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7卷  /  财税

2007卷

  • 地方税收
  •    【综述】2006年,全区地税系统各项收入累计入库34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3亿元,增长30.43%。其中,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23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88亿元,增长27.36%,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9%。社会保险费累计入库11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3亿元,增长36.55%,完成年度计划的123.48%。水利建设基金入库15 846万元,工会经费入库6 844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库7 227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苗银柱
        党组成员 副局长:云飞(蒙古族) 乔志明  向东(蒙古族) 张莉(女)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白烨
        副巡视员:王凤来  贾文廷  包清泉
       【税收收入主要特点分析】 1.税收总收入、社保费收入继续保持了高基数下的高增长。税收总收入承接2004年、2005年增长33.87%和37.72%的高速增长势头,2006年继续保持了27.36%的高比例增长。全区地税税收收入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高4.9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地税系统中排名第5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5位。
        2.税收总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走势。税收总收入单月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1月份和9月份增速超过40%,季度收入进度超过时间进度。税收总收入累计增长速度由1月份的42.64%回落到12月份的27.36%,前高后低的走势较为明显。
        3.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高幅增长,主体税种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平稳增长,是自治区税收总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六个税种累计增收34.28亿元,占税收总收入增收额的68.73%。
        4.地区间收入增长不平衡,呼、包、鄂三地有力拉动了全区整体税收的增长。全区15个盟市级征收单位,有14个单位实现增长。实现增长的单位增幅均在13%以上,地税收入增幅最快的锡盟达53.39%,增幅超出30%的有4个盟市,不足20%的有5个盟市。呼、包、鄂地区对全区地税收入的拉动作用明显,三地区增收额占全区增收额的58.77%,拉动全区税收总收入16.08个百分点,其中,鄂尔多斯市对全区地税收入拉动最大,增收15.19亿元,拉动全区税收总收入8.33个百分点。
        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地方税收(按总局口径不包括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分别完成105.9亿元和97.33亿元,同比增长37.08%和14.01%,第二产业中,税收收入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采矿业和电力行业,分别入库38.46亿元和9.8亿元,同比增长80.12%和38.23%;第三产业中,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入库11.71亿元和17.46亿元,同比增长56.11%和36.86%。
        6.分行业看,对税收收入贡献率前六名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入库38.46亿元、37.25亿元、25.21亿元、20.4亿元、17.46亿元、11.79亿元,所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88%、18.29%、12.38%、10.01%、8.57%、5.79%。
        7.分企业类型看,股份公司对地税收入贡献最大。股份公司税收完成111.99亿元,同比增加37.95亿元,增长51.26%,税收收入贡献率为58.88%。国有企业税收完成28.1亿元,同比减少2.22亿元,下降7.32%;集体企业税收完成4.72亿元,同比减少0.63亿元,下降11.78%;私营企业税收完成12.67亿元,同比增加3.38亿元,增长36.45%;涉外企业税收完成5.35亿元,同比增加2.15亿元,增长67.31%。
        8.分入库级次看, 自治区级收入成倍增长。2006年全区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成为自治区与盟市共享税,自治区级收入成倍增长,盟市以下级收入增幅趋缓。自治区级收入累计入库32.93亿元,同比增加24.64亿元,增长297.22%,党中央级收入和盟市以下级收入分别入库34.06亿元和165.20亿元,同比增加7.29亿元和17.95亿元,增长27.25%和12.19%。
       【税收征管】一是全面推行分类分级分片户籍式管理,创新落实税收管理员和税收分析员制度,做到责任、制约、考核三到位,促进了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责任的落实。以换发税务登记证为契机,全面加强管户管理,同时对数据大集中基础数据进行了清理审核。二是开展分税种分行业税源普查工作,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扩大监控覆盖范围,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进全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房地产税收实现17.5亿元,增长36.8%,创历史新高。四是强化发票管理,实施以票控税。全系统对现有发票进行全面改版,进一步简并票种、提高防伪技术。完善有奖定额发票,有奖发票用户增加到6.8万户,增加税收1.9亿元。五是选择部分基层局开展纳税评估试点工作,在总局开展的工作评比中自治区地税局获得二等奖。六是会同国税局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全区评出A级纳税信用企业234户。开展税收基础管理先进基层局、星级办税服务厅、星级税务所和百佳税收管理员评比活动,促进基层局加强基础管理,努力争先创优。
       【信息化建设】全区地税系统以实施数据省级大集中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区地方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使全区信息化建设走到了全国地税系统前列。目前,总局已将内蒙古地税版数据大集中系统列为全国地税系统省级数据集中推荐使用软件。在此基础上,总局又将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全国“金税工程”(三期)六个省级试点地区之一,将进一步提升全区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
