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盟市旗县

2004卷

  • 玉泉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博宏

    副书记:云建东(蒙古族)

    付培义

    李建社

      委:段面焕(政法委书记)

    荣忠厚(蒙古族)

    许能瑞(女统战部长)

    贾玉荣(武装部长)

    张福科(宣传部长)

    黎晓旭(满族组织部长)

    云志刚(蒙古族区委办公室主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胜(蒙古族)

    副主任:刘永义

    荣景(蒙古族)

    史雅琴(女)

    荣瑞生(蒙古族)   

      长:云建东(蒙古族 )

    副区长:荣忠厚(蒙古族)

    云林华(女蒙古族)

    邢玉禄

      飞(蒙古族)

    郝党政

    李晓东

    政协主席:郭爱成

    副主席:张占平             

    昌淑君(女蒙古族 )

    夏冬梅(女蒙古族)

    姜挨用(蒙古族)

    法院院长:赵晨潮

    检察院检察长:窦学智

    武装部长:贾玉荣

      委:吴 

     

    【概况】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是1999年15亿元的2.4倍,人均产值达1.3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完成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0%,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8.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财政收入达92 071万元,是市下达任务的142.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0 194万元,是市下达任务的113.1%;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7 0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428元,分别增长15.596和8.2%,全区干部职工人均工资总额是1999年的2.8倍。

    是年全区共引入项目25项,引进国内外资金8.4亿元。于2000年选址建设裕隆工业功能区(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已实现七通一平,完成功能区内主要道路建设,管委会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功能区内共引入企业36家,建设投产16家,实现利税120万元,为加快玉泉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平台。一批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落户功能区并相继投入生产,特别是上年功能区引入拟计划投资10亿元的北方药都项目,必将成为区内轻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竞争实力。

     

    【农业结构调整】区划后玉泉区围绕“奶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通过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加强奶牛疫病防治、胚胎技术推广、成立奶业协会、建立奶牛交易市场,培植奈伦、华创、北国耘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切实加快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全区种植结构由区划时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334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2003年,奶牛存栏数达到1.9万头,比上年纯增3 752头,是1999年的5倍。全区奶牛养殖业呈现出向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

     

    【生态建设】全年完成义务造林73.33公顷,植树37.4万株,完成秋季挖坑13.4万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000公顷。五年来,累计完成造林1 066.67公顷,植树116万株,退耕还林还草350公顷,兴建335亩的现代化温室育苗基地。区内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初具规模,科技兴农得到有效推广。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区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市场建设】玉泉区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商贸旅游大区”的目标,牢固树立依托商贸旅游业、服务商贸旅游业、受益商贸旅游业的观念,积极推进各类市场的建设进度。完善五大专业市场,建设各类大中型市场25个。一是以大南大北街、光彩市场、恒昌服装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小商品、日用百货市场;二是以小南街为主的小五金市场;三是以呼清路洪兴建材城、木材市场为主的建筑材料市场;四是以金峰糖酒批发中心为主的副食品市场;五是以石东路食全食美农贸市场、幸福瓜果市场和石西路馨方园农贸市场为主的农贸市场。形成全区规模化市场的格局,有效地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2003年重点建设专业、特色市场和大型综合市场。通过政策招商、项目引资和融资2.1亿元,建成并投入运营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的惠丰堂医药批发市场、大东街便民市场、兴隆便民市场、西苑屠宰市场。全面启动金峰糖酒市场、方辰花卉、北方中西药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完成建筑22万平方米。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业】是年,加大旅游景点周边的综合整治力度,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政府累计投资2 000多万元,社会筹资1 500多万元,大召、席力图召和五塔寺等景点周边的环境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乃春庙的修缮工程接近尾声,五塔寺广场和蒙古风情园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塞上老街修缮保持明清古韵,旅游文化市场形成特色,为繁荣呼和浩特市的旅游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城区建设】至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累计投入改造建设资金14亿元,引入开发企业115家,拆除危旧平房220万平方米,竣工152.7万平方米,改造小街巷62条,旧城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3年,紧紧抓住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契机,按照政府拆迁、成片开发、统一规划、招商建设的方针,继续加大对旧城区的改造建设力度。拆除危旧平房15.6万平方米,拆出占地面积32.0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53万平方米,竣工35.5万平方米,完成全区最有特色的滨江花园小区和西河音乐喷泉的建设。占地面积最大的汇豪天下住宅花园小区拆迁工作进展顺利,该住宅花园的建成,必将对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起到示范作用。投资1 063万元,完成30幢楼共计2.4万平方米的平改坡工程,楼体立面装饰、喷涂粉刷6.3万平方米,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城乡建设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至2003年,共拆临拆违43 168平方米,基本取缔店外店、马路市场,户外广告形成一街一景,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环境保护采取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等措施,治理改造茶浴炉85台,拆除采暖锅炉64台,取缔非法污染小企业6家,拆关砖窑6座,大气中的TSP值逐年下降,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完成2001~2015年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和现状图的调整,接交土地档案8 000余宗,报批各类项目建设用地7 316亩,土地复垦整理项28.33公顷进入扫尾阶段,整治违法用地24宗,极大地遏制乱占乱挖现象,使城乡建设用地走上法制化轨道。

