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绥昌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武装部长:李明 
        政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73万人。有可耕地132千公顷。当年灌溉引水总量1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6.2℃。2006年,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三次产业比重为37.9∶34.3∶27.8。全县GDP完成36.4亿元,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8亿元,增长12.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增长47.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增长13.6%。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2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 627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 693元,增长14.5%。 
        【农业】全县农业人口200 563人,从业人口110 159人。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达132千公顷,其中,小麦播种39.6千公顷,较上年减少2.5%;玉米播种20.6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6.6%;葵花播种42.5千公顷,较上年增长2.3%;番茄播种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7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豆类为辅。经济作物主要以葵花、番茄、瓜类为主,甜菜、蔬菜为次。年内粮食总产量达40 144万公斤,较上年增长8.4%,其中,小麦19 849万公斤,较上年减少2.3%;玉米19 797万公斤,增长21.8%。油料总产量全年达15 997万公斤,较上年增长4.2%。番茄总产量75 713万公斤,较上年增长26.4%。种植业占经济总量33.2%,实现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当年新建科技园区9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4.1万公顷,投资100万元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引进推广先进农机具445台,全县机收面积35千公顷。全年科技培训人员9万人(次)。当年投资291万元实施虫害测报站建设、投资142万元用于支农补贴,兑现粮食、种子、农机具、农资补贴2 169万元。农民的种植收入同比增长13.7%,占纯收入的66.7%。化肥施用量59 370吨,增长3.3%,地膜覆盖面积6.8万公顷,增长41.8%。 
        【畜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7亿元,同比减少9.5%,占经济总量4.7%。牲畜饲养总量达109万头(只),其中猪12.3万头,比上年减少2.07万头,投入畜牧业建设资金1 081万元,用于畜种改良、饲草转化、疫病防治、科技服务、扩建种畜繁育中心、引进畜种。新建青贮窖池5 000座,完成饲料青贮70万吨,牲畜免疫率达到95%。发展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全县獭兔养殖户有11户,存栏12 000只。 
        【林业】全年进行高标准村屯绿化70个,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65千米。完成人工新造林2.46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造林1.13千公顷,荒地造林1.33千公顷。全县造林面积3.33千公顷,同比增38.6%,总投资768万元。完成补植重造林1.2千公顷。种类有杨树、柳树、红柳、果树。县城绿化,实施了前进路绿化工程。完成村内道路绿化20千米。划拨专项资金78万元,用于高速公路、110国道、陕五公路绿化工程建设。 
        【水利】全年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5 801.7万元,完成平地缩块80千公顷,农田五配套14.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1千公顷。投资1 251.2万元完成了什巴圪图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24 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 298.9万元,完成黄河中官湾险工段治理工程1.05千米,完成各类灌水渠道清淤15 001条,8 382公里。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增长3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是上年的2.2倍。重点工业企业(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有41家,主要产品有小麦粉、中成药、合成氨、纸张、植物油、玻璃制品、羊绒围巾、番茄制品、铁合金等。产品销售率83.3%,同比减少8.6%。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7项,当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4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54.7%,同比增加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9.2%,同比提高4.2%。来自工业税收达4 520万元,同比增长41%。总产值、增加值、税金如期实现了两年翻番的目标。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总体规划,投资586万元收储土地132公顷。 
        【交通】组织实施大城线县境内40千米一期工程,路面宽9米。投资2 387万元,实施五新线通乡油路工程51千米;投资686.7万元完成了塔五经复兴至刘召段通乡油路工程9.3公里;投资460万元完成了通村小油路21.7千米;抗日烈士陵园3.4千米油路工程已修通。投资111万元,完成交通桥梁三座,城乡公路网络逐步形成。交通运输业实现生产总值3.1亿元,货物运输周转量达4 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7%;客运周转量达4 664万人/千米,增长20.2%。全县有4个客运公司,拥有客车212辆,出租车347辆。有货运物流信息中心61家。 
        【邮电】平均服务人口2.7万/所,各所均开展人民币蓄汇兑业务。年均订报298万份。年内固定电话较上年减少18%,每百户59部;移动电话较上年上升13%,每百户106部。互联网用户3 107户。当年全县用于电力建设投资城网改造1 411万元,新建变电站一座。总投资650万元,全县电网互带、互联供电,供电量实现28 679万KW·H。邮政、电信、电力共实现收入1.04亿元。 
