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乌海市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乌海市是自治区西部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1958年,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乌达和海勃湾两个县级市合并成立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55.58万人(户籍人口44.49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10.05

    乌海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和景观资源。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拥有煤、铁、铅、电石灰岩、水泥灰岩、耐火黏土等37种,矿产地82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矿床有8处,中型21处,小型25处。乌海土地资源丰富,境内多山,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扬水灌溉,是发展灌溉式、绿洲式、观赏型农业的良好地带。乌海市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市区10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69亿立方米。乌海市地下水资源稳定开采量为11200万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9500万立方米,并同黄河形成自然互补系统,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水资源。乌海市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种、181属、279种。天然林资源面积30万亩。乌海景观资源独特。既有雄浑壮阔的黄河景观,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岭,还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独特风光,以及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

    2015年,乌海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9.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37.31亿元。增长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109877元,比上年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4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8.64亿元,增长13.2%

    【农业】 全市第一产业总产值完成8.31亿元,同比增长2.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3公顷,粮食总产量4.1万吨,保持上年水平。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417.26公顷,比上年增加0.3%。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加快。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33.34公顷,葡萄酒销售收入2.2亿元。以葡萄种植、深加工为主的第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发展,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2家,其中5家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龙头企业和农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带动7000户农区居民实现增收。

    【畜牧业】 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5家生猪养殖企业获得国家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7家肉羊、肉牛养殖企业获得国家菜篮子畜禽生产扶持项目;2家水产养殖企业成功申请菜篮子渔业产品扶持项目,先后完成16家规模养殖企业基础设施改造和生产设备升级更新。2015年,全市牲畜存栏头数12.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6%;全年肉类总产量13907吨,比上年增长0.58%。禽蛋产量3260吨,比上年下降2.0%,牛奶产量2072吨,比上年增长1.8%。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2300亩,产量520吨,比上年增长40.5%

    【林业】 成立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制订《林业改革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实施黄河库区大坝绿化、甘德尔山沙坡花草带建设、海惠公路两侧绿化、海南至乌达城际及重载公路绿化和赛罕乌素村村屯绿化等25项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000亩,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亿元以上。完成义务植树110万株。利用互联网+”,建立公益林巡护和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吊干杏、樱桃李等优良树种,进行种植试验。采用容器育苗技术播种育苗天山雪菊、五角枫获得成功。利用粉煤灰固沙培养基技术进行矿区植被恢复治理试验获得成功。

    【水利】 推进实施水利科研项目1项(黄河水滴灌工程过滤技术),完成目标的100%。建设自治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争取资金4514万元,先后完成海勃湾区千里沟上游清淤疏浚治理工程、摩尔沟治理工程、摩尔沟防洪工程和海南区哈布其干沟4项治理工程。完成自治区重要山洪沟治理项目乌达区乌尔特沟治理工程。完成乌海市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补充完善项目、乌海市2014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及乌海市2015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

    【工业】 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上呈现增速趋缓运行趋稳态势。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2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1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5.38亿元,比上年下降28.8%;实现利润6.26亿元,比上年下降88.6%。工业产业延伸升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5.9%。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项目开工建设。乌达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城镇建设】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硬化街路16条、14万平方米。甘德尔河三期等城市水体建设稳步推进,新建人工湖6个,形成5.5公里城中水系景观。海勃湾食品加工园区投入运营。乌达、海南生活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乌海市被列入国家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环境保护】 组织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97个。电力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焦化企业污染防治走在全国前列。淘汰炼铁、水泥等落后产能175.4万吨。启动实施5项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3红线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全部达到自治区控制标准。完成摩尔沟河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15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通过国家中期评估。乌海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全市完成大气污染治理45.27亿元。乌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28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63.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5%。全市GDP能耗下降8.1%,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交通 电信】 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3亿元,千里山与蒙西园区道路改建工程竣工,下穿包兰线立交桥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931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98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9%。旅客运输总量415.8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7%。全市公共汽车线路达到46条,全市共有公交汽车营运车辆398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4742万人次,营运出租汽车达到1054辆。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4.88万辆。乌海市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和自治区首家全国绿色交通城市试点。填补自治区没有全国绿色交通城市的空白。

    2015年,全市固网用户达23.93万户,比上年增长51.1%;年末,移动电话在网用户达到76.29万户,比上年下降15%。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5.56万户,比上年增长256%;宽带用户达到13.13万户,比上年增长20.1%。全年邮政业务收入8670.72万元,比上年增长4.4%

    【贸易 口岸】 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8%。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市进出口总额达0.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4%。其中:出口额0.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2%:进口额0.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40家电商企业入驻创客空间,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活跃。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7.3亿元,增长9.7%,占GDP比重由32.8%提高到38.9%。物流业改革创新试点有序推进,物流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0%