       【基层建设和纳税服务】自治区地税局在服务征管方面,顺利实施经费供应体制改革,规范经费收支管理,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区局大力压缩机关经费和其它开支,向基层增拨经费,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税费征管、转移到基层一线。在服务基层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必要财力、物力,继续对经济相对落后、条件较为艰苦的基层局、所进行倾斜,帮助基层改善办公、办税和生活条件。各级地税机关引导和帮助职工子女提高技能,千方百计实现多渠道就业。在服务纳税人方面,推行电子申报、网上办税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银行批量划解税款等现代化办税方式。目前全区已有102个基层局的5 045户纳税人开通了网上申报办税系统,83个基层局的11.4万纳税人申请办理了自愿预存、批量划缴税款方式。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的窗口作用。全区101个基层局推行了提醒式服务,118个基层局推行限时服务,部分地区还推行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纳税人。在全区全面推行使用“税收管理员服务卡”,已向纳税人累计发卡40万张,受到纳税人的欢迎。健全完善办税公开制度,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完善12366服务热线功能,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促进依法诚信纳税。
       【干部队伍建设】自治区地税局组织各级干部参加高层次理论培训,到发达省区学习考察,引导和促进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有计划地分级分批对盟市局、旗县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贯彻实施公务员法,顺利完成全系统公务员身份的登记确认和工资改革工作。继续开展全员素质教育和素质测试,坚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培训,重视培养岗位能手和业务骨干,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全系统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班508期,2.7万人(次)接受了各级各类培训。开展"知荣辱、讲和谐、比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组织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开展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离任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有针对性的勤政廉政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开展税收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规范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强化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推动纠风工作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方税收
  •    【综述】2006年,全区地税系统各项收入累计入库34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3亿元,增长30.43%。其中,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23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88亿元,增长27.36%,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9%。社会保险费累计入库11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3亿元,增长36.55%,完成年度计划的123.48%。水利建设基金入库15 846万元,工会经费入库6 844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库7 227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苗银柱
        党组成员 副局长:云飞(蒙古族) 乔志明  向东(蒙古族) 张莉(女)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白烨
        副巡视员:王凤来  贾文廷  包清泉
       【税收收入主要特点分析】 1.税收总收入、社保费收入继续保持了高基数下的高增长。税收总收入承接2004年、2005年增长33.87%和37.72%的高速增长势头,2006年继续保持了27.36%的高比例增长。全区地税税收收入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高4.9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地税系统中排名第5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5位。
        2.税收总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走势。税收总收入单月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1月份和9月份增速超过40%,季度收入进度超过时间进度。税收总收入累计增长速度由1月份的42.64%回落到12月份的27.36%,前高后低的走势较为明显。
        3.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高幅增长,主体税种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平稳增长,是自治区税收总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六个税种累计增收34.28亿元,占税收总收入增收额的68.73%。
        4.地区间收入增长不平衡,呼、包、鄂三地有力拉动了全区整体税收的增长。全区15个盟市级征收单位,有14个单位实现增长。实现增长的单位增幅均在13%以上,地税收入增幅最快的锡盟达53.39%,增幅超出30%的有4个盟市,不足20%的有5个盟市。呼、包、鄂地区对全区地税收入的拉动作用明显,三地区增收额占全区增收额的58.77%,拉动全区税收总收入16.08个百分点,其中,鄂尔多斯市对全区地税收入拉动最大,增收15.19亿元,拉动全区税收总收入8.33个百分点。
