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经济

2002卷

  • 盐业管理
  • 【领导名录】
    局长 经理:赵玉怀
    副局长 副经理:李树森
                  刘建潮(女)
    党委副书记:杜爱华
    总经济师:张占选
    【经济指标】全年生产成品盐151.87万吨,完成自治区计划125万吨的121.50%,较上年同期增加14.12万吨。销售盐145.93万吨,较上年增加8.86万吨,其中销售食盐27.92万吨,完成计划101.64%,较上年增加3.40万吨;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82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利税总额1.88亿元。
        运销企业累计销售各类盐20.15万吨,为计划的111.64%,较上年增加16 800吨;其中,食用盐144 918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0 328吨。2001年全区直属运销企业实际销售收入22 06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 697万元。
    【规范产销行为 净化盐业市场】2001年2月和8月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先后对“黄骅事件”、“宁县事件”进行曝光,自治区盐务管理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重要批示和国家经贸委《紧急通知》精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做到严格自律。对外则进行食盐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各盟市、旗县相继成立打假治劣领导机构,结合各自地区实际,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继续积极宣传盐业法律、法规和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伪辨别能力,巩固碘缺乏病的防治成果,全年共散发宣传品83万份,在电台、电视台宣传1 179次,在报刊刊登文章221篇,宣传支出费用32万元;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措450万元,用于盐政执法交通、通讯设施和办案工具的购置,提高全区的盐政装备水平和执法办案效率;同时继续发挥与周边省市治理省际边界盐业市场联合执法体系作用,分别召开了辽、吉、黑、内蒙古,辽、冀、内蒙古,陕、甘、宁、晋、新、青、内蒙古三个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加强省际边界合作,联合打击省际间涉盐违法活动,收到很好效果;重点加强市场缉查力度,2001年全区盐政执法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协作检查食盐市场6 033次、销售点82 050个、用盐单位10 360个,使全区盐业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全年共查获涉盐违法案件1 812起,比上年同期下降47.12%;查获非法盐产品3 049吨,比上年下降33.52%;没收非法盐产品2 384吨,比上年下降41.87%。
    【调整产业 产品结构】近年来,全国盐产大于销的局面一直未能得到缓解,区内供大于求的矛盾仍未得以改变。为求得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区内大型盐业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品结构,从单一盐的品种逐步形成盐、盐化工、盐田生物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兰太实业股份公司以盐产品为依托,实施年产1万吨金属钠扩建工程于2001年12月一次试车投产,总投资1.17亿元的天然胡萝卜素基地扩建工程于年底已完成投资2 232万元,还主动调整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剥离驼绒、大理石滞销产品的生产,实现产业、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运销企业在食盐销售是个定数的情况下,实施了“一体两翼”(以食盐销售为主体,以扩大多品种盐、畜牧业用盐销售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在做好食盐销售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畜牧业用盐和多品种营养盐的销售,取得明显效果。全区运销企业销售畜牧业用盐12 590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 813吨。其中销售矿物质饲料盐砖、盐粉4 089吨,较上年增加2 388吨,畜牧业用盐销售呈快速上升趋势。多品种营养盐也逐步扩大销售,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繁荣盐业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品结构向多品种、高档次方向发展。
    【质量管理】健全质保体系,确保合格碘盐供应,是盐业系统工作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沙尘暴频繁、降水量极少、干旱严重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精心组织生产,严格管理,严把质量关,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了盐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第四季度全区海湖盐对区内食盐定点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运销企业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的质保体系,按照自治区盐务局的统一部署,到下半年,全区已有10个盟市级盐业运销企业建立了中心化验室,加强了碘盐质量监测手段。
    【增强服务意识】盐业是专营行业,旧的盐商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为增强服务意识,改进经营作风,运销企业积极向社会推行优质服务。赤峰市分公司率先在运销企业系统内开展“创一流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他们以抓窗口建设为突破口,对营业室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样品柜,设置休息处、饮水处等便民服务设施;窗口人员统一着装上岗,积极开展导购服务,推行使用文明用语;还先后制定《创一流服务,树行业新风考核验收标准》、《企业服务规范》、《窗口人员应知应会》、《窗口人员服务等级考核评比办法》以及3个违规处罚细则等制度;实行制度上墙,设置意见簿,从而规范了行为,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盐业企业在“三讲”活动中,重点结合企业实际讲出实效。大家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强化食盐专营、向全民供应合格碘盐、努力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紧密地联系起来;认真找出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方案,使“三讲”学习教育落在实处,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在全行业积极开展“三热爱”活动,全区盐业企业党组织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创建活动,经各级组织推荐,是年全区共评选出先进个人21名。
    【存在问题】一是官商、坐商作风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产品品种单一,科技附加值不高,包装落后、品牌效应低。三是企业内部改革力度不大。四是企业管理不够扎实。五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不足。六是人才匮乏制约行业的发展。七是土私盐冲击食盐市场问题仍然存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盐业管理
