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海关

2023卷

  • 满洲里海关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满洲里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1666.1万吨,同比减少3.7%进出口贸易值1321.1亿元2021年增长10.5%。全年入库税款45.6亿元2021年增长43.8%。其中关税5.1亿元2021年增长66.1%进口环节税40.5亿元2021年增长41.4%。市场采购贸易2.38亿元2021年增长9.5%。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4818列2021年增长37.6%。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立案办理刑事案件10起案值1.04亿元行政案件38起案值1933.8万元。

    【检验检疫】  2022年,满洲里海关开展“国门绿盾2022”行动,截获进境有害生物4391种次,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6种次。开展“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普查物种2520株),防范疫情叠加。监测供港澳活牛6种疫病采样360个,监测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5种疫病采样45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进口饲用粮食、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口转基因监控抽样212个,检测项1093个,全部合格。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及重大进出口食品安全事件。落实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制度改革,检出标签不合格1批次。执行进口危化品口岸“批批核验+抽批检测”模式和出口危化品“产地检验口岸查验”模式,做好进口煤炭检验工作,检出不合格煤炭9.6万吨。开展进口化肥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图片92.jpg 

    52  2022年7月7日,满洲里海关员开展供港活牛检疫(魏兴海  供图)

     

    【专项整治】  2022年,满洲里海关完成252家注销企业事后验估指令执行情况核查,对11家高级认证企业开展规范申报核查。开展“金钥2022”专项行动,以申报要素为重点开展专项稽查,排查梳理进口再生金属高风险企业。开展“龙腾行动2022”,在寄递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查获侵权案件12起货值13.97万元。开展核生化爆反恐演练10次,举办“满洲里海关2022年反恐专题线上培训班”。开展“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蓝天2022”专项行动、“国门勇士2022”缉枪专项行动、筑牢疫情防线保障口岸通关专项行动,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枪毒、重点涉税商品等走私行为,打击逃避商品检验检疫犯罪活动,业务现场查发刑事案件占比50%。对辖区口岸、界河、边境防范区等23个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突击式、拉网式”巡查,严防跨境走私风险。

    【货物检验】  2022年,满洲里海关实施“甩挂”“接力驾驶”等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建立进境粮食、矿产品、钾肥等重要物资“绿色通道”保障机制,落实进口矿产品和原油“先放后检”“依企业申请实施进口铁矿品质检验”等改革措施。对持续合格的进口煤炭采取合并检验批的优化措施,降低抽样送检比例。编写《铁路口岸防疫通关指南》,优化作业流程、延长工作时间,保障严寒天气下出口工程机械车辆当日接运、当日提离。提升口岸过货能力,出口工程机械数量由日均40台提升至日均140台。保障邮路畅通,组织集中验放出口邮件2次,实现满洲里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口邮件零滞留。组建防疫情、促通关“青年突击队”,解决口岸一线人力资源紧张问题。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建立口岸货运、整体通关时间监测预警和企业申报提醒催办机制。12月,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93小时、0.53小时2017年分别压缩57.55%、75.77%完成“双降”目标。

    【特殊区域管理】  2022年,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拓展功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落实“提前适用政策”“简化进出区管理”“试行汽车保税仓储”等8项政策,推动“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落地,发挥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保税维修业务。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值34.9亿元2021年增长190.7%监管货运量8.8万吨,比2021年增长101.5%。推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支持通辽市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支持9710、9810在满洲里、赤峰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落地,实现B2B模式全覆盖。开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解读宣讲,参加人员135人次。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运行情况调研,组织修订《满洲里海关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实施细则》。推动满洲里市建成首家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3月1日,新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清单》上线。支持赤峰、呼伦贝尔首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业务成功申报。推动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边民互市贸易区互贸管理系统上线。

    【安全生产】  2022年,满洲里海关梳理排查关区重大、系统性风险“9+16”项制定防范化解措施60条,完善各层级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设立动态监测指标17项,推动“铁路进口直运”,进境危险品未申报时长比2021年压缩50%、未放行时长比2021年压缩83%,实现口岸危险品“动态清零”,查获出口危险品伪瞒报案件3起。推进“迎接中共二十大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要求清单》,动态更新《满洲里海关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清单》。健全“吹哨人”预警机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班2期,完成考核664人次。编发《满洲里海关口岸执法安全作业手册汇编试行》,开展口岸检查作业安全监督检查709次。

