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赛罕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博宏 
        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连炳(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武装部长:杜化铭 
        政委:夏玉辉 
        【概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南,1999年7月区划调整由郊区更名为赛罕区,2000年6月14日正式启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0′~112°10′,北纬40°36′~40°57′,周边分别与乌兰察布市、和林格尔县、玉泉区及新城区相接。全区总面积1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万公顷。全区常住人口3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万人。辖6个乡镇(巧报镇、西把栅乡、金河镇、巴彦镇、黄合少镇、榆林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路、大学西路、大学东路、乌兰察布东路、中专路),设124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区内交通便利,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坐落境内,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辖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有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单位8家,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28所,是自治区科技、教育、文化的聚集区和行政中心区。 
        2006年,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收入完成19.2508亿元,同比增长34%,位列呼和浩特市第一、自治区百旗县区第四。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4 285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530元,同比增长10.7%。 
        【农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13%。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43.7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85万亩,粮食总产量12.5万吨。小麦播种面积1.26万亩,产量2 494吨;玉米播种面积24.44万亩,产量9.66万吨。菜田面积5.72万亩,播种面积7.4万亩,蔬菜商品量2.43亿公斤。年度家畜存栏27.15万头(只),同比增长3.77%,奶牛存栏18万头,牛奶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50%。新建续建7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新配置7辆防疫监督专用车,新建500平方米设施先进的化验室和疫病监测室,畜禽防疫密度达10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3.2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 634亩,天保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10万株。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招商引资24.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38.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6亿元,产销率达到99.9%。先后开工建设了雨污水泵站,完成大台什路、金桥五路等9条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雨水截流管道工程。九州通医药物流、沈阳华创风能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了规模集群效应。开发区现有入区工业项目40个,投产项目25个。随着金桥热电厂等企业的投产和天野化工、中石油呼和浩特市石化分公司技改项目的运营,全区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城市建设】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契机,积极配合开展了市政府确定的“44331”工程涉及赛罕区的“1231”工程。配合打通了乌兰察布东街、大学东街与东二环路,呼伦南路与南二环路连接线。完成了14条小街巷道路改造、28条小街巷路灯安装、29条小街巷便道铺装工程。新购置城管环卫车辆31台,新建水冲公厕和旱厕各15座、垃圾转运站4座。对二环路以内临时建筑和有碍市容观瞻的215处平房、凉房、围墙、户外广告等实施了综合整治,累计拆除面积14.3万平方米,同时对拆除后的场地进行治理。对辖区14条主次干道两侧296栋陈旧建筑物实施“穿衣戴帽”工程。精心打造了东影南路、呼和浩特市东南出城口、丰州路三条特色景观街。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平房改造,累计拆除面积2.4万平方米,同时对辖区环境差、卫生差、管理差的11个居民小区和住宅大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综合改造建设,铺装硬化1.5万平方米,绿化2.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1.2万株,粉刷5 350平方米。拆除锅炉16台,拆除改造茶浴炉14台,限期治理锅炉29台,辖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新建改建通乡通村公路7条,建设总里程82公里,新建桥梁1座和榆林农村客运站1处。对赛罕区124个行政村设置了村牌路牌。 
        【科技】全年共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12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及讲座450期,培训社区居民达6 000人次,结合“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民达4.8万人次。2006年赛罕区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区”。 
        【教育】撤并中小学各2所,区民中与党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成功实现校际合作,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及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师大附中3所分校优质教育资源相继引入赛罕区。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对十八中、二十九中、西把栅乡中心校等8所学校进行改造建设,维修教学楼2.9万平方米,硬化校园3.6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1.5万平方米,完成城区9所小学旱厕改水厕、操场塑胶化、校园硬化美化绿化,更换桌椅14 488套,购置计算机530台。 
        【文化】组织了春节、元宵节民间艺术活动,全力配合做好昭君文化节和国际民间艺术节活动。 
        【体育】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行动,成功举办全区首届综合性运动会。 
        【文化】加快探索建立文体产业多元化投入体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强网络、娱乐、音像等专项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卫生】严厉查处打击了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行为。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落实药品集中购销和患者一日清单制度,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监督覆盖率100%。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社会保障】年内新增就业3 910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 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目标范围之内。实施特困家庭的取暖、大病医疗和入学等多种救助措施,年内共实现城市低保7 317人,农村低保3 660人,大病救助217人,困难家庭大学生入学救助176人。逐步完善了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讨号板、徐家沙梁、大台、小台、前巧报、后巧报等10个村10 261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总数达13个村12 400多人。

