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科教文卫体

2004卷

  • 科学技术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长:徐凤君

    副厅长:孙惠民

             莉(女蒙古族)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

    李增建

     

    【概况】2003年全区科技系统以进行四大调整、开展三个创新、搭建四大平台、实施两个机制(4342)部署为主线,统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攻克一批制约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优势学科领域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崭露头角,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支撑。

    2003年全区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24.4%,较上年增加0.41个百分点;34项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中,全区有5项进入全国前10位,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跃全国第5位;全社会R&D资金投入达到6.9亿元,十五期间前3年R&D/ GDP的平均增长率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值;2003年科技计划总投资9.01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投入0.64亿元,较上年增长6.23%。

    全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亿元投资新增GDP指标上升到全国第8位,高技术产业增长占经济增长的份额跃居全国第7位。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超过70%,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牲畜良种改良种的比重达74%。

     

    【抗击“非典”科技提供支撑】“抗非”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快速反应,先后投入科研经费500多万元,紧急启动内蒙古综合防治非典科技专项,围绕利用中蒙医药防治非典、隔离模式等17个课题展开研究。仅用21天时间完成全区12个盟市14个点的自治区非典应急指挥及远程会诊暨网络办公系统建设工程,开发并向自治区和呼市两级非典指挥部捐赠两套价值55万元的“‘非典预警地理信息系统。成功举办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空中科技活动周,形成不落幕的科技宣传大舞台。同时,超速度完成链接自治区政府与各盟市的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系统的开发应用,保证非常时期政务信息的及时沟通和远程政务活动的正常运转。

     

    【科技基础结构】136工程运行一年来,自治区科技厅先后完成与之相配套的9个管理办法,全年认定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25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家。在国家下达给自治区的100多项科技项目中,70%在136工程的规划区内实施,开发一批综合集成技术和产品,带动行业和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136工程设计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3个科技开发区片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发展优势日趋明显。

     

    【“5226体系部署到位】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与5226体系运行一年来,自治区科技计划在五大科技产业化领域和两条主线共确定18个重大科技专项,两大建设和六大科技行动共安排重点项目57项,经费总投入近4亿元。其中18个重大专项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 273万元,占总拨款经费的35.5%。为切保重大专项做强做大,起草制定《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5226体系的运行带动科技计划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使自治区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更加明确与规范,科技计划管理正由单项主导多元互动战略转换。

     

    【科技体制改革】自治区科技厅2003年协调自治区有关厅局,起草《关于深化区直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经自治区政府正式下文实施。年终紧急召开全区科技体制改革研讨会,以现场会形式观摩交流改革成功的典型经验,研讨今后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提出改革到位的时间表。120家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已有27家完成转制,其中22家已完成企业法人工商登记,有8家机构进入企业,14家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已转制机构占到科研机构总数的23%,转制机构从业人员占到人员总数的24%,转制机构经费占到经费总额的43%。从区直26家机构情况看,13家开发类机构中6家已转制为股份多元化科技型企业,1家整体进入企业,1家实现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5家即将转制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大多数院所转制与改制同步进行,国有资产有序安全退出,职工国有事业单位身份转换为社会自然人的进展也很顺利,职工心态稳定,从进展上看走在兄弟省市区的前列。转制院所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和技术、市场、产品的重新定位,研发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产业持续壮大。13家公益类机构的分类改革也开始启动,在内设机构的重组和人员分流的基础上,学科专业和人员结构得到优化,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下一步目标是按照研究领域和自治区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科学界定并重组新的公益科研体系,初步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大幅度提高人均投入力度。此外还及时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组织成立自治区民营科技促进会,进一步推动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700多家,已成为科技创新体系中最具有生力和活力的科技力量。

     

    【科技法制建设】2003年,自治区人大联合科技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实地考察全区范围内部分科技园区(基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和家庭农牧场。对全区各盟市一法一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整改要求。以自治区政府名义下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33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推动全区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及与WTO规则的接轨创造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是年,全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已建和正在建设的工程技术中心14个,重点实验室20家,国家及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20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形成以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特色制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五大领域为构架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格局。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9.63%,较2002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一个以稀土产业领先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农畜绿色产品精深加工和农牧业高新技术齐跟进的崭新格局,已构成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农牧业生态综合示范】是年,共培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9个、中试品种18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引进优良牧草新品种150多个,年增总产值约26亿元,年增总利润约31 257万元。建成农牧业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和农畜产品加工科技项目基地12个,支持农畜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14个。在首都周边和农牧交错带等地区重点支持建立10个防沙治沙、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区;总结并示范推广10套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模式;首都圈防沙治沙项目在自治区实施的两个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工作成效居全国同类示范区前列。

