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经济

2004卷

  • 稀土高新开发区
  •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名录】

    市长助理

    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苏文清

     

    【主要经济指标】高新区克服“非典”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以更大的精力、更扎实的措施狠抓了各项工作,取得防控“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主要经济指标进入西部12个省区的1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5名。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等四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创历史最高水平。

    实现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完成年目标的160%。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完成年目标145.5%。

    实现工业增加值48.1亿元,比上年增长61.9%,完成年目标的136.5%。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完成年目标的151.2%。

    实现财政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63.9%,完成年目标的101.6%。

    完成出口创汇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7%,完成年目标的257.2%。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开工建设新项目37项,完成全年目标的160%;引进项目建设总投资6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59.2%。引进外资实际到位2 055.6万美元,引进自治区外资金到位34.7亿元,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的102%和459%。

    招商引资特点之一是新建项目投资大、建设速度快、技术含量高。东方稀铝一期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如期建成,二期项目又提前开工,共完成投资30多亿元,创造世界铝电项目建设的奇迹;由上海森晟世洋等三家企业投资3亿元的华鼎铜业已经开工建设,为发展铜业奠定基础;投资3亿元的海南兴宝集团固体水项目,投资7 000万元的钢山环保设备项目和天伦环保制肥项目,都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

    特点之二是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对外开放开辟新的局面。北方股份与德国公司合资的工程挖掘机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稀土高科与日本昭和电工合资15亿日元的稀土钕铁硼合金项目厂房主体已经完工,美国久益投资560万美元的现代化采矿设备项目,成为迄今为止稀土高新区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

    特点之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全市总额的近1/3。

     

    【稀土企业集群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数首次达到100家,占全自治区总数的近60%,占全市的90%以上,实现产值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65.2%。先后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5项,落实出口基地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30万元。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获得资金109万元。全年累计获得各级科技项目资金805万元。至目前,累计实施火炬计划52项,其中国家级26项。韵升强磁的高性能钕铁硼研发中心、北方股份的工程机械研发中心相继建成,累计已有1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

    包头软件园入园企业达43家,其中是年新引进18家,亨达海天的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获得自治区优秀软件产品称号。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留学人员21名,实施项目21个,其中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科技园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经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达成进驻意向。国家级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正在抓紧实施,配套建设的信息中心即将启动进行。

    三大稀土材料已达到世界级规模,后发优势明显。到目前,区内稀土企业达到50家,从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到应用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竹科电动自行车已经形成年产5万辆的规模。以稀奥科、和发稀土、三德公司为主,稀土贮氢材料生产规模达到3 000吨;以韵升强磁、昭和稀土、瑞福鑫为主,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规模达到9 000吨;以天骄清美、罗地亚、和发稀土为主的稀土抛光材料年产量达到3 000吨,形成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特色产业优势。此外,永磁电机,电动车辆、稀土合金包芯线、稀土微肥、催化剂等各类稀土应用产品和功能材料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集群效应十分明显。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稀土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十五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团党中央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做强做大稀土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

     

    【综合竞争】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礼貌接待制、全程跟踪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和首次违规告诫制等,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是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服务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突破。主动协调解决了伊利乳业奶源不足、韵升强磁电价偏高、华泰食品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工商、税务、公安、法院、交警、技术监督等部门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他们提出的“不设路障设路标”的服务理念和采取的“四时”(即时、限时、沿时、随时)服务制等新措施,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是健全完善优惠政策体系,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制定稀土应用产业园、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项鼓励政策,形成由近60多项政策制度组成的政策支持体系,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发放财政扶持资金7 390万元,利用孵化基金和创业基金支持企业150万元,兑现ISO 9001认证补贴19.5万元,政府取信于民的信誉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力推动了高新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四是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推动区内企业与工行、中行、农行、交行、建行以及包头信托投资公司的合作,为企业解决贷款30.2亿元。同进获得工商银行3年内提供3~5亿元的贷款授信。支持聚德鑫典当行组建营业,使小企业筹资更加便利,形成了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相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贷款担保融资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年新建和续建道路4条,共17.65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40.94公里。近年来累计投资6.8亿元,建设道路65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168公里,2001年提出的两年时间完成规则区所有规划道路建设的目标按期实现,规划区全部实现八通一平