        【招商引资】为有效保证此项工作,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200万元。论证编制106个符合五原实际的项目,重新修订优惠政策。当年引进资金11.93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其中区外资金6.65亿元,区内资金5.28亿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0.45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以打造“内蒙西部区人居环境最好县级城市”为目标,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单位自筹和上级拨付项目资金1.7亿元,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投资900万元完成前进路电力线地埋工程;投资2 100万元完成东环路工程4.7公里油路工程,城镇外部环线全部联通;投资180万元完成绿化1.77平方公里县城生态工程;投资908万元完成主街道辅助人行道和广场硬化工程11万平方米;投资35万元完成团结路西段亮化工程。投资900万元铺设给排管道3.4公里;投资920万元铺设供热管道1.5公里,并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投资193万元实施县城五个出口改造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77平方公里,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绿化率26.3%。县城有四纵五横九条街道,面积8.8平方公里,逐步建造一街一景的造型。 
        【环境保护】全年共创建绿色学校(达标)17所、社区2家;优良环境企业8家、乡镇4个。监管并重,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铁合金厂已关停,治理了化肥厂排污,使75%的污水得以治理,治理了稀土厂烟尘、污水,其排放染物已达标。年内与19家企业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对县城内的所有排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现场监察。巡查餐饮业390家,企业单位164家。 
        【金融业】全县有6个金融机构,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19.32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5.5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77亿元,同比增长6.1%。 
        【科技】全县有专职科技人员131人。编印《农民实用技术手册》,组织200名讲师,分7个组分赴社区、村社进行讲授种养殖业技术、造林及农机使用技术、建沼气池的技术。引进玉米、甜高粱、桔梗、杂交花葵、药材、树种共9种;引进培育优良畜种19个。工业实施技术改造9大项,投入资金达351万元。其中获得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甜高粱制乙醇提取成功。全年开展科技培训220场,培训11 000人。 
        【教育】全县有中学11个、小学61个,中学在校学生20 928人,小学在校学生19 215人。投入779.4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校舍建设。免除学费952万元,受益学生26 000人。实行教师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制,分流教师150名,招聘教师50名,教育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全县教职工有2 948人,比上年减少9.2%。 
        【文化】当年以建文化设施为重点,投入1 400万元兴建了博物馆和抗日烈士陵园。文体综合活动中心正式使用。兴建旅游休闲景点孟王栓海子、塔尔湖旅游度假村。开发黄河、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现全县有歌剧团1个,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1个。电视覆盖率100%。新增农网用户3 200户。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21场,下乡巡回放电影108场,全年进行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检查8次。举办农村交流会9次,文化专业从业人员166人。 
        【卫生】全县卫生医疗机构有27个(镇以上),拥有床位567张,从业人员631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6%,为3.4万患者报销医疗费596万元。投资320万元用于县镇两级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设施建设。招聘专业医护人员35名。投资50万元引进了大型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15 000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普查妇女病1 090人。新生儿“疫苗”接种率98%,乙肝疫苗投种率95%。投入870万元用于改水工程。全年用于卫生事业支出5 320万元,同比增长36%。 
        【社会保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 128人,其中,国有单位9 881人,工资总额达1.46亿元;城镇集体单位538人,工资总额0.11亿元。年末全县从业人员同比减少4.5%。为企业单位退休职工补发,2004年至2007年7月以前的工资,总人数2004年补发2 278人,合计金额491.4万元。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 109人,比上年减少2%。发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260万元。培训就业人员1 100人次。投入103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补助。养老保险面扩大,新增社会参保1 174人,为1 471名下岗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投入70万元解决2 581名企业到龄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全年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离退休费3 772万元,陆续为企业(集体)、私企工人办理五大保险—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疗(投保率低)。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 672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 693元,同比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5.5%。全年出生人口1 859人,同比减少6.2‰,出生率7.69‰,自然增长率3.1‰。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9.1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4.8平方米。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4 947元,同比增长5.5%,其中,食品类支出1 323元、居住支出414元、交通和通讯支出469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786元。发展和谐社会,更加关注民生。全年为4 488名城镇困难居民发放低保金469万元,免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952万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4 500名农村困难人员发放低保金162万元,发放救助金46.4万元,救助特困居民1 127人。推行廉租房补助制度,住房特困户有望得以解决。重视社会养老公益事业,投入150万元,新建成老年公寓。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228个,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发挥社区作用,新建了两个社区活动场所,举办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八次。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五原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绥昌 
