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盟市旗县

2004卷

  • 巴彦淖尔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邬宝恒(1月离任)

    郭启俊(1月任职)

    副书记:***(蒙古族3月离任)

      兰(女蒙古族3~11月任职)

    邓秀英(女纪委书记)

      飞(蒙古族11月离任)

    王晓成

    贺永华(11月任职)

      员:张向阳

    杨志民

      联(11月离任)

      进(11月任职)

    庄国京(11月离任)

    王有义

    昝振英(女7月离任)

    弓占维

    王迎希(11月离任)

      宇(11月任职)

    李文天(11月任职)

     

      任:孙 

    副主任:孟和吉德(蒙古族)

    王根宝

    高瑞明

    祁俊华(蒙古族)

     

      长:***(蒙古族3月离任)

      兰(女蒙古族3~12月任职)

    副盟长:郭 

    马祖融

    黄志江

    王迎希(11月任职)

    冀学斌(蒙古族)

    云治厚(5月任职)

    庄国京(11月离任)

    昝振英(女7月离任)

    贺永华(11月离任)

     

      席:韩 

    副主席:苏木雅(女蒙古族)

    武振耀

    张建方(回族)

      嘎(蒙古族)

    程树祥

    郑宝青

     

      长:吴寿山

    检察院

    检察长:赵如意

    军分区

    司令员:王  联(7月离任)

    汤向进(7月任职)

      委:李 

     

    【概况】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汉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8.89千米。东与包头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地理位置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东西长378公里,南北宽238公里,总面积64 413平方公里。盟行政公署设在临河市,地理坐标东经107°24,北纬40°46。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383公里,距首都北京1 050千米(铁路里程)。

    2003年一、二季度巴盟克服黄河供水不足、非典疫情流行等前所未有的困难,第三季度全盟经济逐步高速高效运行。全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51.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增速较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3.37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4.47亿元,同比增长33.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3.53亿元,同比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225.137.7,调整为35.329.435.3。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 643元,按现行汇率约折1 044美元。

    2003年,巴盟经济发展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横向比,巴盟在全区12个盟市中的位次仍在下滑(由于非典,全盟经济于第三季度才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巴盟GDP增速比全区低3.1个百分点,列全区倒数第二位。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到17%,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多。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高达36%,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比全区高15个百分点,是典型的农业主导型地区。养殖业占大农业的比重,巴盟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3年是7.6%,内蒙古自治区是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在全区第7位,增速为全区倒数第三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区第4位。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巴盟撤盟设市,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任务艰巨。2003年巴盟的平均用电量负荷25万千瓦,总需求量是40万千瓦。

     

    【人口 人民生活】巴盟人口分布相对集中,7个旗县市中,有5个旗县市集中在河套灌区的1.6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89%。2003年底,巴盟总人口176.13万人,人口中非农业人口57.48万人。从行政区划分,临河市人口最多;从自然分区看,河套平原人口最多。2003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86.59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52.3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7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54万人。

    2003年巴盟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6 112元,比上年增加518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 771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015元,比上年增加265元,同比增长9.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农民收入3 031元,增加269元;牧民收入2 690元,增加182元。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595元,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均储蓄存款余额5 377元,比上年增长17.3%。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32.2%,农牧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43.8%。

     

    【农业】2003年,巴盟面对黄河供水不足的严峻形势,提出开源增水、节流增效、养殖增收、加工增值的应对措施,农林牧业完成总产值7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盟共打井2万多眼(其中机电井4 000多眼),新增井灌面积9.33多万公顷。在种植业内部,调减高耗水作物,增加特色作物种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20.16万公顷,调减到18.1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3%。小麦总产量49.64万吨,比上年下降15.9%;玉米总产量90.08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油料产量35.46万吨,与上年相比较接近。饲草种植面积5.6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倍。全盟优质专用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13万公顷(19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5%;新增优质牧草近4万公顷(60万亩),累计达到6.67万公顷。粮、经、草比例由上年的52.340.86.9,调整为46.439.214.4,草的比重首次达到两位数。2003年全盟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2003年,全盟完成造林面积5.17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了1.9%。

     

