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政治

2004卷

  • 劳动社保
  •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长:冀秉峰(4月任职)

    副厅长:刘建一

    昝振英(女)

    张雅茹(女)

      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树新(蒙古族)

    巡视员:刘 

    助理巡视员:白万宝

      军(蒙古族)

     

    【就业和再就业】全年累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1.5万人,比上年多安置4.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3万人,完成计划的109.2%。通过各种渠道安置4050人员5.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全年共落实再就业资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6.1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幅度达41.9%。其中争取党中央财政补助4.1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支出2亿元。全区建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 410个,累计培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9.3万人,完成计划的138%,培训后实现再就业人数为16.2万人。全面启动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累计发放贷款8 722.8万元,在全国名列前茅。为30.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基本做到应发尽发。

     

    【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至2003年底,全区滞留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0万人,全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1亿元。全区除个别煤炭企业和森工集团有少量下岗职工未出中心外,全部实现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21.6万人,覆盖率达99%以上,12.6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3亿元。失业保险已成为失业人员的主要生活保障形式。

     

    【养老保险】全区69.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共发放基本养老金47.6亿元;全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共有54.4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79.2%,比年初提高30个百分点;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统职工人数为228.3万人,完成年初下达的扩面任务,其中企业参统职工人数为197.6万人,新纳入参保职工9.4万人;根据国家四部委15号文件精神,经过认真调研、测算和论证,制定下发《自治区农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为解决农垦企业参保,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提供了政策依据。

     

    【保险制度】全区94个统筹地区全部启动运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率为100%。至2003年底,参保人数达252.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1万人,完成计划的101.8%;各统筹地区在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逐步拓展大额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98万人,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的78.4%;各地积极落实和完善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在全区逐步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群众看病报销难、个人负担重的矛盾有所缓解。

    《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后,全区积极开展调研测算、宣传培训和政策研制工作,确保工伤保险制度如期启动。按照“政策先行、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生育保险试点工作。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40.3万人。

     

    【劳动关系协调】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积极开展劳动合同鉴证和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95.2%、90.3%和87%。积极稳妥地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特别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以及经济补偿问题,对于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 242件,结案1 213件,结案率97.7%。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部分国有大中企业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在部分地区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制定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督促指导呼市、包头、赤峰、乌海、通辽等地发布当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制发《关于做好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全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确定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阿拉善5市1盟为内蒙古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盟市、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9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教育厅、工商联分别进行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和民营企业为高校毕业生送岗位活动,促进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年培训18.4万人。以鉴定为龙头,全力推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企业针对生产实际,开展多形式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将企业内部培训纳入到社会化鉴定中。经批准建立的157所通用工种鉴定所和26个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证书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年鉴定人数上升到6.1万人。加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报名、资格审查、考场管理、阅卷、评分、证书发放等一整套工作流程,从而规范鉴定秩序。2003年底,全区有考评员2 300人,通过对考评员的培训、考核,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初步在质量及结构上满足鉴定工作的需要。在全国率先使用考务管理系统,在国家统一鉴定考试中全部实现计算机化管理,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结合内蒙古实际,积极与有关专家探索合作,设计完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蒙文考试平台,举办二期蒙文考试平台应用培训班,并编辑出版配套教材。通过积极调试设备和数据处理,5个新的职业国家题库在全区顺利启用。成立7家美国微软双认证考试站。

     

    【劳动保障法制】在立法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合同规定》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3年12月11日正式颁布实施。积极起草并报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草案)》。在劳动保障监察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以开展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使用童工和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专项检查为重点,加大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并立案查处群众举报案件1 610件,结案1 552件,结案率为96.4%;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3.9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86%;办理劳动保障年检1.7万户,完成计划的129.3%。通过执法监察,全区各类企业共补签劳动合同14.4万份;积极和建设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为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偿付拖欠工资报酬5.4亿元,涉及近20万人;督促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5 512.3万元;清退风险抵押金47.7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73户;补办流动就业证卡8 563人,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全区198个街道办事处和996个任务较重的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向社区居委会延伸,共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所(站)3 305个,在就业援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金保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2000软件逐步在全区范围推广使用,有10个盟市建成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并统一软件,劳动保障系统信息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郝文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劳动社保
  •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长:冀秉峰(4月任职)