        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满贵 
        政协主席:裴世忠(蒙古族) 
        武装部长:李明 
        政委:王存礼 
        【概况】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属巴彦淖尔市所辖县,现辖7个镇。面积2 492.9平方公里,总人口27.73万人。有可耕地132千公顷。当年灌溉引水总量1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6.2℃。2006年,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三次产业比重为37.9∶34.3∶27.8。全县GDP完成36.4亿元,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8亿元,增长12.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增长47.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增长13.6%。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2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 627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 693元,增长14.5%。 
        【农业】全县农业人口200 563人,从业人口110 159人。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达132千公顷,其中,小麦播种39.6千公顷,较上年减少2.5%;玉米播种20.6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6.6%;葵花播种42.5千公顷,较上年增长2.3%;番茄播种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7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豆类为辅。经济作物主要以葵花、番茄、瓜类为主,甜菜、蔬菜为次。年内粮食总产量达40 144万公斤,较上年增长8.4%,其中,小麦19 849万公斤,较上年减少2.3%;玉米19 797万公斤,增长21.8%。油料总产量全年达15 997万公斤,较上年增长4.2%。番茄总产量75 713万公斤,较上年增长26.4%。种植业占经济总量33.2%,实现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当年新建科技园区9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4.1万公顷,投资100万元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引进推广先进农机具445台,全县机收面积35千公顷。全年科技培训人员9万人(次)。当年投资291万元实施虫害测报站建设、投资142万元用于支农补贴,兑现粮食、种子、农机具、农资补贴2 169万元。农民的种植收入同比增长13.7%,占纯收入的66.7%。化肥施用量59 370吨,增长3.3%,地膜覆盖面积6.8万公顷,增长41.8%。 
        【畜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7亿元,同比减少9.5%,占经济总量4.7%。牲畜饲养总量达109万头(只),其中猪12.3万头,比上年减少2.07万头,投入畜牧业建设资金1 081万元,用于畜种改良、饲草转化、疫病防治、科技服务、扩建种畜繁育中心、引进畜种。新建青贮窖池5 000座,完成饲料青贮70万吨,牲畜免疫率达到95%。发展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全县獭兔养殖户有11户,存栏12 000只。 
        【林业】全年进行高标准村屯绿化70个,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65千米。完成人工新造林2.46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造林1.13千公顷,荒地造林1.33千公顷。全县造林面积3.33千公顷,同比增38.6%,总投资768万元。完成补植重造林1.2千公顷。种类有杨树、柳树、红柳、果树。县城绿化,实施了前进路绿化工程。完成村内道路绿化20千米。划拨专项资金78万元,用于高速公路、110国道、陕五公路绿化工程建设。 
        【水利】全年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5 801.7万元,完成平地缩块80千公顷,农田五配套14.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1千公顷。投资1 251.2万元完成了什巴圪图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24 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 298.9万元,完成黄河中官湾险工段治理工程1.05千米,完成各类灌水渠道清淤15 001条,8 382公里。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增长3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是上年的2.2倍。重点工业企业(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有41家,主要产品有小麦粉、中成药、合成氨、纸张、植物油、玻璃制品、羊绒围巾、番茄制品、铁合金等。产品销售率83.3%,同比减少8.6%。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7项,当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4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54.7%,同比增加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9.2%,同比提高4.2%。来自工业税收达4 520万元,同比增长41%。总产值、增加值、税金如期实现了两年翻番的目标。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总体规划,投资586万元收储土地132公顷。 
        【交通】组织实施大城线县境内40千米一期工程,路面宽9米。投资2 387万元,实施五新线通乡油路工程51千米;投资686.7万元完成了塔五经复兴至刘召段通乡油路工程9.3公里;投资460万元完成了通村小油路21.7千米;抗日烈士陵园3.4千米油路工程已修通。投资111万元,完成交通桥梁三座,城乡公路网络逐步形成。交通运输业实现生产总值3.1亿元,货物运输周转量达4 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7%;客运周转量达4 664万人/千米,增长20.2%。全县有4个客运公司,拥有客车212辆,出租车347辆。有货运物流信息中心61家。 
        【邮电】平均服务人口2.7万/所,各所均开展人民币蓄汇兑业务。年均订报298万份。年内固定电话较上年减少18%,每百户59部;移动电话较上年上升13%,每百户106部。互联网用户3 107户。当年全县用于电力建设投资城网改造1 411万元,新建变电站一座。总投资650万元,全县电网互带、互联供电,供电量实现28 679万KW·H。邮政、电信、电力共实现收入1.04亿元。 
