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政治

2002卷

  • 人事
  • 【领导名录】
    厅  长:白音德力海(蒙古族)
    副厅长:李秀
            刘新贵
            杨再明
    纪检组长:满都拉(蒙古族)
    【留学回国人员工作】2001年,调整了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联合会组成人员,自治区人事厅会同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建立海外留学人员信息库,收集1 300多名留学人员的基本信息,为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留学回国人员4名,划拨2000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经费25.5万元,资助10名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向国家人事部申报重点项目2项,优秀项目5项,启动项目10项和小额资助经费30万元。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公派出国留学申请受理工作,三批17人获准选派到美国等9个国家留学。配合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在自治区开展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调研,开展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资助情况调查。对近几年择优资助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及问卷情况报送国家人事部。自治区按“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政府审定,于年底下发《内蒙古自治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区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区服务的若干规定》,并向自治区政府报请,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建议。
    【军转干部安置】根据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指示精神,自治区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部署安置工作。
        2001年,国家下达给自治区的安置计划为616人,其中计划分配387人,自主择业229人,随调随迁军转干部家属45户,83人。
        对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带头接收安置。自治区直属单位凡有空编的,首先要接收军转干部;即将进行机构改革的盟、市旗县要按原编制接收军转干部;有增人计划和自然减员的事业单位,接收不少于增人计划和自然减员数的50%;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要积极接收安置自愿到企业工作的转业干部。对接收的军转干部,三年内非本人原因不得分流。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贯彻先培训后上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因地制宜,统一计划,分片设点,鼓励行业培训。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都进行培训,成绩都达到良好以上。计划分配的387名军转干部中,安置到行政单位192人、事业单位146人、企业49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管理、退役金发放、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就业培训方面的问题,自治区在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实施意见》中,均加以具体化。
        为推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年,自治区上报全国表彰的模范转业干部2人,先进军转工作者2人,军转安置先进单位1个,自治区表彰的模范军转干部16人,先进军转工作者19人,军转安置先进单位25个。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是年,自治区共建立人才信息网站7个,储存、发布人才库个人信息22 817条,单位信息1 132条。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筹措用于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资金30万元。人才供求信息网已与北京、天津、深圳、上海等地的人才网实现了链接,在自治区内与包头、赤峰、通辽三市实现链接。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通知》,对人才市场准入条件、条件办法及管理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年内全区各级人才市场共召开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27场(次),各类专场招聘会269场(次),人才定期集市134场(次),上会单位5 164家,上会人员194 250人(次),达成意向87 969人(次)。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分别组团参加了人事部举办的“新世纪首届全国人才交流会暨西部人才招聘会”和北京人才周及天津环渤海人才招聘大会,为全区企业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引进所需人才提供了服务。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在自治区组团参加西部人才招聘会报告上批示:“前期工作很好,要继续抓好后期工作,搞好跟踪服务、协调”。经国家人事部同意,自治区政府与人事部共同组建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这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家国家级人才市场,并于8月16日正式挂牌开业。
        是年与多家媒体合作,宣传人事代理,扩大人事代理影响。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与内蒙古电力集团等17家用人单位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接收流动人员档案1 200份,办理转出手续130人(次),出国政审19人,申报职称评审24人,办理聘用合同签证1 300多人。出具报考研究生婚育、存档等证明160份,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手续150人,为流动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专储。按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档案标准要求,在全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清理整顿,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自筹资金10多万元,强化了硬件,健全管理制度,按项规范,使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达到自治区一级标准。
    【职称评聘考试工作】是年,自治区在职称改革方面,尝试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与聘任分离的办法,将资格的评审交给社会,资格的聘任交给单位,向“个人自主申报,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政府宏观管理”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2001年,自治区共组建了49个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有13 300人参加评审,通过的10 050人中,正高级488人,副高级9 562人;督促、指导各盟市、区直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为36 886名取得中级资格的人进行审核备案;指导完成公安系统刑侦、技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开设审计、质量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结合的试点。全区有19 774人参加职称外语资格考试,合格的14 889人,有26 098人参加经济师考试。