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科教文卫体

2004卷

  • 文化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名录】

      长:高延青(蒙古族)

    副厅长:刘兆和

    景建华

      锐(蒙古族)

    纪检组长:图门乌力吉(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齐宝海

     

     

    【抗击“非典”】“非典”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领导和文化厅党组对做好文化厅“非典”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宣传部长张国民等在“抗非”期间多次赴民族歌舞剧院、内蒙古京剧团、民族曲艺团、二人台剧团等单位,看望文艺界同志并对“抗非”文艺创作提出要求。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延青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及区直文化单位负责同志会议,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对文化系统防治“非典”工作进行认真周密的部署。厅机关成立以厅长高延青同志为组长的文化厅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建立起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文化厅制定并采取信息通报、值班、加强宣传和消毒防范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全区紧急关闭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并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 200多人次,检查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3 200多家,确保此项任务的较好完成,有效地控制疫情在文化系统的蔓延。文化厅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的非典防治工作。全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单位从全年文化活动经费中安排专款,用于组织和开展农村牧区文化单位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和宣传教育。旗县文化馆、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积极参与当地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帮助农牧民群众克服恐惧心理,树立依靠科学、战胜疫病的决心和信心。文化厅还全力支持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非典防治指挥部的工作。由驻厅纪检组长图门乌力吉带领的赴兴安盟非典防治工作督查组,在该盟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设备匮乏的情况下,与盟委、行署齐心协力,忘我工作,使该盟发病率始终保持零记录。文化厅向防非指挥部捐款1万元,用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艺术创作和演出】全区各地艺术表演团体按照《自治区文化厅“十五”期间重点剧节目创作规划》的部署,努力创作排演一批优秀的剧节目。“非典”期间,各文化艺术单位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艺术生产,创作排演一批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排演广播电视文艺晚会《同心·爱心·信心》等六台“抗击非典”、歌颂白衣天使的主题晚会。内蒙古京剧团演出京剧联唱《万众一心抗非典》,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演出好来宝《我们必胜》,二人台艺术团创作MTV《不让非典进农村》。呼伦贝尔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歌曲《你就是英雄》、《为你感动》、《白衣天使》、诗朗诵《守护家园,拒绝非典》、小品《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等,并与市电视台联合组织电视晚会。赤峰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歌曲《和你在一起》。锡盟的文艺工作者向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奉献特别的电视晚会—“献给白衣卫士的赞歌非典疫情较重的巴盟地区的文艺工作者也积极创作排演电视艺术专场晚会《风雨中我们一路同行》。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为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部入选剧目,编创人员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在非典期间坚持创作。并召开多次专家论证会,对该剧进行修改和复排,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此外,文化厅积极为参加文化部2004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做出准备:自治区民族歌舞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京剧团、包头市歌舞剧团等的剧目《草原天音》、《生命欢歌》、《草原母亲》、《额吉》等均在紧张的完善排练之中。包头市歌舞剧团的《额吉》和呼和浩特市民族歌舞剧团的《乡溪情》赴福州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剧展演

     

    【艺术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是年,在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的现代小戏《青山路弯弯》获金奖,其它3部戏获银奖,苗俊英等4位演员获表演一等奖。此外在全国国花杯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中,该团演员郭金生、黄淑芳、杨福义等获得金奖的好成绩。

     

    【乌兰牧骑】继续加强乌兰牧骑建设,努力使乌兰牧骑成为自治区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开展全区乌兰牧骑评估工作并对乌兰牧骑进行调研,举行第三届乌兰牧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四届乌兰牧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上年开展“乌兰牧骑全国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乌兰牧骑演出团”赴沿海省市进行访问演出。

     

    【基础文化设施】是年争取到国家计委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资金1 115万元,并与基层24个旗县主要领导签订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责任状,2004年完成一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内蒙古文化大厦已按期开工,进展顺利;乌兰恰特大剧院预计2004年开工建设。

     

    【文化先进旗县】和林格尔县、扎鲁特旗等3个旗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使自治区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数目达到10个;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等10个旗县、乡镇被命名为全区民间艺术之乡,使自治区级民间艺术之乡数目达到31个。

     

    【群艺馆  文化馆工作】做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准备工作。4月全面部署全区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并配合文化部评估组完成对内蒙古群众艺术馆和包头昆区文化馆的抽查评估工作。