    【牧业】2003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762.0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69.13万头只,增长10.0%。全盟牲畜饲养量突破1 000万头只,同比增加69.1万头只,纯增1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农区牲畜总头数达到557.57万头只,同比增加58.7万头只,纯增11.8%。羊存栏达667.06万只,比上年增加84.38万只;其中农区为464.80万只,比上年增加73.96万只。全盟畜牧业产值可达23.3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4%,比上年增加5个多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19.73%来自畜牧业。牧业年度良种改良种畜达到708.66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为93.0%。能繁殖母畜396.48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比重52.0%。日历年度牲畜出栏444.6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6.9%,出栏率为71.6%,出栏率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2003年全盟购进奶牛3.11万头,年末奶牛总头数达6.11万头,比上年增长1.4倍。

     

    【农业产业化】全盟建成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产业化生产基地23.77万公顷,共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9.85万公顷,全盟60%以上的耕地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全盟已组建各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243个,参与农户3.2万户,年组织销售农产品15.85亿公斤,销售额21.6亿元。2003年底,蒙牛集团在磴口形成日处理300多吨鲜奶的生产能力。全盟优质羊肉年加工能力300多万只。色拉油加工能力2002年为1.5万吨,2003年达到10万吨。

     

    【工业】是年,巴盟工业以优势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了工业重点项目的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是年全盟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6.8%的增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9.67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下半年平均月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52亿元,增长7.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25亿元,增长5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5.202亿元,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0.3%;其它经济类型完成增加值0.46亿元,增长1.1倍。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25.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82亿元,增长5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46%;实现利税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0.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3.09%,比上年同期提高21.19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实现2.08亿元,同比增长81.32%,工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建筑业】2003年,巴盟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50.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1%;竣工房屋面积125.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6%。全年实现利税9 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8%。

     

    【环保】是年,巴盟重点加强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保护工程,在牧区有计划地推行轮牧、休牧、禁牧;在农区全面实行禁牧;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环境监测站4个,监测人员83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9个,完成投资3 860万元。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45万公顷。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3个,面积23.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4个,面积25.4平方公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1%。造纸等行业的环保指标趋于正常。

     

    【固定资产投资】是年巴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1亿元,比2002年增长93%,增幅高于上年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4.4亿元,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6.31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7亿元,生态建设完成投资3.6亿元。

     

    【贸易 招商】是年巴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销售总额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餐饮业营业额7.32亿元,比上年下降4.2%。

    全盟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 6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4%。其中自营出口创汇6 7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4%。出口的主导产品有羊绒及其制品、番茄酱、化工产品、轻纺产品、玩具、脱水菜等。

    2003年,巴盟全盟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2.34亿元,同比增长33.3%;利用盟外(区内)资金19亿元;全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项,利用外资总额4 045万美元,同比增长46%。年末,在巴盟注册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有22户。通过招商引资,蒙牛、屯河、众兴、神华、加拿大艾芬豪等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开始进入巴盟,特别是巴盟与国内知名企业神华集团合作开发蒙古国煤炭资源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

     

    【交通 邮电 旅游】是年巴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03年末全盟公路里程5 397千米。等级公路率为77.2%,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 138万吨,较上年下降8.8%;完成货物周转量24.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完成公路客运量1 900万人,旅客周转量15.8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8.9%与1.1%。2002年巴盟的铁路货运量是50多万吨,2003年增加到110万吨。

    2003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邮政总量0.44亿元,下降8.5%;移动业务总量3.87亿元,增长35.3%;电信总量1.69亿元,增长12.0%;联通业务总量0.88亿元,增长45.9%。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28.4万户,比上年增长52.7%;移动电话用户达32.3万户,比上年增长70.1%。电话普及率34.7部/百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4 559户。

    2003年末,巴盟有旅游企业49家,其中国内旅行社7家,旅游从业人员3 480人。全年接待游客81.3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4亿元。

     

    【财政】2003年巴盟通过强化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严格预算管理等,使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6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支出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增长23.1%、支农支出增长15.6%、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0%。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金融 保险】2003年巴盟金融部门在努力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科学运用信贷手段,有力地支持巴盟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2.91亿元,比年初增加18.21亿元,增长17.4%。其中居民城乡居民存款9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4.47亿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9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55.32亿元,现金支出57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5%和41.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7.13亿元,增长20.8%。

    2003年巴盟保险业保费收入21 2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财产险收入4 489万元,增长13.7%;人寿险收入16 804万元,增长34.7%。保险业务支出2 638万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财产险支出1 842万元,增长2.8%;人寿险支出796万元,下降12.9%。

     

