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盟市旗县

2002卷

  • 锡林郭勒盟
  • 【领导名录】
    盟委
    书  记:(蒙古族)
    副书记:陈朋山(女 9月离任)
            (9月任职)
            王今(1月离任)
            张雁卿(12月离任)
            高云(12月任职)
            王中和(12月任职)
    委  员:白和平(蒙古族)
            邓月楼(蒙古族)
            关晋恒
            其木格(女 蒙古族)
            王志远(11月任职)
            杨飞云(12月任职)
    人大
    主  任:王永(蒙古族)
            赛音朝克图(蒙古族)
            张忠
            达木林(蒙古族)
    行署
    盟  长:陈朋山(女 9月离任)
            (9月任职)
    副盟长:柳学军(11月任职)
            朝伦巴特尔(蒙古族 12月离任)
            高云(12月离任)
            李魁
            包志勇(蒙古族)
            范金星
            (12月任职)
    政协
    主  席:仁钦那木吉拉(蒙古族)
    副主席:胡斯来(蒙古族)
            高·拉希扎布(蒙古族)
            于广开
            李·巴特尔(蒙古族)
            康丙英
    纪检委
    书  记:白和平(蒙古族 11月离任)
    政法委
    书记:王志远
    法院
    院长:闫世儒(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阿尔斯楞(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关晋恒
    政  委:王战国
    【概况】2001年,锡林郭勒盟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东北部地区0.0~2.4℃,镶黄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5~6.7℃,其余地区2.7~4.4℃。与常年同期值相比,乌拉盖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偏高1~2℃。年大于等于30℃的总日数普遍超过13天,最高地区二连浩特市66天。降水总量呈偏少趋势,年降水总量二连浩特40.6毫米,正镶白旗312.1毫米,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122.6~169毫米,其余地区203.1~259.1毫米。与常年同期值相比,正镶白旗、东乌珠穆沁旗、镶黄旗偏少1~2成,二连浩特市偏少7成,其余地区偏少3~4成。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全盟范围内先后出现了10次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并伴有降温和大风天气。其中,东北部地区于11月6日形成“座冬雪”,局部地区11月19日形成白灾。到12月底,随着持续降雪、降温,锡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灾情日趋严重。中东部地区及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正蓝旗北部地区更甚,草场积雪深度平均30~50厘米,最深逾100厘米。全盟11个旗县市的112个苏木(乡)、546个嘎查(村)、18.27万人、994.5万头(只)牲畜受灾,受灾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其中特重灾区60个苏木、10万人、600万头(只)牲畜、面积7.54万平方公里。
        沙尘暴、雪暴并发。2000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2日,受蒙古气旋和高空强冷空气影响,锡盟境内遭受在隆冬季节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特大沙尘暴、雪暴袭击。其中,7个旗县市发生夹带沙尘暴的雪暴,4个旗发生沙尘暴。这次天气过程造成锡盟部分地区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全盟共有100个苏木镇(场)、286个嘎查交通受阻,43个苏木供电中断,27个苏木通信中断。走失102人,其中27人冻死,走散丢失牲畜30万头(只),其中死亡15.66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1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
         2001年春季,大部地区扬沙、沙尘暴天气远远超出历史同期值。3月至5月共出现18次大风、降温并伴有扬尘或沙尘暴天气过程。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是3月21日至22日和4月6日至8日两次,风速9~11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大部分草场和农田被沙尘掩埋,有的甚至连浅层牧草根系全部刮走,较深层的牧草根系也被刮得裸露在外,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锡盟出现冬季雪灾、春夏连旱,气候异常造成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速了自然生态的严重恶化。保护生态,恢复草原刻不容缓。盟委、行署实施的“围封转移”战略,合理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对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建设中,本着“保护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充分开发利用空中水”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综合经济】是年,锡盟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达743 54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 821万元,下降8.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 806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30 922万元,增长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 005元,增长6.9%。社会劳动生产率17 090元/人,比上年提高8.1%。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0%。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食品上涨2.2%(其中粮食上涨0.7%,肉类上涨6.6%,蛋类上涨3.9%);衣着和交通通讯分别上涨0.5%和1.2%;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上涨1.0%;居住上涨1.5%;烟酒用品及医疗保健分别下降1.8%和0.4%。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上涨1.7%。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年末全盟从业人员435 018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3 389人,下降3.8%;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54 082人,增长19.7%;乡村从业人员277 546人,增长0.5%。
        劳动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盟劳动部门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46家,6 835人(次)通过职介机构实现就业。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全年有89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受农牧业灾情影响 财政增支减收全盟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1 752万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 179万元,下降16.7%;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25 573万元,增长27.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4 449万元,增长63.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农牧业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农牧民增收困难较大;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有效容量不足,部分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和规范。
