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科教文卫体

2004卷

  • 赤峰学院
  • 【领导名录】

      记:郑  克(6月任职)

      长:席永杰(蒙古族6月任职)

    副书记

    纪委书记:刘显文(6月任职)

    副院长:德力格尔(蒙古族6月任职)

    倪清柏(6月任职)

    于毅夫(6月任职)

    贾国富(6月任职)

    郭丽虹(女6月任职)

     

    【概况】赤峰学院是2003年4月1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三所专科层次的高校合并,同时并入赤峰卫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的部分资源组建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合并院校均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几十年来,共培养专科毕业生6万多人。同时还与区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培养本科毕业生5 000多人。

    赤峰学院诞生在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市。赤峰市是辽代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元朝、北元时期弘吉拉特故地,清朝时期昭乌达盟所属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地域优势和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

    学院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占地面积833.6亩,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8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 116万元。图书馆藏书49.7万册,电子图书4 537片,馆内收藏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十通》、《大藏经》等珍贵文献。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 306人,其中专任教师657人,行管工勤人员649人。教师中正教授16人,副教授266人;现有在籍学生13 744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 081人(本科生518人,专科生4 359人,中师、中专生4 204人)。成人教育函授生3 663人。

    现开设有蒙古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社区医学、口腔医学、多科医学、中医学等近40个本专科专业。

     

    【教学改革】2003年是学院合并升本的第一年。该年度学院共有8个专业首批招收本科生。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学院特点的管理模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赤峰学院本科培养计划的总体方案》,重新修订规范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建立教学系部和教务处两级评估监控体系,把平时的教学检查与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教学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实行《赤峰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和《赤峰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的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和实施课程注册制度和课程评估制度;引入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课程竞争机制,进一步发挥学分制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发教学管理新模式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培养计划智能管理系统、用户(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事务处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分析系统,提高学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科学研究】“九五”期间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 655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758部。学院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及北方民族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语言研究优势,以历史学专业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为依托,成立 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蒙古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在红山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及蒙古学等科研领域取得许多成果。

     

    【基础设施】学院目前为止共完成总建筑面积44 086平方米的基建任务;现在建面积19 716平方米;完成从飞机场购置土地1.4公顷;在校园内改建和新建地下管网2 000延长米;对部分教学科研用房进行改建;新装配2个微机室和2个语音实验室;为2个大阶梯教室装配了电教扩音设备,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对电子阅览室进行扩容,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完成1个千兆主干网、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性能计算机园区网络建设。

     

    【学院大事】

    1.3月4日自治区副主席连辑、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周廷芳一行4人视察学院工作。院长席永杰同志就学校的基本情况、赤峰学院筹建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做汇报。连辑副主席听汇报后对学院的定位、办学规模等作重要批示,并表示自治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的发展,同时要求赤峰市委、市政府要认真研究解决学院在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4月16日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3〕105号文件,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合并,同时并入赤峰卫生学校部分资源组建赤峰学院,赤峰学院成立。

    3.6月13日根据内干字〔2003〕243号文件,自治区党委决定:郑克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书记;席永杰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刘显文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纪委书记;德力格尔、倪清柏、于毅夫、贾国富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殷毅同志不再担任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原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纪委书记职务自然免除。根据内党干字〔2003〕244号文件,自治区党委决定提名席永杰同志任赤峰学院院长;提名德力格尔、倪清柏、于毅夫、贾国富同志任赤峰学院副院长,提名郭丽虹同志任赤峰学院副院长,陈厚德同志不再担任赤峰教育学院助理巡视员职务,退休。原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行政领导职务自然免除。

    4.7月10日赤峰学院举形成立庆典仪式。会议由副市长姚云峰同志主持,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东升同志代表教育厅,市委书记罗啸天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刘振洪同志代表兄弟院校在会上讲话,院长席永杰同志代表学院做题为努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赤峰学院成立之际,共收到400多个单位和个人的贺电、贺信及贺礼。

    5.10月到12月成人教学楼、医学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分别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其中综合教学楼工程主体被赤峰市建委评为玉龙杯奖。成教楼的建成,可解决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的办公和教学用房问题;医学实验楼的建成,为医学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庆柱研究员、赤峰学院书记郑克、院长席永杰及其他党政领导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7.10月16日由学院院长席永杰教授带队、庆昭日格图教授、王其格副教授一行3人抵蒙古国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期间席永杰院长代表学院与蒙古国教育部、蒙古国国立大学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定。即从2004年起蒙古国每年向学院公派留学生23~40名;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就互派专家、学者访学、讲学、高校有关科研成果信息、图书资料、合作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协定。

    8.11月28日为推动国内外红山文化研究,带动学院相关学科建设,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学院决定成立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叶明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赤峰学院
  • 【领导名录】

