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卷

  • 乌拉盖管理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北纬45°29′46°38′,东经118°29′119°50′,是锡盟通往东北的重要出口。东部与兴安盟科尔沁左翼前旗相连,东南部与通辽霍林郭勒市交界,西部同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苏木毗邻,北部与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镇接壤。总面积5013.7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9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93.7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3万亩,林地面积12.95万亩,草地面积666.98万亩。总人口27134万人。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朝鲜、维吾尔、东乡等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095人,占总人口的70.4%;蒙古族人口7364人,占总人口的27.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675人,占总人口2.5%。城镇人口1.96万人,人口密度5.4/平方公里。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下降2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下降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亿元,完成调整任务的100.4%;全年财政支出8.5亿元,增长30%;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409元和20859元,增长8.4%8.3%

    【农牧业】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增长5.5%。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9.7万亩,农作物总产量0.835亿公斤。牲畜出栏35.7万头(只),打储草1.22亿公斤。推进锡林郭勒肉牛新品系选育工作,组织实施西门塔尔牛新品系选育和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完成黄牛冷配9212头,引进纯种安格斯、西门塔尔牛721头,实施纯种西门塔尔胚胎移植160枚。整合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新建标准化棚圈2.1万平方米、储草棚1.3万平方米。启动肉羊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1744只肉羊建立追溯体系档案。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鼓励引导农牧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建设国家级1个、盟级5个、管理区级4个。培育完善生态家庭示范牧场31户,专业养殖户72户。

    【工业】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9项,完成投资10.7亿元。推动煤电一体化前期工作,协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向环境保护部上报贺斯格乌拉煤田总规环评并取得批复,贺矿、农乃庙矿2个煤矿核准所需8个支持文件均取得6个,其他2个报告编制完成待批复。国电2×100万千瓦电厂,已列入锡盟至江苏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批电源点规划。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主副坝主体工程建设。大唐8间房3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展设备订购。绿色农畜产品科技产业园区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巴镇小微企业创业园区14号厂房和道路、供热、给排水等设施建设完成,入驻企业21户。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0.5亿元,落地项目3个。编制十三五规划,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科学谋划重大项目119项,规划总投资370亿元。

    【服务业】 受旅游产业的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1亿元,增长6.1%。贺斯格乌拉野生动植物园建成投入运营、兵团度假村一期工程完工,九曲湾、乌拉盖水库、布林泉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举办固腊卜赛汗国际敖包祭祀、兵团文化周等69项文体旅游主题活动,承办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等3项体育竞技活动,乌拉盖管理区蒙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命名为“2015—2018周期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乌拉盖管理区被内蒙古自治区柔道协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柔道事业突出贡献基地奖。电影《狼图腾》传播效应显现,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全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分别增长83%125%。随着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商贸餐饮业迅猛发展,全年新增商贸餐饮单位102家,宾馆115家;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0.2亿元和7.1亿元,增长2.8%20.7%

    【城镇建设】 全年新增黑色路面2万平方米,铺装街巷、人行道4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新建换热站7座,铺设改造管网15公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000平方米。续建完成保障性住房32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06户。开展城乡建设综合治理十个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通过自治区级卫生城镇复审。乌拉盖水库下游新建中桥1座,省道101线巴音胡硕至霍林河公路项目已完成路基、桥涵工程,续建完成农村牧区公路18公里。

    【生态保护】 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和基本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印发《草畜平衡工作实施方案》和《天然打草场保护及合理利用指导意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步入规范化轨道。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00亩、围栏封育23万亩。治理废弃采坑762亩。蒙草抗旱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开展草甸草原保护利用等10项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实施狼毒草防除实验360亩、草地免耕施肥改良实验1080亩、人工种草实验450亩、沙地治理实验315亩、建设打草场示范基地和植物多样性检测样地各2000亩,草原植被平均高度28.4厘米、盖度79.9%

    【重点领域改革】 编制完成《2015—2020年改革规划方案》,全年梳理确定189条改革任务,完成181条,完成率96%。建立管理区羊群天气指数保险改革试点,承保羊群20万只,保障金额2500万元,成为全国首个草原羊群天气指数保险签约地区。国有农牧场、乌拉盖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完成实地打点、登记录入384户,涉及草牧场255万亩。组建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不动产登记局,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和个体工商户行政审批所需事项全覆盖,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完善司法职能,建立法院事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审核,建立检察院事宜报至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审查。

