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 ***(12月任职) 
        副书记: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 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杨建和(10月离任)哈达(蒙古族3月离任) 廉素 
        常委: ***(12任职) 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 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杨建和(10月离任) 哈达(蒙古族3月离任) 廉素 杜守纲(10月离任)  王波(10月任职) 董汉忠 赵江涛(蒙古族10月任职) 张俊华(蒙古族) 巴建光(蒙古族10月离任) 闻荣友(2月离任) 程刚(10月任职) 红洁(女蒙古族) ** 曹文华 李迎会 刘德君(10月任职) 
        人大 
        主任:赵道尔基(蒙古族3月离任) 哈达(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任:张清河 赵胜利 格日勒(女蒙古族) 王庆增 白同伦(回族) 李广斌 
        政府 
        市长: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副市长:王波(10月任职)杜守纲(10月离任) 闻荣友(2月离任)程刚 朱蒙 ***(蒙古族)云文霞(女蒙古族) 李逢春 王智 胡景星 李东(2月离任) 
        政协 
        主席:李玉然(女) 
        副主席:李伟道尔吉(蒙古族)侯晓菊(女)张生 王金陵(女) 侯焕明 李秉荣 奇福海(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张伯群(3月任职) ***(3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廉素(10月离任)赵江涛(蒙古族10月任职) 
        政法委 
        书记:张俊华(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龚占勇(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崔浩强 
        政委:李迎会(12月任职) 
        副司令员:王自成(满族) 
        副政委:王耀民  
        参谋长:张伟智(5月离任)王源(5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鲁巴特(蒙古族) 
        【概况】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2′~110°07′,北纬40°15′~41°29′,海拔1 067.2米。是呼包银经济带和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蒙古、俄罗斯和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东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接壤,西同巴彦淖尔市毗连,南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北与蒙古国相邻。城市中心区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80公里,全市总面积为27 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6年,包头市常住人口2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万人,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维吾尔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13.3万人,其中蒙古族7.09万人。  
        2006年,包头市生产总值达1 010.1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个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盟市,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0倍,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 0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130.1亿元,是1978年的81倍,年均增长17%。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总规模均首次突破100亿元。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2亿元,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00.2亿元,增长28%。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拓宽,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旗县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9.1亿元,增长59.6%。  
        【农业经济】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5.1亿元,增长7%。包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17.2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9.2千公顷,粮食产量达9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农牧区用电量达到2.65亿千瓦时;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6.1万千瓦;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为24.7万公顷、17.8万公顷和9.2万公顷。 
        【工业经济】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4家,实现利税总额85.8亿元,产销率为98.1%,综合效益指数达206.76。全市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871.8万吨、799.2万吨和753.3万吨;铝产量达49.5万吨;生产汽车8 907辆;发电量、用电量、供电量分别达160.9亿千瓦时、189.7亿千瓦时和202.7亿千瓦时。2006年,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等优势产业共完成产值915.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4%,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7.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0%。稀土高新区、包头铝业产业园区、不锈钢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包头新型工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和基地的发展步入更规范、更健康、更理性的轨道。  
        【畜牧业】奶牛业发展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奶牛产奶量提高到每头每年5.7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2吨,包头市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市。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4.5%。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0.2万吨,牛奶产量达132.9万吨;牲畜总头数达227.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47.7万只,奶牛存栏48万头。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16.1%,2006年在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评比中名列第31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5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482.5亿元,分别增长26%和43.3%。目前全市拥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业网点5.4万多个,总营业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业网点有16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全市农家店和农资店数量累计达210个。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9.4亿元。接待旅游者365.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24亿元。  
        【城市建设】2006年,城市道路长度1 028公里,道路总面积1 438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60.82%,污水处理能力为日处理16.5万立方米;排水管网总长度1 297公里;燃气普及率达83.01%,用气人口110.64万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2%,无害化处理能力1 600吨/日;公交车辆1 421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5标台;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4.6%,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2%,绿地面积6 19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 426公顷。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7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37平方米,分别提高0.74平方米和1.28平方米。实施了饮水健康、空气清洁、环境安全、生态恢复四大工程。在全市工业经济大幅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06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267天,比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日报的2003年增加了157天。  
        【对外开放】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到位达221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5.4亿美元。外贸竞争力显著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达1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64亿美元。在中国海关杂志《中国外贸城市百强》评比中,包头市位居第26位,比2001年提升了21位。 
        【交通运输】2006年,包头市全力推进“一环、三纵、六横、九出口”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全年公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6亿元。全年完成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投资1.8亿元。拥有货运车辆30 707辆,总吨位达297 209吨。道路运输完成社会客运量1.3亿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60.8亿人公里,完成社会货运量1.7亿吨,货运周转量167亿吨公里。 
