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盟市旗县

2004卷

  • 新巴尔虎左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特木其乎(蒙古族)

    副书记:牧  仁(蒙古族)

    段捷飞(11月离任)

    布特根(达斡尔族10月离任)

    松然扎布(蒙古族)

    包金钢(蒙古族10月任职)

      岭(蒙古族10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其木德道尔吉(蒙古族)

    副主任:额尔敦毕力格(蒙古族)

    础伦布和(蒙古族)

    王德金(蒙古族)

    德力格尔(蒙古族)

      长:牧  仁(蒙古族)

    副旗长:青  山(蒙古族10月离任)

    古·满都拉(蒙古族)

      进(蒙古族)

    嘎拉扎布(蒙古族10月离任)

    戴宏学

    张志成(5月挂职)

    那日苏(蒙古族11月任职)

    布和巴雅尔(蒙古族11月任职)

    孟青海(蒙古族11月任职)

    科技副旗长:敖福占(蒙古族10月离任)

    索伦高娃(女蒙古族11月任职)

    政协主席:巴达玛扎布(蒙古族)

    副主席:达·道尔吉(蒙古族)

      饮(蒙古族)

    刘寿考

    萨日娜(女蒙古族)

    纪检委书记:松然扎布(蒙古族)

    法院院长:白音宝力格(蒙古族10月离任)

      山(蒙古族10月任职)

    检察院检察长:包秀明(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卫东

     

    【概况】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大兴安岭北麓,地处北纬46°1049°47、东经117°33120°12。下辖6个苏木、2个镇,面积22 00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出生率12.3。年末全旗总人口41 382人,同比增长4.1%,其中,非农业人口20 099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0 266人,同比增长1.4%,其中蒙古族人口29 309人,同比增长1%(公安年报数)。2003年,新左旗下设:阿木古郎镇、嵯岗镇、巴音诺尔苏木、甘珠尔苏木、莫达木吉苏木、吉布胡郎图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罕达盖苏木。

    2003年,新左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28.2%。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219.930.9,调整为46.620.932.5。

     

    【农业】粮食总产量17 549.8吨,同比下降33.3%。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5.4万千瓦,同比增长5.9%。造林面积800公顷。水产品产量800吨。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达到161万头(只),同比增长11.6%,年末牲畜总头数105.1万头(只),同比增长12.9%。

     

    【工业】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5 937万元(现价),同比增长65.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50万元以下)完成38 018万元,同比增长11.5%。施工项目55个,同比增加23个。

     

    【交通 邮电】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 250万元,同比增长6.6%。

     

    【社会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 580万元,同比增长9.6%。招商引资10 350万元,利用外资10万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 356万元,同比增长4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 725万元,同比增长40%;财政支出12 242万元,同比增长24.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 932万元,同比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9 742万元,同比增长9.5%。保险业务总收入372.6万元,同比增长21.8%。

     

    【教育】全旗普通中学在校生1 513人,同比下降8.6%,小学在校生2 979人,同比下降10%,适龄儿童入学率、中学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83.6%。

     

    【文化】广播覆盖率为80.19%,电视覆盖率为79.48%。

     

    【卫生】医疗卫生机构17个。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215.81元,同比增长25.7%。牧民人均纯收入3 105.31元,同比增长41.5%。

    【现代畜牧业工作】2003年,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畜牧业又获丰收。积极储备饲草,年内共打贮草1 580万普特,储备饲料10万吨。大力开展灭鼠工作,在吉布胡郎图、莫达木吉、嵯岗等地总投毒饵13万公斤,防治面积达1.67万公顷。加强了疫病防治工作,牲畜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快了牲畜出栏,全年共出栏牲畜50余万头(只),年末存栏105.1万头(只),其中基础母畜存栏预计达到85万头(只),积极开展赈灾救济工作,确保了灾民和贫困户正常的生产生活。

    以草原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全年新建围栏420处,围封草场10万公顷,新建棚圈270座,面积1.1万平方米;休牧37.33万公顷,涉及牲畜48万头(只);完成人工种草0.57万公顷,种植饲料0.33万公顷;打机井87眼。

