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2卷  /  盟市旗县

2002卷

  • 和林格尔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吕慧生

    人大常委会主任:敖日格勒(蒙古族)

        长:王恒俊(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高升(蒙古族)

    武装部长:任义刚

        委:陈建军

    【概况】和林格尔县是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县。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林县涌现出白二爷沙坝、东摩天岭、卧牛山、蒙丰锦绣园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治沙、绿化生态农业典型。全县森林覆盖率近30%。近年随着盛乐工业园区的开发,蒙牛、兆君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和林,全县经济整体呈腾飞之势。小城镇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县。
    首先把旅游产业列入全县经济发展重点战略“1688”工程,作为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以南山生态百亭园为突破口,在3~5年的时间内建成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力争达到AAAA,进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三,以一日游、两日游起步,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各种形式招徕呼、包、大同及周边游客,形成初级市场,进而逐步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上水平,上档次,吸引京津和国内、国外更多的游客,把和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林格尔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8.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73%,其中贫困人口为4.1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5.21%,是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有蒙、汉、满、回等民族,总土地面积3 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万亩。200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25万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豆类、马铃薯、葵花、谷子、莜麦等。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6.36万头(只),主要牲畜有猪、羊、牛、马等(其中大畜7.32万头,小畜29.11万只),奶牛年末存栏数25 800头。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7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52∶12,财政收入9 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90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512元。
        和林格尔县是呼和浩特市所辖的城郊经济区,也是周边城市重点的肉、蛋、奶、菜生产基地。和林格尔县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开拓进取、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医疗、卫生事业等各项事业有长足发展。同时积极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推进产业化进程。面对地区的贫困和各类人才的缺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不少人才。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大力培养社会医疗服务人员,努力改善医疗器械和设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已初步形成。
    【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为和林格尔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688”发展战略,全力实施优化投资环境,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按照农业产业化、实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思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调整优化结构为重点,以重点项目为核心,以创建盛乐经济园区为突破口,推进生产力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1999年创建盛乐经济园区,三年引进企业17家,协议引进资金21.8亿元人民币,到位资金9.8亿元,现已有11家企业入区建厂,其中7家企业建成并投入生产,已形成奶牛、马铃薯、麻黄草、沙棘、柠条、肉食品、旅游多个产业的雏形,全县有70%以上的农民投入了产业化生产。其中奶牛饲养量由1999年的6 000头,增加到2001年底的2.58万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麻黄草人工种植面积达5 000多亩,全县已形成百万亩柠条种植大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奶牛、马铃薯、麻黄等六大产业得到发展,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农户,努力实现产品创龙创牌,品种创新创特,基地做大做强。以蒙牛乳业公司为龙头的奶牛产业、以华欧淀粉厂为龙头的马铃薯产业,以盛乐制药厂为龙头的麻黄草产业等,成为农业增产、工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以塑造“现代、文明、清洁”的城市形象为中心,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围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总目标,强化城市管理功能,一个文明整洁、具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小城镇已初步形成。
    【和林格尔县旅游产业开发公司】南山景观生态百亭园地处呼和浩特南45公里处,和林格尔旅游产业开发公司以“百亭”立园,中华一绝,已取得注册版权;聘请国内外著名旅游和工程技术专家精心设计,因势筑园,就地造景,高标准高质量建造生态精品工程和大型历史文化园区;集旅游、休闲与娱乐为一体,为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旅游胜地。全园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分别建造生态观光园、中外名亭园、盛乐园、世界村、中华钱币坛、民族风情园、宗教文化园、塞外民俗园、现代游乐园以及相应的餐饮、购物、游乐设施。于2000年7月动工兴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已成龙配套,园区山门、大量名亭、钱币坛、人工湖等项目已经建成并接待游客,其它大型项目也已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和建设条件。园区建设采取社会融资和市场运作方式,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共享原则,面向国内外民营、三资企业和国有、集体单位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受益。计划建成自治区AAAA级旅游风景区。
    【旅游业】从2000年7月开始重点抓南山生态百亭园的建设,先期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景区功能分区的规划。把园区5平方公里划分为盛都功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西洋园、现代园林区、民族民俗园、宗教文化园、生态观光园八个功能分区,称“南山八景”。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基本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性工程;种植近50个品种的各类树木60万株;中华钱币坛、百亭园、宗教文化园初具规模,共完成投资2 400万元。在建设当中,一直坚持创意新、差异大的原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等创意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而且把古钱币作为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切入点,借古寓今,以各亭作为文化载体,增加整个园区的文化含量和吸引力;二是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具体工程上精益求精,宁缺毋滥;三是在资金运作上坚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多方筹资建园的思想,名亭建设靠社会力量。四是领导重视。成立南山生态百亭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落实。7月正式单设旅游局,加大工作力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和林格尔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吕慧生