为严肃考风考纪,自治区人事厅印发《关于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做好各类考试工作的紧急通知》,邀请自治区人大、政协、纪检委、工商局、公安厅、法制局等单位的58名同志参加了监考,人事厅领导分头到盟市巡视,组织武警战士维持考场秩序,使自治区的人事考试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自治区的人事考试工作,管理严格,秩序井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工资制度改革】根据国家两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文件精神,自治区人事厅、财政厅在多次研究、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年内的两次调资方案,都注意到政策的明确、操作的规范,避免因调资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因而使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次调整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费工作,得以平稳有序进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下,自治区人事厅等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不断争取,使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的94个旗县(市)区被国家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其中列为一类区的47个,二类区的36个,三类区的11个),其余7个区自治区比照一类区执行,因而使全区工资区类别长期偏低的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召开分配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以及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全区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步伐,同时将内蒙古计算机研究院、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等4个单位纳入区直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此外,针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和职务聘任分离的新形势、新情况,自治区人事厅下发《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及工资兑现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后工资兑现问题。
    【人事制度改革】在上年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自治区重点抓了教育、科技、卫生等3个行业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在科研、教育、文化、农业、交通、新闻等系统的12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按自治区人事厅2000年所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国有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精神,有100家区直事业单位2 900人享受了分流人员的优惠政策。为取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自治区人事厅的领导和同志经常深入试点单位调查研究,并通过召开试点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汇报会,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促进了以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公务员制度】为加强对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的管理,自治区人事厅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录用办法(草案)》,就录用管理权限、报考资格条件、报考人数、笔试、面试、考核比例、垂直管理部门录用公务员程序都予以明确。办法在征求盟市人事局及有关部门意见,并经自治区法制办公室讨论通过后,已上报自治区政府。年内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并已发布实施。自治区人事厅起草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公务员培训规划》,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已印发。按“十五”培训规划,2001年,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个,其中初任培训一期2个班126人,任职暨更新知识组织培训三期5个班198人,更新知识培训四期14个班614人,对口培训三期3个班88人,专门培训两期4个班213人,参加培训的公务员1 300余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白志健、自治区副主席周维德对东西部公务员对口培训的开展,都给予较好的评价。为做好盟市、旗县、苏木乡镇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工作,自治区人事厅起草的《关于在盟市、旗县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中做好人员定岗与分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后,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审议,已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人事厅名义正式下发。并编印《自治区政府机关机构改革文件汇编》一书,自治区人事厅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编制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的紧急通知》。
        5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刘明祖书记、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的批示,自治区人事厅和自治区编制办公室领导,深入到呼和浩特、兴安盟就撤乡并镇后机构设置富余人员分流等问题进行调研,乌云其木格主席在常务会上对调研成果给予了肯定。
    【培养人才】是年,自治区人事厅配合有关部门,选调256名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训锻炼,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区直机关公务员,计划录用73人,报名人数2 403人。录用的74名公务员已陆续上岗;选拔了348名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基层工作;指导非师范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为直属33所中专学校10 900名毕业生发放了就业报到证。开展了22个行业448个工种技术工人等级培训考核工作,报名人数53 186人,各类培训、考试、考核工作已接近尾声,除职称外语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外,自治区根据需要,又组织完成了各类专门考试17项,报考人数43 766人。
    【机关建设】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庆祝建党80周年为契机,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论研讨和调研工作,确定“我为西部大开发贡献什么”等5个专题,并开展了学习讨论,召开全区人才战略研讨会,全年撰写调研报告20篇,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2篇,刊登各类信息114条。开展“争先创优”和“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处室,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有2人受到国家人事部表彰,有3人受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表彰,有3个处室受到自治区和直属机关表彰,其中自治区人事厅办公室被评为区直机关“十佳文明处室”。转变机关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幅度为39.6%。推行政务公开。开通人事人才网,工作职责程序上墙,印制便民手册,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工作向社会公开,在人才中心大厅开展“窗口式”、“一站式”服务试点。严肃人事工作纪律,对全区人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自查,进一步规范全区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严肃查处职称评审中的舞弊事件。修改《人事信访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呈阅制度和厅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全年受理信访件356件,接待来访121人(次),完成交办案件3件,结案率100%。积极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帮困活动,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总结验收,3年累计投资82万元,使扎鲁特旗德福村成为通辽市的小康示范村,为赤峰、锡盟、乌海市海勃湾灾区和困难职工总计捐款3.5万元。
    【编辑印发和出版发行书刊】5月,作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编纂出版了《WTO基本知识读本》。8月,为适应机构改革的需要,编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机关机构改革文件汇编》,其中国家领导人讲话7件,人事部领导讲话1件,国家下发的相关文件8件,自治区领导讲话4件,党政机构改革文件25件,有关资料91件。根据目标责任管理的需要,编印《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机关工作制度汇编》,包括:会议、公文、目标责任、提案处理、督查、文书、信息、信访、财务、政务、考核、机关建设、后勤保障等制度。按处室业务分工编印《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主要行政业务运行程序》,记录各处室的业务范围、职责、程序、手续和要求。编印《博士后工作文件汇编》,收录了1985年7月至1999年5月期间博士后工作主要文件、资料129件,参考资料7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人事
