频道;博客、网络视频等对外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扩展;建立了有1 000多篇(条)文章,2 000多幅图片的“新闻资源库”,成为首个向全国各类媒体输送我区信息资料的大通道。发布国内外新闻信息约12.6万条,开设各类专题164个,境外点击量突破150万次,成为网上宣传内蒙古的主渠道。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内蒙古艺术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演出成功,演出8场次,场场爆满,到场观众8 000多人次;在全国妇联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内蒙古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团出访韩国取得圆满成功。全区组织和参与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72项,分别出访俄、蒙、德、韩、日、英、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积极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下发《2007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明确2007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总体要求。通过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审定,完成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审议和批复工作。抓好国办发〔2003105号文件的落实工作,着手推进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起草工作。举办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班,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着力抓好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形成《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关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下发《关于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申报范围、扶持方式、申报时间、申报要求等内容,启动建立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示范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指导、组织和协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编辑出版《新视野、新方略、新举措—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的宣传力度按照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认真组织了全国第四批文化体制改革典型经验报告会,进一步坚定文化工作者从事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信心。及时推出并上报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典型,党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河北省等省市区陆续转载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信息稿件。编辑发行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简报》。

    (陈建军 田美凤 劭娟 黄文聪 张群 苗林 乔三旺 周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