    以推进“乳、肉、草”产业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深入实施牲畜“种子工程”。新建冷配站15个,冷配黄牛5 102头;建3处种羊扩繁场,使生产领域的种公畜特级与一级的比例达到了95%,全旗标准化畜群达到70%。继续支持由农转牧,由粮转草,大力实施饲草料加工项目。阳光农牧总场饲料加工厂同菜秸秆营养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和发展乳品工业,把乳品工业做强做大。

    全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共完成投资556.3万元。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活动和星级文明城系列竞赛活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宣讲活动不断深入。“讲公德、除陋习、树新风”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和社区等活动的开展,使城镇建设管理、机关制度作风建设和公民道德素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左旗以“一城带多城”的精神文明创建思路正得以逐步贯彻实施。军警民双拥共建工作得丰硕成果,军警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和增强。

     

    【民族文化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市第二届成吉思汗艺术节—乌兰牧骑、文工团汇演中,重新组建的旗乌兰牧骑荣获声乐、器乐、舞蹈共13个奖项。全年深入基层演出67场,观众达1.5万人次,并接受了自治区文化厅由三类乌兰牧骑进入一类乌兰牧骑的评估。民间作家协会积极开展工作,编辑出版了蒙文期刊《阿木古郎之花》。成功地承办了200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那达慕大会。会同内蒙古电视拍摄完成《辽阔的草原》大型自然风光文艺联欢会。内蒙古电视台音乐部落栏目组在旗驻军某部拍摄的《北疆之歌》八一特别节目,在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及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频道先后播出。与呼伦贝尔电视台、电台联合举办了呼伦贝尔市首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年内争取到价值42万元的电影流动放映车,为完成电影2131工程奠定了基础。国家体育总局配发的价值25万元全民健身体育器材安装并投入使用。

     

    【旅游业】为确保旅游业高起点、高标准健康有序发展,旗委、政府投万元编制了《全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甘珠尔庙、道乐都、双山景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加大宣传力度,旗委宣传部编制出版了《神奇的新巴尔虎左旗》画册、新巴尔虎左旗风光VCD光碟,由旅游局和档案史志局编制出版了《新巴尔虎左旗旅游》宣传画册。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99人次,旅游创汇4.5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1.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 720万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1 757.8万元人民币。

     

    【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活动】重新制定完善出台了《新巴尔虎左旗投资指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优惠政策》、《治理退化、沙化草场优惠政策》、《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加大了全旗资源信息的宣传力度,在内蒙古信息网建立新左旗网页,编写出版新左旗《招商引资项目册》1 000本,举办16期培训班,参加人数658人。成立了经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有效地规范和整顿经济环境秩序,消除了办理证照等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现象。

     

    【嘎查集体经济】苏木(镇)各嘎查主动邀请旗科技推广站技术人员讲授牧业实用技术。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和广大牧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先进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全旗50个嘎查已实施了经市级科技成果鉴定、获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导血提高巴尔虎白山羊产绒性能》项目;推广羔羊育肥技术,年出栏育肥羔羊可达3万多只,增加牧民收入60多万元;嵯岗等地引进高产奶牛模式化管理技术,增加鲜奶收入10多万元。截至2003年底,全旗54个嘎查集体畜群达到22 000只。集体经济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嘎查有30个,年平均增长比例保持在10%以上。14个嘎查集体畜群达到500只以上,最好的白音塔拉嘎查拥有集体畜群3 000只。

     

    【牧区流动党校】新左旗流动党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牧区地域特点、经济类型特点和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特点,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先后21次组织教学人员深入到8个苏木(镇)、24个嘎查社区,行程4 500多公里,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接受培训的基层党员干部2 100多人次,使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领导水平和双带能力明显提高。流动党校针对牧民群众求发展、盼致富,急于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迫切愿望,教学工作与全旗科技推广工作结合起来,把实用技术推广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培训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大到致富能手,从而促进了全旗科技兴牧战略的有效实施。

