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盟市旗县

2004卷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郭子明(1月离任)

      峰(蒙古族1月任职)

    副书记:刘  锦(4月任职)

      兰(女蒙古族4月离任)

    孙炜东(蒙古族7月任职)

    高俊义

     

    徐万山(纪委书记)

      委:高峰云 (6月任职)

    何润珠 

      毅(蒙古族)

    王程熙

    王玉成(蒙古族)

    宋有富

    郑仲文

    韩世华(6月任职)

    杨红岩(女蒙古族11月任职)

     

      任:高峰云(6月任职)

    副主任:何润珠 (6月任职)

    潘克义

    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源(10月离任)

    苗秀花(女)

     

      长:云  峰(蒙古族4月离任)

      锦(4月任职)

    副市长:高峰云(6月离任)

    郑仲文(11月离任)

    王德宝(蒙古族)

    杨占林(蒙古族7月离任)

    王秉军

    白玉岭(蒙古族)

    袁庆中

      洁(女蒙古族6月任职)

    金玉文(6月离任)

      源(10月任职)

      贵(10月任职)

     

      席:贾荣昌

    副主席:钱世清(蒙古族)

    包正兴(蒙古族)

    王林祥

    康润清

    韩世华(6月离任)

    卢明山

    王果香(女)

     

    赵文魁(6月任职)

    杨亚民(蒙古族6月任职)

    ***(女10月任职)

     

      长:李凤鸣(12月离任)

    白色登(蒙古族12月代理)

    检察院

    检察长:赵子华(12月离任)

    ***(12月代理)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

      委:宋有富

     

    【概况】2003年,全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自治区党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整合思路,提出了实施四大(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战略、完成四个超一(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 0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0年间年均增长超1 000元,到2010年达到2万元以上)、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全市上下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以全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内生产总值达2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6%;人均20 046元,增长22.2%。比全区增速快7.3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幅最快的一年。一产增加值32.7亿元,增长19.6%;二产增加值155.5亿元,增长27.6%;三产增加值82.8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3.758.328.0调整为12.157.430.5。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31.8%;比上年增加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纯增4.6亿元,增长37.9%,超出上划党中央两税1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 204元和3 090元,分别增长15.4%和25.1%;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95.7%。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位。

     

    【农业】农村牧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为养而种的格局基本形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化,经济有新发展,建设“绿色大市”和“畜牧业强市”初见成效。一产增加值达33亿元,比计划增加3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17.4%,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占50%。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机械化程度提高,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163.3万千瓦,增长8.5%;农用拖拉机29 101台,增长4.8%;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3 975台,增长2.3%;农用运输车40 465台,增长16.9%。

    粮经饲比例调整到472627。粮食播种面积12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3%;油料播种面积41.1千公顷,减少16.9%;甜菜播种面积2.7千公顷,减少17%;青饲料播种面积72.6千公顷,增加74%,其中牧草59.6千公顷,增加68%。粮食产量76万吨,增长0.1%,其中小麦1.6万吨、下降49.5%;玉米60.3万吨,增长4.1%;其中优质高效玉米24.9万吨、增长132.7%;油料产量6.5万吨,减少29.9%;甜菜产量9.8万吨,增长17%。青饲料305.4万吨,其中牧草191.2万吨。水地种草6.62万公顷;青贮玉米5.33万公顷;退耕地种草8.73万公顷;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20万公顷;新增26.67万公顷柠条、40万公顷飞播杨柴、26.67万公顷的人工牧草。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3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0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1.21万公顷。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14.36万公顷,增长3.3%。组建24个农机服务队伍,推广大中型农机具260台套,小型农机具3 000台套。

     

    【畜牧业】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820.2万头只,总增头数338万头只,增长率为53%。良种及改良种牲畜792.8万头只,增长31.6%。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绒山羊、细毛羊、肉羊五大畜种产业区。牲畜出栏率56%,提高11个百分点。942个嘎查村、19.3万农牧户实行舍饲半舍饲养畜,分别占全市嘎查村总数和农牧户总数的91.5%和80.4%。建设876个牲畜人工授精点,100%的奶牛、80%的肉牛、51%的羊实现了人工授精。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内牲畜达42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81万头只,占全市牲畜总数的52%。出栏率48.9%,其中大牲畜4.1万头,出栏率21.5%;羊252.5万只,出栏率54.9%;猪62.1万口,出栏率145.6%。肉类产量12.2万吨,增长52%,其中猪肉7.45万吨,增长53%;牛肉0.38万吨,增长73%;羊肉产量4.07万吨,增长52%。奶类总产量16.6万吨,增长364%;羊毛产量8 422吨,增长24%;山羊绒产量1 053吨,增长28%。

     