    【“十个全覆盖”工程】 与发展旅游产业、现代农牧业和小城镇建设统筹起来,计划投资1.32亿元,实际投资1.59亿元,按照单户散居生态家庭牧场、原址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移民新村特色产业、城镇聚居多种经营、整村搬迁5种模式,完成了18个嘎查村(分场)38个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建设嘎查村(分场)总数的90%、自然村总数的63%,完成计划投资的120%。改造房屋1105户,占房屋改造总数的57.9%。户均拥有水源井1.5眼;通常电的户占改造总户数的59%,风光互补升级改造的占41%(待升级1500瓦~3000瓦的户数占65%)。通信讯号覆盖率96%。国有农牧场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共9处,流动服务车覆盖半径50公里。建成便民超市14个,流动便民超市2个。绿化、亮化、房屋节能改造等扩面工程投资2645万元,棚圈、储草棚等产业发展投资3465万元,拆除危旧房11625109间,拆除院墙4292.6万延米,清理垃圾5.9万吨,人畜分离工程完成152户。

    【社会保障】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00万元,安置城镇各类人员和农牧民转移就业1116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以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增加185/·月,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至587/·月,2项指标均排全盟第三位。为551户低收入农牧户发放冬季燃煤补贴33万元,为21户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0万元,续建完成廉租房280套、公租房40套,棚户区拆迁改造206户,各项医疗救助比例均在50%以上。

    【社会事业】 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通过国家验收。幼儿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6年巩固率、初中毛入学率、初中3年巩固率达到国家标准。恢复设立高考考点,完成考试工作,应届考生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进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与内蒙古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帮扶协议,3年内帮助完成“1322”目标任务(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完成3个盟级重点科室建设、2个空白科室建设、加强现有2个科室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哈拉盖图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正式挂牌,哈、贺两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疗卫生流动服务车全覆盖。制定《乡村医生聘用管理办法》,村医工资4.8万元/年,居于全盟前列,确保村医留得住、负责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派出21名医技人员参加进修、培训,邀请40名专家为2263名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对320名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大众健康提升工程,为农牧户免费发放小药箱3449个,免费健康体检1806名适龄农牧民,布病筛查2980人,农牧民参合率97.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6%。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方法,实施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学校食堂食品电子远程监控,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年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等群众化文体活动67项,盟办、自办电视节目覆盖率92%以上。

    【社会治理】 强化平安乌拉盖建设,开展信访维稳及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8起,成功化解率98%;信访总量和人数分别下降34.7%24.4%。加大科技强警工作力度,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平安锡盟社会治理数字化工程乌拉盖标段建设任务的80%,治安案件发案量下降4.9%。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抓好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和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党建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召开13次党工委会议、6次书记办公会、8次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明确41项具体任务,将党建工作考核权重由23%提高到40%,通过月初定任务、列清单、月底通报、季度小结,半年分析、年底述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创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宣传画册,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时代楷模评选,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群组116个,深化中国梦·尽责圆梦”“乡风文明大行动”“德润草原文明乌拉盖主题活动,广泛传递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以处级领导讲党课开局,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21次、处级领导参加双休日讲座216人次、支部学习316人次。牢牢把握主题,高质量组织完成4个专题研讨,撰写发言材料74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党课聚焦、专题研讨,按照四个排查集中整治等方式,完成教育实践后续整改问题378个,不严不实问题63个,整改率均达90%以上。组织召开党工委和管委会党组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提高认识、帮助同志、改进作风的积极效果。

    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11期、组织参加双休日讲座”21期,培训干部2600人次,选派22名后备干部挂职锻炼。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对258名科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进行重新申报,完成13名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选聘20名干部监督员,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差异化考核,将十个全覆盖、定点扶贫、安全生产、草原生态保护等工作单独列项,提高赋分权重,实现一场镇(科局)一目标,增强考核工作针对性和导向性。