    二是规划区市容美化和改造建设全面铺开。完成了黄河大街、劳动路等主干道路绿化、硬化工作,新增绿化硬化面积14.74万平方米。按照总体规划全面推进非工业用地的开发,友谊大街南侧兴建的金荣建材城等物流企业,工商、税务商住区、稀土路、青工路等道路两侧建设的底店商铺,使城市服务功能、城区环境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

    三是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一区多园”的格局正在形成。投资2.76亿元的希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紧建设,校园南路、白云路以及给排水管线全部打通,10分钟可由市区直达希望工业园区。创业园区16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自治区第一高楼稀土大厦已于9月10日提前封顶,另有10个项目完成了主体建设,到明年创业园区可全部建成。

    此外,总投资6亿元的工程机械园,配套设施全部完工,建成厂房5万平方米;由社会力量筹资建设的创业中心科达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达1.18万平方米;内蒙古大学科技园区拆迁和规划工作已经完成;稀土应用产业园已有4个项目开工;包钢科技园总体规划正在制定,园区重点项目之一稀土院新址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

     

    【发展空间基本解决】一是继续推行农村整建制转制的成功经验,规划区整体转制和土地征用工作全部完成。是年武银福村和曹家营村的转制工作完成后,规划区1 605.6公顷集体土地全部均转为国有土地。南壕村、高油房村、上沃图壕村等5个村的2 745户、7 680人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根本上解决了近郊农民离开土地的生活出路问题和经济发展与土地征用之间的矛盾,为规划区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和项目进区创造条件。

    二是顺利完成管理范围的调整,高新区的发展空间得到解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定,在对托管区进行局部调整移交的同时,留下了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改制农村和公司的土地,使规划区的管理更加集中。同时,接收了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的市农垦集团和红旗农场,成立包头万水泉新区建设管理处,着手对新区进行规范管理和整体规划。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积极努力,申请国家开行的2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经通过国家开行贷委会评审,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三是积极帮助转制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确保了按季度向所有居民发放征地补偿款,按月为老年人发放退休金,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支持5个农工贸公司就近开发建设底店、承包市容环卫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累计组织200余人参加就业培训,推荐946人到区内企业工作。还调剂安排了4 400多亩暂未开发建设土地继续由转制居民耕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同时根据市里有关政策,为干部职工增加了工资。是年高新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8 900元,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按照更加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各方面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推行事业部制管理方式,组建土地收储中心和市容改造办公室,全年共征用、收购土地7 235.22亩,出让国有土地482.35公顷,满足了项目用地要求。二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所有经营性土地全部做到了公开挂牌出让。三是健全完善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了稀土高新区有形建筑分市场。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工程全部进行了招投标,2万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全部实行了比价采购。四是加强内部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纪检监察部门对所有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实行全程监督,实施组织察督;开辟和完善高新区网站主任信箱、局域网热点论坛,畅通公众舆论渠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约束机制已经形成。五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外资企业网上传送报表,确保在人员精干的条件下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六是整合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项目运作,策划包装的永磁电机、电动汽车等七个项目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正在申请立项。

     

    【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一是落实人才政策,拓宽吸引渠道,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登记企业新增享受特殊津贴人员12名,为区内31家企业的81名高级专业人员发放特殊津贴15.76万元,近年来累计发放49万元。建立了网上人才供需平台,组织召开人才招聘会和人才企业对接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了人才交流。全年为东方希望铝业、美国久益公司、伊利乳业公司等企业推荐各类人才129名,并帮助解决了外来人才的落户等实际问题。

     

    【人才培养】组织了上海培训班和澳大利亚培训班,完成各类培训89期1 450人次,其中赴国外、自治区外培训24期65人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创新论坛11期;与包头钢院联合组建包头稀土学院,与内蒙古大学达成协议,合作开设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制定出台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目前70%以上的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拔3名同志担任部门领导;调整中层管理人员31名,一批青年干部得到重用;年终对所有机关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完成公用事业管理处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切实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发挥外脑型人才队伍】成功举办了第三次“院士行”活动,周廉等院士再次为建设“中国稀土谷”出谋划策,并积极推荐高新区申办“2004年国际稀土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强化稀土高新区的稀土研发、生产、人才、信息中心地位。

    (姚魁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稀土高新开发区
  •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名录】

