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卷

  • 阿巴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毅(蒙古族) 
        旗长:哈斯(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力量(蒙古族) 
        武装部长:张喜平 
        政委:丁起 
        【概况】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东邻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西邻苏尼特左旗,南与正蓝旗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75公里。全旗总面积27 495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6 9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29%。阿巴嘎旗辖3个苏木,3个镇,71个嘎查;煤矿、林场、渔场各1处;总人口43 021人,含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壮、藏8个民族,其中城镇人口21 880人,占总人口的50.9%,牧业人口21 141人,占总人口的49.1%,蒙古族23 446人,占总人口的54.5%,汉族人口18 787人,占总人口的43.7%。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别力古台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亿元,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比重达27∶44∶29,第二产业连续第二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全旗经济的主导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13.05亿元,增长71.1%,增速位居全盟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06亿元,增长8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06亿元,增长4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442亿元,增长80.1%。投资2 722万元,用于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同比增加2 091万元,增长3.3倍多,其中投资2 500万元,重点建设32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2.5万平方米的景观街一期工程。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173.3万头(只),较上年减少13.1万头(只),其中大畜103 764头,小畜1 629 251只,良改畜总量达152.2万头(只),良改畜比重87.8%,提高5.6个百分点。当年接活仔畜72.4万头(只),繁成率97.2%;完成黄牛冷配1.76万头,本交改良2.1万头,引进西门塔尔牛3 345头;动物免疫完成937.2万头(只)次,年内动物检疫87.2万头(只)次;年内种公羊集中管理嘎查21个,出栏牲畜90.59万头(只),打贮草2.24亿公斤,完成计划任务的114.3%;建成牧区小型奶站10处,配备制冷运输车6辆,实现了鲜奶就地转化增值,辐射带动近百个牧户从鲜奶上增收12万元;通过集中连片和牧民自行圈建,新增打草场40万亩,新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16个,使全旗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5个,辐射牧民640户2 200人。年内建设水源井120处,畜棚2.56万平方米,牧区节水灌溉完成1 500亩,种植高产饲草料1.6万亩,人工草地建设1万亩,为牧民购置发放打贮草等牧业机械472台。 
        【围封转移】完成沙源治理工程81.44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94.4%。其中沙源治理配套工程39.54万亩;营林造林2万亩;灌木规模造林0.5万亩;通道绿化3 300亩;基点工程灭治鼠虫害173万亩。建设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各110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处;实施休禁牧总面积4 053.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0%,轮牧总面积1 200万亩;当年搬迁生态移民100户500人,转移牧区人口1 000人,其中生态移民500人,输出牧区劳动力600人(次);现已累计转移牧区人口3 990人,占牧业人口的近20%。其中依托沙源治理生态移民项目资金转移牧区人口3 280人,围封禁牧草场255万亩;转移人口中就业稳定3 300人,就业率82.7%,其中转移到旗内养殖基地从事奶牛和肉乳兼用牛养殖的有1 924人,转移到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和旗府所在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 310人,盟外劳务输出66人。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牧民1 034人(次),其中就业847人,就业率达82%。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2.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 060万元。年内,查干淖尔煤化工项目完成35KV输变电线路架设工作,PVC和甲醇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工作。辉腾梁风电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国华、龙源、大唐3家200MW项目得到核准建设。玛尼图煤矿技改项目按国家最低年产30万吨进行改扩建;查干淖尔铜矿日处理300吨矿石选厂投入生产;查干淖尔铁矿日处理300吨矿石选厂投入生产;完成勘查投入1.6亿元。其中15个煤炭勘查项目有6个完成普查工作,查干淖尔煤田和那仁宝拉格煤田探明储量在30和50亿吨左右;23个金属及多金属勘查项目有2个完成普查;宝格都石油(天然气)勘查项目完成钻孔5眼,其中两眼有油气显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了5处多金属异常区的探矿权,收益300多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活畜加工45.6万个羊单位,生产铁矿石56万吨,煤炭47万吨,供电2 141万度,自来水44.2万吨。 