    【畜牧业】畜牧业生产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确保稳定发展的基础。2001年牧业年度,锡盟牲畜总头数1 618.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89.7万头(只),总增率32.8%。其中,大牲畜和羊总头数1 610.6万头(只),减少18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1 001.0万头(只),比上年下降5.3%,比重为61.8%。年末牲畜存栏904.6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898.9万头(只)。年内大小牲畜出栏730.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5.0%;出栏率71.8%,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商品率为127.1%,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8.5万吨,比上年下降10.9%;奶类产量12.6万吨,下降12.1%;羊绒毛产量1.4万吨,下降12.5%;皮张产量为783.9万张,下降0.9%。
    【农林渔业】2001年,锡盟由于受多种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呈负增长。粮食产量因灾和调整播种面积大幅度减产,全年粮油产量6.0万吨,比上年下降35.5%。其中粮食5.5万吨,下降33.0%;油料0.5万吨,下降51.9%。蔬菜产量62.1万吨,下降26.5%。青饲料(包括人工种草,下同)产量增幅较大,播种面积163.5万亩,增长103.6%,产量78.0万吨,增长96.0%,弥补了粮油及蔬菜减产的部分损失。全年造林面积22 994公顷,比上年增长17.7%。其中人工造林11 534公顷,增长16.5%;飞播造林面积11 460公顷,增长19.0%。新育苗面积218公顷,下降8.0%。零星植树83万株,下降21.7%。渔业生产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 437吨,比上年下降22.0%。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62.2万千瓦,比上年提高4.0%;机耕地面积261.6万亩,比上年增加28.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2万亩,增长21.6%;农村牧区用电量2 712.1万千瓦时,增长3.9%;化肥施用量(折纯)10 070吨,比上年下降0.5%。
    【工业 建筑业】2001年,锡盟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9 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0 039万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9 9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党中央企业1户,完成工业增加值91 139万元,地方企业13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8 9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 278万元,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 761万元。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8 641.6万元,盈亏相抵后净利润6 769.3万元,应缴税金21 872.3万元;亏损企业13户,亏损面9.7%。
    全盟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2 85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8.7%。全盟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29个,实现利润477.8万元。全年施工工程156个,各类房屋施工面积22.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继续较快增长。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年,锡盟固定资产投资238 50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195 831万元,增长39.8%;城镇居民个人投资9 809万元,增长16.5%;其它经济类型完成32 869万元,下降7.9%。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87 701万元,增长30.6%;更新改造投资7 053万元,下降45%;房地产投资17 765万元,增长68.5%。
        全盟建成投产项目24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6.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163 184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8.4%,提高6.1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改建公路472公里,原油开采8万吨,学校建筑面积24 167平方米,学生席位8 160个。
    【交通 邮电】交通客货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全盟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2 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公路货运周转量119 45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1%;公路客运周转量58 45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公路总里程7 232公里,新增144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 927公里,新增164公里。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 011万元,同比增长23.1%。电话用户总数135 887户,同比增长25.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8 820户,乡村电话27 067户,公用电话4 835户。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 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移动电话用户44 700户,同比增长20.2%。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11 734万元,同比增长31.9%。国信寻呼业务收入完成430万元,下降15.7%。全年函件总数428.2万件,增长1.9%;特快专递4.4万件,增长46.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 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年末互联网用户6 545户,比上年增长2.9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3 505户,非注册拨号用户3 022户,专线用户18户。
    【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2001年,锡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物价因素外,实际增长9.6%。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2.4亿元,同比增长11.0%;餐饮业2.3亿元,增长10.7%;制造业1.7亿元,增长9.4%;农业生产2.4亿元,增长9.2%;其它完成0.3亿元,增长11.7%。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1.7%;农村牧区零售额5.4亿元,增长7.8%。
    【对外贸易 旅游业】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2001年,锡盟外贸进出口总额34 6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出口总额11 796万美元,下降15.0%。进口总额22 805万美元,增长0.1%。在出口中,二连浩特边境贸易出口达11 381万美元,盟内出口415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国内资金62 702万元,同比增长66.1%;年内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个,直接利用外资1 5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
    草原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盟共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7万人(次),海外游客2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 237万元,比上年下降0.4%,创汇6 829万美元,同比增长10.2%。
