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经济

2002卷

  • 农业
  • 【领导名录】
    厅  长:云德奎(蒙古族)
    副厅长:王守陆
            高云平
            尚金荣
    纪检组长:李桂兰(女)
    【概况】2001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切实加强组织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业生产健康发展。粮食总产量达1 239.10万吨,比上年减产2.78万吨;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6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950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2%。
    【落实农村政策】以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继续完善全区土地延包工作,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15.6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04.6万份,基本摸清全区土地流转情况,加大规范和指导力度;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全区乡村财物公开面已达85%以上;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党中央调整税费改革部署后,及时调整工作,确保减负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发放负担卡到户率达98.2%。
    【农业执法】《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后,制定7个配套文件,加强农业立法工作;下放和取消农业行政审批事项20项,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务公开;依法确立6个事业单位为行政委托执法机构,培训全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7 000多名,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建立“农业行政执法责任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依法行政的规章制度,规范农业执法行为;开展以种子法为重点的农业执法检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结构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优质专用粮油糖(料)作物品种占总播面积的25.8%,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660万亩;获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已达210个,比上年增加31个,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由上年的71个增至75个;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为适应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全区青饲料种植面积发展到499万亩,比上年增加303万亩,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初步形成;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渔业总产量7.16万吨,比上年增长5.5%。名优特水产品产量达1.07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14%,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新亮点。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颈。2001年新增蔬菜保护地3.5万亩,达到23万亩;全区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 36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6%。
    【科技兴农】农业增效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农业增效工程实施面积3 047万亩,18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种子包衣推广2 45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实施机械化深施化肥、行走式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饲草料加工等8项农业机械重点技术面积达4 303万亩,加工农作物秸秆73.4亿公斤,新增产值19.87亿元;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启动首批16项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活动,推动全区农业科技承包活动深入开展。
    【农垦经济】全区国有农牧场系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6亿元(90不变价,现价为15.5亿元),农牧场人均纯收入2 348元,完成税收任务8 087万元,国有农牧场系统改革调研和基础性工作有新的进展,从国家和自治区争取到4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改革;农牧场土地确权已开始试点。
    【农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在自治区种子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体系等农业专项投资2 325万元,对全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灾救灾】2001年,全区大部分地区连续3年遭受大面积持续性特大旱灾,有近500万亩农田因旱未播,农作物累积受灾面积5 898万亩,成灾面积3 321万亩,绝收面积1 361万亩。由于干旱少雨,农作物虫害严重,虫害面积达5 200万亩(次),成灾面积357万亩,绝收31万亩。全区因灾损失粮食约50亿斤,油料26万吨,农业经济损失达60亿元。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抗旱春播工作,及时召开抗旱春播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紧急通知,安排部属抗灾救灾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亲临重点灾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农业厅领导深入重灾区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抗灾减灾救灾,并多次赴农业部专题汇报灾情,得到农业部对自治区抗旱救灾工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先后几次分配给自治区救灾柴油、化肥补贴款650万元。
    【全区农业工作会议】1月15日,自治区农业厅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农业工作会议。重点研究部署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提出紧紧围绕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把发展以绿色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实施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推进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以切实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基础,以加强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支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全区盟市农业局长会议】9月8日,自治区农业厅在东胜市、达拉特旗召开全区盟市农业局长会议。会议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各地在结构调整中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要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发展特色、绿色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科技体制创新。会议交流经验,明确工作思路,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8月15日,全区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正式启动,自治区和各盟市相继成立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的专门机构,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和2002年的目标,开展土地确权试点和前期各项准备,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起步顺利。其中进度较快的兴安盟已划定4个国有农牧场的土地使用界限;包头市办理258宗在国有农牧场境内的居民点工矿用地的土地证;锡林浩特也完成部分农场的土地划界、其他盟市在收集整理资料,做确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农垦改革】自治区农业厅与劳动厅、财政厅、企业工委、兴安盟行署等部门组成联合考察组赴湖北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这是自治区有关部门首次组成联合考察组赴区外考察农垦改革情况。10月20日,自治区副主席傅守正对农垦改革作出批示,要求按照全国农垦改革工作会议的精神,尽快提出深化农垦改革的意见。