        【财政金融】全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 081万元,是年度预算的103.6%,较上年增收3 010万元,增长5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880万元,同比增加2 404万元,增长53.7%。税收收入完成4 464万元,较上年增加1 756万元,其中营业税完成3 321万元,较上年增加1 670万元,增长101.2%;所得税完成213万元,较上年增加70万元,增长50.0%;城建税完成222万元,较上年增加109万元,增长96.5%。非税收入累计入库3 643万元,同比增加1 254万元,增长51.1%。全年财政总支出23 278万元,同比增加8 145万元,增长53.8%。 
        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 221万元和12 886万元,增长17.7%和6.4%;保险业完成增加值1 565万元,增长2.4%,保费收入715万元,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 609万元,增长17.2%。继续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财政集中管理范围,将全旗预算单位和重点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集中支付管理;积极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在别力古台镇的14个嘎查进行 “村财民理乡代管”试点工作;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对23个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科技】年内,引进科技新技术4项,结合牧区青年创业活动,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00多期(班),培训牧民17 000人(次);落实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1 000名牧民参加了“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 
        【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支出达1 733万元,同比增加421万元,增长32.1%。完成3 980平方米的蒙古族实验小学教学楼、2号宿舍楼、2 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第一中学电教实验楼等工程项目建设。年内,落实“两免”专项资金76万元,受助学生4 547人,落实“一补”专项资金36万元,受助学生2 096人,落实高中补助资金81.86万元,858名牧民子女受益。建立特困家庭大学生救助机制,为40名大学生发放救助金7万元。完成教育系统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全员竞聘上岗工作,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全旗现有中学3所、小学3所、蒙古族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在校生4 604人,其中小学生2 778人,初中生1 312人,高中生419人,民办学生95人;小学寄宿生156人,初中寄宿生267人,高中寄宿生45人;当年考入大专、本科以上学生112人,中专和重点高中学生463人;全旗现有中小学教职工总数378人,其中小学教职工201人,含专任教师164人;中学教职工177人,含专任教师126人。 
        【文化】以建旗5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当年全旗文体广播电视事业经费支出413万元,较上年增加69万元,增长20.1%,4部电视专题片和1台文艺节目在内蒙古卫视频道播出。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其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89%。 
        【卫生】2006年制定实施《阿巴嘎旗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试行)》,当年投入财政资金25万元,参加合作医疗牧民17 508人,参合率94.8%;全旗公共卫生支出843万元,较上年增加88万元,增长11.8%,重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5所苏木镇卫生院完成改扩建;继续做好鼠疫、禽流感等突发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布病,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旗”活动,计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年内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7.76‰和5.28‰以内。 
        【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硬化巷道8条0.7万平方米,拆迁旧城区0.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0.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78盏,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开辟了别力古台镇东水源地,打水源井2眼。修建嘎查公路6条52公里,省道101线至宝格都19公里油路投入使用,207国道至查干淖尔镇油路开工建设;查干淖尔煤化工基地东区110千伏输变电线路架设完成,西区35千伏输变电线路完成部分基础工程;累计投资1 280万元,完成别力古台花园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04万元,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 144万元。投资308万元,完成了水源井并网、集中供热管道改造工程和环卫设施购置工作。 
        【社保再就业】2006年将未参统破产集体企业199人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发放城镇低保金84.1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启动实施牧区低保工作,发放补助金39.5万元;全年社会保障支出557万元,同比增加342万元,增长159%。 
        全年共征集就业岗位2 81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14人,为下岗职工落实就业补贴110万元,首次输出残疾务工人员33名,通过考试择优录用31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旗直各事业单位,安置退伍军人16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 
