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 正蓝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崔建国(12月离任) 巴根那(蒙古族 12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12月离任) 斯琴其木格(女 蒙古族 12月任职)

    旗长:巴根那(蒙古族 12月离任) 田永(12月任职)

    政协主席:佈仁巴图(蒙古族 12月离任) 钢苏和(蒙古族 12月任职)

    武装部长:袁忠华

    政委:蔡润平

    【概况】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国营牧场、1个示范区,103个嘎查(村)。全旗总人口8.3万人,其中蒙古族35%,汉族60%,其它少数民族占5%。总土地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8 223平方公里。旗所在地上都镇距北京270公里,是京北最典型的草原牧区和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2007年,上都镇被评为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镇。

    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56.95%,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21.58%,财政收入完成4.93亿元,同比增长8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36.66%,完成预算的132.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 206元,同比增长21.36%,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3 924元和4 060元,分别增长20.72%50.37%

    【畜牧业】牧业年度全旗牲畜存栏68.4万头(只),同比增长20.6%,其中大畜18.3万头,同比增长4.7万头,增长35.3%,小畜49.6万只,增长17%。全年出栏牲畜34万头(只),出栏率达50%。良种及改良畜63.7万头(只),改良比重达到93%。奶牛头数达1.6万头。年内完成围栏封育5万亩。

    【生态建设】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双赢”目标,大力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重点做好围封治理,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等工作。2007年落实生态建设资金4 320万元,沙源治理共完成18.05万亩。转移牧民7412 958人。开展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输出劳动力2 423人,培训农牧民2 939人(次)。严格实施草场“三牧”制度。

    【农业】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万亩,粮食总产量1 148.8万公斤。全旗獭兔养殖户403户,基础母兔4 090只,存栏5万只,已初具规模。

    【林业】全面实施以农田基本建设、基点绿化、城镇绿化、通道绿化为主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1.05万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共解决了4 732人和1.3万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 056亿元,同比增长16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8.75亿元,同比增长148.2%,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上都发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实现投产。圣元乳业一期工程竣工,日处理20吨稀奶油生产线。年产能达608万吨的节能生态环保造纸项目投产。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年产原煤300万吨的煤田开发项目和总投资300亿元的6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

    【旅游业】年内规划建设了元上都博物馆、忽必烈雕塑群、金莲川赏花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成功举办首届金莲川赏花节、第二届察哈尔奶食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乌和尔沁敖包、小扎格斯台森林湖泊观光旅游、高格斯台沙地休闲旅游与黑风河探险旅游等旅游项目推动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从参加评选的72个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位居第二名,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一大历史名胜”称号。在“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征集评选活动中入选全国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行列。

    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80%,实现旅游收入7 200万元,同比增长188%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总投资完成2.6亿元,修建道路107 265平方米,硬化小街小巷1.63万平方米,人行道9.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73盏,红绿灯3套。栽植各种乔灌木6万余株,完成绿化面积7.2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供热普及率达35%。建筑业共完成投资1.8亿元。忽必烈广场、体育广场、蒙元文化一条街等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

    【交通邮电】正蓝旗是连接锡林郭勒盟与内地的交通枢纽。作为集通铁路径自正蓝旗向西同集二铁路线相接。在全旗境内长达114公里。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县道502线纵横交错。桑蓝铁路全线贯通,总里程56公里。启动蓝多铁路工程。上都镇至黑城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新建标准四级砂石路198.6公里,连通22个嘎查、村。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运输网络。河北快运、上元科贸、安快物流等货运企业相继投入运营。

    完成5条邮政运递网络,总路线290公里,其中自办邮路2120单程公里。投递路线15196公里,有1千余点交户。建立完善电子汇兑信息网、邮政储蓄信息网、1185客服信息网和局域办公信息网等。

    【科技】年内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30项,建立科技示范苏木镇6个,科技示范嘎查村35个,科技示范户500户,培训农牧民1.32万人(次)。

    【教育】新建旗蒙古族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旗第二中学实验楼和宿舍楼、蒙古族小学宿舍楼及蒙古族幼儿园教学楼并投入使用。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和牧区户籍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工作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大幅扩面,共落实补贴资金127万元,受益学生452人。共落实资金593.2万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大幅扩面,共落实补贴资金127万元,受益学生45人。

    【文化】以“喜迎大庆、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周末广场文化”“社会文化”“广场电影周”“广场健身操”“魅力家庭秀”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结合民族文化大旗建设,大力推进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餐饮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组织文艺演出队参加全盟各类文艺汇演,荣获全盟第十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银奖及四个单项奖。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演出58场。文化局、电视台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成功举办《上都颂》大型春节晚会。举办证蓝旗第二届奶食节塈第五届“元都杯”国际博克赛和正蓝旗首届金莲川赏花节。

    【卫生】投入294万元改建和更新基层卫生院办公室和医疗设备,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旗蒙医院6 000平方米蒙药制剂室建设及门诊楼、附属设施改建工程。年内共落实资金4.1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6人。

    【社会保障】城乡低保标准从每月135元提高到155元,3 079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生活保障金共464.9万元。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特困户低保覆盖面,农村牧区低保对象由上年的2 184人扩大到3 804人,发放低保资金221.4万元。

    【劳动就业】年内输出农村牧区劳动力2 000人,开发征集就业岗位2 820人,鼓励自谋职业安置各类人员1 415人。在培训上依托“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实施,年内组织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3 877人。转移就业766人。

    (乌日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正蓝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崔建国(12月离任) 巴根那(蒙古族 12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12月离任) 斯琴其木格(女 蒙古族 12月任职)