    “一带一路”服务】  2022年满洲里海关创新运用俄籍列车运载出口班列货物,实现宽准轨双向重载;建立中欧班列监测预警机制,提高中欧班列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推广“铁路快通”模式,办理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进境“铁路快通”业务,实现赤峰海关起运班列“铁路快通”模式常态化,全年办理476批次,全程运输时间缩短近2天。打造“中欧班列+邮件”模式,与沈阳海关、济南海关签订班列运邮监管联系配合办法,开通“沈满欧”运邮出口专线列车,填补北方地区邮政中欧班列空白。举办中俄海关、铁路区域性双边“四方会谈”,协调解决货物跨境通关问题,提高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三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交换数据1774条。推进中蒙联合监管项目开展,交换载货清单电子数据10359条。与白俄罗斯开展中欧班列监管措施交流、“AEO”经认证经营者互认工作。

    【特色产业服务】  2022年,满洲里海关对3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资质扩项进行验核,提升口岸落地加工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农残、重金属、致病菌等安全性指标检测和控制,识别和应对出口风险,推动呼伦贝尔地区炼乳首次出口朝鲜,兴安盟地区味噌、酱油首次出口南美洲。扩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范围,对进境燕麦、荞麦采取“两段准入”措施,与东北三省四海关协同实施进境粮食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监管。服务区域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指导进境陆生动物隔离场建设、进境动物遗传物质使用单位资质申请,新增进境动物遗传物质使用单位1家,完成关区首个进境种牛隔离场考核验收。加强出口农产品监管,强化对育肥场的管理,做好中国核果、仁果、柑橘恢复输送俄国后口岸换证放行和口岸仓储库管理工作。促进供港活牛、饲料添加剂等特色农产品出口,监管检疫供港澳活牛2211头2021年下降13.6%出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26.4万吨,比2021年增长11.4%。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满洲里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出台《满洲里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二十条措施》、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32条措施、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主体行动方案10条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46家“白名单”企业开展调研,先后启动2批“一企一策”服务措施,推出20条普适性和48条个性化措施。开展AEO国际互认合作,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用培育力度,新增高级认证企业2家。建立两级党委关长联系企业机制,搭建关企沟通“直通车”,35名相关领导“点对点”联系企业48家。建立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处置—反馈—评估”全闭环管理链条,收集并解决57家企业反映问题63个,收到感谢信16封,锦旗5面。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减免税政策落地生效,推进“一保多用”税收征管担保业务改革,实现企业一份担保在全国不同海关、不同业务领域、不同担保事项间通用。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业务改革,公路口岸“两步申报”率达83.33%。推行“不见面审批”,压缩检疫审批受理时限,将进境检疫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优化电子口岸入网流程,依托“互联网+邮寄”“关银一KEY通”等形式,实现企业入网业务全程网上办理。为新注册的375家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解决企业IC卡问题255个,接听热线服务咨询电话1208次。

    【口岸疫情防控】  2022年,满洲里海关编发《国内外疫情快报》365期,加强二、三级监控指挥中心平台联动,开展人防、物防、非冷链物品采样监控检查1970次,事后材料印证式检查1856次,检测货物报关单票数382票,总抽样数4093个。坚持“多病同防”,检出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3种65例,严防鼠疫等重大传染病输入。开展输入性病例模拟追溯演练12次。5月22日,中籍进境列车司乘人员实现远程非接触式健康申报验核和体温监测。启用第九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强化口岸疫情联防联控,与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反馈意见20余次,派员参加关区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自查督查,开展“关长走进口岸封管区”“百名科长百日督查”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培训715人次。优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措施,确保过渡时期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严格规范、平稳有序。  杨娇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满洲里海关
  • 发布时间:11-19
  • 来源:
  • 【概况】  2022年,满洲里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1666.1万吨,同比减少3.7%进出口贸易值1321.1亿元2021年增长10.5%。全年入库税款45.6亿元2021年增长43.8%。其中关税5.1亿元2021年增长66.1%进口环节税40.5亿元2021年增长41.4%。市场采购贸易2.38亿元2021年增长9.5%。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4818列2021年增长37.6%。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立案办理刑事案件10起案值1.04亿元行政案件38起案值1933.8万元。

