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盟市旗县

2004卷

  • 二连浩特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宋喜德

    副书记:特古斯(蒙古族11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11月任职)

    姚泽民(12月离任)

    孙尚英(8月离任)

    包丽玲(女蒙古族)

      毅(蒙古族12月任职)

    方建平(12月任职)

    雒雅林(8~12月任职)

    淮庆立(6月任职)

      委:包玉山(蒙古族)

      毅(蒙古族纪委书记)

    额尔登毕力格(蒙古族)

    刘海斌

      峰(7月离任)

      明(7月任职)

     

    冯雪涛(12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景云(蒙古族)

    副主任:邢素林

    李红军

    赵玉英(女)

      登(蒙古族)

      长:特古斯(蒙古族12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12月代理)

    副市长:方建平(12月离任)

      永(12月任职)

    杨树山

    赵宏伟(12月离任)

    白淑芳(女蒙古族)

    郭锦铭

    靳明龙(1月离任)

    政协主席:乌云毕力格(蒙古族)

    副主席:高  娃(女蒙古族)

    乌力吉(蒙古族)

    张如全

    刘世生

    法院院长:王建利(12月离任)

      洪(12月代理)

    检察院检察长:郝秀荣(女)

    武装部长:尹继明

      委:李 

     

    【概况】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部,北纬43°2243°45、东经111°53112°14。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东邻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相邻。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常年干旱多风,全年盛行西北风及西南风。年平均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42.3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73天,年平均采暖期210天左右。矿产主要有石油、芒硝、萤石、原盐及天然碱、石膏、砂石、粘土等。二连浩特市行政区域面积4 015.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4平方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联邦、东欧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际铁路联运干线经过二连浩特市),素有北疆明珠恐龙之乡的美誉。

    2003年,二连浩特市有3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民委员会和赛乌苏科技园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新增格日勒敖都苏木(含4个嘎查1个生态移民区)。总人口53 513人,暂住人口31 468人,户籍人口22 045人,其中男11 419人、女10 626人,汉族16 293人,蒙古族5 405人,其他少数民族347人,人口密度为13.33人/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1 183万元,同比增长27.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26万元,增长317.65%;第二产业增加值20 281万元,增长47.96%;第三产业增加值60 479万元,增长21.82%。财政收入完成12 883万元,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 585万元,增长18.1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 000元,增长31.76%。

     

    【工业】工业增加值完成3 335万元,增长121.89%;工业总产值完成2 824万元,增长23.5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2.7%;供电量6 875万千瓦时,增长14.73%;投资2 486万元的二连赛汉110千伏二回输电线路已开工建设,城区输电线路埋地6公里。供水量167万吨,减少1.76%。

     

    【农牧业】年内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辖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大到4 015.1平方公里,草地面积38.47万公顷,可利用草场30.27万公顷。牲畜41 146头(只),第一产业机械性增长明显。全面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当年治理沙漠面积1 880公顷。

     

    【固定资产投资】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奖金,重奖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经贸企业。重点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在建项目48项(其中续建项目15项,新建项目33项),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50 918万元,增长33.23%;建筑业完成48 418万元,增长27.62%,新增竣工面积60.10万平方米,增长102.97%。

     

    【城建环保】新增排污管线2.1公里,新建改造道路7.9公里,面积11万平方米。硬化地面面积3.8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液化气420吨。

     

    【外贸旅游】投资5 600万元的公路口岸新通道和投资3 600万元的H986列车检测系统交付使用,使口岸通关条件大为改善。总投资1 800万元的中国外运公司海关监管仓库及边防检查武警营房的建成,进一步配套完善公路口岸联检区的服务功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95 104万美元,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485.32万吨,海关全年上缴国家关税8.4亿元,对外经济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推进旅游企业改革,加大旅游景点建设(投资1 300万元的国门新建工程已完成基础工程),简化出入境旅游手续,大力发展草原风情游、跨国游,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访问、从事商务考察及其他有关活动人员71.21万人(次),旅游创汇9 819万美元。

     

    【商业】放宽政策,优化环境,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在口岸经济中唱主角。义乌商城和国际贸易商城相继投入使用,大型综合超市工程正在进行建设,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5大专业市场。2003年,二连浩特市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3 937户、从业人10 846人、注册资金7 208万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 854万元,增长22.66%;餐饮业零售额7 017万元,增长15.85%。