  • 【领导名录】
    厅  长:白音德力海(蒙古族)
    副厅长:李秀
            刘新贵
            杨再明
    纪检组长:满都拉(蒙古族)
    【留学回国人员工作】2001年,调整了内蒙古自治区留学人员联合会组成人员,自治区人事厅会同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建立海外留学人员信息库,收集1 300多名留学人员的基本信息,为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留学回国人员4名,划拨2000年度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经费25.5万元,资助10名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向国家人事部申报重点项目2项,优秀项目5项,启动项目10项和小额资助经费30万元。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公派出国留学申请受理工作,三批17人获准选派到美国等9个国家留学。配合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在自治区开展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调研,开展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资助情况调查。对近几年择优资助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及问卷情况报送国家人事部。自治区按“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政府审定,于年底下发《内蒙古自治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区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区服务的若干规定》,并向自治区政府报请,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建议。
    【军转干部安置】根据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指示精神,自治区军转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部署安置工作。
        2001年,国家下达给自治区的安置计划为616人,其中计划分配387人,自主择业229人,随调随迁军转干部家属45户,83人。
        对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带头接收安置。自治区直属单位凡有空编的,首先要接收军转干部;即将进行机构改革的盟、市旗县要按原编制接收军转干部;有增人计划和自然减员的事业单位,接收不少于增人计划和自然减员数的50%;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要积极接收安置自愿到企业工作的转业干部。对接收的军转干部,三年内非本人原因不得分流。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贯彻先培训后上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因地制宜,统一计划,分片设点,鼓励行业培训。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都进行培训,成绩都达到良好以上。计划分配的387名军转干部中,安置到行政单位192人、事业单位146人、企业49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管理、退役金发放、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就业培训方面的问题,自治区在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实施意见》中,均加以具体化。
        为推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年,自治区上报全国表彰的模范转业干部2人,先进军转工作者2人,军转安置先进单位1个,自治区表彰的模范军转干部16人,先进军转工作者19人,军转安置先进单位25个。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是年,自治区共建立人才信息网站7个,储存、发布人才库个人信息22 817条,单位信息1 132条。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筹措用于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资金30万元。人才供求信息网已与北京、天津、深圳、上海等地的人才网实现了链接,在自治区内与包头、赤峰、通辽三市实现链接。根据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通知》,对人才市场准入条件、条件办法及管理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年内全区各级人才市场共召开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27场(次),各类专场招聘会269场(次),人才定期集市134场(次),上会单位5 164家,上会人员194 250人(次),达成意向87 969人(次)。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分别组团参加了人事部举办的“新世纪首届全国人才交流会暨西部人才招聘会”和北京人才周及天津环渤海人才招聘大会,为全区企业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引进所需人才提供了服务。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在自治区组团参加西部人才招聘会报告上批示:“前期工作很好,要继续抓好后期工作,搞好跟踪服务、协调”。经国家人事部同意,自治区政府与人事部共同组建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这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家国家级人才市场,并于8月16日正式挂牌开业。
        是年与多家媒体合作,宣传人事代理,扩大人事代理影响。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与内蒙古电力集团等17家用人单位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接收流动人员档案1 200份,办理转出手续130人(次),出国政审19人,申报职称评审24人,办理聘用合同签证1 300多人。出具报考研究生婚育、存档等证明160份,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手续150人,为流动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专储。按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档案标准要求,在全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清理整顿,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自筹资金10多万元,强化了硬件,健全管理制度,按项规范,使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达到自治区一级标准。
    【职称评聘考试工作】是年,自治区在职称改革方面,尝试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与聘任分离的办法,将资格的评审交给社会,资格的聘任交给单位,向“个人自主申报,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政府宏观管理”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2001年,自治区共组建了49个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有13 300人参加评审,通过的10 050人中,正高级488人,副高级9 562人;督促、指导各盟市、区直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为36 886名取得中级资格的人进行审核备案;指导完成公安系统刑侦、技侦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开设审计、质量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结合的试点。全区有19 774人参加职称外语资格考试,合格的14 889人,有26 098人参加经济师考试。