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经济

2004卷

  • 地税
  •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长:苗银柱

    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高瑞发

    党组成员

    副局长: ***

    乔志明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张  莉(女)

    助理巡视员:向  东(蒙古族)

     

    【组织收入情况】

    2003年,全区地税系统累计入库各项税费收入1 534 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 342万元,增长21.10%。其中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988 7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 394万元,增长22.01%,完成年度计划的11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89个百分点。一般收入累计入库852 2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 754万元,增长23.78%,完成年度计划的112.8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23个百分点。按国家税务总局可比口径计算的税收收入累计入库811 8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 662万元,增长23.53%,完成年度计划的112.91%。社会保险费累计入库545 8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8 948万元,增长19.47%。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入库422 116万元,同比增收61 269万元,增长16.98%;失业保险费入库34 347万元,同比增收3 499万元,增长11.34%。

     

    【收入完成主要特点】

    1.税收总收入总量和增幅均创1998年以来最好水平。

    2.作为地税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大幅增收,是拉动整体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营业税累计入库363 198万元,同比增收98 490万元,增长37.21%。增收额占税收总收入整体增收额的55.21%。建筑安装营业税入库140 529万元,同比增收51 319万元,增长57.53%,是拉动营业税整体增长的主要原因。

    3.全区15个盟市级征收单位除呼伦贝尔市因遭灾出现负增长外,其它14个单位全部增收。增幅在20%以上的有10个单位,增幅前三位的是乌兰察布盟、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分别增长56.6%、38.31%和35.06%。

    4.实现税收总收入季度均衡入库,累计增速实现平稳增长。1~4季度,税收总收入累计增幅均保持在20%左右,并在上半年历史性实现税收总收入和一般收入双过半目标。

    5.股份制企业增收是促进税收收入增长的主力军,占税收收入比重加大。股份制企业的税收增收额占税收收入增收总额的50%,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7.7%提高到32.8%。

    6.第三产业仍是创造地方税收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占地方税收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创造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52.59%,第二产业创造地方税收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45.86%提高到47.29%。

    7.税收质量明显提高。全区不仅没有出现“空转”和收“过头税”的现象,“转引税款”和“买卖税款”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增收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税收增长点,全力增收。首先,抓住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的契机,狠抓建筑安装业营业税等税收的征管。其次抓住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时机,通过源泉控管,开设一条龙服务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契税的征管,全区契税完成28 0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26%,增收10 332万元。最后,抓住全区经济大好形势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时机,进一步完善对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征管,通过改变征收方式、提高定额、实行有奖发票、清理漏征漏管户等有力措施,使服务业营业税得到大幅度增长。全区推行有奖发票,增收3 901万元,清理漏征漏管户增加收入4 500万元。

    2.加强税源分析预测,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和政策调整等重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认真搞好收入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加强收入的分析、调度,形成良好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争取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

    3.在加强重点税源征管的同时,对零散税源、易漏难征的税种,进一步完善源泉控管和各项管理办法,从完善征管制度入手,进一步拓宽税基。先后出台圈占地土地使用税、个人房屋租赁地方税、涉外企业恢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免抵增值税企业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建筑业营业税、集贸市场个人所得税等管理制度,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和加油站的纯益率,效果非常明显,使地税收入增加16 000万元。

    4.进一步加大稽查检查和对欠税的清缴追收力度,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实行的一级稽查管理体制效应显现,全区稽查和专项检查查补收入入库42 623万元;同时各地针对2003年自治区税源不足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防止新欠、压缩新欠,收到良好效果。全年共清收往年欠税入库20 627万元。

    5.实行组织收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自治区地税局在合理制定分盟市、分税种、分级次组织收入计划的基础上,各地层层分解落实收入任务,目标到所,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收入工作责任追究机制,为税费收入任务的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6.推行税费征管一体化,加强社保费征缴工作。运用税收征管运作机制对社保费进行征收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同步征收。加强与劳动、财政、社保经办机构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税收征管】