    【工业】在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全市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即“依托资源,发挥优势,构筑大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21.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经济总量由上年的全自治区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全自治区确定的50个重点工业旗县中被列入7个旗区,占14%;全自治区确定的60户重点企业中进入10户,占1/6。2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5亿元,增长38.6%,增幅比上年同期快11.6个百分点,比年初计划纯增10.52亿元。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48.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一位;产品产销率达103.6%,提高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62%,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9 453.3万元/人,增长31.9%。实现利税总额26.8亿元,增长38%,其中利润总额12.6亿元,增长50%,工业税收占到全部税收的70%。亏损额下降2 872万元,下降42.2%。

    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煤炭、纺织、化工、建材、电力、天然气、黑色金属冶炼等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7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2.5%,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6 488.1万吨,增长36.4%;铁合金10.6万吨,增长69.5%;生铁10.5万吨,增长11.8%;供电量49.1亿千瓦时,增长36.2%;天然气11.6%亿立方米,增长36.3%;水泥166万吨,增长29.5%;纯碱10.6万吨,增长9.5%;服装597.78万件,增长15.16%;人造板7.7万立方米,增长16.7%。

     

    【建筑业】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通过投标承包工程703个,增长53.2%,占施工单位工程比重达到51.4%。房屋施工面积60.7万平方米,增长4.4%,其中住宅42.9万平方米,减少9.6%;房屋竣工面积45.9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住宅32万平方米,增长0.3%。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增长76.2%,建筑企业中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企业实现利税4.1亿元,增长168.3%。  

     

    【邮电】邮电业务总量10亿元,比上年增长74.4%,移动电话用户达40.8万户,比上年增长29.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4.19部/百人。

     

    【工业园区】建成工业园区30个,其中,国家新材料基地1个,自治区级7个,市级3个,旗级19个;入园企业454户,总投资465.2亿元,到位资金157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2.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重点抓了准格尔旗前房子和达拉特旗三墒梁两个工业园区规划和煤电化基地的启动。两个园区签订的化工、电力、高载能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围绕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高载能、绒纺、建材、农畜林沙、制药、高新材料、环保等十大产业,重点建设16个工业园区,形成了14个产业定位准确、特色明显的工业核心园区。电力、硅铁、电石、焦炭、化工、建材等新产业初具规模。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棋盘井高载能工业园区进入全区确定的20个重点工业园区和开发区。

     

    【水利建设】采取农业节水置换工业用水,打挖沿黄河取水井群,加快腹地中小型水库建设等措施,解决工业用水困难问题。抓了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3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4万公顷,有效灌溉总面积达27.09万公顷,节水灌溉总面积达11.21万公顷。实施黄河防御工程,工程量投资1亿元。继续实施工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实施工畜饮水工程,解决6.84万人、35.0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西部人畜饮水困难得到缓解,实现了2000年确定的3年解困目标。加快了扎萨克、呼和乌素、乌兰木伦、大沟湾等中小型水库建设,乌兰木伦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呼和乌素、扎萨克水库前期工程接近竣工。

     

    【电力项目】提出为每个工业园区配备1个自备电厂的思路,加强配电管网建设,建成1条500千伏超高压和2条220千伏输电线路,缓解用电紧张局面。双欣矸石电厂2×20万千瓦、达拉特电厂四期2×60万千瓦、龙口电站4×10万千瓦、国华准格尔电厂三期2×33万千瓦等4个电力项目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待批程序,6个电厂完成初可研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待批,4个电厂经自治区批复了可研,3个项目已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

    煤电建设投资23.7亿元的达拉特电厂三期2×33万千瓦项目、投资37亿元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硅电联产2×33万千瓦项目、投资10.8亿元的沙圪堵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行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全面禁牧,牧区春季休牧和划区轮牧,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广应用造林种草适用技术,提高植树种草成活率,造林成活率85%,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0%~70%。完成人工造林14.07万公顷,飞播17.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5万公顷,种柠条20.44万公顷,沙棘3.05万公顷,沙柳3.33万公顷,人工种草16.58万公顷,草地改良10.99万公顷。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城市环境保护】针对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污染重的实际,实施环保产业,利用焦炭废气发电、做化工原料,回收硅粉、粉煤灰综合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高载能工业发展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精神,制定具体方案,对现有企业帮助改进工艺、寻找治理污染的技术措施限期治理达标,对新上项目执行环境评价管理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发生。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283人。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69人。有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1.6万公顷。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为37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为37.8平方公里。

     

    【财政  税收】财政收入完成28.6亿元,增长3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增长37.9%,较上年纯增6.9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旗区达到7个。财政支出33.8亿元,增长26.9%。在安排预算时,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优先并足额安排干部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税务部门集中力量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加强煤炭运销企业注册管理,整顿煤炭运输市场,协调神华等大企业加大就地纳税比例,仅神华集团纳税额达3 500万元。

     

