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经济

2002卷

  • 对外贸易
  • 【领导名录】
    副厅长:王正海
            德顺(蒙古族)
            伊克苏苏(蒙古族)
            孟贵玺
    纪检组长:盛文娟(女)
    【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总额  全区进出口总额25.48亿美元,同比下降4.7%,完成年计划的113.5%。其中实际出口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年计划的100.9%;进口到货14.08亿美元,同比下降14.8%。边境小额贸易全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152 567万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32 948万美元,同比下降14.9%;进口119 619万美元,同比下降12.3%。主要出口商品有:小麦或混合麦的细粉、鲜苹果、合成纤维制品、男式上衣、土豆、精米;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木、铜矿沙及精矿、己内酰胺、精炼铜的阴极及其型材、聚氯乙烯。出口商品结构全区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32 13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81 92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1.8%。出口在全国位次全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24%,在全国位于第25位。六大商品出口粮食、煤炭、活畜、肉食品、稀土及制品、羊绒及制品六大商品出口4.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2%。其中活畜、稀土及制品、煤炭出口分别增长5.1%、21.2%和94.5%。加工贸易出口全区加工贸易出口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成为自治区出口新的增长点。其中包头鹿王集团和包头铝业集团进料贸易加工出口额占全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50%。三资企业出口全区三资企业出口13 165万美元,同比增长14.1%。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和巴盟,出口分别为2 072万美元、5 444万美元、1 076万美元和1 905万美元,分别占全区三资企业出口总额的15.7%、41.4%、8.2%和14.5%。民营企业出口全区民营企业出口5 070万美元,同比增长150%,完成年计划3 900万美元的130%。成为自治区出口的新生力量。进口商品结构全区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额23 690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8%;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117 07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83.2%。技术进口全年引进项目6个,合同金额722万美元,项目涉及服装、化工、生态农业、纺织、钢铁制造业等领域。年底已有3个项目投产运行。盘古集团进口澳大利亚的“苗木快繁技术”国内领先,填补自治区一项技术空白,使苗木的生长速度提高1倍,苗木成活率提高2倍以上;仕奇女装有限公司进口法国的“设计技术许可”,使其仕奇公司增加了1个适销的高档女装品牌,4个月达50多万元的销售额。对外贸易进出口经营权全区新批准和自动登记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218家。其中外贸流通企业21家,国有、集体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38家,民营生产企业41家,边境小额贸易企业118家。外经贸企业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能够顺应国际形势要求,加快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外资】2001年,全区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0家,同比下降15.79%。其中合资企业48家,合作企业9家,外资企业23家。合同外资金额26 594万美元,同比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 739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在积极争取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投资领域主要涉及制造业、农林牧业、采掘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投资者来自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美等11个国家和地区,改变了以往投资多集中于港台、东南亚的局面,近年实施的吸收外资多元化战略开始奏效。从行业分布上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90%以上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独资企业合同外资额成倍增长,说明全区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国外经济合作】全区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84个,合同总金额5 403万美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年计划的117%;完成营业额2 511万美元,同比增长2.57%,完成年计划的100%;外派劳务人员2 849人次,同比增长11.2%,完成年计划的124%,年末在外人数为1 955人。经济合作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蒙古国、日本,其中对俄签订合同额为3 762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 805万美元,外派劳务1 920人次;对蒙签订合同额为1 300万美元,实现营业额564万美元,外派劳务798人次;对日签订合同额为341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42万美元,外派研修生131人次,是年自治区对日的研修生市场进一步扩大,取得历年最好的成绩。【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全年接待来自5个国家和联合国组织的2个项目考察、评估、设计、启动团11个,36人次,落实启动国际无偿援助项目7个,总金额1 054万美元。其中救灾项目3个,金额合计18.19万美元,分别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和通辽市的受灾地区实施;澳大利亚援助兴安盟草场保护过渡期小型项目1个,金额4.9万美元;2001年签署谅解备忘录进入启动阶段的项目3个,金额合计1 031万美元,3个项目分别是:加拿大援助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发展项目、澳大利亚援助阿拉善盟环境恢复和管理项目。
    【口岸】
        口岸疏运  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1 032吨,比上年增长26.76%,其中进口914万吨,同比增长29.23%;出口118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入境人员1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08%,其中入境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53%;出境94万人次,同比增长22.78%。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外经贸形势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多渠道争取和协调,共同向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部门争取口岸建设资金5 010万元。对二连浩特、阿尔山、满洲里、珠恩嘎达布其、甘其毛道、室韦等口岸的基础设施和公路进行了建设,改善口岸的发展环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对外贸易