    人大常委会主任:敖日格勒(蒙古族)

        长:王恒俊(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高升(蒙古族)

    武装部长:任义刚

        委:陈建军

    【概况】和林格尔县是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县。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林县涌现出白二爷沙坝、东摩天岭、卧牛山、蒙丰锦绣园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治沙、绿化生态农业典型。全县森林覆盖率近30%。近年随着盛乐工业园区的开发,蒙牛、兆君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和林,全县经济整体呈腾飞之势。小城镇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县。
    首先把旅游产业列入全县经济发展重点战略“1688”工程,作为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以南山生态百亭园为突破口,在3~5年的时间内建成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力争达到AAAA,进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三,以一日游、两日游起步,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各种形式招徕呼、包、大同及周边游客,形成初级市场,进而逐步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上水平,上档次,吸引京津和国内、国外更多的游客,把和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林格尔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8.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73%,其中贫困人口为4.1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5.21%,是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有蒙、汉、满、回等民族,总土地面积3 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万亩。200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25万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豆类、马铃薯、葵花、谷子、莜麦等。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6.36万头(只),主要牲畜有猪、羊、牛、马等(其中大畜7.32万头,小畜29.11万只),奶牛年末存栏数25 800头。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7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52∶12,财政收入9 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90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512元。
        和林格尔县是呼和浩特市所辖的城郊经济区,也是周边城市重点的肉、蛋、奶、菜生产基地。和林格尔县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开拓进取、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医疗、卫生事业等各项事业有长足发展。同时积极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推进产业化进程。面对地区的贫困和各类人才的缺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不少人才。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大力培养社会医疗服务人员,努力改善医疗器械和设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已初步形成。
    【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为和林格尔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688”发展战略,全力实施优化投资环境,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按照农业产业化、实施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思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调整优化结构为重点,以重点项目为核心,以创建盛乐经济园区为突破口,推进生产力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1999年创建盛乐经济园区,三年引进企业17家,协议引进资金21.8亿元人民币,到位资金9.8亿元,现已有11家企业入区建厂,其中7家企业建成并投入生产,已形成奶牛、马铃薯、麻黄草、沙棘、柠条、肉食品、旅游多个产业的雏形,全县有70%以上的农民投入了产业化生产。其中奶牛饲养量由1999年的6 000头,增加到2001年底的2.58万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麻黄草人工种植面积达5 000多亩,全县已形成百万亩柠条种植大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奶牛、马铃薯、麻黄等六大产业得到发展,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农户,努力实现产品创龙创牌,品种创新创特,基地做大做强。以蒙牛乳业公司为龙头的奶牛产业、以华欧淀粉厂为龙头的马铃薯产业,以盛乐制药厂为龙头的麻黄草产业等,成为农业增产、工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以塑造“现代、文明、清洁”的城市形象为中心,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围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总目标,强化城市管理功能,一个文明整洁、具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小城镇已初步形成。
    【和林格尔县旅游产业开发公司】南山景观生态百亭园地处呼和浩特南45公里处,和林格尔旅游产业开发公司以“百亭”立园,中华一绝,已取得注册版权;聘请国内外著名旅游和工程技术专家精心设计,因势筑园,就地造景,高标准高质量建造生态精品工程和大型历史文化园区;集旅游、休闲与娱乐为一体,为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旅游胜地。全园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分别建造生态观光园、中外名亭园、盛乐园、世界村、中华钱币坛、民族风情园、宗教文化园、塞外民俗园、现代游乐园以及相应的餐饮、购物、游乐设施。于2000年7月动工兴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已成龙配套,园区山门、大量名亭、钱币坛、人工湖等项目已经建成并接待游客,其它大型项目也已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和建设条件。园区建设采取社会融资和市场运作方式,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共享原则,面向国内外民营、三资企业和国有、集体单位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受益。计划建成自治区AAAA级旅游风景区。
    【旅游业】从2000年7月开始重点抓南山生态百亭园的建设,先期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景区功能分区的规划。把园区5平方公里划分为盛都功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西洋园、现代园林区、民族民俗园、宗教文化园、生态观光园八个功能分区,称“南山八景”。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基本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性工程;种植近50个品种的各类树木60万株;中华钱币坛、百亭园、宗教文化园初具规模,共完成投资2 400万元。在建设当中,一直坚持创意新、差异大的原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等创意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而且把古钱币作为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切入点,借古寓今,以各亭作为文化载体,增加整个园区的文化含量和吸引力;二是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具体工程上精益求精,宁缺毋滥;三是在资金运作上坚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多方筹资建园的思想,名亭建设靠社会力量。四是领导重视。成立南山生态百亭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落实。7月正式单设旅游局,加大工作力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