    成立乌海湖旅游公司和黄河明珠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兰亭广场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乌海湖水上娱乐、蒙根花温泉水世界等项目投入运营。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被列入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全年接待游客18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收入3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

    【金融 保险】 2015年,乌海市共有各类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共计58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保险公司20家,证券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担保公司2家。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04亿元。年末,乌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4.03亿元,比年初增加73.59亿元;全市各类贷款余额总计55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3.72亿元。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45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全年全市实现财寿险保费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3.73亿元,赔付率为27.0%

    【科技】 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连续两年位居全区首位。恒业成和乌海化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阳光田宇和宝化万辰获得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海勃湾工业园区、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2015年,全市共取得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1项。

    【教育】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5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63.2%,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职业技术学院试办本科专业2个。

    【文化】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7个。成功举办第七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四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承办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开展。乌海市及市文联与内蒙古实践杂志社联合创办的《大众书法》创刊,填补了自治区书法艺术类期刊的空白。

    【卫生】 在自治区率先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用药负担2300多万元。分级诊疗试点初显成效,逐步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加强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国际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3年复审。

    【体育】 2015年,为全市所有行政村修建健身广场,划拨专款维修3区全部健身路径。开展环乌海湖万人健步走、冬季越野赛、乒乓球、太极拳(剑)、广场舞、毽球大赛等地方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运动,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达10所。共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138人。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有男女各1支校级足球队,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每班至少有男女各15人制以上足球队的目标。全市共报名参加自治区13项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299人,获金牌37枚、银牌22枚、铜牌32枚。

    【社会保障】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空间等5个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587户,带动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98万人,比上年增长0.0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1.8万人,比上年增长1.6%;失业保险参保9.24万人,比上年下降3.8%;工作保险参保12.04万人,比上年增加3.1%;生育保险参保14.02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85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723户,惠及居民15628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996.2元,增长10.5%。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7亿元,新开工建设19910套,建成7048套。发展养老事业,建成市老年人养护服务中心。推进精准扶贫,制定出台覆盖就业、养老等10个领域的帮扶政策措施,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全年脱贫805人。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023元,比上年增加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968元,比上年增加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402元,比上年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2682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农村居民均消费支出13734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

    (樊来娣)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海市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乌海市是自治区西部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1958年,乌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乌达和海勃湾两个县级市合并成立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55.58万人(户籍人口44.49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10.05

    乌海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和景观资源。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拥有煤、铁、铅、电石灰岩、水泥灰岩、耐火黏土等37种,矿产地82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矿床有8处,中型21处,小型25处。乌海土地资源丰富,境内多山,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扬水灌溉,是发展灌溉式、绿洲式、观赏型农业的良好地带。乌海市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市区10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69亿立方米。乌海市地下水资源稳定开采量为11200万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9500万立方米,并同黄河形成自然互补系统,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水资源。乌海市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种、181属、279种。天然林资源面积30万亩。乌海景观资源独特。既有雄浑壮阔的黄河景观,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岭,还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独特风光,以及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

    2015年,乌海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9.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37.31亿元。增长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109877元,比上年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4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8.64亿元,增长13.2%

    【农业】 全市第一产业总产值完成8.31亿元,同比增长2.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3公顷,粮食总产量4.1万吨,保持上年水平。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417.26公顷,比上年增加0.3%。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加快。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33.34公顷,葡萄酒销售收入2.2亿元。以葡萄种植、深加工为主的第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发展,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2家,其中5家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龙头企业和农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带动7000户农区居民实现增收。

    【畜牧业】 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5家生猪养殖企业获得国家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7家肉羊、肉牛养殖企业获得国家菜篮子畜禽生产扶持项目;2家水产养殖企业成功申请菜篮子渔业产品扶持项目,先后完成16家规模养殖企业基础设施改造和生产设备升级更新。2015年,全市牲畜存栏头数12.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6%;全年肉类总产量13907吨,比上年增长0.58%。禽蛋产量3260吨,比上年下降2.0%,牛奶产量2072吨,比上年增长1.8%。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2300亩,产量520吨,比上年增长40.5%

    【林业】 成立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制订《林业改革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实施黄河库区大坝绿化、甘德尔山沙坡花草带建设、海惠公路两侧绿化、海南至乌达城际及重载公路绿化和赛罕乌素村村屯绿化等25项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000亩,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亿元以上。完成义务植树110万株。利用互联网+”,建立公益林巡护和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吊干杏、樱桃李等优良树种,进行种植试验。采用容器育苗技术播种育苗天山雪菊、五角枫获得成功。利用粉煤灰固沙培养基技术进行矿区植被恢复治理试验获得成功。