     

    【金融保险】各项存款余额96 592万元,增长12.3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 951万元,增长16.24%;各项贷款余额32 922万元,增长26.24%;现金总收入1 377 307万元,现金总支出1 417 705万元。累计完成保险费1 2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10%,保险业赔付款252万元,增长1.20%。

     

    【交通 邮电】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的二连浩特市满都拉图镇3级公路开工,为支线机场、208国道二连赛汉段改造工程做好前期准备。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 395.7万吨公里。货物运输总量309 820万吨;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3 845万人公里。旅客运输量达322 313万人(次)。市话容量达15 000门。开通ADSL网络服务,提高互联网用户上网速率。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 602万元,电话普及率29.39部百人,年末移动用户21 470户。

     

    【社会保障 再就业 福利】在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基层社会保障事务所,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7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行政事业单位、驻市单位和各类企业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4 323人,参保率为100%,全年共收纳医疗保险金381万元,支出310万元,保证职工基本医疗要求。加强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确保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市共有参保人员2 766人,共收缴失业金83万元,支出28万元。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立案调查拖欠民工工资案件21件,为农民工追讨欠薪26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再就业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全年共完成培训城镇各类人员202人,安置失业人员4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建成面积450平方米的职业介绍大厅。

    投资400多万元,建筑面积为4 000多平方米的二连浩特市综合养老福利中心正式运营,为推进社会化养老,创造有利条件。殡葬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50多万元,新建建筑面积622.91平方米的殡仪馆交付使用,积极推行火葬制度,集中治理土葬。

     

    【文化】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余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5次,成立以老年朋友为主体的彩虹艺术团,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2次扫黄打非集中整治专项斗争,对书刊、音像、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由文化、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联合对不符合经营、消防安全条件的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清理整顿,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对外文化交往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蒙古国绘画艺术博物馆到二连浩特市举办蒙古国画展,二连浩特市小百灵舞蹈团赴蒙古国巡回演出,编导人员应邀赴蒙古国讲学10天。市政府向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罕乌拉区中学捐赠学用电脑50台,有力地促进中蒙文化交流。

     

    【教育 卫生】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优化教育结构,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验小学硬化操场6千平方米,市中学新建708平方米的教学楼1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市4所公立学校全部配备微机,接通远程教育网。二连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选择4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个体医疗机构组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弥补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方便群众就医。新购置X光机、呼吸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高薪聘请重点科室专家坐诊,提高救治能力,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新建1 700平方米的SARS救治中心。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疫情检测,加强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全年对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卫生监督1 342户(次),合格率为92.4%。2003年为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工作。

     

    【抗击“非典”】2003年4月15日,二连浩特市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监测、治疗、宣传、维护稳定4个工作组,开通24小时疫情电话、健康咨询电话,指定二连浩特市医院为市呼吸道病诊治定点医院。在208国道二连赛汉段12公里处、二连苏尼特左旗公路18公里处等地设置交通检查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4月26日,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人。5月19日,1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疑似病例全部治愈出院。非典期间,二连浩特市发往外地客运班车停运,二连乌兰巴托、二连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二连等地列车全线停售前往二连浩特市的客票。5月23日,举行二连浩特市SARS救治中心竣工验收仪式。

     

    【计划生育】全市人口出生率9.08,人口自然增长率7.8,全面实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素质明显增强。

     

    【广播电视】党中央电视台采用二连浩特市新闻报道12条(篇),内蒙古电视台采用53条,锡盟电视台采用72条,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电台采用32条,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采用89条,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采用198条,开办多个自办电视栏目。建成10.9公里的双向环城光电混合网,有60%的用户得到改造。巩固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的成果。

     

    【民族 宗教】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万元,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增设开办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真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蒙古、汉两种文字并用正确率达95%以上。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讲解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于口岸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9 451元,增长15.51%,人均居住面积27.16平方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消遣、子女学习及购置高档次生活设施等方面的消费大幅度提高,人均消费性支出7 132元,增长7.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 931万元,增长21.56%。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6.2%下降到34.6%。