        【招商引资】为有效保证此项工作,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200万元。论证编制106个符合五原实际的项目,重新修订优惠政策。当年引进资金11.93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其中区外资金6.65亿元,区内资金5.28亿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0.45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以打造“内蒙西部区人居环境最好县级城市”为目标,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单位自筹和上级拨付项目资金1.7亿元,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投资900万元完成前进路电力线地埋工程;投资2 100万元完成东环路工程4.7公里油路工程,城镇外部环线全部联通;投资180万元完成绿化1.77平方公里县城生态工程;投资908万元完成主街道辅助人行道和广场硬化工程11万平方米;投资35万元完成团结路西段亮化工程。投资900万元铺设给排管道3.4公里;投资920万元铺设供热管道1.5公里,并新增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投资193万元实施县城五个出口改造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77平方公里,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绿化率26.3%。县城有四纵五横九条街道,面积8.8平方公里,逐步建造一街一景的造型。 
        【环境保护】全年共创建绿色学校(达标)17所、社区2家;优良环境企业8家、乡镇4个。监管并重,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铁合金厂已关停,治理了化肥厂排污,使75%的污水得以治理,治理了稀土厂烟尘、污水,其排放染物已达标。年内与19家企业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对县城内的所有排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现场监察。巡查餐饮业390家,企业单位164家。 
        【金融业】全县有6个金融机构,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为19.32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5.5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77亿元,同比增长6.1%。 
        【科技】全县有专职科技人员131人。编印《农民实用技术手册》,组织200名讲师,分7个组分赴社区、村社进行讲授种养殖业技术、造林及农机使用技术、建沼气池的技术。引进玉米、甜高粱、桔梗、杂交花葵、药材、树种共9种;引进培育优良畜种19个。工业实施技术改造9大项,投入资金达351万元。其中获得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甜高粱制乙醇提取成功。全年开展科技培训220场,培训11 000人。 
        【教育】全县有中学11个、小学61个,中学在校学生20 928人,小学在校学生19 215人。投入779.4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校舍建设。免除学费952万元,受益学生26 000人。实行教师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制,分流教师150名,招聘教师50名,教育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全县教职工有2 948人,比上年减少9.2%。 
        【文化】当年以建文化设施为重点,投入1 400万元兴建了博物馆和抗日烈士陵园。文体综合活动中心正式使用。兴建旅游休闲景点孟王栓海子、塔尔湖旅游度假村。开发黄河、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现全县有歌剧团1个,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1个。电视覆盖率100%。新增农网用户3 200户。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21场,下乡巡回放电影108场,全年进行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检查8次。举办农村交流会9次,文化专业从业人员166人。 
        【卫生】全县卫生医疗机构有27个(镇以上),拥有床位567张,从业人员631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6%,为3.4万患者报销医疗费596万元。投资320万元用于县镇两级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设施建设。招聘专业医护人员35名。投资50万元引进了大型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15 000名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普查妇女病1 090人。新生儿“疫苗”接种率98%,乙肝疫苗投种率95%。投入870万元用于改水工程。全年用于卫生事业支出5 320万元,同比增长36%。 
        【社会保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 128人,其中,国有单位9 881人,工资总额达1.46亿元;城镇集体单位538人,工资总额0.11亿元。年末全县从业人员同比减少4.5%。为企业单位退休职工补发,2004年至2007年7月以前的工资,总人数2004年补发2 278人,合计金额491.4万元。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 109人,比上年减少2%。发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260万元。培训就业人员1 100人次。投入103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补助。养老保险面扩大,新增社会参保1 174人,为1 471名下岗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投入70万元解决2 581名企业到龄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全年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离退休费3 772万元,陆续为企业(集体)、私企工人办理五大保险—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疗(投保率低)。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 672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 693元,同比增长1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6亿元,同比增长5.5%。全年出生人口1 859人,同比减少6.2‰,出生率7.69‰,自然增长率3.1‰。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9.1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4.8平方米。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4 947元,同比增长5.5%,其中,食品类支出1 323元、居住支出414元、交通和通讯支出469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786元。发展和谐社会,更加关注民生。全年为4 488名城镇困难居民发放低保金469万元,免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952万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4 500名农村困难人员发放低保金162万元,发放救助金46.4万元,救助特困居民1 127人。推行廉租房补助制度,住房特困户有望得以解决。重视社会养老公益事业,投入150万元,新建成老年公寓。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228个,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发挥社区作用,新建了两个社区活动场所,举办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八次。

    (任学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