        【招商】年内共实施招商项目26个,其中新建项目22个。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1.59亿元,同比增长140.1%,完成年初计划的165.6%。其中:引进区外资金6.98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年初计划的124.5%。 
        【旅游】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锡林郭勒旅游资源推介会”。举办旅游知识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内蒙古长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开发洪格尔旅游资源的合作意向。沙布日台十八烈士陵园列入自治区红色旅游景点,并完成园区绿化工作,开展“2006中国乡村游—‘牧人之家’旅游那达慕”活动。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 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万元。 
        【“8.11”洪灾】2006年8月11日14时55分,别力古台镇及周边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突降暴雨,雨量集中而且来势迅猛。到19时10分暴雨停止,降水量达89.6毫米,是建旗以来有气象资料日降水量最大的一次,且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强降水致使镇北巴音查干沟8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形成山洪,山洪流量达266立方米/秒,镇北防洪堤坝顷刻间被冲毁,大量洪水涌入镇内,洪峰高度近2米,镇内街道和居民区积水深度达60~150厘米。洪水过后部分地段形成大量淤泥,面积5.2万平方米,最厚地段达2米,平均1.3米。洪水造成7人死亡、22人受伤。镇内供水、供电、供热、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洪水冲毁居民居住房845间,涉及居民338户,其中城镇低保202户,进城务工牧民48户,家庭无固定收入79户;被洪水浸泡形成危房的居住房3 647间,涉及居民1 459户;住房中无维修价值的D级危房1 240间,涉及居民496户,其中城镇低保108户、进程务工牧民37户,家庭成员无固定收入341户。洪水共造成2 154户7 089人受灾。冲毁防洪堤坝280延长米。4条沙石路和1条柏油路部分路段被冲毁。供水、排污、供热管网全部积水、淤泥,部分管线坍塌。电网、通讯、有线电视中断5个小时。洪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其中居民房屋及财产损失8 600万元,城镇基础设施损失4 700万元。 
        灾情发生后,阿巴嘎旗立即启动防汛抗洪预案,紧急抽调武警官兵、干部职工1 000多人在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与受灾群众共同抗洪抢险,全力救治受伤群众,抢修电力、供水、广播电视等设施。当日,现场转移安置灾民5 097人。入冬前,所有灾民基本生活均得到了妥善安置,城镇功能和防洪堤坝也得到恢复和修复。 
        【人民生活】2006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915元,增长14.4%;牧民人均纯收入3 984元,增长9.5%。

    (海延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阿巴嘎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毅(蒙古族) 
        旗长:哈斯(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力量(蒙古族) 
        武装部长:张喜平 
        政委:丁起 
        【概况】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东邻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西邻苏尼特左旗,南与正蓝旗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75公里。全旗总面积27 495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6 9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29%。阿巴嘎旗辖3个苏木,3个镇,71个嘎查;煤矿、林场、渔场各1处;总人口43 021人,含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壮、藏8个民族,其中城镇人口21 880人,占总人口的50.9%,牧业人口21 141人,占总人口的49.1%,蒙古族23 446人,占总人口的54.5%,汉族人口18 787人,占总人口的43.7%。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别力古台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亿元,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比重达27∶44∶29,第二产业连续第二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全旗经济的主导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13.05亿元,增长71.1%,增速位居全盟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06亿元,增长8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06亿元,增长4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442亿元,增长80.1%。投资2 722万元,用于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同比增加2 091万元,增长3.3倍多,其中投资2 500万元,重点建设32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2.5万平方米的景观街一期工程。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173.3万头(只),较上年减少13.1万头(只),其中大畜103 764头,小畜1 629 251只,良改畜总量达152.2万头(只),良改畜比重87.8%,提高5.6个百分点。当年接活仔畜72.4万头(只),繁成率97.2%;完成黄牛冷配1.76万头,本交改良2.1万头,引进西门塔尔牛3 345头;动物免疫完成937.2万头(只)次,年内动物检疫87.2万头(只)次;年内种公羊集中管理嘎查21个,出栏牲畜90.59万头(只),打贮草2.24亿公斤,完成计划任务的114.3%;建成牧区小型奶站10处,配备制冷运输车6辆,实现了鲜奶就地转化增值,辐射带动近百个牧户从鲜奶上增收12万元;通过集中连片和牧民自行圈建,新增打草场40万亩,新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16个,使全旗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5个,辐射牧民640户2 200人。年内建设水源井120处,畜棚2.56万平方米,牧区节水灌溉完成1 500亩,种植高产饲草料1.6万亩,人工草地建设1万亩,为牧民购置发放打贮草等牧业机械472台。 