    旗长:巴根那(蒙古族 12月离任) 田永(12月任职)

    政协主席:佈仁巴图(蒙古族 12月离任) 钢苏和(蒙古族 12月任职)

    武装部长:袁忠华

    政委:蔡润平

    【概况】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国营牧场、1个示范区,103个嘎查(村)。全旗总人口8.3万人,其中蒙古族35%,汉族60%,其它少数民族占5%。总土地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8 223平方公里。旗所在地上都镇距北京270公里,是京北最典型的草原牧区和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2007年,上都镇被评为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镇。

    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56.95%,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21.58%,财政收入完成4.93亿元,同比增长8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36.66%,完成预算的132.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 206元,同比增长21.36%,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3 924元和4 060元,分别增长20.72%50.37%

    【畜牧业】牧业年度全旗牲畜存栏68.4万头(只),同比增长20.6%,其中大畜18.3万头,同比增长4.7万头,增长35.3%,小畜49.6万只,增长17%。全年出栏牲畜34万头(只),出栏率达50%。良种及改良畜63.7万头(只),改良比重达到93%。奶牛头数达1.6万头。年内完成围栏封育5万亩。

    【生态建设】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双赢”目标,大力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场“三牧”制度,重点做好围封治理,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等工作。2007年落实生态建设资金4 320万元,沙源治理共完成18.05万亩。转移牧民7412 958人。开展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输出劳动力2 423人,培训农牧民2 939人(次)。严格实施草场“三牧”制度。

    【农业】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万亩,粮食总产量1 148.8万公斤。全旗獭兔养殖户403户,基础母兔4 090只,存栏5万只,已初具规模。

    【林业】全面实施以农田基本建设、基点绿化、城镇绿化、通道绿化为主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飞播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

    【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1.05万亩。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共解决了4 732人和1.3万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 056亿元,同比增长16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8.75亿元,同比增长148.2%,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上都发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实现投产。圣元乳业一期工程竣工,日处理20吨稀奶油生产线。年产能达608万吨的节能生态环保造纸项目投产。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年产原煤300万吨的煤田开发项目和总投资300亿元的6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

    【旅游业】年内规划建设了元上都博物馆、忽必烈雕塑群、金莲川赏花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成功举办首届金莲川赏花节、第二届察哈尔奶食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乌和尔沁敖包、小扎格斯台森林湖泊观光旅游、高格斯台沙地休闲旅游与黑风河探险旅游等旅游项目推动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从参加评选的72个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位居第二名,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一大历史名胜”称号。在“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征集评选活动中入选全国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行列。

    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80%,实现旅游收入7 200万元,同比增长188%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总投资完成2.6亿元,修建道路107 265平方米,硬化小街小巷1.63万平方米,人行道9.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73盏,红绿灯3套。栽植各种乔灌木6万余株,完成绿化面积7.2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供热普及率达35%。建筑业共完成投资1.8亿元。忽必烈广场、体育广场、蒙元文化一条街等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

    【交通邮电】正蓝旗是连接锡林郭勒盟与内地的交通枢纽。作为集通铁路径自正蓝旗向西同集二铁路线相接。在全旗境内长达114公里。207国道、308省道、呼海大通道、县道502线纵横交错。桑蓝铁路全线贯通,总里程56公里。启动蓝多铁路工程。上都镇至黑城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新建标准四级砂石路198.6公里,连通22个嘎查、村。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运输网络。河北快运、上元科贸、安快物流等货运企业相继投入运营。

    完成5条邮政运递网络,总路线290公里,其中自办邮路2120单程公里。投递路线15196公里,有1千余点交户。建立完善电子汇兑信息网、邮政储蓄信息网、1185客服信息网和局域办公信息网等。

    【科技】年内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30项,建立科技示范苏木镇6个,科技示范嘎查村35个,科技示范户500户,培训农牧民1.32万人(次)。

    【教育】新建旗蒙古族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旗第二中学实验楼和宿舍楼、蒙古族小学宿舍楼及蒙古族幼儿园教学楼并投入使用。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和牧区户籍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工作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大幅扩面,共落实补贴资金127万元,受益学生452人。共落实资金593.2万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贫困家庭子女高中生补贴大幅扩面,共落实补贴资金127万元,受益学生45人。

    【文化】以“喜迎大庆、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周末广场文化”“社会文化”“广场电影周”“广场健身操”“魅力家庭秀”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结合民族文化大旗建设,大力推进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餐饮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组织文艺演出队参加全盟各类文艺汇演,荣获全盟第十四届乌兰牧骑艺术节银奖及四个单项奖。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演出58场。文化局、电视台与内蒙古电视台合作成功举办《上都颂》大型春节晚会。举办证蓝旗第二届奶食节塈第五届“元都杯”国际博克赛和正蓝旗首届金莲川赏花节。

    【卫生】投入294万元改建和更新基层卫生院办公室和医疗设备,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旗蒙医院6 000平方米蒙药制剂室建设及门诊楼、附属设施改建工程。年内共落实资金4.1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6人。

    【社会保障】城乡低保标准从每月135元提高到155元,3 079名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生活保障金共464.9万元。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特困户低保覆盖面,农村牧区低保对象由上年的2 184人扩大到3 804人,发放低保资金221.4万元。

    【劳动就业】年内输出农村牧区劳动力2 000人,开发征集就业岗位2 820人,鼓励自谋职业安置各类人员1 415人。在培训上依托“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实施,年内组织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3 877人。转移就业766人。

    (乌日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