    一大批国家科技项目落户自治区,2003年,自治区共获得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西部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20个大类的项目176项,获得经费支持6 812万元。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等重大项目的申请成功率在西部省区位居前列。有11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产业化环境建设贷款项目支持,获得贷款额度2.3亿元。鄂尔多斯等4个市(区、县)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特派员试点。

     

    【搭建创业平台】是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实施以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为主体,以培养高层次特色专业技术队伍为重点的人才开发行动。筹建自治区虚拟研究院方案已经开始运行,筛选30个后备院士人选,通过承担重大科技专项进行培养和使用,以造就一批科技顶尖人才;在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建立100万元的人才开发基金,并成功举办中蒙药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设立109万元专项博士基金,全面启动科技人才开发的各项工作;建立内蒙古籍海外人才信息库内蒙古籍在京人员信息库,开通内蒙古国际科技合作网,为科技人才引进搭建信息平台;为培养内蒙古紧缺科技人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办计算机工程、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与天津大学联办信息管理研究生班。

     

    【科技合作科技会展】争取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和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5项,积极促成部分合作协议。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科技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向北京市科委推荐两地合作项目14项,立项11项,获得资助经费280万元;与上海科委确定合作项目3项,争取资金32万元;与湖南省的科技合作正式启动,初步确定马铃薯品种引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合作意向。主办首届自治区农博会;组织并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杨凌农博会、重庆高交会四大会展,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成交奖、优秀参展奖荣誉称号。其中北京科博会内蒙古参展项目交易额7.8亿元,深圳高交会内蒙古参展项目交易额6.37亿元。

     

    【专利申请与资助】2003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全年专利申请量已达1 281件,授权757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8%,全区累计申请专利12 312件,累计授权6 909件。按照《内蒙古发明专利费用资助暂行办法》,对70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并确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利集团、草原兴发集团等20家企业为自治区专利试点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2003年,初步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网。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加大向工农牧业的应用开发类项目的倾斜力度。在2003年推荐授奖的80项项目中,其中工农牧业应用开发类成果57项,占总授奖项目的71.2%。重大科技成果推广更注重规模效益,如根瘤菌生物固氮技术项目推广范围涉及全区6个盟市的22个旗县区,推广应用面积达30多万亩;全区秸秆转化配套技术推广现场会的成功召开,加快秸秆转化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布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科学技术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领导名录】

      长:徐凤君

    副厅长:孙惠民

             莉(女蒙古族)

            

    纪检组长:包锐锋(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乌宁奇(蒙古族)

    李增建

     

    【概况】2003年全区科技系统以进行四大调整、开展三个创新、搭建四大平台、实施两个机制(4342)部署为主线,统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攻克一批制约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优势学科领域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崭露头角,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支撑。

    2003年全区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24.4%,较上年增加0.41个百分点;34项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中,全区有5项进入全国前10位,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跃全国第5位;全社会R&D资金投入达到6.9亿元,十五期间前3年R&D/ GDP的平均增长率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值;2003年科技计划总投资9.01亿元,其中科技三项费投入0.64亿元,较上年增长6.23%。

    全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亿元投资新增GDP指标上升到全国第8位,高技术产业增长占经济增长的份额跃居全国第7位。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超过70%,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牲畜良种改良种的比重达74%。

     

    【抗击“非典”科技提供支撑】“抗非”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快速反应,先后投入科研经费500多万元,紧急启动内蒙古综合防治非典科技专项,围绕利用中蒙医药防治非典、隔离模式等17个课题展开研究。仅用21天时间完成全区12个盟市14个点的自治区非典应急指挥及远程会诊暨网络办公系统建设工程,开发并向自治区和呼市两级非典指挥部捐赠两套价值55万元的“‘非典预警地理信息系统。成功举办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空中科技活动周,形成不落幕的科技宣传大舞台。同时,超速度完成链接自治区政府与各盟市的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系统的开发应用,保证非常时期政务信息的及时沟通和远程政务活动的正常运转。

     

    【科技基础结构】136工程运行一年来,自治区科技厅先后完成与之相配套的9个管理办法,全年认定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及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25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家。在国家下达给自治区的100多项科技项目中,70%在136工程的规划区内实施,开发一批综合集成技术和产品,带动行业和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136工程设计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3个科技开发区片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发展优势日趋明显。

     

    【“5226体系部署到位】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与5226体系运行一年来,自治区科技计划在五大科技产业化领域和两条主线共确定18个重大科技专项,两大建设和六大科技行动共安排重点项目57项,经费总投入近4亿元。其中18个重大专项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 273万元,占总拨款经费的35.5%。为切保重大专项做强做大,起草制定《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5226体系的运行带动科技计划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使自治区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更加明确与规范,科技计划管理正由单项主导多元互动战略转换。