    市长助理

    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苏文清

     

    【主要经济指标】高新区克服“非典”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以更大的精力、更扎实的措施狠抓了各项工作,取得防控“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主要经济指标进入西部12个省区的13个国家级高新区前5名。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等四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创历史最高水平。

    实现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完成年目标的160%。

    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完成年目标145.5%。

    实现工业增加值48.1亿元,比上年增长61.9%,完成年目标的136.5%。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完成年目标的151.2%。

    实现财政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63.9%,完成年目标的101.6%。

    完成出口创汇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7%,完成年目标的257.2%。

     

    【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开工建设新项目37项,完成全年目标的160%;引进项目建设总投资6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59.2%。引进外资实际到位2 055.6万美元,引进自治区外资金到位34.7亿元,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的102%和459%。

    招商引资特点之一是新建项目投资大、建设速度快、技术含量高。东方稀铝一期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如期建成,二期项目又提前开工,共完成投资30多亿元,创造世界铝电项目建设的奇迹;由上海森晟世洋等三家企业投资3亿元的华鼎铜业已经开工建设,为发展铜业奠定基础;投资3亿元的海南兴宝集团固体水项目,投资7 000万元的钢山环保设备项目和天伦环保制肥项目,都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

    特点之二是外商投资再掀高潮,对外开放开辟新的局面。北方股份与德国公司合资的工程挖掘机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稀土高科与日本昭和电工合资15亿日元的稀土钕铁硼合金项目厂房主体已经完工,美国久益投资560万美元的现代化采矿设备项目,成为迄今为止稀土高新区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

    特点之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全市总额的近1/3。

     

    【稀土企业集群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数首次达到100家,占全自治区总数的近60%,占全市的90%以上,实现产值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65.2%。先后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5项,落实出口基地信息网络建设专项资金30万元。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获得资金109万元。全年累计获得各级科技项目资金805万元。至目前,累计实施火炬计划52项,其中国家级26项。韵升强磁的高性能钕铁硼研发中心、北方股份的工程机械研发中心相继建成,累计已有1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

    包头软件园入园企业达43家,其中是年新引进18家,亨达海天的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获得自治区优秀软件产品称号。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留学人员21名,实施项目21个,其中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科技园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经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达成进驻意向。国家级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正在抓紧实施,配套建设的信息中心即将启动进行。

    三大稀土材料已达到世界级规模,后发优势明显。到目前,区内稀土企业达到50家,从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到应用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竹科电动自行车已经形成年产5万辆的规模。以稀奥科、和发稀土、三德公司为主,稀土贮氢材料生产规模达到3 000吨;以韵升强磁、昭和稀土、瑞福鑫为主,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规模达到9 000吨;以天骄清美、罗地亚、和发稀土为主的稀土抛光材料年产量达到3 000吨,形成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特色产业优势。此外,永磁电机,电动车辆、稀土合金包芯线、稀土微肥、催化剂等各类稀土应用产品和功能材料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集群效应十分明显。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稀土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十五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团党中央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做强做大稀土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

     

    【综合竞争】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礼貌接待制、全程跟踪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和首次违规告诫制等,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是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服务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突破。主动协调解决了伊利乳业奶源不足、韵升强磁电价偏高、华泰食品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工商、税务、公安、法院、交警、技术监督等部门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他们提出的“不设路障设路标”的服务理念和采取的“四时”(即时、限时、沿时、随时)服务制等新措施,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是健全完善优惠政策体系,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制定稀土应用产业园、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项鼓励政策,形成由近60多项政策制度组成的政策支持体系,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发放财政扶持资金7 390万元,利用孵化基金和创业基金支持企业150万元,兑现ISO 9001认证补贴19.5万元,政府取信于民的信誉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力推动了高新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四是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推动区内企业与工行、中行、农行、交行、建行以及包头信托投资公司的合作,为企业解决贷款30.2亿元。同进获得工商银行3年内提供3~5亿元的贷款授信。支持聚德鑫典当行组建营业,使小企业筹资更加便利,形成了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相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贷款担保融资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年新建和续建道路4条,共17.65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40.94公里。近年来累计投资6.8亿元,建设道路65万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网168公里,2001年提出的两年时间完成规则区所有规划道路建设的目标按期实现,规划区全部实现八通一平

