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7卷  /  科技

2007卷

  • 自然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厅长:徐凤君
        副厅长:郭宇  林莉(女 蒙古族) 马强  田颖男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副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 李增建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共设行政编制61名,实有人数57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发展计划处、条件财务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村与社会发展处、科技合作处、知识产权处9个职能处室,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科技投入实现多元化】2006年,科技投入有较大增长,科技计划共安排了4大战略研究专项、10项重大科技专项、8项科技示范工程、8项科技成果推广等重大、重点项目,全社会投入经费约294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8 937万元,放大比例达到329倍。争取国家及有关省市的各类科技项目148项,经费8 488万元,相当于全年自治区财政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另外,经科技厅积极争取,自治区决定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2007年将达到2.1亿元,其中的1.1亿元作为科技发展创新引导奖励资金,并将科技奖励经费增加到795万元;科技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内蒙古开发行与科技厅已正式签署协议,首批启动5 000万~1亿元的贴息贷款。
       【高新技术产业】按照自治区党的七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和八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06年,完善和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率先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被科技部列为重点联系省区(全国只有内蒙古和云南两家)。内蒙古蒙西集团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自治区认定了10家自治区创新先导型企业、10家创新驱动型试点企业和54家创新培育型试点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化基地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2006年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至此,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3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10.93亿元、总收入818.69亿元、利润总额51亿元、上缴税41.47亿元、出口创汇7.05亿美元,分别增长12%、18%、19%、14%和24%。33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2家,超过5亿元的有20家,超过1亿元的有38家。
       【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为了进一步加速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拓展了科技城、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形成了对外开放、对内联动的新机制,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内蒙古科技城是集研发平台、孵化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产业示范平台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区域规划。目前建设面积达1 500亩,亚通公司等8家国家和区内院所企业入驻创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入驻科技城,共建空间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将高端生物技术成果和人才向全区推广扩散。落户于科技城的奥特奇蒙药集团,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蒙药龙头企业。
        内蒙古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实施重大虚拟专项,在建成5个虚拟分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呼和浩特市虚拟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利用研究院)、赤峰市虚拟研究院、北京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虚拟分院;通过几年的培育提高,乳业与草业虚拟院由虚变实,成立了内蒙古乳业研究院、内蒙古草业研究院。虚拟研究新模式,为自治区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多种高层次的培训,为自治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人才、信息、咨询、评估、投融资等服务。
        全国首家异地孵化器—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推动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2006年,入驻企业69家;虚拟入孵企业24家;收益达1 8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为入驻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网络、通信等服务支持;为15家入孵企业申请北京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近100万元;为30家企业代办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
       【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为把科技强区战略落到实处,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科技厅通过多途径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以项目纽带促进人才集聚。一是通过科技顾问委员会吸纳了国内高层次人才59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7人),为自治区发展献计献策。二是通过虚拟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聚集和培养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业人才。三是通过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星火培训,建设了一支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乡土科技人才队伍。四是继续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投入100万元项目经费,重点培养10位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五是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经费达到500万元,进一步向博士和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倾斜,资助率达到70%以上。六是举办“科技咨询师”和“全区科技与人才工作者”等培训班80多批次,组织申报人才基金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10多批次,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素质。以科教兴区特别奖为代表的各类奖励措施促进了各类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
       【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新进展】一是组织实施了草业、奶业、肉业、生物繁育技术、农作物及产品加工5个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选育牧草新品种13个,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5个;推广划区轮牧和草地休牧技术,总规划突破2亿亩;开发奶新产品5个,制定地方标准5个;推广奶源基地建设和集成应用技术,直接和间接效益近6亿元,利用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奶牛达3 000头,母犊率达95%;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个,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950万元。二是围绕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和以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循环经济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组织实施了39项重大专项,取得显著成效。“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大风机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稀土永磁锟式磁选机”选矿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控机床刀库”打破了国际市场垄断。三是社会发展方面,实施了内蒙古荒漠化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古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等重大专项。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走内蒙古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和谐内蒙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战略构想】科技厅在自治区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区内外1 000余名专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政策》的编制工作,经政府审定,于2006年在全区科学技术大会上颁布。《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科学而系统的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自治区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目标体系。《若干政策》突出了政策的宏观指导性、区情特点,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自治区科技发展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自治区科技厅起草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5个重点方向、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的7个努力方向和4个方面的配套措施。此外还编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这一系列规划与文件的编制出台,描绘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宏伟蓝图。
                                                                                                            (胡德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自然科学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厅长:徐凤君