     

    【送书下乡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文化厅与自治区财政厅共同筛选15个国贫旗县图书馆和150个国贫旗县的乡镇苏木图书馆(室)作为国家送书下乡工程受赠单位,今后三年内,国家将赠送自治区各类实用图书约20万册。推动共享工程在全区的全面实施,文化厅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下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成立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组织开展经常性、便于群众参与的中、小型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举办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年全区各地的社会文化活动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社会办文化的合力进一步形成。举办大型社会文化活动不仅成为各地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一些盟市、旗县扩大宣传、树立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一年一度的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包头市消夏文化节、库伦旗安代艺术节等,得到各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受到基层群众的衷心欢迎。是年,文化厅与自治区综治办、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在全区开展“道德、治安(警务)、文体、科教、卫生、法律”“六进社区”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文化厅从各地演出的节目中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取得1银1铜的好成绩。注重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使活动不断提高档次,丰富内涵。9月底,文化厅组织全区广场舞节目评比活动,已收到各地报送节目54个,准备选择有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易教易学的节目加工修改后向全区推广。老年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文化厅与自治区老龄委、老年体协、老干部局等单位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共同组织全区首届中老年广场舞大赛,全区共有55支中老年代表队2 000多人参加了健身操、秧歌、时装表演等决赛。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单位也举办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全区中老年的文化生活。

     

    【美术 书法艺术】2003年组织参加全国油画展并获得优异成绩,出版《内蒙古油画选》。筹备内蒙古篆刻展并出版《内蒙古篆刻集》。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政府对此类工作的引导。

     

    【电影】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持续展开,农村牧区电影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年初对2003年全区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6月底,又与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等10个厅局联合对2002年度全区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进行总结和表彰,全区共有1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积极争取国家资助,不断改善电影放映条件。是年争取到国家2131工程专款资助的价值近100万元的电影放映车和放映设备等。举行隆重的赠送仪式,向28个旗县赠送放映设备。此外,还争取到国家西新工程资助自治区放映车32辆,价值900余万元。开展全区影剧院计算机售票系统安装工作,完成全区第一批22家影剧院计算机售票系统配套设施的安装。 

     

    【文物】重点做好大遗址的规划和保护工作文化厅积极督促、组织、协调全区各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方案,以此确保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规范、合理、有序展开。制定并上报《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项目计划》。居延遗址、和林格尔土城子、耶律羽墓地、固阳秦长城等大遗址的保护方案以及多伦县汇宗寺、喀喇沁亲王府、呼和浩特公主府等古建筑的抢救维修方案已全部完成并获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继续抓好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撰。

    博物馆工作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事业2003年~2010年发展纲要》,提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博物馆体系的构想。通辽市博物馆主体工程业已完成,包头市博物馆、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也相继开工建设。

    文物考古工作3月至5月,发掘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彩绘棺床等一批重要文物,这是全区成立以来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引起海内外的轰动。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做好基本建设中文物调查、评估、抢救挖掘等考古工作。先后对京呼高速公路以及110国道西段、蒙牛乳业三期工程、长庆呼市输气管道工程等进行考古,完成施工前的调查勘测工作。对全区 14个大遗址航空摄影考古工作进行总结,出版《内蒙古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及《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卷》等考古专集。

    加大文物保护法制宣传建设力度利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颁布之际,派员深入各单位进行宣讲、调研,使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依法查处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事件。还组织人员完成全区1~4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初期建立、对全区文物博物馆机构情况进行普查等工作。

     