    【水利】 推进实施水利科研项目1项(黄河水滴灌工程过滤技术),完成目标的100%。建设自治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争取资金4514万元,先后完成海勃湾区千里沟上游清淤疏浚治理工程、摩尔沟治理工程、摩尔沟防洪工程和海南区哈布其干沟4项治理工程。完成自治区重要山洪沟治理项目乌达区乌尔特沟治理工程。完成乌海市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补充完善项目、乌海市2014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及乌海市2015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

    【工业】 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上呈现增速趋缓运行趋稳态势。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2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1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5.38亿元,比上年下降28.8%;实现利润6.26亿元,比上年下降88.6%。工业产业延伸升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5.9%。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项目开工建设。乌达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城镇建设】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硬化街路16条、14万平方米。甘德尔河三期等城市水体建设稳步推进,新建人工湖6个,形成5.5公里城中水系景观。海勃湾食品加工园区投入运营。乌达、海南生活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乌海市被列入国家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环境保护】 组织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97个。电力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焦化企业污染防治走在全国前列。淘汰炼铁、水泥等落后产能175.4万吨。启动实施5项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3红线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全部达到自治区控制标准。完成摩尔沟河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15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通过国家中期评估。乌海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全市完成大气污染治理45.27亿元。乌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28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63.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5%。全市GDP能耗下降8.1%,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交通 电信】 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3亿元,千里山与蒙西园区道路改建工程竣工,下穿包兰线立交桥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931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981.34万吨,比上年增长1.9%。旅客运输总量415.8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7%。全市公共汽车线路达到46条,全市共有公交汽车营运车辆398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4742万人次,营运出租汽车达到1054辆。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4.88万辆。乌海市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和自治区首家全国绿色交通城市试点。填补自治区没有全国绿色交通城市的空白。

    2015年,全市固网用户达23.93万户,比上年增长51.1%;年末,移动电话在网用户达到76.29万户,比上年下降15%。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5.56万户,比上年增长256%;宽带用户达到13.13万户,比上年增长20.1%。全年邮政业务收入8670.72万元,比上年增长4.4%

    【贸易 口岸】 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8%。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8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市进出口总额达0.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4%。其中:出口额0.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2%:进口额0.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40家电商企业入驻创客空间,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活跃。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7.3亿元,增长9.7%,占GDP比重由32.8%提高到38.9%。物流业改革创新试点有序推进,物流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0%

    成立乌海湖旅游公司和黄河明珠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兰亭广场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乌海湖水上娱乐、蒙根花温泉水世界等项目投入运营。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被列入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全年接待游客18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收入3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

    【金融 保险】 2015年,乌海市共有各类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共计58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保险公司20家,证券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担保公司2家。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04亿元。年末,乌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4.03亿元,比年初增加73.59亿元;全市各类贷款余额总计55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3.72亿元。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45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全年全市实现财寿险保费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3.73亿元,赔付率为27.0%

    【科技】 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连续两年位居全区首位。恒业成和乌海化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阳光田宇和宝化万辰获得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海勃湾工业园区、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自治区首批众创空间试点。2015年,全市共取得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1项。

    【教育】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5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63.2%,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职业技术学院试办本科专业2个。

    【文化】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7个。成功举办第七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四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承办自治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开展。乌海市及市文联与内蒙古实践杂志社联合创办的《大众书法》创刊,填补了自治区书法艺术类期刊的空白。

    【卫生】 在自治区率先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用药负担2300多万元。分级诊疗试点初显成效,逐步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加强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国际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3年复审。

    【体育】 2015年,为全市所有行政村修建健身广场,划拨专款维修3区全部健身路径。开展环乌海湖万人健步走、冬季越野赛、乒乓球、太极拳(剑)、广场舞、毽球大赛等地方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运动,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达10所。共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138人。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有男女各1支校级足球队,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每班至少有男女各15人制以上足球队的目标。全市共报名参加自治区13项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299人,获金牌37枚、银牌22枚、铜牌32枚。

    【社会保障】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空间等5个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587户,带动就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9万人,比上年增长0.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98万人,比上年增长0.0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1.8万人,比上年增长1.6%;失业保险参保9.24万人,比上年下降3.8%;工作保险参保12.04万人,比上年增加3.1%;生育保险参保14.02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85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723户,惠及居民15628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996.2元,增长10.5%。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7亿元,新开工建设19910套,建成7048套。发展养老事业,建成市老年人养护服务中心。推进精准扶贫,制定出台覆盖就业、养老等10个领域的帮扶政策措施,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全年脱贫805人。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023元,比上年增加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968元,比上年增加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402元,比上年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均消费支出2682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农村居民均消费支出13734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

    (樊来娣)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