        副厅长:郭宇  林莉(女 蒙古族) 马强  田颖男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副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 李增建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共设行政编制61名,实有人数57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发展计划处、条件财务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村与社会发展处、科技合作处、知识产权处9个职能处室,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及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科技投入实现多元化】2006年,科技投入有较大增长,科技计划共安排了4大战略研究专项、10项重大科技专项、8项科技示范工程、8项科技成果推广等重大、重点项目,全社会投入经费约294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8 937万元,放大比例达到329倍。争取国家及有关省市的各类科技项目148项,经费8 488万元,相当于全年自治区财政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另外,经科技厅积极争取,自治区决定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2007年将达到2.1亿元,其中的1.1亿元作为科技发展创新引导奖励资金,并将科技奖励经费增加到795万元;科技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内蒙古开发行与科技厅已正式签署协议,首批启动5 000万~1亿元的贴息贷款。
       【高新技术产业】按照自治区党的七届五次、六次全委会和八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06年,完善和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率先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被科技部列为重点联系省区(全国只有内蒙古和云南两家)。内蒙古蒙西集团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自治区认定了10家自治区创新先导型企业、10家创新驱动型试点企业和54家创新培育型试点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化基地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2006年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至此,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3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10.93亿元、总收入818.69亿元、利润总额51亿元、上缴税41.47亿元、出口创汇7.05亿美元,分别增长12%、18%、19%、14%和24%。33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2家,超过5亿元的有20家,超过1亿元的有38家。
       【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为了进一步加速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拓展了科技城、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形成了对外开放、对内联动的新机制,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内蒙古科技城是集研发平台、孵化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产业示范平台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区域规划。目前建设面积达1 500亩,亚通公司等8家国家和区内院所企业入驻创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入驻科技城,共建空间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将高端生物技术成果和人才向全区推广扩散。落户于科技城的奥特奇蒙药集团,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蒙药龙头企业。
        内蒙古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实施重大虚拟专项,在建成5个虚拟分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呼和浩特市虚拟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利用研究院)、赤峰市虚拟研究院、北京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虚拟分院;通过几年的培育提高,乳业与草业虚拟院由虚变实,成立了内蒙古乳业研究院、内蒙古草业研究院。虚拟研究新模式,为自治区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多种高层次的培训,为自治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人才、信息、咨询、评估、投融资等服务。
        全国首家异地孵化器—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推动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2006年,入驻企业69家;虚拟入孵企业24家;收益达1 8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为入驻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网络、通信等服务支持;为15家入孵企业申请北京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近100万元;为30家企业代办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
       【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为把科技强区战略落到实处,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科技厅通过多途径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以项目纽带促进人才集聚。一是通过科技顾问委员会吸纳了国内高层次人才59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7人),为自治区发展献计献策。二是通过虚拟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了首席专家负责制,聚集和培养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业人才。三是通过科技园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星火培训,建设了一支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乡土科技人才队伍。四是继续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投入100万元项目经费,重点培养10位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五是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经费达到500万元,进一步向博士和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倾斜,资助率达到70%以上。六是举办“科技咨询师”和“全区科技与人才工作者”等培训班80多批次,组织申报人才基金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10多批次,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素质。以科教兴区特别奖为代表的各类奖励措施促进了各类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
       【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新进展】一是组织实施了草业、奶业、肉业、生物繁育技术、农作物及产品加工5个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选育牧草新品种13个,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5个;推广划区轮牧和草地休牧技术,总规划突破2亿亩;开发奶新产品5个,制定地方标准5个;推广奶源基地建设和集成应用技术,直接和间接效益近6亿元,利用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奶牛达3 000头,母犊率达95%;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个,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950万元。二是围绕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和以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循环经济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组织实施了39项重大专项,取得显著成效。“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大风机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稀土永磁锟式磁选机”选矿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控机床刀库”打破了国际市场垄断。三是社会发展方面,实施了内蒙古荒漠化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内蒙古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等重大专项。这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走内蒙古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和谐内蒙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战略构想】科技厅在自治区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区内外1 000余名专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政策》的编制工作,经政府审定,于2006年在全区科学技术大会上颁布。《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科学而系统的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自治区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目标体系。《若干政策》突出了政策的宏观指导性、区情特点,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自治区科技发展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自治区科技厅起草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5个重点方向、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的7个努力方向和4个方面的配套措施。此外还编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这一系列规划与文件的编制出台,描绘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宏伟蓝图。
                                                                                                            (胡德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