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科教卫外体

2002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领导名录】
    党 委 书记:云福俊(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董方成
    副  校  长:常佶
    纪 检 书记:阿日德(蒙古族)
    副  校  长:谭福贵(蒙古族)
                朱炳文
                邢永明
                刘进荣 
    【概况】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相结合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校园占地624亩,农场508亩,建筑面积近39万平方米(电力学院占地1 200亩,教学区6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1个学院,1个直属系,4个教学部,共16个二级教学单位,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培养与授权以及一个工商管理二学位专业。学校设有36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和22个高职专业,各类在校就读学生达15 0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2 600多人(电力学院269人),专任教师930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人(电力学院3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2人(电力学院62人),研究生导师112人。5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培养途径获得了博士、硕士及第二学士学位。学校设有网络信息中心,计算中心,7个实验中心以及25个科研院所。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呼和浩特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蒙古考点,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应用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示范基地等设在这里。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两课"改革取得新进展,在“两课"、基础课、专业课中注重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两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已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组织力量编写学生“两课"社会实践论文集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先后出台并实施《内蒙古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攻读双学士学位暂行细则》、《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普通专科生升入本科学习的暂行实施细则》、《内蒙古工业大学辅修制暂行实施细则》,进一步调动学生培养自己成为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学校成立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学科建设工作,2001年新增机械工程、材料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与学位授予权,新增制药工程、财务管理、印刷与图文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交通工程、法学等7个本科专业,学校投入1 200多万元,对新专业,新增硕士点,拟报博士点学科进行硬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完成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决策与指挥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督导制度》。
    【产学研结合】学校坚持以自治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方向,重视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支持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突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全年共批准科研项目79项,合同额242万元,签订科技服务合同8项、合同额600万元,校科研院所共收入146万元,申请并获得批准专利3项,全年主编、参编出版著作、大专院校教材11部,发表论文458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办产业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适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全年实现产值1 597万元,利税225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85万元,为提高校办产业的质量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在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投入的同时,注重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新建学生公寓8 960平方米,投资1 700万元购置学生公寓14 000平方米,补贴200万元购置了72套教工住宅商品房;加大投入,拆除校园西生活区平房和违章建筑,改造校园道路和照明设施,绿化和美化校园空地,拆除学校西墙外的临建,清理周边环境,保证学校的稳定;新建成多媒体教室2个(160座),投影教室7个(1 340座),改造外语语音室一个(40座),东扩操场并修建近百米的看台。
    【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源,稳定与充实教师队伍,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通过免试直推定向硕士生、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攻读高学位等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通过接收统配的应届优秀毕业生、面向社会招聘所需人才等途径,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通过推选中青年骨干教师为“321”、“1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职称评定等有效手段,逐步优化教师结构。
    【深化改革】在原有8个学院的基础上,2001年11月又成立了机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使二级学院达到11个,进一步优化办学资源,激活基层办学的活力。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01年11月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初步形成“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市场驱动、集约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股份制改革,大理石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着手进行改组、改制。在逐步推进校产业改革中,努力探索校办企业面向市场求发展的经营机制。
    【学生工作】学校始终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在自治区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别组织奖,夺得“挑战杯”;参加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团体总分列21位,创下自治区高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最好成绩;“梦之帆”合唱团艺术歌曲演唱获全区大赛业余组一等奖、全国大赛业余组二等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2001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2%,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65%,均处在全区高校前列。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领导名录】
    党 委 书记:云福俊(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董方成
    副  校  长:常佶
    纪 检 书记:阿日德(蒙古族)
    副  校  长:谭福贵(蒙古族)
                朱炳文
                邢永明
                刘进荣 
    【概况】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相结合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校园占地624亩,农场508亩,建筑面积近39万平方米(电力学院占地1 200亩,教学区6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1个学院,1个直属系,4个教学部,共16个二级教学单位,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培养与授权以及一个工商管理二学位专业。学校设有36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和22个高职专业,各类在校就读学生达15 0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2 600多人(电力学院269人),专任教师930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人(电力学院3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2人(电力学院62人),研究生导师112人。5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培养途径获得了博士、硕士及第二学士学位。学校设有网络信息中心,计算中心,7个实验中心以及25个科研院所。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呼和浩特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蒙古考点,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应用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示范基地等设在这里。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两课"改革取得新进展,在“两课"、基础课、专业课中注重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两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已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组织力量编写学生“两课"社会实践论文集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先后出台并实施《内蒙古工业大学优秀本科生攻读双学士学位暂行细则》、《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普通专科生升入本科学习的暂行实施细则》、《内蒙古工业大学辅修制暂行实施细则》,进一步调动学生培养自己成为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学校成立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学科建设工作,2001年新增机械工程、材料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与学位授予权,新增制药工程、财务管理、印刷与图文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交通工程、法学等7个本科专业,学校投入1 200多万元,对新专业,新增硕士点,拟报博士点学科进行硬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完成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决策与指挥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督导制度》。
    【产学研结合】学校坚持以自治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方向,重视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支持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突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全年共批准科研项目79项,合同额242万元,签订科技服务合同8项、合同额600万元,校科研院所共收入146万元,申请并获得批准专利3项,全年主编、参编出版著作、大专院校教材11部,发表论文458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办产业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适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全年实现产值1 597万元,利税225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85万元,为提高校办产业的质量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在积极争取政府对学校投入的同时,注重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新建学生公寓8 960平方米,投资1 700万元购置学生公寓14 000平方米,补贴200万元购置了72套教工住宅商品房;加大投入,拆除校园西生活区平房和违章建筑,改造校园道路和照明设施,绿化和美化校园空地,拆除学校西墙外的临建,清理周边环境,保证学校的稳定;新建成多媒体教室2个(160座),投影教室7个(1 340座),改造外语语音室一个(40座),东扩操场并修建近百米的看台。
    【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人力资源,稳定与充实教师队伍,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通过免试直推定向硕士生、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攻读高学位等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通过接收统配的应届优秀毕业生、面向社会招聘所需人才等途径,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通过推选中青年骨干教师为“321”、“1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职称评定等有效手段,逐步优化教师结构。
    【深化改革】在原有8个学院的基础上,2001年11月又成立了机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使二级学院达到11个,进一步优化办学资源,激活基层办学的活力。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01年11月成立后勤服务集团,初步形成“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市场驱动、集约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股份制改革,大理石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着手进行改组、改制。在逐步推进校产业改革中,努力探索校办企业面向市场求发展的经营机制。
    【学生工作】学校始终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在自治区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别组织奖,夺得“挑战杯”;参加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团体总分列21位,创下自治区高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最好成绩;“梦之帆”合唱团艺术歌曲演唱获全区大赛业余组一等奖、全国大赛业余组二等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2001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2%,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65%,均处在全区高校前列。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