    【科教文卫体】2003年末,巴盟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个。年内获内蒙古自治区奖励的科技成果有7项,授权专利13项。科技经费支出1 052万元。年末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105所,职业中学32所,小学620所。在校学生分别是3 809人、521人、12.16万人、12.28万人。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图书馆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档案馆9个。年末,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36座。《巴彦淖尔报》全年出版492万份。年末有医院、卫生院134个,卫生防疫站9个,有病床4 62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 283人。2003年巴盟运动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级比赛获金牌7枚、银牌3枚。

     

    【抗击“非典”】2003年3月,非典疫情传入内蒙古。在传入内蒙古的3个SARS传染源中,巴盟就有临河和磴口2个。非典的到来,给了巴盟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在情况复杂,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巴盟打了一场非常难打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巴盟举全盟之力,到6月16日有效地控制疫情。

    4月25日,巴盟成立了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4月2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带队的工作组到巴盟,之后又有国家、自治区、友邻盟市的100多位医学专家和护士陆续到巴盟,为巴盟取得抗击SARS的阶段性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6月20日,巴盟行政公署副盟长郭宇在巴盟医院复诊仪式上说,巴盟取得了抗击SARS的决定性胜利,其标志是:5月8日以后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5月14日后实现了患者零死亡,5月15日后实现了病例零增长,6月16日后实现了零病例。

    巴盟从4月2日发现首例SARS疑似病例,至6月15日17时,全盟共报告非典临床诊断病例102例。其中磴口县63例,临河市31例,其它旗县8例;102例临床诊断患者中,治愈出院90例,死亡12例。全盟医护人员有24人在工作中受感染。

    巴盟医院从3月31日接诊第一例输入型SARS病人(李松),5月9日早8时封闭,6月2日将院内最后1名SARS病人转入巴盟SARS急救中心,到6月20日复诊,巴盟医院共收治SARS患者和疑似患者62名,对260多名发热病人进行医学监测,医院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SARS。至5月21日有4名SARS患者和1名疑似病人死亡。

    巴盟SARS救治中心4月27日开工修建,5月4日竣工,位于临河市区南郊、黄河北岸,占地近3公顷,建筑面积3 600平方米。设确诊病区、疑似病区、医护人员区。可容纳120名患者就医。5月5日第一批16名医护人员进入中心,5月12日晚收治首批12名SARS患者(从磴口县医院转来),之后先后有13批76名患者在中心治疗,6月16日全盟SARS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詹耀中)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巴彦淖尔盟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邬宝恒(1月离任)

    郭启俊(1月任职)

    副书记:***(蒙古族3月离任)

      兰(女蒙古族3~11月任职)

    邓秀英(女纪委书记)

      飞(蒙古族11月离任)

    王晓成

    贺永华(11月任职)

      员:张向阳

    杨志民

      联(11月离任)

      进(11月任职)

    庄国京(11月离任)

    王有义

    昝振英(女7月离任)

    弓占维

    王迎希(11月离任)

      宇(11月任职)

    李文天(11月任职)

     

      任:孙 

    副主任:孟和吉德(蒙古族)

    王根宝

    高瑞明

    祁俊华(蒙古族)

     

      长:***(蒙古族3月离任)

      兰(女蒙古族3~12月任职)

    副盟长:郭 

    马祖融

    黄志江

    王迎希(11月任职)

    冀学斌(蒙古族)

    云治厚(5月任职)

    庄国京(11月离任)

    昝振英(女7月离任)

    贺永华(11月离任)

     

      席:韩 

    副主席:苏木雅(女蒙古族)

    武振耀

    张建方(回族)

      嘎(蒙古族)

    程树祥

    郑宝青

     

      长:吴寿山

    检察院

    检察长:赵如意

    军分区

    司令员:王  联(7月离任)

    汤向进(7月任职)

      委:李 

     

    【概况】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汉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8.89千米。东与包头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地理位置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东西长378公里,南北宽238公里,总面积64 413平方公里。盟行政公署设在临河市,地理坐标东经107°24,北纬40°46。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383公里,距首都北京1 050千米(铁路里程)。

    2003年一、二季度巴盟克服黄河供水不足、非典疫情流行等前所未有的困难,第三季度全盟经济逐步高速高效运行。全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51.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增速较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3.37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4.47亿元,同比增长33.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3.53亿元,同比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225.137.7,调整为35.329.435.3。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 643元,按现行汇率约折1 044美元。