    【商贸流通业】一般贸易额连续5年居全区各盟市第一,占全区一般贸易额的40%。新建扩建民生市场、世纪购物步行街、购物中心等市场,推广综合超市、专卖、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模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增长14.1%;市区消费品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7.3%;旗级地区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4.7%。旗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额11.6亿元,增长9.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1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7.8亿元,增长17.2%;其它行业零售额2.1万元,增长5.9%。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市级储备达1 500万公斤,新增1 000万公斤;签订粮食收购订单500万公斤,收购粮食11 108万公斤,完成生态建设补助粮供应任务7 960万公斤。

     

    【外贸进出口业】新签外资合同项目14个,比上年减少1个。实际利用外资额完成4 602.72万美元,增长53.47%,完成自治区下达4 000万美元目标任务的115.1%。引进区外资金62.63亿元,增长18.6%,完成自治区下达51亿元目标任务的122.8%。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 256万美元,增长48.84%,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3.5亿美元的146.4%;其中外贸出口总额完成49 179万美元,增长49.5%;进口总额2 077万美元,增长35%,合同外资金额6 002万美元,增长53.5%。 

     

    【旅游业】投入资金1.53亿元,开发建设成吉思汗旅游开发区、恩格贝生态园、七星湖等旅游景区。阿尔寨石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沙湾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恩格贝、世珍园被评为3A级景区。组织旅游促销恳谈会,参加北京、昆明、郑州、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的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受非典型肺炎影响,旅游业收入比上年下降,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减少9.7%;国际旅游人数共0.70万人,比上年减少10.3%。旅游收入4.2亿元,减少8.7%,创汇210万美元,减少30%。 

     

    【交通运输】完成路基工程1 412.3公里,路面工程1 219.2公里,其中,新改建油路597.7公里,打通不通公路的嘎查村65个,新增公路里程664公里,为年初确定目标任务的133%。公路建设总投资8亿元。开工建设东苏高速、阿大一级公路和呼准铁路。外运能力提高,新增煤炭运力1 000万吨。货运、客运业增幅比上年下降,公路客运量1 065万人,增长1.9%,增幅下降0.5个百分点;客运周转量79 875万人公里,增长2.6%,增幅下降4.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4 321万吨,增长3.8%,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346 588万吨公里,增长9.5%,增幅下降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691个,增长66.5%,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105个;1亿元以上的建设大项目完成投资19个。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135.6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亿元,增长95.7%,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0.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是施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地方项目投资额106.4亿元,增长100.4%,比重比上年上升85.7%;党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增长65.9%。各类投资均有所增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5.1亿元,增长96.8%;更新改造投资5.2亿元,增长-1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亿元,增长50.9%;其它投资增长14.7亿元,增长229.7%。第一产业投资4.7亿元,比上年减少28. 8%;第二产业投资71.2亿元,增长240.9%;第三产业投资44.6亿元,增长68.3%。

     

    【招商引资】围绕“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四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订火电建设项目装机达4 400万千瓦,协议资金1 700亿元。引进国内资金62.6亿元,增长18.6%;实际利用外资4 603万美元,增长53.5%。

     

    【金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亿元,增长2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4.9亿元,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7亿元,增长24.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0亿元,增长23.8%。其中:短期贷款98.3亿元,增长25.3%;中长期贷款57.8亿元,增长17.2%;个人消费贷款12.9亿元,增长55.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57.8亿元,增长37.4%;现金支出680.4亿元,增长35.2%,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22.6亿元。

     

    【保险】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2 071万元,增长37.4%。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2 811万元,增长27.9%;人寿保险费收入29 260万元,增长42.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 244万元,增长34.1%,其中财产保险赔付款6 252万元,增长1.6%。

     

    【科技】科技经费支出1 928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70.8万元。有科学研究机构10个,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8个,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1个,县属机构1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5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5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实施国家、自治区工业类高新技术项目49项,实施各级农社类科技项目63项,6项科研成果获得2003年度全区科技进步奖,两家企业被确定为自治区专利工作试点企业;蒙西集团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自治区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全区首届高新技术产业化现场会,科技部批准鄂尔多斯市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市

     

    【教育】有高等教育学校1所(含成人),在校生1 012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5 199人;普通中学73所,在校生83 03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7 008人、初中在校生55 945人;普通小学266所,在校生97 290人;幼儿园101所,入园幼儿25 7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入学率97%。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6.7%,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普通高考秋季招生一专以上考生录取人数达到4 497人,录取率达到49.8%,比上年增加了1 315人,提高了2.1个百分点。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3.1%,提高2.8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67.7%,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8个旗区中心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11所学校建成校园网。筹资2 034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3.1万平方米,建成138所学校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56万,占总人口的40.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文化】实施小康文化工程、萨日纳艺术工程、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成为全区首件得到法律保护民族艺术作品。文化产业收入达到940万元,阿尔寨石窟被国务院特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柳绿沙原》作品获自治区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专业艺术团队新创大型剧目文学台本4部,其它作品93件,深入基层演出1 426场,观众148万人次。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工团1个,晋剧团1个,歌舞剧团3个,在职人员452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站8个,从业人员110人;博物馆9个,档案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在职职工113人。

