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3卷  /  社会生活

2023卷

  • 社会救助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防止返贫监测机制衔接,将189.8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38.6万名脱贫人口和5.4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累计下拨中央和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3.58亿元2021年增加9.67亿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民政部、财政部年度绩效评价中连续第六年获评全国“优秀”等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阶段性调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惠及困难群众465.43万人次;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健全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全区71个旗县市、区有序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修订完善了低保审核确认、特困人员认定等办法,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单人保”纳入保障。

    【基本生活救助】  2022年,全年全区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54.3万人,特困人员9.58万人。对低保、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7亿元,全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813元/月和7320元/年2021年增长5.3%和8.8%。紧急下拨1.3亿元保障受疫情、灾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为8.05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落实照料服务责任,为2.39万名失能特困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补贴。

    【特殊群体关爱服务】  2022年,自治区做好特殊群体关爱服务,8家儿童福利院纳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3家儿童福利院挂牌成立特殊教育机构。全区580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福彩圆梦助学工程”“明天计划”“添翼计划”惠及孤残儿童936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困难和重度残疾人62.5万人。开展“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八项行动。

    【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救助】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办法》。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的资金倾斜和支持力度,逐步缩小重点帮扶地区城乡差异,全区15个重点帮扶旗县农村牧区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年6676元,农村牧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达到每年10199元。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探索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工作,推进区域精准救助、寻亲服务、站内照料、接送返乡、落户安置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展家暴庇护、涉外援助、应急救助等。配合部信息中心对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上线,8759条数据全部录入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未出现明显缺项、漏项和错项。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专项活动中开展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政策宣传,在日常救助管理工作中积极对受助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全年未出现冻饿死伤等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和舆情。

    【临时救助】  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加大因疫因灾临时救助力度,6月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和基本生活困难的未就业大学生等纳入临时救助范围。8月,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强化政策衔接、畅通求助渠道、完善救助服务方式,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0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困难群众帮扶措施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救助服务指南》等政策措施,综合考虑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际情况,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跟进救助”等政策规定,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全年,全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7.73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09亿元,其中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3261人次支出资金265.58万元。

    【慈善捐赠与救助】  2022年,内蒙古慈善总会接受捐赠款物总价值9107.43万元,其中接受捐赠资金3291.75万元,接受捐赠物资5815.68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全区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专项基金”救助项目,救助49名儿童,拨付资金150万元。为全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肺癌患者免费提供格列卫、达希纳、易瑞沙等11种慈善援助药品1700人次,价值4913.28万元。

    【慈善帮扶】  2022年,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项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首届“内蒙古慈善奖”评选、全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暨苏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会议等工作。提供冬灌资金2.5万元,帮助包联帮扶重点村昔尼乌素村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文冠果种植”顺利开展。  潘永明  胡开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社会救助
  • 发布时间:11-20
  • 来源:
  • 【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防止返贫监测机制衔接,将189.8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38.6万名脱贫人口和5.4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累计下拨中央和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3.58亿元2021年增加9.67亿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民政部、财政部年度绩效评价中连续第六年获评全国“优秀”等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阶段性调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惠及困难群众465.43万人次;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健全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全区71个旗县市、区有序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修订完善了低保审核确认、特困人员认定等办法,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单人保”纳入保障。

    【基本生活救助】  2022年,全年全区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54.3万人,特困人员9.58万人。对低保、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1.7亿元,全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813元/月和7320元/年2021年增长5.3%和8.8%。紧急下拨1.3亿元保障受疫情、灾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为8.05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落实照料服务责任,为2.39万名失能特困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补贴。

    【特殊群体关爱服务】  2022年,自治区做好特殊群体关爱服务,8家儿童福利院纳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3家儿童福利院挂牌成立特殊教育机构。全区580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福彩圆梦助学工程”“明天计划”“添翼计划”惠及孤残儿童936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困难和重度残疾人62.5万人。开展“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八项行动。

    【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救助】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办法》。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的资金倾斜和支持力度,逐步缩小重点帮扶地区城乡差异,全区15个重点帮扶旗县农村牧区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年6676元,农村牧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达到每年10199元。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探索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工作,推进区域精准救助、寻亲服务、站内照料、接送返乡、落户安置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展家暴庇护、涉外援助、应急救助等。配合部信息中心对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上线,8759条数据全部录入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未出现明显缺项、漏项和错项。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专项活动中开展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政策宣传,在日常救助管理工作中积极对受助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全年未出现冻饿死伤等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和舆情。

    【临时救助】  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加大因疫因灾临时救助力度,6月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和基本生活困难的未就业大学生等纳入临时救助范围。8月,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强化政策衔接、畅通求助渠道、完善救助服务方式,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0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困难群众帮扶措施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救助服务指南》等政策措施,综合考虑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际情况,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跟进救助”等政策规定,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全年,全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7.73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09亿元,其中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3261人次支出资金265.58万元。

    【慈善捐赠与救助】  2022年,内蒙古慈善总会接受捐赠款物总价值9107.43万元,其中接受捐赠资金3291.75万元,接受捐赠物资5815.68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全区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专项基金”救助项目,救助49名儿童,拨付资金150万元。为全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肺癌患者免费提供格列卫、达希纳、易瑞沙等11种慈善援助药品1700人次,价值4913.28万元。

    【慈善帮扶】  2022年,参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项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首届“内蒙古慈善奖”评选、全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暨苏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会议等工作。提供冬灌资金2.5万元,帮助包联帮扶重点村昔尼乌素村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文冠果种植”顺利开展。  潘永明  胡开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