    2003年,自治区地税局税收征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完善征管机制和征管体制。全区12个盟市对餐饮娱乐等行业实行有奖发票,增加收入3 901万元,增长58%。广泛开展户籍式管理,新增管户2.6万户,增加收入1.2亿元。规范社保费缴费登记和延期缴纳审批办法,强化社保费征缴管理工作。推广全区统一的农业税收征管软件,扩大“三定”征收试点范围,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认真落实车船税、契税委托代征办法,增加收入3 000多万元。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制度,通辽市、乌兰察布盟和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增值税,分别比上年增加12倍、3倍和2倍。

    加强税收政策研究,进行拓宽税基的探索。制定出台圈占地土地使用税、涉外企业恢复征收地方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纯益率。通过以上制度和办法,增加税收1.65亿元。

     

    【税务稽查】

    进一步加强稽查作用的发挥。实施稽查建议、信息反馈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稽查部门与盟市征管局及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试行新的稽查选案办法,增强选案的针对性。开展稽查人员等级评定和绩效管理试点,推行异地稽查、延伸检查、调账检查等有效的检查方式,稽查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全年查补税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组织开展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征管薄弱环节的税收专项检查。全系统共清理漏征漏管户9 692户,清缴欠税2.06亿元。

     

    【基层建设】

    按照区局党组要求,各地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02年至2003年,共建成标准化税务所109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建设100个标准化税务所的目标;区局安排专项基建经费3 956万元,支持基层改善办公条件;全系统在建和已完成规划设计的办公楼面积达9.8万平方米;各地普遍集资兴建职工住宅和税务园区。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把关,做到起点高,造价低,质量好,进度快。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加强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创造条件,为地税事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信息化建设】

    全区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的开端。通辽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完成局域网改造升级、广域网搭建、征管软件修改完善等工作任务。区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征管软件的应用。各地区结合实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进行许多有效的探索,已有6个盟市局建成广域网,并实现与区局联网,156个旗县局征收厅建成局域网。特别是巴彦淖尔盟地税局率先建成多功能的四级网络系统,呼伦贝尔市地税局开展数据集中处理试点工作。信息化支撑下的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在包头市三个基层局取得初步成果,构建完成绩效管理的总体框架,制定绩效评估程序和办法,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领导班子建设】

    自治区地税局党组以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下发《全区地税系统2003~2005年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领导。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靠前指挥,真抓实干的同时,推荐优秀干部到地方任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满洲里市地税局已推荐1名科级干部到地方任处级干部,为全系统带了个好头。其它地区共推荐12名干部任旗县(区)长助理,6名干部到乡镇党委、政府任职,拓宽干部的成长空间。

     

    【队伍建设】

    以组织推动、要素拉动、竞争激励机制为动力,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全员素质测试,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不合格的298名干部进行待岗培训,对57名协税员予以辞退。同时广开渠道,对干部职工进行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全系统共选派63名优秀干部到各级党校学习,选派5名处级干部到系统外挂职锻炼,493人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更新学历教育,委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63名英语尖子人才进行强化培训。全系统共组织各类培训班511期,培训干部职工2.2万人(次)。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协税员考录转正工作有突破性进展。通过公平、公开、公正考录,1 792名协税员转录为正式工作人员,解决干部职工多年来渴望解决的困难,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扶贫工作】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扶贫办关于《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锡盟部分旗县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地税局领导和扶贫主管人员分别在盟、旗两级地税局领导的协同配合下,深入到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就帮扶宝格丁高勒苏木巴音查干嘎查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与旗、苏木、嘎查领导进行座谈,深入到嘎查和部分牧民户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巴音查干嘎查的自然状况,草场情况,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2003年共筹措扶贫资金20万元;在40公顷喷灌高产饲草料基地上,配套建设喷灌设施,种树1 600棵,种植玉米17.33公顷,新建青储窖13座和棚圈2个;种植的17.33公顷玉米地,喜获丰收,亩产3 000公斤饲草料,共计收获饲草料78万公斤,给每户牧民分配1.5万公斤饲草料,解决了2003年冬2004年春休牧饲草料短缺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

    2003年,自治区地税局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和公务用车廉政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基建工程和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制度。人事和财务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加大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廉政回执卡和局长接待日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全系统的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10个盟市局在当地行风测评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公务用车改革】