为严肃考风考纪,自治区人事厅印发《关于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做好各类考试工作的紧急通知》,邀请自治区人大、政协、纪检委、工商局、公安厅、法制局等单位的58名同志参加了监考,人事厅领导分头到盟市巡视,组织武警战士维持考场秩序,使自治区的人事考试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自治区的人事考试工作,管理严格,秩序井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工资制度改革】根据国家两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文件精神,自治区人事厅、财政厅在多次研究、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年内的两次调资方案,都注意到政策的明确、操作的规范,避免因调资而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因而使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次调整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费工作,得以平稳有序进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下,自治区人事厅等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不断争取,使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的94个旗县(市)区被国家列入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其中列为一类区的47个,二类区的36个,三类区的11个),其余7个区自治区比照一类区执行,因而使全区工资区类别长期偏低的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在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召开分配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以及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全区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步伐,同时将内蒙古计算机研究院、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所等4个单位纳入区直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此外,针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和职务聘任分离的新形势、新情况,自治区人事厅下发《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及工资兑现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后工资兑现问题。
    【人事制度改革】在上年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自治区重点抓了教育、科技、卫生等3个行业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在科研、教育、文化、农业、交通、新闻等系统的12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按自治区人事厅2000年所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国有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精神,有100家区直事业单位2 900人享受了分流人员的优惠政策。为取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自治区人事厅的领导和同志经常深入试点单位调查研究,并通过召开试点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汇报会,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促进了以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公务员制度】为加强对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的管理,自治区人事厅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录用办法(草案)》,就录用管理权限、报考资格条件、报考人数、笔试、面试、考核比例、垂直管理部门录用公务员程序都予以明确。办法在征求盟市人事局及有关部门意见,并经自治区法制办公室讨论通过后,已上报自治区政府。年内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并已发布实施。自治区人事厅起草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公务员培训规划》,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已印发。按“十五”培训规划,2001年,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20多个,其中初任培训一期2个班126人,任职暨更新知识组织培训三期5个班198人,更新知识培训四期14个班614人,对口培训三期3个班88人,专门培训两期4个班213人,参加培训的公务员1 300余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白志健、自治区副主席周维德对东西部公务员对口培训的开展,都给予较好的评价。为做好盟市、旗县、苏木乡镇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工作,自治区人事厅起草的《关于在盟市、旗县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中做好人员定岗与分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后,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审议,已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人事厅名义正式下发。并编印《自治区政府机关机构改革文件汇编》一书,自治区人事厅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编制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的紧急通知》。
        5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刘明祖书记、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的批示,自治区人事厅和自治区编制办公室领导,深入到呼和浩特、兴安盟就撤乡并镇后机构设置富余人员分流等问题进行调研,乌云其木格主席在常务会上对调研成果给予了肯定。
    【培养人才】是年,自治区人事厅配合有关部门,选调256名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训锻炼,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区直机关公务员,计划录用73人,报名人数2 403人。录用的74名公务员已陆续上岗;选拔了348名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基层工作;指导非师范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为直属33所中专学校10 900名毕业生发放了就业报到证。开展了22个行业448个工种技术工人等级培训考核工作,报名人数53 186人,各类培训、考试、考核工作已接近尾声,除职称外语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外,自治区根据需要,又组织完成了各类专门考试17项,报考人数43 766人。
    【机关建设】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庆祝建党80周年为契机,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论研讨和调研工作,确定“我为西部大开发贡献什么”等5个专题,并开展了学习讨论,召开全区人才战略研讨会,全年撰写调研报告20篇,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2篇,刊登各类信息114条。开展“争先创优”和“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处室,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有2人受到国家人事部表彰,有3人受到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表彰,有3个处室受到自治区和直属机关表彰,其中自治区人事厅办公室被评为区直机关“十佳文明处室”。转变机关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幅度为39.6%。推行政务公开。开通人事人才网,工作职责程序上墙,印制便民手册,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工作向社会公开,在人才中心大厅开展“窗口式”、“一站式”服务试点。严肃人事工作纪律,对全区人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自查,进一步规范全区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严肃查处职称评审中的舞弊事件。修改《人事信访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呈阅制度和厅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全年受理信访件356件,接待来访121人(次),完成交办案件3件,结案率100%。积极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帮困活动,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总结验收,3年累计投资82万元,使扎鲁特旗德福村成为通辽市的小康示范村,为赤峰、锡盟、乌海市海勃湾灾区和困难职工总计捐款3.5万元。
    【编辑印发和出版发行书刊】5月,作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编纂出版了《WTO基本知识读本》。8月,为适应机构改革的需要,编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机关机构改革文件汇编》,其中国家领导人讲话7件,人事部领导讲话1件,国家下发的相关文件8件,自治区领导讲话4件,党政机构改革文件25件,有关资料91件。根据目标责任管理的需要,编印《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机关工作制度汇编》,包括:会议、公文、目标责任、提案处理、督查、文书、信息、信访、财务、政务、考核、机关建设、后勤保障等制度。按处室业务分工编印《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主要行政业务运行程序》,记录各处室的业务范围、职责、程序、手续和要求。编印《博士后工作文件汇编》,收录了1985年7月至1999年5月期间博士后工作主要文件、资料129件,参考资料7件。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