    (赵剑峰 李笑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赛罕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博宏 
        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连炳(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武装部长:杜化铭 
        政委:夏玉辉 
        【概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南,1999年7月区划调整由郊区更名为赛罕区,2000年6月14日正式启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0′~112°10′,北纬40°36′~40°57′,周边分别与乌兰察布市、和林格尔县、玉泉区及新城区相接。全区总面积1 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万公顷。全区常住人口3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万人。辖6个乡镇(巧报镇、西把栅乡、金河镇、巴彦镇、黄合少镇、榆林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路、大学西路、大学东路、乌兰察布东路、中专路),设124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区内交通便利,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坐落境内,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辖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有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单位8家,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28所,是自治区科技、教育、文化的聚集区和行政中心区。 
        2006年,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收入完成19.2508亿元,同比增长34%,位列呼和浩特市第一、自治区百旗县区第四。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4 285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530元,同比增长10.7%。 
        【农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13%。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43.7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85万亩,粮食总产量12.5万吨。小麦播种面积1.26万亩,产量2 494吨;玉米播种面积24.44万亩,产量9.66万吨。菜田面积5.72万亩,播种面积7.4万亩,蔬菜商品量2.43亿公斤。年度家畜存栏27.15万头(只),同比增长3.77%,奶牛存栏18万头,牛奶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50%。新建续建7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新配置7辆防疫监督专用车,新建500平方米设施先进的化验室和疫病监测室,畜禽防疫密度达10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3.2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 634亩,天保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10万株。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招商引资24.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38.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6亿元,产销率达到99.9%。先后开工建设了雨污水泵站,完成大台什路、金桥五路等9条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雨水截流管道工程。九州通医药物流、沈阳华创风能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了规模集群效应。开发区现有入区工业项目40个,投产项目25个。随着金桥热电厂等企业的投产和天野化工、中石油呼和浩特市石化分公司技改项目的运营,全区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城市建设】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契机,积极配合开展了市政府确定的“44331”工程涉及赛罕区的“1231”工程。配合打通了乌兰察布东街、大学东街与东二环路,呼伦南路与南二环路连接线。完成了14条小街巷道路改造、28条小街巷路灯安装、29条小街巷便道铺装工程。新购置城管环卫车辆31台,新建水冲公厕和旱厕各15座、垃圾转运站4座。对二环路以内临时建筑和有碍市容观瞻的215处平房、凉房、围墙、户外广告等实施了综合整治,累计拆除面积14.3万平方米,同时对拆除后的场地进行治理。对辖区14条主次干道两侧296栋陈旧建筑物实施“穿衣戴帽”工程。精心打造了东影南路、呼和浩特市东南出城口、丰州路三条特色景观街。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平房改造,累计拆除面积2.4万平方米,同时对辖区环境差、卫生差、管理差的11个居民小区和住宅大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综合改造建设,铺装硬化1.5万平方米,绿化2.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1.2万株,粉刷5 350平方米。拆除锅炉16台,拆除改造茶浴炉14台,限期治理锅炉29台,辖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新建改建通乡通村公路7条,建设总里程82公里,新建桥梁1座和榆林农村客运站1处。对赛罕区124个行政村设置了村牌路牌。 
        【科技】全年共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12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及讲座450期,培训社区居民达6 000人次,结合“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民达4.8万人次。2006年赛罕区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区”。 
        【教育】撤并中小学各2所,区民中与党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成功实现校际合作,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及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师大附中3所分校优质教育资源相继引入赛罕区。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对十八中、二十九中、西把栅乡中心校等8所学校进行改造建设,维修教学楼2.9万平方米,硬化校园3.6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1.5万平方米,完成城区9所小学旱厕改水厕、操场塑胶化、校园硬化美化绿化,更换桌椅14 488套,购置计算机530台。 
        【文化】组织了春节、元宵节民间艺术活动,全力配合做好昭君文化节和国际民间艺术节活动。 
        【体育】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行动,成功举办全区首届综合性运动会。 
        【文化】加快探索建立文体产业多元化投入体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强网络、娱乐、音像等专项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卫生】严厉查处打击了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行为。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落实药品集中购销和患者一日清单制度,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监督覆盖率100%。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社会保障】年内新增就业3 910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 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目标范围之内。实施特困家庭的取暖、大病医疗和入学等多种救助措施,年内共实现城市低保7 317人,农村低保3 660人,大病救助217人,困难家庭大学生入学救助176人。逐步完善了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讨号板、徐家沙梁、大台、小台、前巧报、后巧报等10个村10 261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总数达13个村12 400多人。

    (赵剑峰 李笑天)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