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集宁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集宁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北纬41°01′,东经113°10′,现辖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11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52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是汉族居多数的地区,居住着蒙古、汉、回、藏等17个民族,是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集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品集散地,是丝绸之路和草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集宁路、集宁县、集宁市、集宁区4种建制变更。于1956年建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3年撤市设区,20129月国家批准恢复设立集宁海关。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年均递增20.7%,规模连续5年位居全市之首;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年均递增1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6倍,年均递增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年均递增15.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70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30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7%。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51.3∶45.7优化为2.5∶45.8∶51.7

    【农业】 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坚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积极调整种养殖业结构,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种子工程整体效益不断提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000亩,高产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引进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新增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2家,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6个,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顺利推进,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3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获农业部认定,获批筹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全国马铃薯种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畜牧业】 新建百千万标准化养殖场8处,生猪、肉鸡年出栏能力分别达到30万口和300万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

    【工业】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4%。内蒙古双汇、福瑞制药、京宁热电、三信实业等骨干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京宁热电联产项目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明阳风电、锋电能源、同盛塔筒等一批风机装备制造项目渐成规模。华瑞碳素石墨电极、聚祥新材料、新天下塑业、盛运垃圾发电等项目加速推进。华为云计算、中信国安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信息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察哈尔工业园区跻身自治区双百亿园区行列,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0多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承载产业和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建设】 新建、续建新老城区道路195条,集中治理小街巷160条,道路总长达到376公里,城市道路通达水平进一步提高。110国道城区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支线机场进入校验试飞阶段,呼张客运专线加紧建设,集宁大同高铁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公交线路达到30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261台,万人公共交通拥有量达到11.4标台,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城市集中供热实现联网运行,供热能力达到25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6%,热计量收费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供热质量和安全得到根本保障。广场、亮化、供水、供气、电力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新购置各类环卫车辆105台,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39座,新增可移动环保公厕46座,建成3个压缩垃圾转运站,数字化城管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城区主干道保洁实现了无缝隙、全天候、无死角,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设】 五年完成投资100多亿元,栽植各类树木3000多万株(丛),是十一五期间的5.7倍。森林覆盖率达到24.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8.6平方米,三山两河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获得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坚持把五城联创作为中心城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单位包联、全民共建,形成强大创城合力,中心城区553个住宅小区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覆盖。启动实施南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集中开展棚户区环境卫生清理,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环境整治的全覆盖,城市形象和宜居指数大幅提升。以自治区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年度验收效果良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服务业】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编撰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实施了霸王河冰雪乐园和霸王河欢乐世界旅游项目,开通2条中心城区旅游专线,形成以三山两河、国际皮革城、战役纪念馆为主的生态、购物、红色文化旅游新格局。5年共接待游客3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0.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倍。

    累计新建、续建各类商贸服务业项目33个,完成投资8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超市、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网上购物等新业态发展迅速,2015年商贸服务业网上零售额达10亿元。红星美凯龙和维多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北方食品药品电子商贸中心、虎山商业文化街、西北煤炭交易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博源蓝海、金浩建国等星级酒店投入使用,高端引领、层次多元的商贸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及7个惠民园投入运营,有效保障了中心城区乃至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供应。金融、保险、证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入园项目达到23个,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皮革交易中心初具规模,集宁国际皮革城运营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被认定为自治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单位,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商贸城投入运营,邮政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大厦、兴福隆综合商贸城基本建成,集宁古城主体封顶。桥西皮件产业孵化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6栋,多家一线品牌入驻并投入生产。

    【教育】 十二五期间,先后投入18.5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塑胶操场18个,8所中小学校和7所幼儿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教育三项改革(指校长队伍建设改革、老师队伍建设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行强弱校捆绑联盟集团化办学模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738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文化】 建成了15个文化活动中心、75个文化活动室、22草原书屋,集宁战役纪念馆成为全市首家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拓跋大帝》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开始巡演,成功举办了央视七套《阳光大道》栏目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提升了草原避暑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万人徒步行”“魅力集宁健康舞”“虎山春等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承办国际马拉松赛”“亚洲女子拳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攀岩选拔赛等大型赛事,8所中小学成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卫生】 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基本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投入使用,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食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新建食品加工园区3个,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12条,食品药品实现网格化监管全覆盖。成功承办自治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验交流会

    【人民生活保障】 通过提供公益岗位、培训推荐就业、小额贷款扶持创业等多种渠道,5年新增就业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大病医疗、新农合、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恶性肿瘤均纳入大病报销范围,新农合实现了呼包异地参保与就医即时结算,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三个一(指每年为低收入农牧户发放1暖心煤,资助低保家庭大学生每年1万元助学金,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惠及5223户农民、936名大学新生和87户零就业家庭。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3万套、315万平方米,解决了9797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危房3756户,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63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成为全市的典型和样板。扎实推进开发式、转移式、保障式扶贫,2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依托中心城区良好环境,全市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投入资金1.8亿元,80%的行政村所在地、近一半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开工,惠及7300多户农民、近2万人。