    【农机作业】200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重点组织实施以机械化春播、夏收、秋翻、抗灾救灾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战役”。全区共完成机耕6 211.2万亩,机播4 762.2万亩,机收1 154.9万亩,机械化水平分别为57.0%、56.0%和13.6%,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2%。
    抗旱春播中全区投入拖拉机37.6万台,配套农机具41.3万部,农用运输车11.5万辆,大力推行机械抗旱播种措施,其中重点实施地膜覆盖464.3万亩,坐水播种253.1万亩。突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全区安排7个试验区,实施面积125.5亩。夏收着重组织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全区374台联合收割机组成9个作业队到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参加麦收作业,完成机收小麦32.7万亩。区内麦收会战投入6 579台收割机,其中引进区外2 433台,完成机械抢收小麦462.7万亩,占小麦收获面积的72.8%。针对2000年至冬2001年春自治区东部5盟市遭受特大雪灾的实际,自治区农业厅首次提出,把农机抗灾救灾作为与机械化春播、夏收、秋翻“三大战役”并重的第四战役,要求受灾盟市农机部门全力组织生产自救,其它盟市开展对口支援,组织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为灾区清雪开道2.3万公里,加工运送饲草料7.7万吨,转移受灾牲畜84.2万头(只),有力地支援牧区抗灾保畜。
    【渔业】6月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自治区农业厅代表双方签订“渔业科技合作协议”,确立自治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渔业信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关系。9月3日,全区渔政管理工作会议在通辽市召开,会议就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和下一步渔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农业信息】“内蒙古农业信息网”于2001年1月正式开通并运行。网站是自治区农业厅主办,内蒙古农业信息中心承办的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其宗旨是:“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主要内容包括:全区农业系统基本情况、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专家资源库、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推荐企业、农业新闻、农业论坛、植保、种子、土肥、绿色食品、农产品市场及供求信息、网上书城、WTO专栏等30余个栏目。与中国农业信息网、各省农业网站、农业高等院校网站、区内各盟市农业网站以及搜狐、雅虎等网站做链接。每天及时发布、更新大量农业信息。网站空间已达到150M,农业信息达3 000多条,日均点击率达到300人次。7月,开通基于农业厅局域网的“内蒙古农业厅政务网”(内网),网上开设政务信息、内部参考、新闻快讯、学习园地、休闲娱乐、工具下载等栏目,内蒙古农业厅政务网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建成自治区农业信息网络主干网络平台,应用环境正在建设当中,办公自动化环境已在试运行阶段。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业
  • 【领导名录】
    厅  长:云德奎(蒙古族)
    副厅长:王守陆
            高云平
            尚金荣
    纪检组长:李桂兰(女)
    【概况】2001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切实加强组织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业生产健康发展。粮食总产量达1 239.10万吨,比上年减产2.78万吨;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6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950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2%。
    【落实农村政策】以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继续完善全区土地延包工作,签订土地承包合同315.6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04.6万份,基本摸清全区土地流转情况,加大规范和指导力度;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全区乡村财物公开面已达85%以上;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党中央调整税费改革部署后,及时调整工作,确保减负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发放负担卡到户率达98.2%。
    【农业执法】《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后,制定7个配套文件,加强农业立法工作;下放和取消农业行政审批事项20项,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务公开;依法确立6个事业单位为行政委托执法机构,培训全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7 000多名,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建立“农业行政执法责任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依法行政的规章制度,规范农业执法行为;开展以种子法为重点的农业执法检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结构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优质专用粮油糖(料)作物品种占总播面积的25.8%,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660万亩;获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已达210个,比上年增加31个,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由上年的71个增至75个;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为适应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全区青饲料种植面积发展到499万亩,比上年增加303万亩,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初步形成;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渔业总产量7.16万吨,比上年增长5.5%。名优特水产品产量达1.07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14%,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新亮点。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颈。2001年新增蔬菜保护地3.5万亩,达到23万亩;全区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 36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6%。