     

    【广播电视】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波广播发射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4座,有线电视转播发射台73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台日自采新闻和摘编新闻量30条,电视台日播出新闻10条;蒙古语和汉语新闻节目中新开设 争当火车头,实现新跨越专栏,鄂尔多斯电台在内蒙古电台播出蒙古语新闻222条,连续7年居全区第一位;汉语新闻749条,连续6年居全区第二位。更新7个旗区9个发射台的12部电视发射机及配套设备。新增5个乡级有线电视系统和27个信号覆盖村,增加有线电视用户3 050个,完成了62个新通电行政村的村村通设备安装。

     

    【卫生】7月以后,暴发流行了由柯萨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疫情波及7个旗区,发生病例492例,由于措施得力,治疗及时,疫情得到控制,无一死亡病例。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四苗接种率巩固在95%。争取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全球基金会项目启动,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进展顺利,结核病治愈率达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95年的120/10万和58降到39.6/10万和28.6,孕产妇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72.4%。出动食品卫生监督员8 700人次,检查各种食品17大类1 400种,没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6 000公斤,罚款总额3.9万元,吊销卫生许可证58户,取缔生产加工食品黑窝点50个,食品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召开工作会议40多次,下发120件文件,制定8套防控方案、预案;设立15个检疫检查站,出动检疫人员9 800人次,检查外来和返乡人员6.5万人;投放消毒药品80吨,出动消毒人员1.8万人次;关闭了406家个体医疗诊所、144家网吧和217家歌舞厅;6所大中专院校、424所中小学、96个教学点、5所幼儿园暂时停课;对流入市内的6.5万人进行排查跟踪监控;对有密切接触史的517人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培训2 740名医护人员及从事预防监测控制的卫生技术人员;投入医护人员639名,抽调3批次17名骨干医护人员支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盟病人救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通专家咨询热线电话,答复咨询3万人次;印发预防知识宣传资料80万份。实现零病例零死亡防控目标。

     

    【人口与计划生育】总人口1 359 747人,其中男性712 191人,女性647 556人;出生人口12 513人,出生率9.26,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95%;死亡人口4 954人,死亡率为3.66;净增人口7 558人,自然增长率为5.59%;有暂住人口113 706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 204元,比上年增加613元,增长15.4%。其中工薪收入占78.3%,增长3.9%;经营收入占8.9%,增长59.2%;财产性收入占2.6%,增长1.9倍;转产性收入占10.2%,增长6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 090元,比上年增加620元,增长25.1%。其中工资性收入占26.5%;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7%;财产性收入占2.9%;转产性收入占3.9%。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3 151元,增长17.2%。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 853元,增长19%;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522元,增长19.9%;其它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986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积24.59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3.94平方米,增长8%。

     

    【增加职工津贴 补贴】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补贴政策,从2003年10月1日起,市本级财政供养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的正式职工(包括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的离岗人员)和离退休(包括市本级财政供养的市属企业离休人员及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50元,岗位补贴50元,交通误餐补贴100元,共计30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包括退养人员和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享受100%退休费的工人)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5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包括机关、全额事业单位退休的合同制工人)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3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10元;市本级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80元;将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目前的平均每人每月111元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40元。其中东胜区为160元/人月,准格尔、达拉特、伊金霍洛、乌审、鄂托克旗为140元/人月;杭锦、鄂托克前旗为130元/人月。

     

    【社会保障事业】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2万人,增长4%;9.7万职工和1.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8万职工和2.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4.9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7.1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6.98万人的102%,收缴养老保险费13 087万元,发放12 141万元,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账率三项指标达100%。低保标准由111元提高到140元,为22 989人发放保障金1 282万元,为7 710人发放失业救济金2 016万元,发放率达100%,保证了城市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262万元,为2 195名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786万元,补贴各项资金1 345万元。建成101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培训场所27处,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 640人,培训后就业人数6 050人。为1.8万名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输出农村牧区劳动力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安排就业、再就业人员10 695人,完成年任务的107%,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 337人。 

     

    【生态移民安置】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农牧民实施移民政策,共移民2.34万人。基本解决7.25万人的温饱问题,稳定解决4.12万人的温饱问题。其中稳定移民迁入新区后实施退一进二三战略,引导劳动力及农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及工矿城镇转移,迁移到城镇的农牧民达12万人,常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牧民有13.03万人,合计占农牧民的26.9%。  

    (田华、王新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郭子明(1月离任)

      峰(蒙古族1月任职)