      记:郑  克(6月任职)

      长:席永杰(蒙古族6月任职)

    副书记

    纪委书记:刘显文(6月任职)

    副院长:德力格尔(蒙古族6月任职)

    倪清柏(6月任职)

    于毅夫(6月任职)

    贾国富(6月任职)

    郭丽虹(女6月任职)

     

    【概况】赤峰学院是2003年4月1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三所专科层次的高校合并,同时并入赤峰卫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的部分资源组建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合并院校均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几十年来,共培养专科毕业生6万多人。同时还与区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培养本科毕业生5 000多人。

    赤峰学院诞生在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市。赤峰市是辽代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元朝、北元时期弘吉拉特故地,清朝时期昭乌达盟所属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地域优势和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

    学院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占地面积833.6亩,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8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 116万元。图书馆藏书49.7万册,电子图书4 537片,馆内收藏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十通》、《大藏经》等珍贵文献。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 306人,其中专任教师657人,行管工勤人员649人。教师中正教授16人,副教授266人;现有在籍学生13 744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 081人(本科生518人,专科生4 359人,中师、中专生4 204人)。成人教育函授生3 663人。

    现开设有蒙古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社区医学、口腔医学、多科医学、中医学等近40个本专科专业。

     

    【教学改革】2003年是学院合并升本的第一年。该年度学院共有8个专业首批招收本科生。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学院特点的管理模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赤峰学院本科培养计划的总体方案》,重新修订规范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控,建立教学系部和教务处两级评估监控体系,把平时的教学检查与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教学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实行《赤峰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和《赤峰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的管理行为,逐步建立和实施课程注册制度和课程评估制度;引入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课程竞争机制,进一步发挥学分制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发教学管理新模式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培养计划智能管理系统、用户(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事务处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分析系统,提高学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科学研究】“九五”期间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5 655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758部。学院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及北方民族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语言研究优势,以历史学专业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为依托,成立 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蒙古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在红山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及蒙古学等科研领域取得许多成果。

     

    【基础设施】学院目前为止共完成总建筑面积44 086平方米的基建任务;现在建面积19 716平方米;完成从飞机场购置土地1.4公顷;在校园内改建和新建地下管网2 000延长米;对部分教学科研用房进行改建;新装配2个微机室和2个语音实验室;为2个大阶梯教室装配了电教扩音设备,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对电子阅览室进行扩容,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完成1个千兆主干网、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性能计算机园区网络建设。

     

    【学院大事】

    1.3月4日自治区副主席连辑、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周廷芳一行4人视察学院工作。院长席永杰同志就学校的基本情况、赤峰学院筹建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做汇报。连辑副主席听汇报后对学院的定位、办学规模等作重要批示,并表示自治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的发展,同时要求赤峰市委、市政府要认真研究解决学院在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4月16日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3〕105号文件,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合并,同时并入赤峰卫生学校部分资源组建赤峰学院,赤峰学院成立。

    3.6月13日根据内干字〔2003〕243号文件,自治区党委决定:郑克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书记;席永杰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刘显文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纪委书记;德力格尔、倪清柏、于毅夫、贾国富同志任赤峰学院党委委员。殷毅同志不再担任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原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纪委书记职务自然免除。根据内党干字〔2003〕244号文件,自治区党委决定提名席永杰同志任赤峰学院院长;提名德力格尔、倪清柏、于毅夫、贾国富同志任赤峰学院副院长,提名郭丽虹同志任赤峰学院副院长,陈厚德同志不再担任赤峰教育学院助理巡视员职务,退休。原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行政领导职务自然免除。

    4.7月10日赤峰学院举形成立庆典仪式。会议由副市长姚云峰同志主持,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东升同志代表教育厅,市委书记罗啸天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刘振洪同志代表兄弟院校在会上讲话,院长席永杰同志代表学院做题为努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赤峰学院成立之际,共收到400多个单位和个人的贺电、贺信及贺礼。

    5.10月到12月成人教学楼、医学实验楼、综合教学楼分别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其中综合教学楼工程主体被赤峰市建委评为玉龙杯奖。成教楼的建成,可解决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的办公和教学用房问题;医学实验楼的建成,为医学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庆柱研究员、赤峰学院书记郑克、院长席永杰及其他党政领导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7.10月16日由学院院长席永杰教授带队、庆昭日格图教授、王其格副教授一行3人抵蒙古国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期间席永杰院长代表学院与蒙古国教育部、蒙古国国立大学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定。即从2004年起蒙古国每年向学院公派留学生23~40名;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就互派专家、学者访学、讲学、高校有关科研成果信息、图书资料、合作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协定。

    8.11月28日为推动国内外红山文化研究,带动学院相关学科建设,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学院决定成立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叶明红)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