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科教文卫体

2004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荀黎明

    副书记

      长:李含善

    副书记:王永明

    副书记

    纪委书记:阿日德(蒙古族)

    副校长:刘志雄

    谭福贵(蒙古族)

    邢永明

    刘进荣

     

    【概况】至2003年,学校计划内各类在校生达到17 000余人,当量师生比例达到115。在学校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工业大学为国家和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自治区唯一1个工商管理二学位专业,45个本科专业,46个高职高专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学科建设有序发展,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更加完善,形成了研究生、二学位、普通本科(含民族预科)、普通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自考助学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试验示范基地、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蒙古中心考点、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呼和浩特考试中心等。

    加快科技发展,力促成果转化。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化进程,以自治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重点,以自治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为主线,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学校还承担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注重加强与地方重点企业的横向联合。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研究生导师180人,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5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现有41人被授予国家级、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担任省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入选自治区321、教育厅11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的7人、第二层次的47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并具有较高水平,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及学术梯队。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等结构日趋合理。

     

    【设施建设】学校现有11个实验中心、58个实验室及网络信息中心、计算中心,有29个科研院所,还有多个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学设施。1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收藏和借阅科技文献资料的重要中心之一,也是首批开通专项咨询服务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一级检索站。学校网络信息中心1997年联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计算机校园网已服务于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学校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学校出版有《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和《内蒙古工大报》等刊物。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环境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蒙古、新加坡等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培养、教师进修、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学校成为全区唯一一所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高校。近期又与澳大利亚等国签订了联合办学和国际合作项目协议。

     

    【科学管理】学校积极推进学院制改革,实施管理重心下移,调整校、院两级管理职能,使各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人员聘用、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相应的自主权,形成科学决策、自主管理、有效监督的机制,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要求。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定编、定岗、考核、分配工作力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在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培养方案,并努力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建立了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机制,在深化各实体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主动依托校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偿服务的经营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在逐步推进校办产业改革中,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思路,努力探索校办企业面向市场求发展的经营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努力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创建文明校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全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校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荀黎明

    副书记

      长:李含善

    副书记:王永明

    副书记

    纪委书记:阿日德(蒙古族)

    副校长:刘志雄

    谭福贵(蒙古族)

    邢永明

    刘进荣

     

    【概况】至2003年,学校计划内各类在校生达到17 000余人,当量师生比例达到115。在学校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工业大学为国家和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自治区唯一1个工商管理二学位专业,45个本科专业,46个高职高专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学科建设有序发展,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更加完善,形成了研究生、二学位、普通本科(含民族预科)、普通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自考助学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试验示范基地、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蒙古中心考点、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呼和浩特考试中心等。

    加快科技发展,力促成果转化。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化进程,以自治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重点,以自治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为主线,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学校还承担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注重加强与地方重点企业的横向联合。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研究生导师180人,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5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现有41人被授予国家级、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担任省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入选自治区321、教育厅11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的7人、第二层次的47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并具有较高水平,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及学术梯队。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等结构日趋合理。

     

    【设施建设】学校现有11个实验中心、58个实验室及网络信息中心、计算中心,有29个科研院所,还有多个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学设施。1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收藏和借阅科技文献资料的重要中心之一,也是首批开通专项咨询服务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一级检索站。学校网络信息中心1997年联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计算机校园网已服务于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学校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学校出版有《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和《内蒙古工大报》等刊物。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环境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开放办学】学校重视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蒙古、新加坡等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培养、教师进修、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学校成为全区唯一一所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高校。近期又与澳大利亚等国签订了联合办学和国际合作项目协议。

     

    【科学管理】学校积极推进学院制改革,实施管理重心下移,调整校、院两级管理职能,使各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人员聘用、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相应的自主权,形成科学决策、自主管理、有效监督的机制,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要求。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定编、定岗、考核、分配工作力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在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培养方案,并努力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建立了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机制,在深化各实体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主动依托校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偿服务的经营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在逐步推进校办产业改革中,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思路,努力探索校办企业面向市场求发展的经营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努力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创建文明校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全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校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