        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地方税收(按总局口径不包括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分别完成105.9亿元和97.33亿元,同比增长37.08%和14.01%,第二产业中,税收收入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采矿业和电力行业,分别入库38.46亿元和9.8亿元,同比增长80.12%和38.23%;第三产业中,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入库11.71亿元和17.46亿元,同比增长56.11%和36.86%。
        6.分行业看,对税收收入贡献率前六名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入库38.46亿元、37.25亿元、25.21亿元、20.4亿元、17.46亿元、11.79亿元,所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88%、18.29%、12.38%、10.01%、8.57%、5.79%。
        7.分企业类型看,股份公司对地税收入贡献最大。股份公司税收完成111.99亿元,同比增加37.95亿元,增长51.26%,税收收入贡献率为58.88%。国有企业税收完成28.1亿元,同比减少2.22亿元,下降7.32%;集体企业税收完成4.72亿元,同比减少0.63亿元,下降11.78%;私营企业税收完成12.67亿元,同比增加3.38亿元,增长36.45%;涉外企业税收完成5.35亿元,同比增加2.15亿元,增长67.31%。
        8.分入库级次看, 自治区级收入成倍增长。2006年全区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成为自治区与盟市共享税,自治区级收入成倍增长,盟市以下级收入增幅趋缓。自治区级收入累计入库32.93亿元,同比增加24.64亿元,增长297.22%,党中央级收入和盟市以下级收入分别入库34.06亿元和165.20亿元,同比增加7.29亿元和17.95亿元,增长27.25%和12.19%。
       【税收征管】一是全面推行分类分级分片户籍式管理,创新落实税收管理员和税收分析员制度,做到责任、制约、考核三到位,促进了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和责任的落实。以换发税务登记证为契机,全面加强管户管理,同时对数据大集中基础数据进行了清理审核。二是开展分税种分行业税源普查工作,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扩大监控覆盖范围,增强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进全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房地产税收实现17.5亿元,增长36.8%,创历史新高。四是强化发票管理,实施以票控税。全系统对现有发票进行全面改版,进一步简并票种、提高防伪技术。完善有奖定额发票,有奖发票用户增加到6.8万户,增加税收1.9亿元。五是选择部分基层局开展纳税评估试点工作,在总局开展的工作评比中自治区地税局获得二等奖。六是会同国税局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全区评出A级纳税信用企业234户。开展税收基础管理先进基层局、星级办税服务厅、星级税务所和百佳税收管理员评比活动,促进基层局加强基础管理,努力争先创优。
       【信息化建设】全区地税系统以实施数据省级大集中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区地方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使全区信息化建设走到了全国地税系统前列。目前,总局已将内蒙古地税版数据大集中系统列为全国地税系统省级数据集中推荐使用软件。在此基础上,总局又将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全国“金税工程”(三期)六个省级试点地区之一,将进一步提升全区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
       【基层建设和纳税服务】自治区地税局在服务征管方面,顺利实施经费供应体制改革,规范经费收支管理,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区局大力压缩机关经费和其它开支,向基层增拨经费,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税费征管、转移到基层一线。在服务基层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必要财力、物力,继续对经济相对落后、条件较为艰苦的基层局、所进行倾斜,帮助基层改善办公、办税和生活条件。各级地税机关引导和帮助职工子女提高技能,千方百计实现多渠道就业。在服务纳税人方面,推行电子申报、网上办税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银行批量划解税款等现代化办税方式。目前全区已有102个基层局的5 045户纳税人开通了网上申报办税系统,83个基层局的11.4万纳税人申请办理了自愿预存、批量划缴税款方式。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的窗口作用。全区101个基层局推行了提醒式服务,118个基层局推行限时服务,部分地区还推行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纳税人。在全区全面推行使用“税收管理员服务卡”,已向纳税人累计发卡40万张,受到纳税人的欢迎。健全完善办税公开制度,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完善12366服务热线功能,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促进依法诚信纳税。
       【干部队伍建设】自治区地税局组织各级干部参加高层次理论培训,到发达省区学习考察,引导和促进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有计划地分级分批对盟市局、旗县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贯彻实施公务员法,顺利完成全系统公务员身份的登记确认和工资改革工作。继续开展全员素质教育和素质测试,坚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培训,重视培养岗位能手和业务骨干,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全系统共组织各级各类培训班508期,2.7万人(次)接受了各级各类培训。开展"知荣辱、讲和谐、比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组织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开展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离任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有针对性的勤政廉政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开展税收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规范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强化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推动纠风工作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