    副书记:刘  锦(4月任职)

      兰(女蒙古族4月离任)

    孙炜东(蒙古族7月任职)

    高俊义

     

    徐万山(纪委书记)

      委:高峰云 (6月任职)

    何润珠 

      毅(蒙古族)

    王程熙

    王玉成(蒙古族)

    宋有富

    郑仲文

    韩世华(6月任职)

    杨红岩(女蒙古族11月任职)

     

      任:高峰云(6月任职)

    副主任:何润珠 (6月任职)

    潘克义

    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源(10月离任)

    苗秀花(女)

     

      长:云  峰(蒙古族4月离任)

      锦(4月任职)

    副市长:高峰云(6月离任)

    郑仲文(11月离任)

    王德宝(蒙古族)

    杨占林(蒙古族7月离任)

    王秉军

    白玉岭(蒙古族)

    袁庆中

      洁(女蒙古族6月任职)

    金玉文(6月离任)

      源(10月任职)

      贵(10月任职)

     

      席:贾荣昌

    副主席:钱世清(蒙古族)

    包正兴(蒙古族)

    王林祥

    康润清

    韩世华(6月离任)

    卢明山

    王果香(女)

     

    赵文魁(6月任职)

    杨亚民(蒙古族6月任职)

    ***(女10月任职)

     

      长:李凤鸣(12月离任)

    白色登(蒙古族12月代理)

    检察院

    检察长:赵子华(12月离任)

    ***(12月代理)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

      委:宋有富

     

    【概况】2003年,全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自治区党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整合思路,提出了实施四大(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战略、完成四个超一(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 000亿元,财政收入超10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0年间年均增长超1 000元,到2010年达到2万元以上)、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全市上下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以全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内生产总值达2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6%;人均20 046元,增长22.2%。比全区增速快7.3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幅最快的一年。一产增加值32.7亿元,增长19.6%;二产增加值155.5亿元,增长27.6%;三产增加值82.8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3.758.328.0调整为12.157.430.5。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31.8%;比上年增加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纯增4.6亿元,增长37.9%,超出上划党中央两税1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 204元和3 090元,分别增长15.4%和25.1%;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95.7%。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位。

     

    【农业】农村牧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种植业与畜牧业主辅换位,为养而种的格局基本形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化,经济有新发展,建设“绿色大市”和“畜牧业强市”初见成效。一产增加值达33亿元,比计划增加3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增长17.4%,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占50%。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机械化程度提高,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163.3万千瓦,增长8.5%;农用拖拉机29 101台,增长4.8%;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3 975台,增长2.3%;农用运输车40 465台,增长16.9%。

    粮经饲比例调整到472627。粮食播种面积12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3%;油料播种面积41.1千公顷,减少16.9%;甜菜播种面积2.7千公顷,减少17%;青饲料播种面积72.6千公顷,增加74%,其中牧草59.6千公顷,增加68%。粮食产量76万吨,增长0.1%,其中小麦1.6万吨、下降49.5%;玉米60.3万吨,增长4.1%;其中优质高效玉米24.9万吨、增长132.7%;油料产量6.5万吨,减少29.9%;甜菜产量9.8万吨,增长17%。青饲料305.4万吨,其中牧草191.2万吨。水地种草6.62万公顷;青贮玉米5.33万公顷;退耕地种草8.73万公顷;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20万公顷;新增26.67万公顷柠条、40万公顷飞播杨柴、26.67万公顷的人工牧草。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3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0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1.21万公顷。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14.36万公顷,增长3.3%。组建24个农机服务队伍,推广大中型农机具260台套,小型农机具3 000台套。

     

    【畜牧业】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820.2万头只,总增头数338万头只,增长率为53%。良种及改良种牲畜792.8万头只,增长31.6%。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绒山羊、细毛羊、肉羊五大畜种产业区。牲畜出栏率56%,提高11个百分点。942个嘎查村、19.3万农牧户实行舍饲半舍饲养畜,分别占全市嘎查村总数和农牧户总数的91.5%和80.4%。建设876个牲畜人工授精点,100%的奶牛、80%的肉牛、51%的羊实现了人工授精。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内牲畜达42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81万头只,占全市牲畜总数的52%。出栏率48.9%,其中大牲畜4.1万头,出栏率21.5%;羊252.5万只,出栏率54.9%;猪62.1万口,出栏率145.6%。肉类产量12.2万吨,增长52%,其中猪肉7.45万吨,增长53%;牛肉0.38万吨,增长73%;羊肉产量4.07万吨,增长52%。奶类总产量16.6万吨,增长364%;羊毛产量8 422吨,增长24%;山羊绒产量1 053吨,增长28%。

     