    【“扫黄打非”活动】2003年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全面清理出版物市场,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和走私光盘等坚决收缴。2003年10月底,全区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6 089人次,出动车辆4 098台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万余家(次),查处各类案件1 724起,行政处罚763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起,收缴各类音像制品253 174张(盒),非法书刊138 302册,电子游戏机95台,电路版836块。确保城乡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整顿“网吧”和音像市场】组织开展全区“网吧”整治集中行动,严厉查处“网吧”的违规经营活动。完成“网吧”重新审核登记工作,是年全区共审批“网吧”2 898家。建立全区三级网吧管理监控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网吧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同时扶持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铁通等有实力、信誉好的电信企业开展网吧连锁经营业务,力争让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逐步占据网络文化市场。清理整顿音像制品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地下批发网络和地下仓库、查处合法门店经营违法音像制品的行为。全区共取缔无证经营店39 家,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近253 000余盒(张)。同时大力疏通正版音像制品流通渠道。支持大型商场、新华书店、邮政系统经营音像制品。协助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组建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公司。公司成立后将以分布在全区的96个新华书店为网点,实行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演出和娱乐市场】2003年,下放审批项目,鼓励社会各界组建演出团体,开办演出经纪机构,举办演出活动。促进形成更加活跃,更加多样的民间演出市场格局。是年由民间机构内蒙古思歌文化公司和内蒙古国月文化有限公司举办的世界经典电影音乐会爵士乐 专题晚会,博得观众的赞誉。加大对娱乐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引导娱乐歌舞娱乐场所远离工作区、居民区,逐步向商业区、宾馆饭店、旅游度假景点等地带迁移和发展,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加强对演出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演出市场的监管。通过建立演出市场巡查制度、责任制度来确保演出法规的有效实施,重点查处包头市固阳县色情表演案,严厉打击淫秽色情表演的势头。

     

    【对外文化交流】自治区文化厅全年派出艺术团组赴美、德、法、英、意大利、俄罗斯、土尔其、西班牙、日本、韩等11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19起,239人次。邀请来自日本、韩、菲律宾等国家的艺术团组来自治区进行演出和展览共4起,20人次。在对外交流中注重发挥民族和地区特色,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内蒙古展览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举办《成吉思汗的遗迹13至14世纪西亚的宫廷艺术与文化》文物展,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11月下旬,该馆的《成吉思汗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大展》将赴韩国展出,同时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也将派出大型民族歌舞助阵演出。这些举措对弘扬全区民族文化、打造成吉思汗文化品牌、扩大内蒙古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盟市艺术团体也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精湛的民族文化艺术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通辽市歌舞团赴法国和西班牙参加法国比利牛斯国际艺术节,呼和浩特市少儿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中港少儿贺国庆演出。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演出小组赴日本、内蒙古杂技团赴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演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展示全区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形象,提高全区在世界的知名度,为区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增加机会与条件,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

    (赵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领导名录】

      长:高延青(蒙古族)

    副厅长:刘兆和

    景建华

      锐(蒙古族)

    纪检组长:图门乌力吉(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齐宝海

     

     

    【抗击“非典”】“非典”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领导和文化厅党组对做好文化厅“非典”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光林、宣传部长张国民等在“抗非”期间多次赴民族歌舞剧院、内蒙古京剧团、民族曲艺团、二人台剧团等单位,看望文艺界同志并对“抗非”文艺创作提出要求。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延青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及区直文化单位负责同志会议,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对文化系统防治“非典”工作进行认真周密的部署。厅机关成立以厅长高延青同志为组长的文化厅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建立起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文化厅制定并采取信息通报、值班、加强宣传和消毒防范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全区紧急关闭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并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 200多人次,检查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3 200多家,确保此项任务的较好完成,有效地控制疫情在文化系统的蔓延。文化厅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的非典防治工作。全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单位从全年文化活动经费中安排专款,用于组织和开展农村牧区文化单位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和宣传教育。旗县文化馆、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积极参与当地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帮助农牧民群众克服恐惧心理,树立依靠科学、战胜疫病的决心和信心。文化厅还全力支持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非典防治指挥部的工作。由驻厅纪检组长图门乌力吉带领的赴兴安盟非典防治工作督查组,在该盟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设备匮乏的情况下,与盟委、行署齐心协力,忘我工作,使该盟发病率始终保持零记录。文化厅向防非指挥部捐款1万元,用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奉献爱心,贡献力量。

     