    (孟涛 孔利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集宁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集宁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北纬41°01′,东经113°10′,现辖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11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52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是汉族居多数的地区,居住着蒙古、汉、回、藏等17个民族,是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集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品集散地,是丝绸之路和草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集宁路、集宁县、集宁市、集宁区4种建制变更。于1956年建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3年撤市设区,20129月国家批准恢复设立集宁海关。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年均递增20.7%,规模连续5年位居全市之首;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年均递增1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6倍,年均递增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年均递增15.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70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30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7%。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51.3∶45.7优化为2.5∶45.8∶51.7

    【农业】 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坚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积极调整种养殖业结构,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种子工程整体效益不断提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000亩,高产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引进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新增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2家,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6个,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顺利推进,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3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获农业部认定,获批筹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全国马铃薯种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畜牧业】 新建百千万标准化养殖场8处,生猪、肉鸡年出栏能力分别达到30万口和300万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

    【工业】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5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递增12.4%。内蒙古双汇、福瑞制药、京宁热电、三信实业等骨干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京宁热电联产项目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明阳风电、锋电能源、同盛塔筒等一批风机装备制造项目渐成规模。华瑞碳素石墨电极、聚祥新材料、新天下塑业、盛运垃圾发电等项目加速推进。华为云计算、中信国安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信息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察哈尔工业园区跻身自治区双百亿园区行列,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0多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承载产业和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建设】 新建、续建新老城区道路195条,集中治理小街巷160条,道路总长达到376公里,城市道路通达水平进一步提高。110国道城区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支线机场进入校验试飞阶段,呼张客运专线加紧建设,集宁大同高铁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公交线路达到30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261台,万人公共交通拥有量达到11.4标台,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城市集中供热实现联网运行,供热能力达到25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6%,热计量收费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供热质量和安全得到根本保障。广场、亮化、供水、供气、电力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新购置各类环卫车辆105台,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39座,新增可移动环保公厕46座,建成3个压缩垃圾转运站,数字化城管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城区主干道保洁实现了无缝隙、全天候、无死角,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设】 五年完成投资100多亿元,栽植各类树木3000多万株(丛),是十一五期间的5.7倍。森林覆盖率达到24.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8.6平方米,三山两河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获得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坚持把五城联创作为中心城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单位包联、全民共建,形成强大创城合力,中心城区553个住宅小区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覆盖。启动实施南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集中开展棚户区环境卫生清理,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环境整治的全覆盖,城市形象和宜居指数大幅提升。以自治区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年度验收效果良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服务业】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编撰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实施了霸王河冰雪乐园和霸王河欢乐世界旅游项目,开通2条中心城区旅游专线,形成以三山两河、国际皮革城、战役纪念馆为主的生态、购物、红色文化旅游新格局。5年共接待游客3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0.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倍。

    累计新建、续建各类商贸服务业项目33个,完成投资8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超市、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网上购物等新业态发展迅速,2015年商贸服务业网上零售额达10亿元。红星美凯龙和维多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北方食品药品电子商贸中心、虎山商业文化街、西北煤炭交易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博源蓝海、金浩建国等星级酒店投入使用,高端引领、层次多元的商贸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及7个惠民园投入运营,有效保障了中心城区乃至周边地区的食品安全供应。金融、保险、证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入园项目达到23个,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皮革交易中心初具规模,集宁国际皮革城运营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被认定为自治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单位,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商贸城投入运营,邮政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大厦、兴福隆综合商贸城基本建成,集宁古城主体封顶。桥西皮件产业孵化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6栋,多家一线品牌入驻并投入生产。

    【教育】 十二五期间,先后投入18.5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塑胶操场18个,8所中小学校和7所幼儿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教育三项改革(指校长队伍建设改革、老师队伍建设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行强弱校捆绑联盟集团化办学模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738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文化】 建成了15个文化活动中心、75个文化活动室、22草原书屋,集宁战役纪念馆成为全市首家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拓跋大帝》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开始巡演,成功举办了央视七套《阳光大道》栏目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提升了草原避暑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万人徒步行”“魅力集宁健康舞”“虎山春等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承办国际马拉松赛”“亚洲女子拳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攀岩选拔赛等大型赛事,8所中小学成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卫生】 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基本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投入使用,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食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新建食品加工园区3个,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12条,食品药品实现网格化监管全覆盖。成功承办自治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验交流会

    【人民生活保障】 通过提供公益岗位、培训推荐就业、小额贷款扶持创业等多种渠道,5年新增就业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大病医疗、新农合、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恶性肿瘤均纳入大病报销范围,新农合实现了呼包异地参保与就医即时结算,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三个一(指每年为低收入农牧户发放1暖心煤,资助低保家庭大学生每年1万元助学金,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惠及5223户农民、936名大学新生和87户零就业家庭。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3万套、315万平方米,解决了9797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危房3756户,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63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成为全市的典型和样板。扎实推进开发式、转移式、保障式扶贫,2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依托中心城区良好环境,全市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投入资金1.8亿元,80%的行政村所在地、近一半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开工,惠及7300多户农民、近2万人。

    (孟涛 孔利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