    【检验检疫】  2022年,满洲里海关开展“国门绿盾2022”行动,截获进境有害生物4391种次,其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6种次。开展“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普查物种2520株),防范疫情叠加。监测供港澳活牛6种疫病采样360个,监测进境非食用动物产品5种疫病采样45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进口饲用粮食、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口转基因监控抽样212个,检测项1093个,全部合格。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及重大进出口食品安全事件。落实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制度改革,检出标签不合格1批次。执行进口危化品口岸“批批核验+抽批检测”模式和出口危化品“产地检验口岸查验”模式,做好进口煤炭检验工作,检出不合格煤炭9.6万吨。开展进口化肥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图片92.jpg 

    52  2022年7月7日,满洲里海关员开展供港活牛检疫(魏兴海  供图)

     

    【专项整治】  2022年,满洲里海关完成252家注销企业事后验估指令执行情况核查,对11家高级认证企业开展规范申报核查。开展“金钥2022”专项行动,以申报要素为重点开展专项稽查,排查梳理进口再生金属高风险企业。开展“龙腾行动2022”,在寄递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查获侵权案件12起货值13.97万元。开展核生化爆反恐演练10次,举办“满洲里海关2022年反恐专题线上培训班”。开展“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蓝天2022”专项行动、“国门勇士2022”缉枪专项行动、筑牢疫情防线保障口岸通关专项行动,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枪毒、重点涉税商品等走私行为,打击逃避商品检验检疫犯罪活动,业务现场查发刑事案件占比50%。对辖区口岸、界河、边境防范区等23个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突击式、拉网式”巡查,严防跨境走私风险。

    【货物检验】  2022年,满洲里海关实施“甩挂”“接力驾驶”等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建立进境粮食、矿产品、钾肥等重要物资“绿色通道”保障机制,落实进口矿产品和原油“先放后检”“依企业申请实施进口铁矿品质检验”等改革措施。对持续合格的进口煤炭采取合并检验批的优化措施,降低抽样送检比例。编写《铁路口岸防疫通关指南》,优化作业流程、延长工作时间,保障严寒天气下出口工程机械车辆当日接运、当日提离。提升口岸过货能力,出口工程机械数量由日均40台提升至日均140台。保障邮路畅通,组织集中验放出口邮件2次,实现满洲里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口邮件零滞留。组建防疫情、促通关“青年突击队”,解决口岸一线人力资源紧张问题。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建立口岸货运、整体通关时间监测预警和企业申报提醒催办机制。12月,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93小时、0.53小时2017年分别压缩57.55%、75.77%完成“双降”目标。

    【特殊区域管理】  2022年,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拓展功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落实“提前适用政策”“简化进出区管理”“试行汽车保税仓储”等8项政策,推动“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落地,发挥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保税维修业务。满洲里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值34.9亿元2021年增长190.7%监管货运量8.8万吨,比2021年增长101.5%。推动赤峰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支持通辽市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支持9710、9810在满洲里、赤峰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落地,实现B2B模式全覆盖。开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解读宣讲,参加人员135人次。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运行情况调研,组织修订《满洲里海关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实施细则》。推动满洲里市建成首家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3月1日,新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清单》上线。支持赤峰、呼伦贝尔首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业务成功申报。推动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边民互市贸易区互贸管理系统上线。

    【安全生产】  2022年,满洲里海关梳理排查关区重大、系统性风险“9+16”项制定防范化解措施60条,完善各层级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设立动态监测指标17项,推动“铁路进口直运”,进境危险品未申报时长比2021年压缩50%、未放行时长比2021年压缩83%,实现口岸危险品“动态清零”,查获出口危险品伪瞒报案件3起。推进“迎接中共二十大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要求清单》,动态更新《满洲里海关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和整改措施清单》。健全“吹哨人”预警机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班2期,完成考核664人次。编发《满洲里海关口岸执法安全作业手册汇编试行》,开展口岸检查作业安全监督检查709次。