    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农村牧区大力推进双服务提升、远程教育五进蒙古包党员中心户+协会规范化建设等工作,选树40户党员中心户,投入110万元为21户配备蒙古包。召开农牧区党建现场会,以会促创。社区以四个服务圈为载体,扎实推进精细化服务。机关突出抓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签订共建协议113项,认领公益岗位142个,解决问题225件。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成立工作委员会,增设办公室,选派24名党建指导员,提升工作水平。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结合换届选举,配齐三委班子,规范一室两旗三牌”。推行“两委”成员坐班制、“6+3”工作法和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全面推广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形成六本台账十二卡工作法、支部+企业+机关等一批党建品牌。强化基层保障,嘎查村、社区年办公经费达到7万元和8万元,并对两委成员和退职干部也给予一定补贴。

    党员干部下乡驻村示范引领成立5个工作组、下派23名第一书记,选派322名干部结对帮扶23个嘎查村(社区、分场),联系党员中心户、定点扶贫户、典型户327户,走村入户9746户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25条,通过讲党课、送政策、学先进、落实发展项目等六个一机制,落实帮扶项目76个,解决实际问题32/个,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牧区执政基础。

    统战群团工作  按照管得宽统到底要求,把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台账销号督查推进。注重发挥人大联络办、政协联络办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用,坚持民族宗教、非公经济、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构建起大统战工作格局。制订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实施意见和分工台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强与周边旗市宗教联防工作,促进宗教和谐稳定。落实和争取非公发展资金330万元,组织政银企对接,协议融资达4460万元,借助旅游业快速发展态势,指导组建电商等行业协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实行四带四同步,推动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全年开展群团主题活动77次,落实扶贫助困资金71万元。

    【党风廉政】 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建设廉政教育基地,以党章、准则和条例为重点,组织中心组5次廉政学习,党政领导25次讲廉政党课,召开2次警示通报会,9批次510余名党员接受警示教育。建立“1530”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录播12承诺践诺电视节目。按照全区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深化三转,清退不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并调整内设机构,为场镇配备专职纪委书记,派出5个纪检组,抓好监督执纪问责。加大问题线索审查力度,全年受理信访举报42件次,立案5件,党政纪处分5人、追责3人。

    (潘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拉盖管理区
  • 发布时间:04-14
  • 来源:内蒙古年鉴2016卷
  •  

    【概况】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北纬45°29′46°38′,东经118°29′119°50′,是锡盟通往东北的重要出口。东部与兴安盟科尔沁左翼前旗相连,东南部与通辽霍林郭勒市交界,西部同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苏木毗邻,北部与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镇接壤。总面积5013.7平方公里,东西直线距离9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93.7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3万亩,林地面积12.95万亩,草地面积666.98万亩。总人口27134万人。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朝鲜、维吾尔、东乡等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095人,占总人口的70.4%;蒙古族人口7364人,占总人口的27.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675人,占总人口2.5%。城镇人口1.96万人,人口密度5.4/平方公里。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亿元,下降2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下降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亿元,完成调整任务的100.4%;全年财政支出8.5亿元,增长30%;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409元和20859元,增长8.4%8.3%

    【农牧业】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增长5.5%。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9.7万亩,农作物总产量0.835亿公斤。牲畜出栏35.7万头(只),打储草1.22亿公斤。推进锡林郭勒肉牛新品系选育工作,组织实施西门塔尔牛新品系选育和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完成黄牛冷配9212头,引进纯种安格斯、西门塔尔牛721头,实施纯种西门塔尔胚胎移植160枚。整合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新建标准化棚圈2.1万平方米、储草棚1.3万平方米。启动肉羊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1744只肉羊建立追溯体系档案。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鼓励引导农牧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建设国家级1个、盟级5个、管理区级4个。培育完善生态家庭示范牧场31户,专业养殖户72户。

    【工业】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9项,完成投资10.7亿元。推动煤电一体化前期工作,协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向环境保护部上报贺斯格乌拉煤田总规环评并取得批复,贺矿、农乃庙矿2个煤矿核准所需8个支持文件均取得6个,其他2个报告编制完成待批复。国电2×100万千瓦电厂,已列入锡盟至江苏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批电源点规划。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主副坝主体工程建设。大唐8间房3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展设备订购。绿色农畜产品科技产业园区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巴镇小微企业创业园区14号厂房和道路、供热、给排水等设施建设完成,入驻企业21户。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0.5亿元,落地项目3个。编制十三五规划,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科学谋划重大项目119项,规划总投资370亿元。