     

    【科教】科教兴区战略得到深入实施,积极组织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适用技术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均收到明显效果。教育工作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深化教育改革,顺利实施首轮教师的全员聘任;累计投资2 400多万元,改扩建学校9所,完成13所学校的撤并,有效地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全区教学资源;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中考总平均分连续两年超过全市总平均分。2003年顺利通过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复查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城区。

     

    【社会事业】“星光计划”得到创造性地开展,累计建成“星光计划”项目23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18个,社区文化健康发展。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开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失业养老统筹制度,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 740人,有力地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城乡人口出生率112003年玉泉区代表呼市接受自治区计生工作的抽查验收,被评为优秀城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市场整治力度,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强化行政执法,为玉泉区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双拥工作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果,荣获双拥模范区五连冠称号;审计、统计、人防、信访、物价、档案、残联等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热爱玉泉、建设玉泉”的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批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办结率达100%。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加大,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管理办法,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成立会计结算中心。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精干。

     

    【存在问题】玉泉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商贸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二是城区基础设施滞后,危旧平房和城中村改造任务繁重,城区未改造地段均处在拆迁成本高、商业价值小、回迁难度大的偏僻地段;三是弱势群体多,居民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社会服务工作压力较大;四是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短缺,观念更新慢,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差,公务员结构调整慢;五是财政资金供给能力不强,财力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突出,建设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玉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玉泉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博宏

    副书记:云建东(蒙古族)

    付培义

    李建社

      委:段面焕(政法委书记)

    荣忠厚(蒙古族)

    许能瑞(女统战部长)

    贾玉荣(武装部长)

    张福科(宣传部长)

    黎晓旭(满族组织部长)

    云志刚(蒙古族区委办公室主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胜(蒙古族)

    副主任:刘永义

    荣景(蒙古族)

    史雅琴(女)

    荣瑞生(蒙古族)   

      长:云建东(蒙古族 )

    副区长:荣忠厚(蒙古族)

    云林华(女蒙古族)

    邢玉禄

      飞(蒙古族)

    郝党政

    李晓东

    政协主席:郭爱成

    副主席:张占平             

    昌淑君(女蒙古族 )

    夏冬梅(女蒙古族)

    姜挨用(蒙古族)

    法院院长:赵晨潮

    检察院检察长:窦学智

    武装部长:贾玉荣

      委:吴 

     

    【概况】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是1999年15亿元的2.4倍,人均产值达1.3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完成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0%,比上年增加77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8.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财政收入达92 071万元,是市下达任务的142.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0 194万元,是市下达任务的113.1%;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7 0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428元,分别增长15.596和8.2%,全区干部职工人均工资总额是1999年的2.8倍。

    是年全区共引入项目25项,引进国内外资金8.4亿元。于2000年选址建设裕隆工业功能区(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已实现七通一平,完成功能区内主要道路建设,管委会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功能区内共引入企业36家,建设投产16家,实现利税120万元,为加快玉泉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平台。一批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落户功能区并相继投入生产,特别是上年功能区引入拟计划投资10亿元的北方药都项目,必将成为区内轻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竞争实力。

     

    【农业结构调整】区划后玉泉区围绕“奶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通过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加强奶牛疫病防治、胚胎技术推广、成立奶业协会、建立奶牛交易市场,培植奈伦、华创、北国耘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切实加快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全区种植结构由区划时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334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2003年,奶牛存栏数达到1.9万头,比上年纯增3 752头,是1999年的5倍。全区奶牛养殖业呈现出向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

     