    “一带一路”服务】  2022年满洲里海关创新运用俄籍列车运载出口班列货物,实现宽准轨双向重载;建立中欧班列监测预警机制,提高中欧班列整体风险防控能力。推广“铁路快通”模式,办理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进境“铁路快通”业务,实现赤峰海关起运班列“铁路快通”模式常态化,全年办理476批次,全程运输时间缩短近2天。打造“中欧班列+邮件”模式,与沈阳海关、济南海关签订班列运邮监管联系配合办法,开通“沈满欧”运邮出口专线列车,填补北方地区邮政中欧班列空白。举办中俄海关、铁路区域性双边“四方会谈”,协调解决货物跨境通关问题,提高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三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交换数据1774条。推进中蒙联合监管项目开展,交换载货清单电子数据10359条。与白俄罗斯开展中欧班列监管措施交流、“AEO”经认证经营者互认工作。

    【特色产业服务】  2022年,满洲里海关对3家进境粮食加工企业资质扩项进行验核,提升口岸落地加工能力,指导企业开展农残、重金属、致病菌等安全性指标检测和控制,识别和应对出口风险,推动呼伦贝尔地区炼乳首次出口朝鲜,兴安盟地区味噌、酱油首次出口南美洲。扩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范围,对进境燕麦、荞麦采取“两段准入”措施,与东北三省四海关协同实施进境粮食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监管。服务区域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指导进境陆生动物隔离场建设、进境动物遗传物质使用单位资质申请,新增进境动物遗传物质使用单位1家,完成关区首个进境种牛隔离场考核验收。加强出口农产品监管,强化对育肥场的管理,做好中国核果、仁果、柑橘恢复输送俄国后口岸换证放行和口岸仓储库管理工作。促进供港活牛、饲料添加剂等特色农产品出口,监管检疫供港澳活牛2211头2021年下降13.6%出口饲料及饲料添加剂26.4万吨,比2021年增长11.4%。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满洲里海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出台《满洲里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二十条措施》、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32条措施、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主体行动方案10条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46家“白名单”企业开展调研,先后启动2批“一企一策”服务措施,推出20条普适性和48条个性化措施。开展AEO国际互认合作,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用培育力度,新增高级认证企业2家。建立两级党委关长联系企业机制,搭建关企沟通“直通车”,35名相关领导“点对点”联系企业48家。建立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处置—反馈—评估”全闭环管理链条,收集并解决57家企业反映问题63个,收到感谢信16封,锦旗5面。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减免税政策落地生效,推进“一保多用”税收征管担保业务改革,实现企业一份担保在全国不同海关、不同业务领域、不同担保事项间通用。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业务改革,公路口岸“两步申报”率达83.33%。推行“不见面审批”,压缩检疫审批受理时限,将进境检疫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优化电子口岸入网流程,依托“互联网+邮寄”“关银一KEY通”等形式,实现企业入网业务全程网上办理。为新注册的375家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解决企业IC卡问题255个,接听热线服务咨询电话1208次。

    【口岸疫情防控】  2022年,满洲里海关编发《国内外疫情快报》365期,加强二、三级监控指挥中心平台联动,开展人防、物防、非冷链物品采样监控检查1970次,事后材料印证式检查1856次,检测货物报关单票数382票,总抽样数4093个。坚持“多病同防”,检出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3种65例,严防鼠疫等重大传染病输入。开展输入性病例模拟追溯演练12次。5月22日,中籍进境列车司乘人员实现远程非接触式健康申报验核和体温监测。启用第九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强化口岸疫情联防联控,与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反馈意见20余次,派员参加关区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自查督查,开展“关长走进口岸封管区”“百名科长百日督查”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培训715人次。优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措施,确保过渡时期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严格规范、平稳有序。  杨娇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