    【工业】在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全市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即“依托资源,发挥优势,构筑大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21.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经济总量由上年的全自治区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全自治区确定的50个重点工业旗县中被列入7个旗区,占14%;全自治区确定的60户重点企业中进入10户,占1/6。2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5亿元,增长38.6%,增幅比上年同期快11.6个百分点,比年初计划纯增10.52亿元。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48.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一位;产品产销率达103.6%,提高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62%,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9 453.3万元/人,增长31.9%。实现利税总额26.8亿元,增长38%,其中利润总额12.6亿元,增长50%,工业税收占到全部税收的70%。亏损额下降2 872万元,下降42.2%。

    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煤炭、纺织、化工、建材、电力、天然气、黑色金属冶炼等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7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2.5%,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6 488.1万吨,增长36.4%;铁合金10.6万吨,增长69.5%;生铁10.5万吨,增长11.8%;供电量49.1亿千瓦时,增长36.2%;天然气11.6%亿立方米,增长36.3%;水泥166万吨,增长29.5%;纯碱10.6万吨,增长9.5%;服装597.78万件,增长15.16%;人造板7.7万立方米,增长16.7%。

     

    【建筑业】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通过投标承包工程703个,增长53.2%,占施工单位工程比重达到51.4%。房屋施工面积60.7万平方米,增长4.4%,其中住宅42.9万平方米,减少9.6%;房屋竣工面积45.9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住宅32万平方米,增长0.3%。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增长76.2%,建筑企业中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企业实现利税4.1亿元,增长168.3%。  

     

    【邮电】邮电业务总量10亿元,比上年增长74.4%,移动电话用户达40.8万户,比上年增长29.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4.19部/百人。

     

    【工业园区】建成工业园区30个,其中,国家新材料基地1个,自治区级7个,市级3个,旗级19个;入园企业454户,总投资465.2亿元,到位资金157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2.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重点抓了准格尔旗前房子和达拉特旗三墒梁两个工业园区规划和煤电化基地的启动。两个园区签订的化工、电力、高载能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围绕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高载能、绒纺、建材、农畜林沙、制药、高新材料、环保等十大产业,重点建设16个工业园区,形成了14个产业定位准确、特色明显的工业核心园区。电力、硅铁、电石、焦炭、化工、建材等新产业初具规模。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棋盘井高载能工业园区进入全区确定的20个重点工业园区和开发区。

     

    【水利建设】采取农业节水置换工业用水,打挖沿黄河取水井群,加快腹地中小型水库建设等措施,解决工业用水困难问题。抓了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3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4万公顷,有效灌溉总面积达27.09万公顷,节水灌溉总面积达11.21万公顷。实施黄河防御工程,工程量投资1亿元。继续实施工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实施工畜饮水工程,解决6.84万人、35.0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西部人畜饮水困难得到缓解,实现了2000年确定的3年解困目标。加快了扎萨克、呼和乌素、乌兰木伦、大沟湾等中小型水库建设,乌兰木伦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呼和乌素、扎萨克水库前期工程接近竣工。

     

    【电力项目】提出为每个工业园区配备1个自备电厂的思路,加强配电管网建设,建成1条500千伏超高压和2条220千伏输电线路,缓解用电紧张局面。双欣矸石电厂2×20万千瓦、达拉特电厂四期2×60万千瓦、龙口电站4×10万千瓦、国华准格尔电厂三期2×33万千瓦等4个电力项目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待批程序,6个电厂完成初可研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待批,4个电厂经自治区批复了可研,3个项目已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

    煤电建设投资23.7亿元的达拉特电厂三期2×33万千瓦项目、投资37亿元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硅电联产2×33万千瓦项目、投资10.8亿元的沙圪堵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行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全面禁牧,牧区春季休牧和划区轮牧,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广应用造林种草适用技术,提高植树种草成活率,造林成活率85%,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0%~70%。完成人工造林14.07万公顷,飞播17.4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5万公顷,种柠条20.44万公顷,沙棘3.05万公顷,沙柳3.33万公顷,人工种草16.58万公顷,草地改良10.99万公顷。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城市环境保护】针对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污染重的实际,实施环保产业,利用焦炭废气发电、做化工原料,回收硅粉、粉煤灰综合利用,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高载能工业发展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精神,制定具体方案,对现有企业帮助改进工艺、寻找治理污染的技术措施限期治理达标,对新上项目执行环境评价管理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发生。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283人。拥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69人。有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1.6万公顷。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为37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为37.8平方公里。

     

    【财政  税收】财政收入完成28.6亿元,增长3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增长37.9%,较上年纯增6.9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旗区达到7个。财政支出33.8亿元,增长26.9%。在安排预算时,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优先并足额安排干部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税务部门集中力量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加强煤炭运销企业注册管理,整顿煤炭运输市场,协调神华等大企业加大就地纳税比例,仅神华集团纳税额达3 500万元。

     