    2003年,巴盟经济发展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横向比,巴盟在全区12个盟市中的位次仍在下滑(由于非典,全盟经济于第三季度才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巴盟GDP增速比全区低3.1个百分点,列全区倒数第二位。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到17%,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多。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高达36%,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比全区高15个百分点,是典型的农业主导型地区。养殖业占大农业的比重,巴盟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3年是7.6%,内蒙古自治区是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在全区第7位,增速为全区倒数第三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区第4位。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巴盟撤盟设市,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任务艰巨。2003年巴盟的平均用电量负荷25万千瓦,总需求量是40万千瓦。

     

    【人口 人民生活】巴盟人口分布相对集中,7个旗县市中,有5个旗县市集中在河套灌区的1.6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89%。2003年底,巴盟总人口176.13万人,人口中非农业人口57.48万人。从行政区划分,临河市人口最多;从自然分区看,河套平原人口最多。2003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86.59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52.3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7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54万人。

    2003年巴盟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6 112元,比上年增加518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 771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015元,比上年增加265元,同比增长9.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农民收入3 031元,增加269元;牧民收入2 690元,增加182元。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595元,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均储蓄存款余额5 377元,比上年增长17.3%。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32.2%,农牧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43.8%。

     

    【农业】2003年,巴盟面对黄河供水不足的严峻形势,提出开源增水、节流增效、养殖增收、加工增值的应对措施,农林牧业完成总产值7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盟共打井2万多眼(其中机电井4 000多眼),新增井灌面积9.33多万公顷。在种植业内部,调减高耗水作物,增加特色作物种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20.16万公顷,调减到18.1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3%。小麦总产量49.64万吨,比上年下降15.9%;玉米总产量90.08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油料产量35.46万吨,与上年相比较接近。饲草种植面积5.6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倍。全盟优质专用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13万公顷(19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0.5%;新增优质牧草近4万公顷(60万亩),累计达到6.67万公顷。粮、经、草比例由上年的52.340.86.9,调整为46.439.214.4,草的比重首次达到两位数。2003年全盟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2003年,全盟完成造林面积5.17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了1.9%。

     

    【牧业】2003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762.0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69.13万头只,增长10.0%。全盟牲畜饲养量突破1 000万头只,同比增加69.1万头只,纯增1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农区牲畜总头数达到557.57万头只,同比增加58.7万头只,纯增11.8%。羊存栏达667.06万只,比上年增加84.38万只;其中农区为464.80万只,比上年增加73.96万只。全盟畜牧业产值可达23.3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4%,比上年增加5个多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19.73%来自畜牧业。牧业年度良种改良种畜达到708.66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比重为93.0%。能繁殖母畜396.48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比重52.0%。日历年度牲畜出栏444.6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6.9%,出栏率为71.6%,出栏率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2003年全盟购进奶牛3.11万头,年末奶牛总头数达6.11万头,比上年增长1.4倍。

     

    【农业产业化】全盟建成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产业化生产基地23.77万公顷,共落实订单农业面积19.85万公顷,全盟60%以上的耕地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全盟已组建各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243个,参与农户3.2万户,年组织销售农产品15.85亿公斤,销售额21.6亿元。2003年底,蒙牛集团在磴口形成日处理300多吨鲜奶的生产能力。全盟优质羊肉年加工能力300多万只。色拉油加工能力2002年为1.5万吨,2003年达到10万吨。

     

    【工业】是年,巴盟工业以优势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了工业重点项目的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是年全盟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6.8%的增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9.67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下半年平均月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52亿元,增长7.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25亿元,增长5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5.202亿元,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0.3%;其它经济类型完成增加值0.46亿元,增长1.1倍。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25.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82亿元,增长5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46%;实现利税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0.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3.09%,比上年同期提高21.19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实现2.08亿元,同比增长81.32%,工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建筑业】2003年,巴盟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50.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1%;竣工房屋面积125.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6%。全年实现利税9 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8%。

     

    【环保】是年,巴盟重点加强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保护工程,在牧区有计划地推行轮牧、休牧、禁牧;在农区全面实行禁牧;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环境监测站4个,监测人员83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9个,完成投资3 860万元。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45万公顷。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3个,面积23.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4个,面积25.4平方公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1%。造纸等行业的环保指标趋于正常。

     

    【固定资产投资】是年巴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1亿元,比2002年增长93%,增幅高于上年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4.4亿元,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6.31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7亿元,生态建设完成投资3.6亿元。

     

    【贸易 招商】是年巴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销售总额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餐饮业营业额7.32亿元,比上年下降4.2%。

    全盟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 6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4%。其中自营出口创汇6 7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4%。出口的主导产品有羊绒及其制品、番茄酱、化工产品、轻纺产品、玩具、脱水菜等。