    【环境保护】全盟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 3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基本完成了“一控双达标”目标任务。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草原生态建设总规模达1 926万亩,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作业面积30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9万亩。
    【金融 保险】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200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企业存款10.0亿元,增长3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5亿元,增长17.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7亿元,增长5.5%。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61.6亿元,银行现金支出17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7.1%,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4.0亿元,同比增长3.1%。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9 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人寿保险收入5 589万元,增长21.1%;财产险保收入3 537万元,增长5.1%。全年理赔保额2 585万元,增长35.7%,其中人寿险赔款总额380万元,增长15.1%,财产险赔款2 205万元,增长40%。
    【教育 科技】全盟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551人,在校生1 058人,毕业生22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站1个,在校生117人,毕业生20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334人,在校生2 105人,毕业生916人;普通中学64所,在校生54 471人;职业中学21所,在校生10 982人;小学236所,教学点191个,在校生78 76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7 748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小学82.6%,普通中学70.3%。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81.4万册,普通中学达66.4万册。
        全盟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 305份,技术承包项目数138项,成交额8 697.8万元,技术交易额329.7万元。
    【文化 卫生 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1年,锡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巩固一类文化站97个。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次。组织推荐一批文艺作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其中获国际奖21个,国家级奖13个,区级奖8个。农牧区放映电影2 498场,城镇发行新影片72部,复映70部,累计放映电影1 600场,观众20余万人(次)。全盟13支艺术表演团体创作了一系列新节目,其中重点抓了26个优秀剧节目排演,送文艺下乡演出706场,观众64.4万人(次)。旗县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20余次,其中送书1万余册。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3万册;文化站113个;无线广播发射台4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5 440座,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1座,有线电视入户4.2万户,电视覆盖率89.9%;《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7 706份,蒙文版3 282份;《草原都市》日发行量630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锡盟有卫生机构2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所,农村牧区有卫生院14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 8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 526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病床687张;全盟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 32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盟有普通业余体校2所,在校学生260人,专职教练员11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8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8 040人(次)。年内职工体育活动230余次,农牧区体育活动70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锡盟运动员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农运会获5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国比赛4次,获6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区比赛6次,获2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
    【人口】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锡盟人口总数91.8万人,增长1%,其中汉族人口60.2万人,增长1.9%;蒙古族人口27.8万人,下降0.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8万人,下降1.1%。全年出生9 942人,出生率10.9‰;死亡3 248人,死亡率3.60‰;自然增长6 694人,自然增长率7.3‰。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下降,增收困难较大。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45元,比上年增加337元,增长7.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823元,减少470元,下降20.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4 008元,增长9.7%;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 018元,下降10.9%,其中,现金支出1 712元,下降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4%和39.1%。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8.1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15.05平方米。
    【社会保障】锡盟各类社会福利院17个,有床位308张;精神病院1所,床位100张,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 358人,得到临时救济人数9 823人,定期救济1 165人,其他救济635人。锡盟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力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发放情况较好。锡盟失业保障金发放3 363人(次),增长2.3倍,发放金额1 23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全年为1 112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上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38.8万元,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96.5万元。年末,锡盟有86 533名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27 170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增长6.4%。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锡林郭勒盟