    副厅长:刘建一

    昝振英(女)

    张雅茹(女)

      仁(蒙古族)

    纪检组长:张树新(蒙古族)

    巡视员:刘 

    助理巡视员:白万宝

      军(蒙古族)

     

    【就业和再就业】全年累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1.5万人,比上年多安置4.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3万人,完成计划的109.2%。通过各种渠道安置4050人员5.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全年共落实再就业资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6.1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幅度达41.9%。其中争取党中央财政补助4.1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支出2亿元。全区建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 410个,累计培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9.3万人,完成计划的138%,培训后实现再就业人数为16.2万人。全面启动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累计发放贷款8 722.8万元,在全国名列前茅。为30.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基本做到应发尽发。

     

    【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至2003年底,全区滞留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0万人,全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1亿元。全区除个别煤炭企业和森工集团有少量下岗职工未出中心外,全部实现由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21.6万人,覆盖率达99%以上,12.6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3亿元。失业保险已成为失业人员的主要生活保障形式。

     

    【养老保险】全区69.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共发放基本养老金47.6亿元;全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共有54.4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79.2%,比年初提高30个百分点;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统职工人数为228.3万人,完成年初下达的扩面任务,其中企业参统职工人数为197.6万人,新纳入参保职工9.4万人;根据国家四部委15号文件精神,经过认真调研、测算和论证,制定下发《自治区农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为解决农垦企业参保,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提供了政策依据。

     

    【保险制度】全区94个统筹地区全部启动运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率为100%。至2003年底,参保人数达252.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1万人,完成计划的101.8%;各统筹地区在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逐步拓展大额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98万人,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的78.4%;各地积极落实和完善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在全区逐步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群众看病报销难、个人负担重的矛盾有所缓解。

    《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后,全区积极开展调研测算、宣传培训和政策研制工作,确保工伤保险制度如期启动。按照“政策先行、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生育保险试点工作。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40.3万人。

     

    【劳动关系协调】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积极开展劳动合同鉴证和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95.2%、90.3%和87%。积极稳妥地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特别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以及经济补偿问题,对于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 242件,结案1 213件,结案率97.7%。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部分国有大中企业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在部分地区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制定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督促指导呼市、包头、赤峰、乌海、通辽等地发布当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制发《关于做好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全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确定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阿拉善5市1盟为内蒙古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盟市、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9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教育厅、工商联分别进行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和民营企业为高校毕业生送岗位活动,促进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年培训18.4万人。以鉴定为龙头,全力推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企业针对生产实际,开展多形式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将企业内部培训纳入到社会化鉴定中。经批准建立的157所通用工种鉴定所和26个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证书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年鉴定人数上升到6.1万人。加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报名、资格审查、考场管理、阅卷、评分、证书发放等一整套工作流程,从而规范鉴定秩序。2003年底,全区有考评员2 300人,通过对考评员的培训、考核,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初步在质量及结构上满足鉴定工作的需要。在全国率先使用考务管理系统,在国家统一鉴定考试中全部实现计算机化管理,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结合内蒙古实际,积极与有关专家探索合作,设计完成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蒙文考试平台,举办二期蒙文考试平台应用培训班,并编辑出版配套教材。通过积极调试设备和数据处理,5个新的职业国家题库在全区顺利启用。成立7家美国微软双认证考试站。

     

    【劳动保障法制】在立法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合同规定》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3年12月11日正式颁布实施。积极起草并报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草案)》。在劳动保障监察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以开展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使用童工和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专项检查为重点,加大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并立案查处群众举报案件1 610件,结案1 552件,结案率为96.4%;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3.9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86%;办理劳动保障年检1.7万户,完成计划的129.3%。通过执法监察,全区各类企业共补签劳动合同14.4万份;积极和建设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为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偿付拖欠工资报酬5.4亿元,涉及近20万人;督促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5 512.3万元;清退风险抵押金47.7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73户;补办流动就业证卡8 563人,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全区198个街道办事处和996个任务较重的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向社区居委会延伸,共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所(站)3 305个,在就业援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金保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2000软件逐步在全区范围推广使用,有10个盟市建成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并统一软件,劳动保障系统信息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郝文直)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