    (安世英、乌达巴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二连浩特市
  •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宋喜德

    副书记:特古斯(蒙古族11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11月任职)

    姚泽民(12月离任)

    孙尚英(8月离任)

    包丽玲(女蒙古族)

      毅(蒙古族12月任职)

    方建平(12月任职)

    雒雅林(8~12月任职)

    淮庆立(6月任职)

      委:包玉山(蒙古族)

      毅(蒙古族纪委书记)

    额尔登毕力格(蒙古族)

    刘海斌

      峰(7月离任)

      明(7月任职)

     

    冯雪涛(12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景云(蒙古族)

    副主任:邢素林

    李红军

    赵玉英(女)

      登(蒙古族)

      长:特古斯(蒙古族12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12月代理)

    副市长:方建平(12月离任)

      永(12月任职)

    杨树山

    赵宏伟(12月离任)

    白淑芳(女蒙古族)

    郭锦铭

    靳明龙(1月离任)

    政协主席:乌云毕力格(蒙古族)

    副主席:高  娃(女蒙古族)

    乌力吉(蒙古族)

    张如全

    刘世生

    法院院长:王建利(12月离任)

      洪(12月代理)

    检察院检察长:郝秀荣(女)

    武装部长:尹继明

      委:李 

     

    【概况】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部,北纬43°2243°45、东经111°53112°14。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东邻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相邻。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常年干旱多风,全年盛行西北风及西南风。年平均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42.3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73天,年平均采暖期210天左右。矿产主要有石油、芒硝、萤石、原盐及天然碱、石膏、砂石、粘土等。二连浩特市行政区域面积4 015.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4平方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联邦、东欧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际铁路联运干线经过二连浩特市),素有北疆明珠恐龙之乡的美誉。

    2003年,二连浩特市有3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民委员会和赛乌苏科技园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新增格日勒敖都苏木(含4个嘎查1个生态移民区)。总人口53 513人,暂住人口31 468人,户籍人口22 045人,其中男11 419人、女10 626人,汉族16 293人,蒙古族5 405人,其他少数民族347人,人口密度为13.33人/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1 183万元,同比增长27.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26万元,增长317.65%;第二产业增加值20 281万元,增长47.96%;第三产业增加值60 479万元,增长21.82%。财政收入完成12 883万元,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 585万元,增长18.1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 000元,增长31.76%。

     

    【工业】工业增加值完成3 335万元,增长121.89%;工业总产值完成2 824万元,增长23.5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2.7%;供电量6 875万千瓦时,增长14.73%;投资2 486万元的二连赛汉110千伏二回输电线路已开工建设,城区输电线路埋地6公里。供水量167万吨,减少1.76%。

     

    【农牧业】年内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辖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大到4 015.1平方公里,草地面积38.47万公顷,可利用草场30.27万公顷。牲畜41 146头(只),第一产业机械性增长明显。全面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当年治理沙漠面积1 880公顷。

     

    【固定资产投资】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奖金,重奖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经贸企业。重点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在建项目48项(其中续建项目15项,新建项目33项),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50 918万元,增长33.23%;建筑业完成48 418万元,增长27.62%,新增竣工面积60.10万平方米,增长102.97%。

     

    【城建环保】新增排污管线2.1公里,新建改造道路7.9公里,面积11万平方米。硬化地面面积3.8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液化气420吨。

     

    【外贸旅游】投资5 600万元的公路口岸新通道和投资3 600万元的H986列车检测系统交付使用,使口岸通关条件大为改善。总投资1 800万元的中国外运公司海关监管仓库及边防检查武警营房的建成,进一步配套完善公路口岸联检区的服务功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95 104万美元,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485.32万吨,海关全年上缴国家关税8.4亿元,对外经济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推进旅游企业改革,加大旅游景点建设(投资1 300万元的国门新建工程已完成基础工程),简化出入境旅游手续,大力发展草原风情游、跨国游,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访问、从事商务考察及其他有关活动人员71.21万人(次),旅游创汇9 819万美元。

     

    【商业】放宽政策,优化环境,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在口岸经济中唱主角。义乌商城和国际贸易商城相继投入使用,大型综合超市工程正在进行建设,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5大专业市场。2003年,二连浩特市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3 937户、从业人10 846人、注册资金7 208万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 854万元,增长22.66%;餐饮业零售额7 017万元,增长15.85%。