        【围封转移】完成沙源治理工程81.44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94.4%。其中沙源治理配套工程39.54万亩;营林造林2万亩;灌木规模造林0.5万亩;通道绿化3 300亩;基点工程灭治鼠虫害173万亩。建设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各110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处;实施休禁牧总面积4 053.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0%,轮牧总面积1 200万亩;当年搬迁生态移民100户500人,转移牧区人口1 000人,其中生态移民500人,输出牧区劳动力600人(次);现已累计转移牧区人口3 990人,占牧业人口的近20%。其中依托沙源治理生态移民项目资金转移牧区人口3 280人,围封禁牧草场255万亩;转移人口中就业稳定3 300人,就业率82.7%,其中转移到旗内养殖基地从事奶牛和肉乳兼用牛养殖的有1 924人,转移到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和旗府所在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 310人,盟外劳务输出66人。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牧民1 034人(次),其中就业847人,就业率达82%。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2.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 060万元。年内,查干淖尔煤化工项目完成35KV输变电线路架设工作,PVC和甲醇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工作。辉腾梁风电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国华、龙源、大唐3家200MW项目得到核准建设。玛尼图煤矿技改项目按国家最低年产30万吨进行改扩建;查干淖尔铜矿日处理300吨矿石选厂投入生产;查干淖尔铁矿日处理300吨矿石选厂投入生产;完成勘查投入1.6亿元。其中15个煤炭勘查项目有6个完成普查工作,查干淖尔煤田和那仁宝拉格煤田探明储量在30和50亿吨左右;23个金属及多金属勘查项目有2个完成普查;宝格都石油(天然气)勘查项目完成钻孔5眼,其中两眼有油气显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了5处多金属异常区的探矿权,收益300多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活畜加工45.6万个羊单位,生产铁矿石56万吨,煤炭47万吨,供电2 141万度,自来水44.2万吨。 
        【财政金融】全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 081万元,是年度预算的103.6%,较上年增收3 010万元,增长5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880万元,同比增加2 404万元,增长53.7%。税收收入完成4 464万元,较上年增加1 756万元,其中营业税完成3 321万元,较上年增加1 670万元,增长101.2%;所得税完成213万元,较上年增加70万元,增长50.0%;城建税完成222万元,较上年增加109万元,增长96.5%。非税收入累计入库3 643万元,同比增加1 254万元,增长51.1%。全年财政总支出23 278万元,同比增加8 145万元,增长53.8%。 
        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 221万元和12 886万元,增长17.7%和6.4%;保险业完成增加值1 565万元,增长2.4%,保费收入715万元,增长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 609万元,增长17.2%。继续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财政集中管理范围,将全旗预算单位和重点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集中支付管理;积极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在别力古台镇的14个嘎查进行 “村财民理乡代管”试点工作;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对23个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科技】年内,引进科技新技术4项,结合牧区青年创业活动,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00多期(班),培训牧民17 000人(次);落实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1 000名牧民参加了“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 
        【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支出达1 733万元,同比增加421万元,增长32.1%。完成3 980平方米的蒙古族实验小学教学楼、2号宿舍楼、2 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第一中学电教实验楼等工程项目建设。年内,落实“两免”专项资金76万元,受助学生4 547人,落实“一补”专项资金36万元,受助学生2 096人,落实高中补助资金81.86万元,858名牧民子女受益。建立特困家庭大学生救助机制,为40名大学生发放救助金7万元。完成教育系统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全员竞聘上岗工作,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全旗现有中学3所、小学3所、蒙古族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在校生4 604人,其中小学生2 778人,初中生1 312人,高中生419人,民办学生95人;小学寄宿生156人,初中寄宿生267人,高中寄宿生45人;当年考入大专、本科以上学生112人,中专和重点高中学生463人;全旗现有中小学教职工总数378人,其中小学教职工201人,含专任教师164人;中学教职工177人,含专任教师126人。 