  • 【领导名录】
    盟委
    书  记:(蒙古族)
    副书记:陈朋山(女 9月离任)
            (9月任职)
            王今(1月离任)
            张雁卿(12月离任)
            高云(12月任职)
            王中和(12月任职)
    委  员:白和平(蒙古族)
            邓月楼(蒙古族)
            关晋恒
            其木格(女 蒙古族)
            王志远(11月任职)
            杨飞云(12月任职)
    人大
    主  任:王永(蒙古族)
            赛音朝克图(蒙古族)
            张忠
            达木林(蒙古族)
    行署
    盟  长:陈朋山(女 9月离任)
            (9月任职)
    副盟长:柳学军(11月任职)
            朝伦巴特尔(蒙古族 12月离任)
            高云(12月离任)
            李魁
            包志勇(蒙古族)
            范金星
            (12月任职)
    政协
    主  席:仁钦那木吉拉(蒙古族)
    副主席:胡斯来(蒙古族)
            高·拉希扎布(蒙古族)
            于广开
            李·巴特尔(蒙古族)
            康丙英
    纪检委
    书  记:白和平(蒙古族 11月离任)
    政法委
    书记:王志远
    法院
    院长:闫世儒(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阿尔斯楞(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关晋恒
    政  委:王战国
    【概况】2001年,锡林郭勒盟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东北部地区0.0~2.4℃,镶黄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5~6.7℃,其余地区2.7~4.4℃。与常年同期值相比,乌拉盖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偏高1~2℃。年大于等于30℃的总日数普遍超过13天,最高地区二连浩特市66天。降水总量呈偏少趋势,年降水总量二连浩特40.6毫米,正镶白旗312.1毫米,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122.6~169毫米,其余地区203.1~259.1毫米。与常年同期值相比,正镶白旗、东乌珠穆沁旗、镶黄旗偏少1~2成,二连浩特市偏少7成,其余地区偏少3~4成。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全盟范围内先后出现了10次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并伴有降温和大风天气。其中,东北部地区于11月6日形成“座冬雪”,局部地区11月19日形成白灾。到12月底,随着持续降雪、降温,锡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灾情日趋严重。中东部地区及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正蓝旗北部地区更甚,草场积雪深度平均30~50厘米,最深逾100厘米。全盟11个旗县市的112个苏木(乡)、546个嘎查(村)、18.27万人、994.5万头(只)牲畜受灾,受灾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其中特重灾区60个苏木、10万人、600万头(只)牲畜、面积7.54万平方公里。
        沙尘暴、雪暴并发。2000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2日,受蒙古气旋和高空强冷空气影响,锡盟境内遭受在隆冬季节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特大沙尘暴、雪暴袭击。其中,7个旗县市发生夹带沙尘暴的雪暴,4个旗发生沙尘暴。这次天气过程造成锡盟部分地区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全盟共有100个苏木镇(场)、286个嘎查交通受阻,43个苏木供电中断,27个苏木通信中断。走失102人,其中27人冻死,走散丢失牲畜30万头(只),其中死亡15.66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1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
         2001年春季,大部地区扬沙、沙尘暴天气远远超出历史同期值。3月至5月共出现18次大风、降温并伴有扬尘或沙尘暴天气过程。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是3月21日至22日和4月6日至8日两次,风速9~11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大部分草场和农田被沙尘掩埋,有的甚至连浅层牧草根系全部刮走,较深层的牧草根系也被刮得裸露在外,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锡盟出现冬季雪灾、春夏连旱,气候异常造成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速了自然生态的严重恶化。保护生态,恢复草原刻不容缓。盟委、行署实施的“围封转移”战略,合理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对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建设中,本着“保护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充分开发利用空中水”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综合经济】是年,锡盟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达743 54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 821万元,下降8.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 806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30 922万元,增长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 005元,增长6.9%。社会劳动生产率17 090元/人,比上年提高8.1%。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0%。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食品上涨2.2%(其中粮食上涨0.7%,肉类上涨6.6%,蛋类上涨3.9%);衣着和交通通讯分别上涨0.5%和1.2%;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上涨1.0%;居住上涨1.5%;烟酒用品及医疗保健分别下降1.8%和0.4%。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上涨1.7%。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年末全盟从业人员435 018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3 389人,下降3.8%;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54 082人,增长19.7%;乡村从业人员277 546人,增长0.5%。
        劳动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盟劳动部门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46家,6 835人(次)通过职介机构实现就业。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全年有89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受农牧业灾情影响 财政增支减收全盟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1 752万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 179万元,下降16.7%;上划党中央“两税”收入25 573万元,增长27.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4 449万元,增长63.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农牧业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农牧民增收困难较大;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有效容量不足,部分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社会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和规范。