    【科技兴农】农业增效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农业增效工程实施面积3 047万亩,18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种子包衣推广2 45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实施机械化深施化肥、行走式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饲草料加工等8项农业机械重点技术面积达4 303万亩,加工农作物秸秆73.4亿公斤,新增产值19.87亿元;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启动首批16项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活动,推动全区农业科技承包活动深入开展。
    【农垦经济】全区国有农牧场系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6亿元(90不变价,现价为15.5亿元),农牧场人均纯收入2 348元,完成税收任务8 087万元,国有农牧场系统改革调研和基础性工作有新的进展,从国家和自治区争取到4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改革;农牧场土地确权已开始试点。
    【农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在自治区种子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体系等农业专项投资2 325万元,对全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灾救灾】2001年,全区大部分地区连续3年遭受大面积持续性特大旱灾,有近500万亩农田因旱未播,农作物累积受灾面积5 898万亩,成灾面积3 321万亩,绝收面积1 361万亩。由于干旱少雨,农作物虫害严重,虫害面积达5 200万亩(次),成灾面积357万亩,绝收31万亩。全区因灾损失粮食约50亿斤,油料26万吨,农业经济损失达60亿元。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抗旱春播工作,及时召开抗旱春播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紧急通知,安排部属抗灾救灾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亲临重点灾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农业厅领导深入重灾区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抗灾减灾救灾,并多次赴农业部专题汇报灾情,得到农业部对自治区抗旱救灾工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先后几次分配给自治区救灾柴油、化肥补贴款650万元。
    【全区农业工作会议】1月15日,自治区农业厅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农业工作会议。重点研究部署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提出紧紧围绕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把发展以绿色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实施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推进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以切实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基础,以加强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支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全区盟市农业局长会议】9月8日,自治区农业厅在东胜市、达拉特旗召开全区盟市农业局长会议。会议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各地在结构调整中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要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发展特色、绿色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科技体制创新。会议交流经验,明确工作思路,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8月15日,全区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正式启动,自治区和各盟市相继成立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的专门机构,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和2002年的目标,开展土地确权试点和前期各项准备,国有农牧场土地确权工作起步顺利。其中进度较快的兴安盟已划定4个国有农牧场的土地使用界限;包头市办理258宗在国有农牧场境内的居民点工矿用地的土地证;锡林浩特也完成部分农场的土地划界、其他盟市在收集整理资料,做确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农垦改革】自治区农业厅与劳动厅、财政厅、企业工委、兴安盟行署等部门组成联合考察组赴湖北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这是自治区有关部门首次组成联合考察组赴区外考察农垦改革情况。10月20日,自治区副主席傅守正对农垦改革作出批示,要求按照全国农垦改革工作会议的精神,尽快提出深化农垦改革的意见。
    【农机作业】200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重点组织实施以机械化春播、夏收、秋翻、抗灾救灾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战役”。全区共完成机耕6 211.2万亩,机播4 762.2万亩,机收1 154.9万亩,机械化水平分别为57.0%、56.0%和13.6%,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2%。
    抗旱春播中全区投入拖拉机37.6万台,配套农机具41.3万部,农用运输车11.5万辆,大力推行机械抗旱播种措施,其中重点实施地膜覆盖464.3万亩,坐水播种253.1万亩。突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全区安排7个试验区,实施面积125.5亩。夏收着重组织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全区374台联合收割机组成9个作业队到河南、河北、天津等地参加麦收作业,完成机收小麦32.7万亩。区内麦收会战投入6 579台收割机,其中引进区外2 433台,完成机械抢收小麦462.7万亩,占小麦收获面积的72.8%。针对2000年至冬2001年春自治区东部5盟市遭受特大雪灾的实际,自治区农业厅首次提出,把农机抗灾救灾作为与机械化春播、夏收、秋翻“三大战役”并重的第四战役,要求受灾盟市农机部门全力组织生产自救,其它盟市开展对口支援,组织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为灾区清雪开道2.3万公里,加工运送饲草料7.7万吨,转移受灾牲畜84.2万头(只),有力地支援牧区抗灾保畜。
    【渔业】6月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自治区农业厅代表双方签订“渔业科技合作协议”,确立自治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渔业信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关系。9月3日,全区渔政管理工作会议在通辽市召开,会议就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和下一步渔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农业信息】“内蒙古农业信息网”于2001年1月正式开通并运行。网站是自治区农业厅主办,内蒙古农业信息中心承办的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其宗旨是:“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主要内容包括:全区农业系统基本情况、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专家资源库、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推荐企业、农业新闻、农业论坛、植保、种子、土肥、绿色食品、农产品市场及供求信息、网上书城、WTO专栏等30余个栏目。与中国农业信息网、各省农业网站、农业高等院校网站、区内各盟市农业网站以及搜狐、雅虎等网站做链接。每天及时发布、更新大量农业信息。网站空间已达到150M,农业信息达3 000多条,日均点击率达到300人次。7月,开通基于农业厅局域网的“内蒙古农业厅政务网”(内网),网上开设政务信息、内部参考、新闻快讯、学习园地、休闲娱乐、工具下载等栏目,内蒙古农业厅政务网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建成自治区农业信息网络主干网络平台,应用环境正在建设当中,办公自动化环境已在试运行阶段。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