    【艺术创作和演出】全区各地艺术表演团体按照《自治区文化厅“十五”期间重点剧节目创作规划》的部署,努力创作排演一批优秀的剧节目。“非典”期间,各文化艺术单位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艺术生产,创作排演一批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排演广播电视文艺晚会《同心·爱心·信心》等六台“抗击非典”、歌颂白衣天使的主题晚会。内蒙古京剧团演出京剧联唱《万众一心抗非典》,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演出好来宝《我们必胜》,二人台艺术团创作MTV《不让非典进农村》。呼伦贝尔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歌曲《你就是英雄》、《为你感动》、《白衣天使》、诗朗诵《守护家园,拒绝非典》、小品《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等,并与市电视台联合组织电视晚会。赤峰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歌曲《和你在一起》。锡盟的文艺工作者向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奉献特别的电视晚会—“献给白衣卫士的赞歌非典疫情较重的巴盟地区的文艺工作者也积极创作排演电视艺术专场晚会《风雨中我们一路同行》。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为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部入选剧目,编创人员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在非典期间坚持创作。并召开多次专家论证会,对该剧进行修改和复排,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此外,文化厅积极为参加文化部2004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做出准备:自治区民族歌舞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京剧团、包头市歌舞剧团等的剧目《草原天音》、《生命欢歌》、《草原母亲》、《额吉》等均在紧张的完善排练之中。包头市歌舞剧团的《额吉》和呼和浩特市民族歌舞剧团的《乡溪情》赴福州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剧展演

     

    【艺术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是年,在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的现代小戏《青山路弯弯》获金奖,其它3部戏获银奖,苗俊英等4位演员获表演一等奖。此外在全国国花杯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中,该团演员郭金生、黄淑芳、杨福义等获得金奖的好成绩。

     

    【乌兰牧骑】继续加强乌兰牧骑建设,努力使乌兰牧骑成为自治区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开展全区乌兰牧骑评估工作并对乌兰牧骑进行调研,举行第三届乌兰牧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四届乌兰牧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上年开展“乌兰牧骑全国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乌兰牧骑演出团”赴沿海省市进行访问演出。

     

    【基础文化设施】是年争取到国家计委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资金1 115万元,并与基层24个旗县主要领导签订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责任状,2004年完成一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内蒙古文化大厦已按期开工,进展顺利;乌兰恰特大剧院预计2004年开工建设。

     

    【文化先进旗县】和林格尔县、扎鲁特旗等3个旗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使自治区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数目达到10个;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等10个旗县、乡镇被命名为全区民间艺术之乡,使自治区级民间艺术之乡数目达到31个。

     

    【群艺馆  文化馆工作】做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准备工作。4月全面部署全区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并配合文化部评估组完成对内蒙古群众艺术馆和包头昆区文化馆的抽查评估工作。

     

    【送书下乡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文化厅与自治区财政厅共同筛选15个国贫旗县图书馆和150个国贫旗县的乡镇苏木图书馆(室)作为国家送书下乡工程受赠单位,今后三年内,国家将赠送自治区各类实用图书约20万册。推动共享工程在全区的全面实施,文化厅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下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成立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组织开展经常性、便于群众参与的中、小型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举办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年全区各地的社会文化活动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社会办文化的合力进一步形成。举办大型社会文化活动不仅成为各地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一些盟市、旗县扩大宣传、树立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一年一度的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包头市消夏文化节、库伦旗安代艺术节等,得到各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受到基层群众的衷心欢迎。是年,文化厅与自治区综治办、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在全区开展“道德、治安(警务)、文体、科教、卫生、法律”“六进社区”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文化厅从各地演出的节目中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取得1银1铜的好成绩。注重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使活动不断提高档次,丰富内涵。9月底,文化厅组织全区广场舞节目评比活动,已收到各地报送节目54个,准备选择有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易教易学的节目加工修改后向全区推广。老年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文化厅与自治区老龄委、老年体协、老干部局等单位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共同组织全区首届中老年广场舞大赛,全区共有55支中老年代表队2 000多人参加了健身操、秧歌、时装表演等决赛。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单位也举办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全区中老年的文化生活。

     

    【美术 书法艺术】2003年组织参加全国油画展并获得优异成绩,出版《内蒙古油画选》。筹备内蒙古篆刻展并出版《内蒙古篆刻集》。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政府对此类工作的引导。

     

    【电影】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持续展开,农村牧区电影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年初对2003年全区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6月底,又与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等10个厅局联合对2002年度全区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进行总结和表彰,全区共有1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积极争取国家资助,不断改善电影放映条件。是年争取到国家2131工程专款资助的价值近100万元的电影放映车和放映设备等。举行隆重的赠送仪式,向28个旗县赠送放映设备。此外,还争取到国家西新工程资助自治区放映车32辆,价值900余万元。开展全区影剧院计算机售票系统安装工作,完成全区第一批22家影剧院计算机售票系统配套设施的安装。 

     