        【教育】2006年,包头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40 368人;高等职业院校3所,在校生14 90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21 341人。中小学、幼儿园567所,在校生346 704人。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包括成人高校、成人中专、进修学校、成人技术培训机构)498所,在培人数约6万人。2006年,自治区基础教育综合评估组对包头市基础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检查,包头市综合评分稳居自治区第一。 
        全市9个旗县区中已有8个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检查验收,居自治区之首;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生升学率等多项指标均高于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升学率达81.08%,加上升入中专、技校的学生,升学率已达95%,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为自治区之首。普、职教招生比例达6∶4,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居自治区和全国领先水平。 
        【卫生】2006年,包头市已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7个,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 022个,村卫生室881个。大型医疗设备数量较多,包括核磁共振6台,CT20台,直线加速器4台,X光刀2台,800MA以上大型X光机16台,雄厚的卫生资源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孕产妇死亡率已下降到18.12/10万(全国为39/10万、自治区为49.94/10万),婴幼儿、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42‰(全国为11.7‰,自治区为21.6‰),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85.83%,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86.2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7%(全国为85.9%、自治区为84%)。 
        农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逐步健全,组织城市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县、乡、村卫生机构业务建设。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农牧区全面推开,平均参合率达到87.3%。通过提高参合农牧民的住院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降低住院报销起付线,减轻了农牧民就医负担,缓解了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金融保险】2006年,包头市拥有金融机构605个,从业人员9 010人。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85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8.0亿元。各类贷款余额达482.5亿元。 
        保险业务收入全年达10.88亿元,保险费支出达4.63亿元。 
        【人民生活】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211元,增长1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为13 84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 338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 640元。 
        【社会保障】2006年,包头市养老保险统筹人数达44.1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39.2万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有1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6.96万人,其中内部封闭运行企业2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2.8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54万人,全年共为12 32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7 49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6.02万人。  
        【就业】2006年,包头市从业人员达121.68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3%、32.2%和45.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 9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帮助243户“零就业家庭”302人实现了就业,安置“4050”人员6 968名。

    (李海燕 张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包头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市委 
        书记: ***(12月任职) 
        副书记: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 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杨建和(10月离任)哈达(蒙古族3月离任) 廉素 
        常委: ***(12任职) 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 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杨建和(10月离任) 哈达(蒙古族3月离任) 廉素 杜守纲(10月离任)  王波(10月任职) 董汉忠 赵江涛(蒙古族10月任职) 张俊华(蒙古族) 巴建光(蒙古族10月离任) 闻荣友(2月离任) 程刚(10月任职) 红洁(女蒙古族) ** 曹文华 李迎会 刘德君(10月任职) 
        人大 
        主任:赵道尔基(蒙古族3月离任) 哈达(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任:张清河 赵胜利 格日勒(女蒙古族) 王庆增 白同伦(回族) 李广斌 
        政府 
        市长:苏青(蒙古族10月离任)呼尔查(蒙古族10月任职) 
        副市长:王波(10月任职)杜守纲(10月离任) 闻荣友(2月离任)程刚 朱蒙 ***(蒙古族)云文霞(女蒙古族) 李逢春 王智 胡景星 李东(2月离任) 
        政协 
        主席:李玉然(女) 
        副主席:李伟道尔吉(蒙古族)侯晓菊(女)张生 王金陵(女) 侯焕明 李秉荣 奇福海(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张伯群(3月任职) ***(3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廉素(10月离任)赵江涛(蒙古族10月任职) 
        政法委 
        书记:张俊华(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龚占勇(蒙古族) 
        军分区 
        司令员:崔浩强 
        政委:李迎会(12月任职) 
        副司令员:王自成(满族) 
        副政委:王耀民  
        参谋长:张伟智(5月离任)王源(5月任职) 
        政治部主任:鲁巴特(蒙古族) 
        【概况】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9°22′~110°07′,北纬40°15′~41°29′,海拔1 067.2米。是呼包银经济带和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蒙古、俄罗斯和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东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接壤,西同巴彦淖尔市毗连,南与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北与蒙古国相邻。城市中心区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80公里,全市总面积为27 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6年,包头市常住人口2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万人,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维吾尔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共13.3万人,其中蒙古族7.09万人。  
        2006年,包头市生产总值达1 010.1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个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盟市,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0倍,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 0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130.1亿元,是1978年的81倍,年均增长17%。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总规模均首次突破100亿元。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2亿元,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00.2亿元,增长28%。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拓宽,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旗县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9.1亿元,增长59.6%。  
        【农业经济】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5.1亿元,增长7%。包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17.2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9.2千公顷,粮食产量达9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农牧区用电量达到2.65亿千瓦时;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6.1万千瓦;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为24.7万公顷、17.8万公顷和9.2万公顷。 