     

    【金融保险】各项存款余额96 592万元,增长12.3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 951万元,增长16.24%;各项贷款余额32 922万元,增长26.24%;现金总收入1 377 307万元,现金总支出1 417 705万元。累计完成保险费1 2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10%,保险业赔付款252万元,增长1.20%。

     

    【交通 邮电】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的二连浩特市满都拉图镇3级公路开工,为支线机场、208国道二连赛汉段改造工程做好前期准备。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 395.7万吨公里。货物运输总量309 820万吨;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3 845万人公里。旅客运输量达322 313万人(次)。市话容量达15 000门。开通ADSL网络服务,提高互联网用户上网速率。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 602万元,电话普及率29.39部百人,年末移动用户21 470户。

     

    【社会保障 再就业 福利】在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基层社会保障事务所,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7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行政事业单位、驻市单位和各类企业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4 323人,参保率为100%,全年共收纳医疗保险金381万元,支出310万元,保证职工基本医疗要求。加强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确保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市共有参保人员2 766人,共收缴失业金83万元,支出28万元。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立案调查拖欠民工工资案件21件,为农民工追讨欠薪26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再就业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全年共完成培训城镇各类人员202人,安置失业人员4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建成面积450平方米的职业介绍大厅。

    投资400多万元,建筑面积为4 000多平方米的二连浩特市综合养老福利中心正式运营,为推进社会化养老,创造有利条件。殡葬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50多万元,新建建筑面积622.91平方米的殡仪馆交付使用,积极推行火葬制度,集中治理土葬。

     

    【文化】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余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5次,成立以老年朋友为主体的彩虹艺术团,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2次扫黄打非集中整治专项斗争,对书刊、音像、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由文化、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联合对不符合经营、消防安全条件的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清理整顿,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对外文化交往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蒙古国绘画艺术博物馆到二连浩特市举办蒙古国画展,二连浩特市小百灵舞蹈团赴蒙古国巡回演出,编导人员应邀赴蒙古国讲学10天。市政府向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罕乌拉区中学捐赠学用电脑50台,有力地促进中蒙文化交流。

     

    【教育 卫生】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优化教育结构,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验小学硬化操场6千平方米,市中学新建708平方米的教学楼1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市4所公立学校全部配备微机,接通远程教育网。二连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选择4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个体医疗机构组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弥补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方便群众就医。新购置X光机、呼吸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高薪聘请重点科室专家坐诊,提高救治能力,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新建1 700平方米的SARS救治中心。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疫情检测,加强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全年对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卫生监督1 342户(次),合格率为92.4%。2003年为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工作。

     

    【抗击“非典”】2003年4月15日,二连浩特市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监测、治疗、宣传、维护稳定4个工作组,开通24小时疫情电话、健康咨询电话,指定二连浩特市医院为市呼吸道病诊治定点医院。在208国道二连赛汉段12公里处、二连苏尼特左旗公路18公里处等地设置交通检查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4月26日,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人。5月19日,1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疑似病例全部治愈出院。非典期间,二连浩特市发往外地客运班车停运,二连乌兰巴托、二连呼和浩特、呼和浩特二连等地列车全线停售前往二连浩特市的客票。5月23日,举行二连浩特市SARS救治中心竣工验收仪式。

     

    【计划生育】全市人口出生率9.08,人口自然增长率7.8,全面实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素质明显增强。

     

    【广播电视】党中央电视台采用二连浩特市新闻报道12条(篇),内蒙古电视台采用53条,锡盟电视台采用72条,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电台采用32条,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采用89条,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采用198条,开办多个自办电视栏目。建成10.9公里的双向环城光电混合网,有60%的用户得到改造。巩固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的成果。

     

    【民族 宗教】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万元,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增设开办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真贯彻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蒙古、汉两种文字并用正确率达95%以上。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讲解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于口岸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9 451元,增长15.51%,人均居住面积27.16平方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消遣、子女学习及购置高档次生活设施等方面的消费大幅度提高,人均消费性支出7 132元,增长7.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 931万元,增长21.56%。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6.2%下降到34.6%。

    (安世英、乌达巴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