    (包春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新巴尔虎左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特木其乎(蒙古族)

    副书记:牧  仁(蒙古族)

    段捷飞(11月离任)

    布特根(达斡尔族10月离任)

    松然扎布(蒙古族)

    包金钢(蒙古族10月任职)

      岭(蒙古族10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其木德道尔吉(蒙古族)

    副主任:额尔敦毕力格(蒙古族)

    础伦布和(蒙古族)

    王德金(蒙古族)

    德力格尔(蒙古族)

      长:牧  仁(蒙古族)

    副旗长:青  山(蒙古族10月离任)

    古·满都拉(蒙古族)

      进(蒙古族)

    嘎拉扎布(蒙古族10月离任)

    戴宏学

    张志成(5月挂职)

    那日苏(蒙古族11月任职)

    布和巴雅尔(蒙古族11月任职)

    孟青海(蒙古族11月任职)

    科技副旗长:敖福占(蒙古族10月离任)

    索伦高娃(女蒙古族11月任职)

    政协主席:巴达玛扎布(蒙古族)

    副主席:达·道尔吉(蒙古族)

      饮(蒙古族)

    刘寿考

    萨日娜(女蒙古族)

    纪检委书记:松然扎布(蒙古族)

    法院院长:白音宝力格(蒙古族10月离任)

      山(蒙古族10月任职)

    检察院检察长:包秀明(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卫东

     

    【概况】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大兴安岭北麓,地处北纬46°1049°47、东经117°33120°12。下辖6个苏木、2个镇,面积22 00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出生率12.3。年末全旗总人口41 382人,同比增长4.1%,其中,非农业人口20 099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0 266人,同比增长1.4%,其中蒙古族人口29 309人,同比增长1%(公安年报数)。2003年,新左旗下设:阿木古郎镇、嵯岗镇、巴音诺尔苏木、甘珠尔苏木、莫达木吉苏木、吉布胡郎图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罕达盖苏木。

    2003年,新左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28.2%。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219.930.9,调整为46.620.932.5。

     

    【农业】粮食总产量17 549.8吨,同比下降33.3%。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5.4万千瓦,同比增长5.9%。造林面积800公顷。水产品产量800吨。

     

    【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达到161万头(只),同比增长11.6%,年末牲畜总头数105.1万头(只),同比增长12.9%。

     

    【工业】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5 937万元(现价),同比增长65.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50万元以下)完成38 018万元,同比增长11.5%。施工项目55个,同比增加23个。

     

    【交通 邮电】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 250万元,同比增长6.6%。

     

    【社会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 580万元,同比增长9.6%。招商引资10 350万元,利用外资10万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 356万元,同比增长4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 725万元,同比增长40%;财政支出12 242万元,同比增长24.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 932万元,同比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9 742万元,同比增长9.5%。保险业务总收入372.6万元,同比增长21.8%。

     

    【教育】全旗普通中学在校生1 513人,同比下降8.6%,小学在校生2 979人,同比下降10%,适龄儿童入学率、中学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83.6%。

     

    【文化】广播覆盖率为80.19%,电视覆盖率为79.48%。

     

    【卫生】医疗卫生机构17个。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215.81元,同比增长25.7%。牧民人均纯收入3 105.31元,同比增长41.5%。

    【现代畜牧业工作】2003年,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畜牧业又获丰收。积极储备饲草,年内共打贮草1 580万普特,储备饲料10万吨。大力开展灭鼠工作,在吉布胡郎图、莫达木吉、嵯岗等地总投毒饵13万公斤,防治面积达1.67万公顷。加强了疫病防治工作,牲畜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快了牲畜出栏,全年共出栏牲畜50余万头(只),年末存栏105.1万头(只),其中基础母畜存栏预计达到85万头(只),积极开展赈灾救济工作,确保了灾民和贫困户正常的生产生活。

    以草原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全年新建围栏420处,围封草场10万公顷,新建棚圈270座,面积1.1万平方米;休牧37.33万公顷,涉及牲畜48万头(只);完成人工种草0.57万公顷,种植饲料0.33万公顷;打机井87眼。