    【畜牧业】畜牧业生产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确保稳定发展的基础。2001年牧业年度,锡盟牲畜总头数1 618.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189.7万头(只),总增率32.8%。其中,大牲畜和羊总头数1 610.6万头(只),减少18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1 001.0万头(只),比上年下降5.3%,比重为61.8%。年末牲畜存栏904.6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898.9万头(只)。年内大小牲畜出栏730.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5.0%;出栏率71.8%,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商品率为127.1%,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8.5万吨,比上年下降10.9%;奶类产量12.6万吨,下降12.1%;羊绒毛产量1.4万吨,下降12.5%;皮张产量为783.9万张,下降0.9%。
    【农林渔业】2001年,锡盟由于受多种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呈负增长。粮食产量因灾和调整播种面积大幅度减产,全年粮油产量6.0万吨,比上年下降35.5%。其中粮食5.5万吨,下降33.0%;油料0.5万吨,下降51.9%。蔬菜产量62.1万吨,下降26.5%。青饲料(包括人工种草,下同)产量增幅较大,播种面积163.5万亩,增长103.6%,产量78.0万吨,增长96.0%,弥补了粮油及蔬菜减产的部分损失。全年造林面积22 994公顷,比上年增长17.7%。其中人工造林11 534公顷,增长16.5%;飞播造林面积11 460公顷,增长19.0%。新育苗面积218公顷,下降8.0%。零星植树83万株,下降21.7%。渔业生产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 437吨,比上年下降22.0%。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62.2万千瓦,比上年提高4.0%;机耕地面积261.6万亩,比上年增加28.9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2万亩,增长21.6%;农村牧区用电量2 712.1万千瓦时,增长3.9%;化肥施用量(折纯)10 070吨,比上年下降0.5%。
    【工业 建筑业】2001年,锡盟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9 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0 039万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9 9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党中央企业1户,完成工业增加值91 139万元,地方企业133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8 9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 278万元,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 761万元。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8 641.6万元,盈亏相抵后净利润6 769.3万元,应缴税金21 872.3万元;亏损企业13户,亏损面9.7%。
    全盟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2 85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8.7%。全盟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29个,实现利润477.8万元。全年施工工程156个,各类房屋施工面积22.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继续较快增长。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001年,锡盟固定资产投资238 50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完成195 831万元,增长39.8%;城镇居民个人投资9 809万元,增长16.5%;其它经济类型完成32 869万元,下降7.9%。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87 701万元,增长30.6%;更新改造投资7 053万元,下降45%;房地产投资17 765万元,增长68.5%。
        全盟建成投产项目24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6.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163 184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8.4%,提高6.1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改建公路472公里,原油开采8万吨,学校建筑面积24 167平方米,学生席位8 160个。
    【交通 邮电】交通客货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全盟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2 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公路货运周转量119 45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1%;公路客运周转量58 45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公路总里程7 232公里,新增144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 927公里,新增164公里。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 011万元,同比增长23.1%。电话用户总数135 887户,同比增长25.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8 820户,乡村电话27 067户,公用电话4 835户。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 6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3%。移动电话用户44 700户,同比增长20.2%。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11 734万元,同比增长31.9%。国信寻呼业务收入完成430万元,下降15.7%。全年函件总数428.2万件,增长1.9%;特快专递4.4万件,增长46.7%。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 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年末互联网用户6 545户,比上年增长2.9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3 505户,非注册拨号用户3 022户,专线用户18户。
    【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2001年,锡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物价因素外,实际增长9.6%。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2.4亿元,同比增长11.0%;餐饮业2.3亿元,增长10.7%;制造业1.7亿元,增长9.4%;农业生产2.4亿元,增长9.2%;其它完成0.3亿元,增长11.7%。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1.7%;农村牧区零售额5.4亿元,增长7.8%。
    【对外贸易 旅游业】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2001年,锡盟外贸进出口总额34 6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出口总额11 796万美元,下降15.0%。进口总额22 805万美元,增长0.1%。在出口中,二连浩特边境贸易出口达11 381万美元,盟内出口415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国内资金62 702万元,同比增长66.1%;年内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个,直接利用外资1 5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
    草原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盟共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7万人(次),海外游客2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 237万元,比上年下降0.4%,创汇6 829万美元,同比增长10.2%。