    【商贸流通业】一般贸易额连续5年居全区各盟市第一,占全区一般贸易额的40%。新建扩建民生市场、世纪购物步行街、购物中心等市场,推广综合超市、专卖、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模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增长14.1%;市区消费品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7.3%;旗级地区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4.7%。旗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额11.6亿元,增长9.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1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7.8亿元,增长17.2%;其它行业零售额2.1万元,增长5.9%。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市级储备达1 500万公斤,新增1 000万公斤;签订粮食收购订单500万公斤,收购粮食11 108万公斤,完成生态建设补助粮供应任务7 960万公斤。

     

    【外贸进出口业】新签外资合同项目14个,比上年减少1个。实际利用外资额完成4 602.72万美元,增长53.47%,完成自治区下达4 000万美元目标任务的115.1%。引进区外资金62.63亿元,增长18.6%,完成自治区下达51亿元目标任务的122.8%。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 256万美元,增长48.84%,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3.5亿美元的146.4%;其中外贸出口总额完成49 179万美元,增长49.5%;进口总额2 077万美元,增长35%,合同外资金额6 002万美元,增长53.5%。 

     

    【旅游业】投入资金1.53亿元,开发建设成吉思汗旅游开发区、恩格贝生态园、七星湖等旅游景区。阿尔寨石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沙湾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恩格贝、世珍园被评为3A级景区。组织旅游促销恳谈会,参加北京、昆明、郑州、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的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受非典型肺炎影响,旅游业收入比上年下降,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减少9.7%;国际旅游人数共0.70万人,比上年减少10.3%。旅游收入4.2亿元,减少8.7%,创汇210万美元,减少30%。 

     

    【交通运输】完成路基工程1 412.3公里,路面工程1 219.2公里,其中,新改建油路597.7公里,打通不通公路的嘎查村65个,新增公路里程664公里,为年初确定目标任务的133%。公路建设总投资8亿元。开工建设东苏高速、阿大一级公路和呼准铁路。外运能力提高,新增煤炭运力1 000万吨。货运、客运业增幅比上年下降,公路客运量1 065万人,增长1.9%,增幅下降0.5个百分点;客运周转量79 875万人公里,增长2.6%,增幅下降4.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4 321万吨,增长3.8%,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346 588万吨公里,增长9.5%,增幅下降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到691个,增长66.5%,其中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105个;1亿元以上的建设大项目完成投资19个。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135.6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亿元,增长95.7%,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0.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是施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地方项目投资额106.4亿元,增长100.4%,比重比上年上升85.7%;党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增长65.9%。各类投资均有所增长,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5.1亿元,增长96.8%;更新改造投资5.2亿元,增长-1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亿元,增长50.9%;其它投资增长14.7亿元,增长229.7%。第一产业投资4.7亿元,比上年减少28. 8%;第二产业投资71.2亿元,增长240.9%;第三产业投资44.6亿元,增长68.3%。

     

    【招商引资】围绕“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四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订火电建设项目装机达4 400万千瓦,协议资金1 700亿元。引进国内资金62.6亿元,增长18.6%;实际利用外资4 603万美元,增长53.5%。

     

    【金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亿元,增长2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4.9亿元,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7亿元,增长24.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0亿元,增长23.8%。其中:短期贷款98.3亿元,增长25.3%;中长期贷款57.8亿元,增长17.2%;个人消费贷款12.9亿元,增长55.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57.8亿元,增长37.4%;现金支出680.4亿元,增长35.2%,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22.6亿元。

     

    【保险】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2 071万元,增长37.4%。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2 811万元,增长27.9%;人寿保险费收入29 260万元,增长42.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 244万元,增长34.1%,其中财产保险赔付款6 252万元,增长1.6%。

     

    【科技】科技经费支出1 928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70.8万元。有科学研究机构10个,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8个,科学技术信息和文献机构1个,县属机构1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35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5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实施国家、自治区工业类高新技术项目49项,实施各级农社类科技项目63项,6项科研成果获得2003年度全区科技进步奖,两家企业被确定为自治区专利工作试点企业;蒙西集团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自治区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全区首届高新技术产业化现场会,科技部批准鄂尔多斯市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市

     

    【教育】有高等教育学校1所(含成人),在校生1 012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5 199人;普通中学73所,在校生83 03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7 008人、初中在校生55 945人;普通小学266所,在校生97 290人;幼儿园101所,入园幼儿25 7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入学率97%。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6.7%,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普通高考秋季招生一专以上考生录取人数达到4 497人,录取率达到49.8%,比上年增加了1 315人,提高了2.1个百分点。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3.1%,提高2.8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67.7%,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8个旗区中心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11所学校建成校园网。筹资2 034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3.1万平方米,建成138所学校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56万,占总人口的40.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文化】实施小康文化工程、萨日纳艺术工程、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民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成为全区首件得到法律保护民族艺术作品。文化产业收入达到940万元,阿尔寨石窟被国务院特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拉乌素文化遗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柳绿沙原》作品获自治区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专业艺术团队新创大型剧目文学台本4部,其它作品93件,深入基层演出1 426场,观众148万人次。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工团1个,晋剧团1个,歌舞剧团3个,在职人员452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站8个,从业人员110人;博物馆9个,档案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在职职工113人。