    以推进“乳、肉、草”产业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深入实施牲畜“种子工程”。新建冷配站15个,冷配黄牛5 102头;建3处种羊扩繁场,使生产领域的种公畜特级与一级的比例达到了95%,全旗标准化畜群达到70%。继续支持由农转牧,由粮转草,大力实施饲草料加工项目。阳光农牧总场饲料加工厂同菜秸秆营养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和发展乳品工业,把乳品工业做强做大。

    全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共完成投资556.3万元。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活动和星级文明城系列竞赛活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宣讲活动不断深入。“讲公德、除陋习、树新风”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和社区等活动的开展,使城镇建设管理、机关制度作风建设和公民道德素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左旗以“一城带多城”的精神文明创建思路正得以逐步贯彻实施。军警民双拥共建工作得丰硕成果,军警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和增强。

     

    【民族文化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市第二届成吉思汗艺术节—乌兰牧骑、文工团汇演中,重新组建的旗乌兰牧骑荣获声乐、器乐、舞蹈共13个奖项。全年深入基层演出67场,观众达1.5万人次,并接受了自治区文化厅由三类乌兰牧骑进入一类乌兰牧骑的评估。民间作家协会积极开展工作,编辑出版了蒙文期刊《阿木古郎之花》。成功地承办了200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那达慕大会。会同内蒙古电视拍摄完成《辽阔的草原》大型自然风光文艺联欢会。内蒙古电视台音乐部落栏目组在旗驻军某部拍摄的《北疆之歌》八一特别节目,在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及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频道先后播出。与呼伦贝尔电视台、电台联合举办了呼伦贝尔市首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年内争取到价值42万元的电影流动放映车,为完成电影2131工程奠定了基础。国家体育总局配发的价值25万元全民健身体育器材安装并投入使用。

     

    【旅游业】为确保旅游业高起点、高标准健康有序发展,旗委、政府投万元编制了《全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甘珠尔庙、道乐都、双山景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加大宣传力度,旗委宣传部编制出版了《神奇的新巴尔虎左旗》画册、新巴尔虎左旗风光VCD光碟,由旅游局和档案史志局编制出版了《新巴尔虎左旗旅游》宣传画册。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99人次,旅游创汇4.5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1.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 720万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1 757.8万元人民币。

     

    【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活动】重新制定完善出台了《新巴尔虎左旗投资指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优惠政策》、《治理退化、沙化草场优惠政策》、《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加大了全旗资源信息的宣传力度,在内蒙古信息网建立新左旗网页,编写出版新左旗《招商引资项目册》1 000本,举办16期培训班,参加人数658人。成立了经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有效地规范和整顿经济环境秩序,消除了办理证照等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现象。

     

    【嘎查集体经济】苏木(镇)各嘎查主动邀请旗科技推广站技术人员讲授牧业实用技术。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和广大牧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先进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全旗50个嘎查已实施了经市级科技成果鉴定、获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导血提高巴尔虎白山羊产绒性能》项目;推广羔羊育肥技术,年出栏育肥羔羊可达3万多只,增加牧民收入60多万元;嵯岗等地引进高产奶牛模式化管理技术,增加鲜奶收入10多万元。截至2003年底,全旗54个嘎查集体畜群达到22 000只。集体经济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嘎查有30个,年平均增长比例保持在10%以上。14个嘎查集体畜群达到500只以上,最好的白音塔拉嘎查拥有集体畜群3 000只。

     

    【牧区流动党校】新左旗流动党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牧区地域特点、经济类型特点和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特点,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的中心工作,先后21次组织教学人员深入到8个苏木(镇)、24个嘎查社区,行程4 500多公里,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接受培训的基层党员干部2 100多人次,使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领导水平和双带能力明显提高。流动党校针对牧民群众求发展、盼致富,急于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迫切愿望,教学工作与全旗科技推广工作结合起来,把实用技术推广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培训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大到致富能手,从而促进了全旗科技兴牧战略的有效实施。

    (包春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