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2022年,全区各市场主体实现直接融资1444.07亿元,比2021年增长35.16%。其中股权融资45.67亿元,包括IPO融资5.38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20.22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融资2.05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11.93亿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净值6.09亿元;债券融资1398.4亿元,包括公司债券融资20.2亿元,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50亿元,中期票据21.2亿元,短期融资券融资1307亿元。2022年1—12月,内蒙古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比2021年上升35.16%,主要由于短期融资券融资较2021年增长559亿元。另外,辖区新增1家A股上市公司欧晶科技,IPO融资5.38亿元。2022年12月末,全区存量债券发行人13家,存量债券26只,存量债券规模166.82亿元。
【上市公司】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境内上市公司26家,其中年内新增1家,数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第28位。26家公司中主板23家,创业板3家,国有企业8家(央企5家,地方国企3家),民营上市公司(含公众公司)18家。上市公司总股本1013.13亿股,比2021年下降1.90%;流通股本821.46亿股,比2021年下降1.04%;总市值(含限售)7158.79亿元,比2021年下降23.63%;流通市值6987.44亿元,比2021年下降24.52%;总市值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3位,较2021年同期排名下降1位。
2022年,全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01.09亿元,较2021年增长6.23%;净利润557.04亿元,较2021年小幅下降6.50%;平均每股收益0.88元。其中,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2家,最高的为伊利股份1231.71亿元;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有10家,最高的为伊泰B股123.26亿元;每股收益在0.5元以上的有11家,最高为伊泰B股4.34元。
【拟上市企业】 2022年底,全区2家企业(天和磁材、双欣环保)在接受证监会审核,1家企业(英思特)在接受深交所审核,1家企业(骑士乳业)在接受北交所审核。全区有9家在辅导企业,其中7家拟申报沪深交易所上市,2家拟申报北交所上市。
【上市企业奖补】 2022年3月23日,自治区政府举办企业上市奖补仪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出席奖补仪式,并向大中矿业、优然牧业、大唐药业、内蒙新华等2021年全区4家新上市企业和欧晶科技、天和磁材等2家上市报会企业授奖。2022年内蒙古对7家上市企业进行奖补1900万元。
【新三板挂牌公司】 2022年底,全区有4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在全国排第25位,其中创新层公司16家,基础层公司29家;国有企业7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4家),民营上市公司(含公众公司)38家。采用做市商交易方式的有4家。挂牌公司总股本为40.21亿股,资产合计267.59亿元,比2021年增加3.21%。
【证券经营机构】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2家证券公司、21家证券公司分公司和96家营业部;证券投资者274.51万户,比2021年增长0.26%。2022年,全区证券累计交易额1.82万亿元。2家证券公司总资产403.78亿元,比2021年下降7.99%,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比2021年下降50.08%,累计实现净利润-9.67亿元,比2021年下降229.80%。
【期货经营机构】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1家期货公司分公司和10家营业部;期货投资者14376户,比2021年增长3.73%。2022年,全区期货累计成交额7702.12亿元,比2021年减少20.2%。
【私募基金】 截至2022年底,全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2家,比2021年下降5.45%,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8位,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4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全区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正在运作的基金有158只,比2021年增长9.72%,涉及投资者1482人,实缴规模423.44亿元,基金净值344.66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0.47%、0.05%、0.01%。辖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项目211个,累计投资405.40亿元,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软件开发、有色金属等43个行业。其中,区内项目300.40亿元,区外项目105亿元。此外,注册在区外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区内在投项目455个,累计投资1521.35亿元。注册地分布,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31家,占比59.62%;其他市21家,占比40.38%。控股类型,国有控股15家,自然人及其所控制民营企业控股34家,其他(控股主体性质不明或无控股主体)3家。公司规模,注册资本在1亿元(含)以上的有3家,5000万元(含)到1亿元的有1家,1000万元(含)到5000万元的有45家,1000万元以下的有3家。管理规模在100亿元(含)以上的有1家,50亿元(含)到100亿元的有0家,10亿元(含)到50亿元的有4家,1亿元(含)到10亿元的有19家,5000万元(含)到1亿元的有4家,5000万元以下的有24家。
【企业上市推进】 2022年,自治区推进《自治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方案》落地。协同推进自治区企业上市“天骏计划”。指导区域性股权市场强化培育辅导功能,申报业务创新试点、筹备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指导推动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公司结构显著优化。推动地方政府建立REITs推进工作机制,首单新能源项目进入辅导培育期。推动辖区首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在辅导及申报在审首发企业13家,为历年最多,新三板挂牌公司4年来首次正增加,重点培育后备企业40多家。
【风险防控】 202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制定风险防控落实方案和业务操作指引,形成“1+3”的制度体系。坚决贯彻“应退尽退”政策,推动自治区政府出台退市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年内辖区4家公司平稳退市(1家主动退市,3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公司数量接近全市场强制退市公司数的1/10,处理投诉举报500余件,涉及投资者超千人,实现“退得下、退得稳”。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成效明显,风险类公司从年初的6家压降至2家,压降率67%,风险公司占比降至8%,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明天系”公司风险基本出清。公司债券兑付未发生违约。私募基金风险有效化解,初步建立照前会商机制。推动清理产权交易场所违规服务非标融资活动、涉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兑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指导辖区证券公司通过股权重组完善公司治理,妥善处置债券承销等业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胡洁)
表24 202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上市企业奖补情况一览表
表25 2021—2022年内蒙古辖区直接融资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万德系统。