    【环境保护】全盟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面积19 3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盟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基本完成了“一控双达标”目标任务。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草原生态建设总规模达1 926万亩,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作业面积30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9万亩。
    【金融 保险】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200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企业存款10.0亿元,增长3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5亿元,增长17.3%。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7亿元,增长5.5%。全年银行现金收入161.6亿元,银行现金支出17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7.1%,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4.0亿元,同比增长3.1%。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9 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人寿保险收入5 589万元,增长21.1%;财产险保收入3 537万元,增长5.1%。全年理赔保额2 585万元,增长35.7%,其中人寿险赔款总额380万元,增长15.1%,财产险赔款2 205万元,增长40%。
    【教育 科技】全盟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551人,在校生1 058人,毕业生22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站1个,在校生117人,毕业生20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334人,在校生2 105人,毕业生916人;普通中学64所,在校生54 471人;职业中学21所,在校生10 982人;小学236所,教学点191个,在校生78 76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17 748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按规定标准配备的学校比例分别为:小学82.6%,普通中学70.3%。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81.4万册,普通中学达66.4万册。
        全盟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 305份,技术承包项目数138项,成交额8 697.8万元,技术交易额329.7万元。
    【文化 卫生 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1年,锡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巩固一类文化站97个。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次。组织推荐一批文艺作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其中获国际奖21个,国家级奖13个,区级奖8个。农牧区放映电影2 498场,城镇发行新影片72部,复映70部,累计放映电影1 600场,观众20余万人(次)。全盟13支艺术表演团体创作了一系列新节目,其中重点抓了26个优秀剧节目排演,送文艺下乡演出706场,观众64.4万人(次)。旗县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20余次,其中送书1万余册。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3万册;文化站113个;无线广播发射台4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5 440座,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1座,有线电视入户4.2万户,电视覆盖率89.9%;《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7 706份,蒙文版3 282份;《草原都市》日发行量630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锡盟有卫生机构2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所,农村牧区有卫生院14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 8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 526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病床687张;全盟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 32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盟有普通业余体校2所,在校学生260人,专职教练员11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8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8 040人(次)。年内职工体育活动230余次,农牧区体育活动70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锡盟运动员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农运会获5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国比赛4次,获6块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参加全区比赛6次,获2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
    【人口】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锡盟人口总数91.8万人,增长1%,其中汉族人口60.2万人,增长1.9%;蒙古族人口27.8万人,下降0.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8万人,下降1.1%。全年出生9 942人,出生率10.9‰;死亡3 248人,死亡率3.60‰;自然增长6 694人,自然增长率7.3‰。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下降,增收困难较大。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45元,比上年增加337元,增长7.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823元,减少470元,下降20.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4 008元,增长9.7%;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 018元,下降10.9%,其中,现金支出1 712元,下降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4%和39.1%。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居住面积18.1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15.05平方米。
    【社会保障】锡盟各类社会福利院17个,有床位308张;精神病院1所,床位100张,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 358人,得到临时救济人数9 823人,定期救济1 165人,其他救济635人。锡盟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力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发放情况较好。锡盟失业保障金发放3 363人(次),增长2.3倍,发放金额1 23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全年为1 112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上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38.8万元,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96.5万元。年末,锡盟有86 533名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长1%;27 170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增长6.4%。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