        【文化】以建旗5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当年全旗文体广播电视事业经费支出413万元,较上年增加69万元,增长20.1%,4部电视专题片和1台文艺节目在内蒙古卫视频道播出。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其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89%。 
        【卫生】2006年制定实施《阿巴嘎旗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试行)》,当年投入财政资金25万元,参加合作医疗牧民17 508人,参合率94.8%;全旗公共卫生支出843万元,较上年增加88万元,增长11.8%,重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5所苏木镇卫生院完成改扩建;继续做好鼠疫、禽流感等突发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布病,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旗”活动,计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年内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7.76‰和5.28‰以内。 
        【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硬化巷道8条0.7万平方米,拆迁旧城区0.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0.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78盏,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开辟了别力古台镇东水源地,打水源井2眼。修建嘎查公路6条52公里,省道101线至宝格都19公里油路投入使用,207国道至查干淖尔镇油路开工建设;查干淖尔煤化工基地东区110千伏输变电线路架设完成,西区35千伏输变电线路完成部分基础工程;累计投资1 280万元,完成别力古台花园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04万元,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 144万元。投资308万元,完成了水源井并网、集中供热管道改造工程和环卫设施购置工作。 
        【社保再就业】2006年将未参统破产集体企业199人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发放城镇低保金84.1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启动实施牧区低保工作,发放补助金39.5万元;全年社会保障支出557万元,同比增加342万元,增长159%。 
        全年共征集就业岗位2 81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14人,为下岗职工落实就业补贴110万元,首次输出残疾务工人员33名,通过考试择优录用31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旗直各事业单位,安置退伍军人16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 
        【招商】年内共实施招商项目26个,其中新建项目22个。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1.59亿元,同比增长140.1%,完成年初计划的165.6%。其中:引进区外资金6.98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年初计划的124.5%。 
        【旅游】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锡林郭勒旅游资源推介会”。举办旅游知识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内蒙古长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开发洪格尔旅游资源的合作意向。沙布日台十八烈士陵园列入自治区红色旅游景点,并完成园区绿化工作,开展“2006中国乡村游—‘牧人之家’旅游那达慕”活动。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 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万元。 
        【“8.11”洪灾】2006年8月11日14时55分,别力古台镇及周边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突降暴雨,雨量集中而且来势迅猛。到19时10分暴雨停止,降水量达89.6毫米,是建旗以来有气象资料日降水量最大的一次,且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强降水致使镇北巴音查干沟8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形成山洪,山洪流量达266立方米/秒,镇北防洪堤坝顷刻间被冲毁,大量洪水涌入镇内,洪峰高度近2米,镇内街道和居民区积水深度达60~150厘米。洪水过后部分地段形成大量淤泥,面积5.2万平方米,最厚地段达2米,平均1.3米。洪水造成7人死亡、22人受伤。镇内供水、供电、供热、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洪水冲毁居民居住房845间,涉及居民338户,其中城镇低保202户,进城务工牧民48户,家庭无固定收入79户;被洪水浸泡形成危房的居住房3 647间,涉及居民1 459户;住房中无维修价值的D级危房1 240间,涉及居民496户,其中城镇低保108户、进程务工牧民37户,家庭成员无固定收入341户。洪水共造成2 154户7 089人受灾。冲毁防洪堤坝280延长米。4条沙石路和1条柏油路部分路段被冲毁。供水、排污、供热管网全部积水、淤泥,部分管线坍塌。电网、通讯、有线电视中断5个小时。洪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其中居民房屋及财产损失8 600万元,城镇基础设施损失4 700万元。 
        灾情发生后,阿巴嘎旗立即启动防汛抗洪预案,紧急抽调武警官兵、干部职工1 000多人在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与受灾群众共同抗洪抢险,全力救治受伤群众,抢修电力、供水、广播电视等设施。当日,现场转移安置灾民5 097人。入冬前,所有灾民基本生活均得到了妥善安置,城镇功能和防洪堤坝也得到恢复和修复。 
        【人民生活】2006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915元,增长14.4%;牧民人均纯收入3 984元,增长9.5%。

    (海延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