    【文物】重点做好大遗址的规划和保护工作文化厅积极督促、组织、协调全区各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规划和方案,以此确保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规范、合理、有序展开。制定并上报《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项目计划》。居延遗址、和林格尔土城子、耶律羽墓地、固阳秦长城等大遗址的保护方案以及多伦县汇宗寺、喀喇沁亲王府、呼和浩特公主府等古建筑的抢救维修方案已全部完成并获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继续抓好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撰。

    博物馆工作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事业2003年~2010年发展纲要》,提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特色博物馆体系的构想。通辽市博物馆主体工程业已完成,包头市博物馆、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也相继开工建设。

    文物考古工作3月至5月,发掘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彩绘棺床等一批重要文物,这是全区成立以来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引起海内外的轰动。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做好基本建设中文物调查、评估、抢救挖掘等考古工作。先后对京呼高速公路以及110国道西段、蒙牛乳业三期工程、长庆呼市输气管道工程等进行考古,完成施工前的调查勘测工作。对全区 14个大遗址航空摄影考古工作进行总结,出版《内蒙古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及《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卷》等考古专集。

    加大文物保护法制宣传建设力度利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颁布之际,派员深入各单位进行宣讲、调研,使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依法查处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事件。还组织人员完成全区1~4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初期建立、对全区文物博物馆机构情况进行普查等工作。

     

    【“扫黄打非”活动】2003年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全面清理出版物市场,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和走私光盘等坚决收缴。2003年10月底,全区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6 089人次,出动车辆4 098台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万余家(次),查处各类案件1 724起,行政处罚763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起,收缴各类音像制品253 174张(盒),非法书刊138 302册,电子游戏机95台,电路版836块。确保城乡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整顿“网吧”和音像市场】组织开展全区“网吧”整治集中行动,严厉查处“网吧”的违规经营活动。完成“网吧”重新审核登记工作,是年全区共审批“网吧”2 898家。建立全区三级网吧管理监控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网吧经营活动进行监控。同时扶持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铁通等有实力、信誉好的电信企业开展网吧连锁经营业务,力争让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逐步占据网络文化市场。清理整顿音像制品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地下批发网络和地下仓库、查处合法门店经营违法音像制品的行为。全区共取缔无证经营店39 家,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近253 000余盒(张)。同时大力疏通正版音像制品流通渠道。支持大型商场、新华书店、邮政系统经营音像制品。协助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组建内蒙古新华书店集团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公司。公司成立后将以分布在全区的96个新华书店为网点,实行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演出和娱乐市场】2003年,下放审批项目,鼓励社会各界组建演出团体,开办演出经纪机构,举办演出活动。促进形成更加活跃,更加多样的民间演出市场格局。是年由民间机构内蒙古思歌文化公司和内蒙古国月文化有限公司举办的世界经典电影音乐会爵士乐 专题晚会,博得观众的赞誉。加大对娱乐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引导娱乐歌舞娱乐场所远离工作区、居民区,逐步向商业区、宾馆饭店、旅游度假景点等地带迁移和发展,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加强对演出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演出市场的监管。通过建立演出市场巡查制度、责任制度来确保演出法规的有效实施,重点查处包头市固阳县色情表演案,严厉打击淫秽色情表演的势头。

     

    【对外文化交流】自治区文化厅全年派出艺术团组赴美、德、法、英、意大利、俄罗斯、土尔其、西班牙、日本、韩等11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19起,239人次。邀请来自日本、韩、菲律宾等国家的艺术团组来自治区进行演出和展览共4起,20人次。在对外交流中注重发挥民族和地区特色,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内蒙古展览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举办《成吉思汗的遗迹13至14世纪西亚的宫廷艺术与文化》文物展,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11月下旬,该馆的《成吉思汗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大展》将赴韩国展出,同时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也将派出大型民族歌舞助阵演出。这些举措对弘扬全区民族文化、打造成吉思汗文化品牌、扩大内蒙古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各盟市艺术团体也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精湛的民族文化艺术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通辽市歌舞团赴法国和西班牙参加法国比利牛斯国际艺术节,呼和浩特市少儿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中港少儿贺国庆演出。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演出小组赴日本、内蒙古杂技团赴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演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展示全区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形象,提高全区在世界的知名度,为区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增加机会与条件,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

    (赵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