    2003年,巴盟全盟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2.34亿元,同比增长33.3%;利用盟外(区内)资金19亿元;全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项,利用外资总额4 045万美元,同比增长46%。年末,在巴盟注册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有22户。通过招商引资,蒙牛、屯河、众兴、神华、加拿大艾芬豪等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开始进入巴盟,特别是巴盟与国内知名企业神华集团合作开发蒙古国煤炭资源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

     

    【交通 邮电 旅游】是年巴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03年末全盟公路里程5 397千米。等级公路率为77.2%,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 138万吨,较上年下降8.8%;完成货物周转量24.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完成公路客运量1 900万人,旅客周转量15.8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8.9%与1.1%。2002年巴盟的铁路货运量是50多万吨,2003年增加到110万吨。

    2003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邮政总量0.44亿元,下降8.5%;移动业务总量3.87亿元,增长35.3%;电信总量1.69亿元,增长12.0%;联通业务总量0.88亿元,增长45.9%。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28.4万户,比上年增长52.7%;移动电话用户达32.3万户,比上年增长70.1%。电话普及率34.7部/百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4 559户。

    2003年末,巴盟有旅游企业49家,其中国内旅行社7家,旅游从业人员3 480人。全年接待游客81.3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4亿元。

     

    【财政】2003年巴盟通过强化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严格预算管理等,使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6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支出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增长23.1%、支农支出增长15.6%、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0%。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金融 保险】2003年巴盟金融部门在努力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科学运用信贷手段,有力地支持巴盟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2.91亿元,比年初增加18.21亿元,增长17.4%。其中居民城乡居民存款9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4.47亿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9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55.32亿元,现金支出57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5%和41.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7.13亿元,增长20.8%。

    2003年巴盟保险业保费收入21 2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财产险收入4 489万元,增长13.7%;人寿险收入16 804万元,增长34.7%。保险业务支出2 638万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财产险支出1 842万元,增长2.8%;人寿险支出796万元,下降12.9%。

     

    【科教文卫体】2003年末,巴盟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个。年内获内蒙古自治区奖励的科技成果有7项,授权专利13项。科技经费支出1 052万元。年末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105所,职业中学32所,小学620所。在校学生分别是3 809人、521人、12.16万人、12.28万人。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图书馆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档案馆9个。年末,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36座。《巴彦淖尔报》全年出版492万份。年末有医院、卫生院134个,卫生防疫站9个,有病床4 62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 283人。2003年巴盟运动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级比赛获金牌7枚、银牌3枚。

     

    【抗击“非典”】2003年3月,非典疫情传入内蒙古。在传入内蒙古的3个SARS传染源中,巴盟就有临河和磴口2个。非典的到来,给了巴盟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在情况复杂,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巴盟打了一场非常难打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巴盟举全盟之力,到6月16日有效地控制疫情。

    4月25日,巴盟成立了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4月2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带队的工作组到巴盟,之后又有国家、自治区、友邻盟市的100多位医学专家和护士陆续到巴盟,为巴盟取得抗击SARS的阶段性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6月20日,巴盟行政公署副盟长郭宇在巴盟医院复诊仪式上说,巴盟取得了抗击SARS的决定性胜利,其标志是:5月8日以后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5月14日后实现了患者零死亡,5月15日后实现了病例零增长,6月16日后实现了零病例。

    巴盟从4月2日发现首例SARS疑似病例,至6月15日17时,全盟共报告非典临床诊断病例102例。其中磴口县63例,临河市31例,其它旗县8例;102例临床诊断患者中,治愈出院90例,死亡12例。全盟医护人员有24人在工作中受感染。

    巴盟医院从3月31日接诊第一例输入型SARS病人(李松),5月9日早8时封闭,6月2日将院内最后1名SARS病人转入巴盟SARS急救中心,到6月20日复诊,巴盟医院共收治SARS患者和疑似患者62名,对260多名发热病人进行医学监测,医院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SARS。至5月21日有4名SARS患者和1名疑似病人死亡。

    巴盟SARS救治中心4月27日开工修建,5月4日竣工,位于临河市区南郊、黄河北岸,占地近3公顷,建筑面积3 600平方米。设确诊病区、疑似病区、医护人员区。可容纳120名患者就医。5月5日第一批16名医护人员进入中心,5月12日晚收治首批12名SARS患者(从磴口县医院转来),之后先后有13批76名患者在中心治疗,6月16日全盟SARS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詹耀中)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