  • 【领导名录】
    副厅长:王正海
            德顺(蒙古族)
            伊克苏苏(蒙古族)
            孟贵玺
    纪检组长:盛文娟(女)
    【对外贸易】
        进出口贸易总额  全区进出口总额25.48亿美元,同比下降4.7%,完成年计划的113.5%。其中实际出口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年计划的100.9%;进口到货14.08亿美元,同比下降14.8%。边境小额贸易全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152 567万美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32 948万美元,同比下降14.9%;进口119 619万美元,同比下降12.3%。主要出口商品有:小麦或混合麦的细粉、鲜苹果、合成纤维制品、男式上衣、土豆、精米;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木、铜矿沙及精矿、己内酰胺、精炼铜的阴极及其型材、聚氯乙烯。出口商品结构全区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32 13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81 92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1.8%。出口在全国位次全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24%,在全国位于第25位。六大商品出口粮食、煤炭、活畜、肉食品、稀土及制品、羊绒及制品六大商品出口4.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2%。其中活畜、稀土及制品、煤炭出口分别增长5.1%、21.2%和94.5%。加工贸易出口全区加工贸易出口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成为自治区出口新的增长点。其中包头鹿王集团和包头铝业集团进料贸易加工出口额占全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50%。三资企业出口全区三资企业出口13 165万美元,同比增长14.1%。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和巴盟,出口分别为2 072万美元、5 444万美元、1 076万美元和1 905万美元,分别占全区三资企业出口总额的15.7%、41.4%、8.2%和14.5%。民营企业出口全区民营企业出口5 070万美元,同比增长150%,完成年计划3 900万美元的130%。成为自治区出口的新生力量。进口商品结构全区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额23 690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8%;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117 07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83.2%。技术进口全年引进项目6个,合同金额722万美元,项目涉及服装、化工、生态农业、纺织、钢铁制造业等领域。年底已有3个项目投产运行。盘古集团进口澳大利亚的“苗木快繁技术”国内领先,填补自治区一项技术空白,使苗木的生长速度提高1倍,苗木成活率提高2倍以上;仕奇女装有限公司进口法国的“设计技术许可”,使其仕奇公司增加了1个适销的高档女装品牌,4个月达50多万元的销售额。对外贸易进出口经营权全区新批准和自动登记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218家。其中外贸流通企业21家,国有、集体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38家,民营生产企业41家,边境小额贸易企业118家。外经贸企业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能够顺应国际形势要求,加快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外资】2001年,全区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0家,同比下降15.79%。其中合资企业48家,合作企业9家,外资企业23家。合同外资金额26 594万美元,同比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 739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在积极争取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投资领域主要涉及制造业、农林牧业、采掘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投资者来自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美等11个国家和地区,改变了以往投资多集中于港台、东南亚的局面,近年实施的吸收外资多元化战略开始奏效。从行业分布上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90%以上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促进全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独资企业合同外资额成倍增长,说明全区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国外经济合作】全区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84个,合同总金额5 403万美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年计划的117%;完成营业额2 511万美元,同比增长2.57%,完成年计划的100%;外派劳务人员2 849人次,同比增长11.2%,完成年计划的124%,年末在外人数为1 955人。经济合作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蒙古国、日本,其中对俄签订合同额为3 762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 805万美元,外派劳务1 920人次;对蒙签订合同额为1 300万美元,实现营业额564万美元,外派劳务798人次;对日签订合同额为341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42万美元,外派研修生131人次,是年自治区对日的研修生市场进一步扩大,取得历年最好的成绩。【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全年接待来自5个国家和联合国组织的2个项目考察、评估、设计、启动团11个,36人次,落实启动国际无偿援助项目7个,总金额1 054万美元。其中救灾项目3个,金额合计18.19万美元,分别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和通辽市的受灾地区实施;澳大利亚援助兴安盟草场保护过渡期小型项目1个,金额4.9万美元;2001年签署谅解备忘录进入启动阶段的项目3个,金额合计1 031万美元,3个项目分别是:加拿大援助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发展项目、澳大利亚援助阿拉善盟环境恢复和管理项目。
    【口岸】
        口岸疏运  全区口岸进出口货物1 032吨,比上年增长26.76%,其中进口914万吨,同比增长29.23%;出口118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入境人员1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08%,其中入境92万人次,同比增长15.53%;出境94万人次,同比增长22.78%。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外经贸形势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多渠道争取和协调,共同向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部门争取口岸建设资金5 010万元。对二连浩特、阿尔山、满洲里、珠恩嘎达布其、甘其毛道、室韦等口岸的基础设施和公路进行了建设,改善口岸的发展环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