     

    【广播电视】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波广播发射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4座,有线电视转播发射台73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电台日自采新闻和摘编新闻量30条,电视台日播出新闻10条;蒙古语和汉语新闻节目中新开设 争当火车头,实现新跨越专栏,鄂尔多斯电台在内蒙古电台播出蒙古语新闻222条,连续7年居全区第一位;汉语新闻749条,连续6年居全区第二位。更新7个旗区9个发射台的12部电视发射机及配套设备。新增5个乡级有线电视系统和27个信号覆盖村,增加有线电视用户3 050个,完成了62个新通电行政村的村村通设备安装。

     

    【卫生】7月以后,暴发流行了由柯萨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疫情波及7个旗区,发生病例492例,由于措施得力,治疗及时,疫情得到控制,无一死亡病例。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四苗接种率巩固在95%。争取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全球基金会项目启动,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进展顺利,结核病治愈率达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95年的120/10万和58降到39.6/10万和28.6,孕产妇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率达到72.4%。出动食品卫生监督员8 700人次,检查各种食品17大类1 400种,没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6 000公斤,罚款总额3.9万元,吊销卫生许可证58户,取缔生产加工食品黑窝点50个,食品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召开工作会议40多次,下发120件文件,制定8套防控方案、预案;设立15个检疫检查站,出动检疫人员9 800人次,检查外来和返乡人员6.5万人;投放消毒药品80吨,出动消毒人员1.8万人次;关闭了406家个体医疗诊所、144家网吧和217家歌舞厅;6所大中专院校、424所中小学、96个教学点、5所幼儿园暂时停课;对流入市内的6.5万人进行排查跟踪监控;对有密切接触史的517人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培训2 740名医护人员及从事预防监测控制的卫生技术人员;投入医护人员639名,抽调3批次17名骨干医护人员支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盟病人救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通专家咨询热线电话,答复咨询3万人次;印发预防知识宣传资料80万份。实现零病例零死亡防控目标。

     

    【人口与计划生育】总人口1 359 747人,其中男性712 191人,女性647 556人;出生人口12 513人,出生率9.26,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95%;死亡人口4 954人,死亡率为3.66;净增人口7 558人,自然增长率为5.59%;有暂住人口113 706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 204元,比上年增加613元,增长15.4%。其中工薪收入占78.3%,增长3.9%;经营收入占8.9%,增长59.2%;财产性收入占2.6%,增长1.9倍;转产性收入占10.2%,增长6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 090元,比上年增加620元,增长25.1%。其中工资性收入占26.5%;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7%;财产性收入占2.9%;转产性收入占3.9%。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3 151元,增长17.2%。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 853元,增长19%;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522元,增长19.9%;其它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986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均住房使用面积24.59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面积23.94平方米,增长8%。

     

    【增加职工津贴 补贴】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补贴政策,从2003年10月1日起,市本级财政供养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的正式职工(包括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的离岗人员)和离退休(包括市本级财政供养的市属企业离休人员及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50元,岗位补贴50元,交通误餐补贴100元,共计30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包括退养人员和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享受100%退休费的工人)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5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包括机关、全额事业单位退休的合同制工人)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30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10元;市本级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80元;将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目前的平均每人每月111元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40元。其中东胜区为160元/人月,准格尔、达拉特、伊金霍洛、乌审、鄂托克旗为140元/人月;杭锦、鄂托克前旗为130元/人月。

     

    【社会保障事业】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2万人,增长4%;9.7万职工和1.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8万职工和2.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4.9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7.1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6.98万人的102%,收缴养老保险费13 087万元,发放12 141万元,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账率三项指标达100%。低保标准由111元提高到140元,为22 989人发放保障金1 282万元,为7 710人发放失业救济金2 016万元,发放率达100%,保证了城市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262万元,为2 195名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786万元,补贴各项资金1 345万元。建成101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培训场所27处,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 640人,培训后就业人数6 050人。为1.8万名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输出农村牧区劳动力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安排就业、再就业人员10 695人,完成年任务的107%,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 337人。 

     

    【生态移民安置】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农牧民实施移民政策,共移民2.34万人。基本解决7.25万人的温饱问题,稳定解决4.12万人的温饱问题。其中稳定移民迁入新区后实施退一进二三战略,引导劳动力及农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及工矿城镇转移,迁移到城镇的农牧民达12万人,常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牧民有13.03万人,合计占农牧民的26.9%。  

    (田华、王新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