     

    【科技体制改革】自治区科技厅2003年协调自治区有关厅局,起草《关于深化区直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经自治区政府正式下文实施。年终紧急召开全区科技体制改革研讨会,以现场会形式观摩交流改革成功的典型经验,研讨今后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提出改革到位的时间表。120家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已有27家完成转制,其中22家已完成企业法人工商登记,有8家机构进入企业,14家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已转制机构占到科研机构总数的23%,转制机构从业人员占到人员总数的24%,转制机构经费占到经费总额的43%。从区直26家机构情况看,13家开发类机构中6家已转制为股份多元化科技型企业,1家整体进入企业,1家实现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5家即将转制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大多数院所转制与改制同步进行,国有资产有序安全退出,职工国有事业单位身份转换为社会自然人的进展也很顺利,职工心态稳定,从进展上看走在兄弟省市区的前列。转制院所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和技术、市场、产品的重新定位,研发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产业持续壮大。13家公益类机构的分类改革也开始启动,在内设机构的重组和人员分流的基础上,学科专业和人员结构得到优化,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下一步目标是按照研究领域和自治区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科学界定并重组新的公益科研体系,初步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大幅度提高人均投入力度。此外还及时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组织成立自治区民营科技促进会,进一步推动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700多家,已成为科技创新体系中最具有生力和活力的科技力量。

     

    【科技法制建设】2003年,自治区人大联合科技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实地考察全区范围内部分科技园区(基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和家庭农牧场。对全区各盟市一法一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整改要求。以自治区政府名义下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33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推动全区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及与WTO规则的接轨创造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是年,全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已建和正在建设的工程技术中心14个,重点实验室20家,国家及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20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形成以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特色制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五大领域为构架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格局。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9.63%,较2002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一个以稀土产业领先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农畜绿色产品精深加工和农牧业高新技术齐跟进的崭新格局,已构成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农牧业生态综合示范】是年,共培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9个、中试品种18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引进优良牧草新品种150多个,年增总产值约26亿元,年增总利润约31 257万元。建成农牧业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和农畜产品加工科技项目基地12个,支持农畜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14个。在首都周边和农牧交错带等地区重点支持建立10个防沙治沙、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区;总结并示范推广10套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模式;首都圈防沙治沙项目在自治区实施的两个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工作成效居全国同类示范区前列。

    一大批国家科技项目落户自治区,2003年,自治区共获得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西部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20个大类的项目176项,获得经费支持6 812万元。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等重大项目的申请成功率在西部省区位居前列。有11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产业化环境建设贷款项目支持,获得贷款额度2.3亿元。鄂尔多斯等4个市(区、县)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特派员试点。

     

    【搭建创业平台】是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实施以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为主体,以培养高层次特色专业技术队伍为重点的人才开发行动。筹建自治区虚拟研究院方案已经开始运行,筛选30个后备院士人选,通过承担重大科技专项进行培养和使用,以造就一批科技顶尖人才;在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建立100万元的人才开发基金,并成功举办中蒙药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设立109万元专项博士基金,全面启动科技人才开发的各项工作;建立内蒙古籍海外人才信息库内蒙古籍在京人员信息库,开通内蒙古国际科技合作网,为科技人才引进搭建信息平台;为培养内蒙古紧缺科技人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办计算机工程、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与天津大学联办信息管理研究生班。

     

    【科技合作科技会展】争取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和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项目5项,积极促成部分合作协议。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科技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向北京市科委推荐两地合作项目14项,立项11项,获得资助经费280万元;与上海科委确定合作项目3项,争取资金32万元;与湖南省的科技合作正式启动,初步确定马铃薯品种引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合作意向。主办首届自治区农博会;组织并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杨凌农博会、重庆高交会四大会展,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成交奖、优秀参展奖荣誉称号。其中北京科博会内蒙古参展项目交易额7.8亿元,深圳高交会内蒙古参展项目交易额6.37亿元。

     

    【专利申请与资助】2003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全年专利申请量已达1 281件,授权757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8%,全区累计申请专利12 312件,累计授权6 909件。按照《内蒙古发明专利费用资助暂行办法》,对70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并确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利集团、草原兴发集团等20家企业为自治区专利试点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2003年,初步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网。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加大向工农牧业的应用开发类项目的倾斜力度。在2003年推荐授奖的80项项目中,其中工农牧业应用开发类成果57项,占总授奖项目的71.2%。重大科技成果推广更注重规模效益,如根瘤菌生物固氮技术项目推广范围涉及全区6个盟市的22个旗县区,推广应用面积达30多万亩;全区秸秆转化配套技术推广现场会的成功召开,加快秸秆转化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布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