    二是规划区市容美化和改造建设全面铺开。完成了黄河大街、劳动路等主干道路绿化、硬化工作,新增绿化硬化面积14.74万平方米。按照总体规划全面推进非工业用地的开发,友谊大街南侧兴建的金荣建材城等物流企业,工商、税务商住区、稀土路、青工路等道路两侧建设的底店商铺,使城市服务功能、城区环境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

    三是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一区多园”的格局正在形成。投资2.76亿元的希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紧建设,校园南路、白云路以及给排水管线全部打通,10分钟可由市区直达希望工业园区。创业园区16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自治区第一高楼稀土大厦已于9月10日提前封顶,另有10个项目完成了主体建设,到明年创业园区可全部建成。

    此外,总投资6亿元的工程机械园,配套设施全部完工,建成厂房5万平方米;由社会力量筹资建设的创业中心科达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达1.18万平方米;内蒙古大学科技园区拆迁和规划工作已经完成;稀土应用产业园已有4个项目开工;包钢科技园总体规划正在制定,园区重点项目之一稀土院新址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

     

    【发展空间基本解决】一是继续推行农村整建制转制的成功经验,规划区整体转制和土地征用工作全部完成。是年武银福村和曹家营村的转制工作完成后,规划区1 605.6公顷集体土地全部均转为国有土地。南壕村、高油房村、上沃图壕村等5个村的2 745户、7 680人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根本上解决了近郊农民离开土地的生活出路问题和经济发展与土地征用之间的矛盾,为规划区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和项目进区创造条件。

    二是顺利完成管理范围的调整,高新区的发展空间得到解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定,在对托管区进行局部调整移交的同时,留下了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改制农村和公司的土地,使规划区的管理更加集中。同时,接收了面积达60多平方公里的市农垦集团和红旗农场,成立包头万水泉新区建设管理处,着手对新区进行规范管理和整体规划。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积极努力,申请国家开行的2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经通过国家开行贷委会评审,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三是积极帮助转制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确保了按季度向所有居民发放征地补偿款,按月为老年人发放退休金,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支持5个农工贸公司就近开发建设底店、承包市容环卫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累计组织200余人参加就业培训,推荐946人到区内企业工作。还调剂安排了4 400多亩暂未开发建设土地继续由转制居民耕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同时根据市里有关政策,为干部职工增加了工资。是年高新区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8 900元,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按照更加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各方面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推行事业部制管理方式,组建土地收储中心和市容改造办公室,全年共征用、收购土地7 235.22亩,出让国有土地482.35公顷,满足了项目用地要求。二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所有经营性土地全部做到了公开挂牌出让。三是健全完善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了稀土高新区有形建筑分市场。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工程全部进行了招投标,2万元以上的办公用品全部实行了比价采购。四是加强内部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纪检监察部门对所有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实行全程监督,实施组织察督;开辟和完善高新区网站主任信箱、局域网热点论坛,畅通公众舆论渠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约束机制已经形成。五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外资企业网上传送报表,确保在人员精干的条件下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六是整合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项目运作,策划包装的永磁电机、电动汽车等七个项目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正在申请立项。

     

    【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一是落实人才政策,拓宽吸引渠道,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登记企业新增享受特殊津贴人员12名,为区内31家企业的81名高级专业人员发放特殊津贴15.76万元,近年来累计发放49万元。建立了网上人才供需平台,组织召开人才招聘会和人才企业对接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了人才交流。全年为东方希望铝业、美国久益公司、伊利乳业公司等企业推荐各类人才129名,并帮助解决了外来人才的落户等实际问题。

     

    【人才培养】组织了上海培训班和澳大利亚培训班,完成各类培训89期1 450人次,其中赴国外、自治区外培训24期65人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创新论坛11期;与包头钢院联合组建包头稀土学院,与内蒙古大学达成协议,合作开设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制定出台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目前70%以上的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拔3名同志担任部门领导;调整中层管理人员31名,一批青年干部得到重用;年终对所有机关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完成公用事业管理处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切实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发挥外脑型人才队伍】成功举办了第三次“院士行”活动,周廉等院士再次为建设“中国稀土谷”出谋划策,并积极推荐高新区申办“2004年国际稀土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强化稀土高新区的稀土研发、生产、人才、信息中心地位。

    (姚魁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