        【工业经济】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4家,实现利税总额85.8亿元,产销率为98.1%,综合效益指数达206.76。全市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871.8万吨、799.2万吨和753.3万吨;铝产量达49.5万吨;生产汽车8 907辆;发电量、用电量、供电量分别达160.9亿千瓦时、189.7亿千瓦时和202.7亿千瓦时。2006年,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等优势产业共完成产值915.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4%,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7.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0%。稀土高新区、包头铝业产业园区、不锈钢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包头新型工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和基地的发展步入更规范、更健康、更理性的轨道。  
        【畜牧业】奶牛业发展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奶牛产奶量提高到每头每年5.7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2吨,包头市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市。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4.5%。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0.2万吨,牛奶产量达132.9万吨;牲畜总头数达227.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47.7万只,奶牛存栏48万头。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16.1%,2006年在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评比中名列第31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5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482.5亿元,分别增长26%和43.3%。目前全市拥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业网点5.4万多个,总营业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业网点有16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全市农家店和农资店数量累计达210个。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9.4亿元。接待旅游者365.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24亿元。  
        【城市建设】2006年,城市道路长度1 028公里,道路总面积1 438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60.82%,污水处理能力为日处理16.5万立方米;排水管网总长度1 297公里;燃气普及率达83.01%,用气人口110.64万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2%,无害化处理能力1 600吨/日;公交车辆1 421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5标台;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4.6%,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2%,绿地面积6 19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 426公顷。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7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37平方米,分别提高0.74平方米和1.28平方米。实施了饮水健康、空气清洁、环境安全、生态恢复四大工程。在全市工业经济大幅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06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267天,比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日报的2003年增加了157天。  
        【对外开放】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到位达221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5.4亿美元。外贸竞争力显著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达1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64亿美元。在中国海关杂志《中国外贸城市百强》评比中,包头市位居第26位,比2001年提升了21位。 
        【交通运输】2006年,包头市全力推进“一环、三纵、六横、九出口”公路主骨架网络建设。全年公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6亿元。全年完成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投资1.8亿元。拥有货运车辆30 707辆,总吨位达297 209吨。道路运输完成社会客运量1.3亿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60.8亿人公里,完成社会货运量1.7亿吨,货运周转量167亿吨公里。 
        【教育】2006年,包头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40 368人;高等职业院校3所,在校生14 90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21 341人。中小学、幼儿园567所,在校生346 704人。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包括成人高校、成人中专、进修学校、成人技术培训机构)498所,在培人数约6万人。2006年,自治区基础教育综合评估组对包头市基础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检查,包头市综合评分稳居自治区第一。 
        全市9个旗县区中已有8个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检查验收,居自治区之首;全市小学、初中学生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生升学率等多项指标均高于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升学率达81.08%,加上升入中专、技校的学生,升学率已达95%,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为自治区之首。普、职教招生比例达6∶4,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居自治区和全国领先水平。 
        【卫生】2006年,包头市已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7个,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 022个,村卫生室881个。大型医疗设备数量较多,包括核磁共振6台,CT20台,直线加速器4台,X光刀2台,800MA以上大型X光机16台,雄厚的卫生资源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孕产妇死亡率已下降到18.12/10万(全国为39/10万、自治区为49.94/10万),婴幼儿、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42‰(全国为11.7‰,自治区为21.6‰),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85.83%,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86.2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7%(全国为85.9%、自治区为84%)。 
        农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逐步健全,组织城市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县、乡、村卫生机构业务建设。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农牧区全面推开,平均参合率达到87.3%。通过提高参合农牧民的住院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降低住院报销起付线,减轻了农牧民就医负担,缓解了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金融保险】2006年,包头市拥有金融机构605个,从业人员9 010人。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85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8.0亿元。各类贷款余额达482.5亿元。 
        保险业务收入全年达10.88亿元,保险费支出达4.63亿元。 
        【人民生活】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211元,增长15%。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为13 84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 338元,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 640元。 
        【社会保障】2006年,包头市养老保险统筹人数达44.1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39.2万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有1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6.96万人,其中内部封闭运行企业2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2.8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54万人,全年共为12 32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7 49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6.02万人。  
        【就业】2006年,包头市从业人员达121.68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3%、32.2%和45.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 9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帮助243户“零就业家庭”302人实现了就业,安置“4050”人员6 968名。

    (李海燕 张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