    【服务业】 受旅游产业的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1亿元,增长6.1%。贺斯格乌拉野生动植物园建成投入运营、兵团度假村一期工程完工,九曲湾、乌拉盖水库、布林泉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举办固腊卜赛汗国际敖包祭祀、兵团文化周等69项文体旅游主题活动,承办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等3项体育竞技活动,乌拉盖管理区蒙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命名为“2015—2018周期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乌拉盖管理区被内蒙古自治区柔道协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柔道事业突出贡献基地奖。电影《狼图腾》传播效应显现,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全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分别增长83%125%。随着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商贸餐饮业迅猛发展,全年新增商贸餐饮单位102家,宾馆115家;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0.2亿元和7.1亿元,增长2.8%20.7%

    【城镇建设】 全年新增黑色路面2万平方米,铺装街巷、人行道4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新建换热站7座,铺设改造管网15公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000平方米。续建完成保障性住房32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06户。开展城乡建设综合治理十个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通过自治区级卫生城镇复审。乌拉盖水库下游新建中桥1座,省道101线巴音胡硕至霍林河公路项目已完成路基、桥涵工程,续建完成农村牧区公路18公里。

    【生态保护】 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和基本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印发《草畜平衡工作实施方案》和《天然打草场保护及合理利用指导意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步入规范化轨道。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00亩、围栏封育23万亩。治理废弃采坑762亩。蒙草抗旱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开展草甸草原保护利用等10项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实施狼毒草防除实验360亩、草地免耕施肥改良实验1080亩、人工种草实验450亩、沙地治理实验315亩、建设打草场示范基地和植物多样性检测样地各2000亩,草原植被平均高度28.4厘米、盖度79.9%

    【重点领域改革】 编制完成《2015—2020年改革规划方案》,全年梳理确定189条改革任务,完成181条,完成率96%。建立管理区羊群天气指数保险改革试点,承保羊群20万只,保障金额2500万元,成为全国首个草原羊群天气指数保险签约地区。国有农牧场、乌拉盖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完成实地打点、登记录入384户,涉及草牧场255万亩。组建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不动产登记局,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和个体工商户行政审批所需事项全覆盖,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完善司法职能,建立法院事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审核,建立检察院事宜报至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审查。

    【“十个全覆盖”工程】 与发展旅游产业、现代农牧业和小城镇建设统筹起来,计划投资1.32亿元,实际投资1.59亿元,按照单户散居生态家庭牧场、原址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移民新村特色产业、城镇聚居多种经营、整村搬迁5种模式,完成了18个嘎查村(分场)38个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建设嘎查村(分场)总数的90%、自然村总数的63%,完成计划投资的120%。改造房屋1105户,占房屋改造总数的57.9%。户均拥有水源井1.5眼;通常电的户占改造总户数的59%,风光互补升级改造的占41%(待升级1500瓦~3000瓦的户数占65%)。通信讯号覆盖率96%。国有农牧场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共9处,流动服务车覆盖半径50公里。建成便民超市14个,流动便民超市2个。绿化、亮化、房屋节能改造等扩面工程投资2645万元,棚圈、储草棚等产业发展投资3465万元,拆除危旧房11625109间,拆除院墙4292.6万延米,清理垃圾5.9万吨,人畜分离工程完成152户。

    【社会保障】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00万元,安置城镇各类人员和农牧民转移就业1116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以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增加185/·月,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至587/·月,2项指标均排全盟第三位。为551户低收入农牧户发放冬季燃煤补贴33万元,为21户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0万元,续建完成廉租房280套、公租房40套,棚户区拆迁改造206户,各项医疗救助比例均在50%以上。

    【社会事业】 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通过国家验收。幼儿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6年巩固率、初中毛入学率、初中3年巩固率达到国家标准。恢复设立高考考点,完成考试工作,应届考生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进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通过二级乙等医院评审。与内蒙古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帮扶协议,3年内帮助完成“1322”目标任务(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完成3个盟级重点科室建设、2个空白科室建设、加强现有2个科室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哈拉盖图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正式挂牌,哈、贺两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疗卫生流动服务车全覆盖。制定《乡村医生聘用管理办法》,村医工资4.8万元/年,居于全盟前列,确保村医留得住、负责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派出21名医技人员参加进修、培训,邀请40名专家为2263名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对320名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大众健康提升工程,为农牧户免费发放小药箱3449个,免费健康体检1806名适龄农牧民,布病筛查2980人,农牧民参合率97.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6%。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方法,实施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学校食堂食品电子远程监控,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年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等群众化文体活动67项,盟办、自办电视节目覆盖率92%以上。