表26 2021—2022年内蒙古证券公司经营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表27 2021—2022年内蒙古期货经营机构经营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表28 内蒙古辖区资本市场主体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概况】 2022年,全区各市场主体实现直接融资1444.07亿元,比2021年增长35.16%。其中股权融资45.67亿元,包括IPO融资5.38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20.22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增发融资2.05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11.93亿元,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净值6.09亿元;债券融资1398.4亿元,包括公司债券融资20.2亿元,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50亿元,中期票据21.2亿元,短期融资券融资1307亿元。2022年1—12月,内蒙古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比2021年上升35.16%,主要由于短期融资券融资较2021年增长559亿元。另外,辖区新增1家A股上市公司欧晶科技,IPO融资5.38亿元。2022年12月末,全区存量债券发行人13家,存量债券26只,存量债券规模166.82亿元。
【上市公司】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境内上市公司26家,其中年内新增1家,数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第28位。26家公司中主板23家,创业板3家,国有企业8家(央企5家,地方国企3家),民营上市公司(含公众公司)18家。上市公司总股本1013.13亿股,比2021年下降1.90%;流通股本821.46亿股,比2021年下降1.04%;总市值(含限售)7158.79亿元,比2021年下降23.63%;流通市值6987.44亿元,比2021年下降24.52%;总市值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3位,较2021年同期排名下降1位。
2022年,全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01.09亿元,较2021年增长6.23%;净利润557.04亿元,较2021年小幅下降6.50%;平均每股收益0.88元。其中,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2家,最高的为伊利股份1231.71亿元;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有10家,最高的为伊泰B股123.26亿元;每股收益在0.5元以上的有11家,最高为伊泰B股4.34元。
【拟上市企业】 2022年底,全区2家企业(天和磁材、双欣环保)在接受证监会审核,1家企业(英思特)在接受深交所审核,1家企业(骑士乳业)在接受北交所审核。全区有9家在辅导企业,其中7家拟申报沪深交易所上市,2家拟申报北交所上市。
【上市企业奖补】 2022年3月23日,自治区政府举办企业上市奖补仪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出席奖补仪式,并向大中矿业、优然牧业、大唐药业、内蒙新华等2021年全区4家新上市企业和欧晶科技、天和磁材等2家上市报会企业授奖。2022年内蒙古对7家上市企业进行奖补1900万元。
【新三板挂牌公司】 2022年底,全区有4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在全国排第25位,其中创新层公司16家,基础层公司29家;国有企业7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4家),民营上市公司(含公众公司)38家。采用做市商交易方式的有4家。挂牌公司总股本为40.21亿股,资产合计267.59亿元,比2021年增加3.21%。
【证券经营机构】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2家证券公司、21家证券公司分公司和96家营业部;证券投资者274.51万户,比2021年增长0.26%。2022年,全区证券累计交易额1.82万亿元。2家证券公司总资产403.78亿元,比2021年下降7.99%,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比2021年下降50.08%,累计实现净利润-9.67亿元,比2021年下降229.80%。
【期货经营机构】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1家期货公司分公司和10家营业部;期货投资者14376户,比2021年增长3.73%。2022年,全区期货累计成交额7702.12亿元,比2021年减少20.2%。
【私募基金】 截至2022年底,全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2家,比2021年下降5.45%,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8位,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4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5家。全区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正在运作的基金有158只,比2021年增长9.72%,涉及投资者1482人,实缴规模423.44亿元,基金净值344.66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0.47%、0.05%、0.01%。辖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项目211个,累计投资405.40亿元,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软件开发、有色金属等43个行业。其中,区内项目300.40亿元,区外项目105亿元。此外,注册在区外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区内在投项目455个,累计投资1521.35亿元。注册地分布,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31家,占比59.62%;其他市21家,占比40.38%。控股类型,国有控股15家,自然人及其所控制民营企业控股34家,其他(控股主体性质不明或无控股主体)3家。公司规模,注册资本在1亿元(含)以上的有3家,5000万元(含)到1亿元的有1家,1000万元(含)到5000万元的有45家,1000万元以下的有3家。管理规模在100亿元(含)以上的有1家,50亿元(含)到100亿元的有0家,10亿元(含)到50亿元的有4家,1亿元(含)到10亿元的有19家,5000万元(含)到1亿元的有4家,5000万元以下的有24家。
【企业上市推进】 2022年,自治区推进《自治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方案》落地。协同推进自治区企业上市“天骏计划”。指导区域性股权市场强化培育辅导功能,申报业务创新试点、筹备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指导推动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公司结构显著优化。推动地方政府建立REITs推进工作机制,首单新能源项目进入辅导培育期。推动辖区首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在辅导及申报在审首发企业13家,为历年最多,新三板挂牌公司4年来首次正增加,重点培育后备企业40多家。
【风险防控】 202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制定风险防控落实方案和业务操作指引,形成“1+3”的制度体系。坚决贯彻“应退尽退”政策,推动自治区政府出台退市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年内辖区4家公司平稳退市(1家主动退市,3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公司数量接近全市场强制退市公司数的1/10,处理投诉举报500余件,涉及投资者超千人,实现“退得下、退得稳”。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成效明显,风险类公司从年初的6家压降至2家,压降率67%,风险公司占比降至8%,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明天系”公司风险基本出清。公司债券兑付未发生违约。私募基金风险有效化解,初步建立照前会商机制。推动清理产权交易场所违规服务非标融资活动、涉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兑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指导辖区证券公司通过股权重组完善公司治理,妥善处置债券承销等业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胡洁)
表24 202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上市企业奖补情况一览表
表25 2021—2022年内蒙古辖区直接融资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万德系统。
表26 2021—2022年内蒙古证券公司经营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表27 2021—2022年内蒙古期货经营机构经营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
表28 内蒙古辖区资本市场主体情况表
(表格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