  • 【领导名录】
    局长 经理:赵玉怀
    副局长 副经理:李树森
                  刘建潮(女)
    党委副书记:杜爱华
    总经济师:张占选
    【经济指标】全年生产成品盐151.87万吨,完成自治区计划125万吨的121.50%,较上年同期增加14.12万吨。销售盐145.93万吨,较上年增加8.86万吨,其中销售食盐27.92万吨,完成计划101.64%,较上年增加3.40万吨;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82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利税总额1.88亿元。
        运销企业累计销售各类盐20.15万吨,为计划的111.64%,较上年增加16 800吨;其中,食用盐144 918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0 328吨。2001年全区直属运销企业实际销售收入22 06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 697万元。
    【规范产销行为 净化盐业市场】2001年2月和8月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先后对“黄骅事件”、“宁县事件”进行曝光,自治区盐务管理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重要批示和国家经贸委《紧急通知》精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做到严格自律。对外则进行食盐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各盟市、旗县相继成立打假治劣领导机构,结合各自地区实际,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继续积极宣传盐业法律、法规和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伪辨别能力,巩固碘缺乏病的防治成果,全年共散发宣传品83万份,在电台、电视台宣传1 179次,在报刊刊登文章221篇,宣传支出费用32万元;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措450万元,用于盐政执法交通、通讯设施和办案工具的购置,提高全区的盐政装备水平和执法办案效率;同时继续发挥与周边省市治理省际边界盐业市场联合执法体系作用,分别召开了辽、吉、黑、内蒙古,辽、冀、内蒙古,陕、甘、宁、晋、新、青、内蒙古三个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加强省际边界合作,联合打击省际间涉盐违法活动,收到很好效果;重点加强市场缉查力度,2001年全区盐政执法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协作检查食盐市场6 033次、销售点82 050个、用盐单位10 360个,使全区盐业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全年共查获涉盐违法案件1 812起,比上年同期下降47.12%;查获非法盐产品3 049吨,比上年下降33.52%;没收非法盐产品2 384吨,比上年下降41.87%。
    【调整产业 产品结构】近年来,全国盐产大于销的局面一直未能得到缓解,区内供大于求的矛盾仍未得以改变。为求得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区内大型盐业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品结构,从单一盐的品种逐步形成盐、盐化工、盐田生物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兰太实业股份公司以盐产品为依托,实施年产1万吨金属钠扩建工程于2001年12月一次试车投产,总投资1.17亿元的天然胡萝卜素基地扩建工程于年底已完成投资2 232万元,还主动调整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剥离驼绒、大理石滞销产品的生产,实现产业、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运销企业在食盐销售是个定数的情况下,实施了“一体两翼”(以食盐销售为主体,以扩大多品种盐、畜牧业用盐销售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在做好食盐销售的基础上,努力扩大畜牧业用盐和多品种营养盐的销售,取得明显效果。全区运销企业销售畜牧业用盐12 590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 813吨。其中销售矿物质饲料盐砖、盐粉4 089吨,较上年增加2 388吨,畜牧业用盐销售呈快速上升趋势。多品种营养盐也逐步扩大销售,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繁荣盐业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品结构向多品种、高档次方向发展。
    【质量管理】健全质保体系,确保合格碘盐供应,是盐业系统工作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沙尘暴频繁、降水量极少、干旱严重的情况下,生产企业精心组织生产,严格管理,严把质量关,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了盐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第四季度全区海湖盐对区内食盐定点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运销企业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的质保体系,按照自治区盐务局的统一部署,到下半年,全区已有10个盟市级盐业运销企业建立了中心化验室,加强了碘盐质量监测手段。
    【增强服务意识】盐业是专营行业,旧的盐商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为增强服务意识,改进经营作风,运销企业积极向社会推行优质服务。赤峰市分公司率先在运销企业系统内开展“创一流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他们以抓窗口建设为突破口,对营业室进行维修改造,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样品柜,设置休息处、饮水处等便民服务设施;窗口人员统一着装上岗,积极开展导购服务,推行使用文明用语;还先后制定《创一流服务,树行业新风考核验收标准》、《企业服务规范》、《窗口人员应知应会》、《窗口人员服务等级考核评比办法》以及3个违规处罚细则等制度;实行制度上墙,设置意见簿,从而规范了行为,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盐业企业在“三讲”活动中,重点结合企业实际讲出实效。大家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强化食盐专营、向全民供应合格碘盐、努力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紧密地联系起来;认真找出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方案,使“三讲”学习教育落在实处,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在全行业积极开展“三热爱”活动,全区盐业企业党组织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创建活动,经各级组织推荐,是年全区共评选出先进个人21名。
    【存在问题】一是官商、坐商作风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产品品种单一,科技附加值不高,包装落后、品牌效应低。三是企业内部改革力度不大。四是企业管理不够扎实。五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不足。六是人才匮乏制约行业的发展。七是土私盐冲击食盐市场问题仍然存在。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