    【社会治理】 强化平安乌拉盖建设,开展信访维稳及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8起,成功化解率98%;信访总量和人数分别下降34.7%24.4%。加大科技强警工作力度,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平安锡盟社会治理数字化工程乌拉盖标段建设任务的80%,治安案件发案量下降4.9%。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抓好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和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党建工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召开13次党工委会议、6次书记办公会、8次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明确41项具体任务,将党建工作考核权重由23%提高到40%,通过月初定任务、列清单、月底通报、季度小结,半年分析、年底述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创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宣传画册,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时代楷模评选,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群组116个,深化中国梦·尽责圆梦”“乡风文明大行动”“德润草原文明乌拉盖主题活动,广泛传递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以处级领导讲党课开局,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21次、处级领导参加双休日讲座216人次、支部学习316人次。牢牢把握主题,高质量组织完成4个专题研讨,撰写发言材料74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党课聚焦、专题研讨,按照四个排查集中整治等方式,完成教育实践后续整改问题378个,不严不实问题63个,整改率均达90%以上。组织召开党工委和管委会党组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提高认识、帮助同志、改进作风的积极效果。

    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11期、组织参加双休日讲座”21期,培训干部2600人次,选派22名后备干部挂职锻炼。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对258名科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进行重新申报,完成13名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选聘20名干部监督员,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差异化考核,将十个全覆盖、定点扶贫、安全生产、草原生态保护等工作单独列项,提高赋分权重,实现一场镇(科局)一目标,增强考核工作针对性和导向性。

    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农村牧区大力推进双服务提升、远程教育五进蒙古包党员中心户+协会规范化建设等工作,选树40户党员中心户,投入110万元为21户配备蒙古包。召开农牧区党建现场会,以会促创。社区以四个服务圈为载体,扎实推进精细化服务。机关突出抓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签订共建协议113项,认领公益岗位142个,解决问题225件。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成立工作委员会,增设办公室,选派24名党建指导员,提升工作水平。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结合换届选举,配齐三委班子,规范一室两旗三牌”。推行“两委”成员坐班制、“6+3”工作法和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全面推广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形成六本台账十二卡工作法、支部+企业+机关等一批党建品牌。强化基层保障,嘎查村、社区年办公经费达到7万元和8万元,并对两委成员和退职干部也给予一定补贴。

    党员干部下乡驻村示范引领成立5个工作组、下派23名第一书记,选派322名干部结对帮扶23个嘎查村(社区、分场),联系党员中心户、定点扶贫户、典型户327户,走村入户9746户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25条,通过讲党课、送政策、学先进、落实发展项目等六个一机制,落实帮扶项目76个,解决实际问题32/个,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牧区执政基础。

    统战群团工作  按照管得宽统到底要求,把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台账销号督查推进。注重发挥人大联络办、政协联络办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用,坚持民族宗教、非公经济、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构建起大统战工作格局。制订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实施意见和分工台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强与周边旗市宗教联防工作,促进宗教和谐稳定。落实和争取非公发展资金330万元,组织政银企对接,协议融资达4460万元,借助旅游业快速发展态势,指导组建电商等行业协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实行四带四同步,推动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全年开展群团主题活动77次,落实扶贫助困资金71万元。

    【党风廉政】 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建设廉政教育基地,以党章、准则和条例为重点,组织中心组5次廉政学习,党政领导25次讲廉政党课,召开2次警示通报会,9批次510余名党员接受警示教育。建立“1530”党务政务公开平台,录播12承诺践诺电视节目。按照全区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深化三转,清退不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并调整内设机构,为场镇配备专职纪委书记,派出5个纪检组,抓好监督执纪问责。加大问题线索审查力度,全年受理信访举报42件次,立案5件,党政纪处分5人、追责3人。

    (潘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