    【生态建设】全年完成义务造林73.33公顷,植树37.4万株,完成秋季挖坑13.4万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000公顷。五年来,累计完成造林1 066.67公顷,植树116万株,退耕还林还草350公顷,兴建335亩的现代化温室育苗基地。区内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初具规模,科技兴农得到有效推广。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区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市场建设】玉泉区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商贸旅游大区”的目标,牢固树立依托商贸旅游业、服务商贸旅游业、受益商贸旅游业的观念,积极推进各类市场的建设进度。完善五大专业市场,建设各类大中型市场25个。一是以大南大北街、光彩市场、恒昌服装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小商品、日用百货市场;二是以小南街为主的小五金市场;三是以呼清路洪兴建材城、木材市场为主的建筑材料市场;四是以金峰糖酒批发中心为主的副食品市场;五是以石东路食全食美农贸市场、幸福瓜果市场和石西路馨方园农贸市场为主的农贸市场。形成全区规模化市场的格局,有效地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2003年重点建设专业、特色市场和大型综合市场。通过政策招商、项目引资和融资2.1亿元,建成并投入运营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的惠丰堂医药批发市场、大东街便民市场、兴隆便民市场、西苑屠宰市场。全面启动金峰糖酒市场、方辰花卉、北方中西药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完成建筑22万平方米。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业】是年,加大旅游景点周边的综合整治力度,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政府累计投资2 000多万元,社会筹资1 500多万元,大召、席力图召和五塔寺等景点周边的环境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乃春庙的修缮工程接近尾声,五塔寺广场和蒙古风情园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塞上老街修缮保持明清古韵,旅游文化市场形成特色,为繁荣呼和浩特市的旅游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城区建设】至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累计投入改造建设资金14亿元,引入开发企业115家,拆除危旧平房220万平方米,竣工152.7万平方米,改造小街巷62条,旧城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3年,紧紧抓住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契机,按照政府拆迁、成片开发、统一规划、招商建设的方针,继续加大对旧城区的改造建设力度。拆除危旧平房15.6万平方米,拆出占地面积32.0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53万平方米,竣工35.5万平方米,完成全区最有特色的滨江花园小区和西河音乐喷泉的建设。占地面积最大的汇豪天下住宅花园小区拆迁工作进展顺利,该住宅花园的建成,必将对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起到示范作用。投资1 063万元,完成30幢楼共计2.4万平方米的平改坡工程,楼体立面装饰、喷涂粉刷6.3万平方米,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城乡建设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至2003年,共拆临拆违43 168平方米,基本取缔店外店、马路市场,户外广告形成一街一景,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环境保护采取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等措施,治理改造茶浴炉85台,拆除采暖锅炉64台,取缔非法污染小企业6家,拆关砖窑6座,大气中的TSP值逐年下降,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完成2001~2015年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和现状图的调整,接交土地档案8 000余宗,报批各类项目建设用地7 316亩,土地复垦整理项28.33公顷进入扫尾阶段,整治违法用地24宗,极大地遏制乱占乱挖现象,使城乡建设用地走上法制化轨道。

     

    【科教】科教兴区战略得到深入实施,积极组织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适用技术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均收到明显效果。教育工作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深化教育改革,顺利实施首轮教师的全员聘任;累计投资2 400多万元,改扩建学校9所,完成13所学校的撤并,有效地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全区教学资源;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中考总平均分连续两年超过全市总平均分。2003年顺利通过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复查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城区。

     

    【社会事业】“星光计划”得到创造性地开展,累计建成“星光计划”项目23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18个,社区文化健康发展。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开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失业养老统筹制度,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 740人,有力地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城乡人口出生率112003年玉泉区代表呼市接受自治区计生工作的抽查验收,被评为优秀城区。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市场整治力度,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强化行政执法,为玉泉区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双拥工作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果,荣获双拥模范区五连冠称号;审计、统计、人防、信访、物价、档案、残联等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热爱玉泉、建设玉泉”的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的意见、批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办结率达100%。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加大,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管理办法,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成立会计结算中心。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精干。

     

    【存在问题】玉泉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商贸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二是城区基础设施滞后,危旧平房和城中村改造任务繁重,城区未改造地段均处在拆迁成本高、商业价值小、回迁难度大的偏僻地段;三是弱势群体多,居民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社会服务工作压力较大;四是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短缺,观念更新慢,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差,公务员结构调整慢;五是财政资金供给能力不强,财力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突出,建设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玉蛟)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