    自治区地税局全面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全系统已进行车改职工占应改人数将近90%,已购车辆7 900余辆。公务用车改革在节约经费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各级地税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刘素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税
  •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长:苗银柱

    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高瑞发

    党组成员

    副局长: ***

    乔志明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张  莉(女)

    助理巡视员:向  东(蒙古族)

     

    【组织收入情况】

    2003年,全区地税系统累计入库各项税费收入1 534 6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 342万元,增长21.10%。其中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988 7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 394万元,增长22.01%,完成年度计划的11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89个百分点。一般收入累计入库852 2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 754万元,增长23.78%,完成年度计划的112.8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23个百分点。按国家税务总局可比口径计算的税收收入累计入库811 8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 662万元,增长23.53%,完成年度计划的112.91%。社会保险费累计入库545 8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8 948万元,增长19.47%。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入库422 116万元,同比增收61 269万元,增长16.98%;失业保险费入库34 347万元,同比增收3 499万元,增长11.34%。

     

    【收入完成主要特点】

    1.税收总收入总量和增幅均创1998年以来最好水平。

    2.作为地税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大幅增收,是拉动整体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营业税累计入库363 198万元,同比增收98 490万元,增长37.21%。增收额占税收总收入整体增收额的55.21%。建筑安装营业税入库140 529万元,同比增收51 319万元,增长57.53%,是拉动营业税整体增长的主要原因。

    3.全区15个盟市级征收单位除呼伦贝尔市因遭灾出现负增长外,其它14个单位全部增收。增幅在20%以上的有10个单位,增幅前三位的是乌兰察布盟、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分别增长56.6%、38.31%和35.06%。

    4.实现税收总收入季度均衡入库,累计增速实现平稳增长。1~4季度,税收总收入累计增幅均保持在20%左右,并在上半年历史性实现税收总收入和一般收入双过半目标。

    5.股份制企业增收是促进税收收入增长的主力军,占税收收入比重加大。股份制企业的税收增收额占税收收入增收总额的50%,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7.7%提高到32.8%。

    6.第三产业仍是创造地方税收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占地方税收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创造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52.59%,第二产业创造地方税收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45.86%提高到47.29%。

    7.税收质量明显提高。全区不仅没有出现“空转”和收“过头税”的现象,“转引税款”和“买卖税款”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增收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税收增长点,全力增收。首先,抓住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的契机,狠抓建筑安装业营业税等税收的征管。其次抓住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时机,通过源泉控管,开设一条龙服务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契税的征管,全区契税完成28 0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26%,增收10 332万元。最后,抓住全区经济大好形势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时机,进一步完善对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征管,通过改变征收方式、提高定额、实行有奖发票、清理漏征漏管户等有力措施,使服务业营业税得到大幅度增长。全区推行有奖发票,增收3 901万元,清理漏征漏管户增加收入4 500万元。

    2.加强税源分析预测,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和政策调整等重大因素对收入的影响,认真搞好收入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加强收入的分析、调度,形成良好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争取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

    3.在加强重点税源征管的同时,对零散税源、易漏难征的税种,进一步完善源泉控管和各项管理办法,从完善征管制度入手,进一步拓宽税基。先后出台圈占地土地使用税、个人房屋租赁地方税、涉外企业恢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免抵增值税企业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建筑业营业税、集贸市场个人所得税等管理制度,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和加油站的纯益率,效果非常明显,使地税收入增加16 000万元。

    4.进一步加大稽查检查和对欠税的清缴追收力度,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实行的一级稽查管理体制效应显现,全区稽查和专项检查查补收入入库42 623万元;同时各地针对2003年自治区税源不足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防止新欠、压缩新欠,收到良好效果。全年共清收往年欠税入库20 627万元。

    5.实行组织收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自治区地税局在合理制定分盟市、分税种、分级次组织收入计划的基础上,各地层层分解落实收入任务,目标到所,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收入工作责任追究机制,为税费收入任务的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6.推行税费征管一体化,加强社保费征缴工作。运用税收征管运作机制对社保费进行征收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同步征收。加强与劳动、财政、社保经办机构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税收征管】

    2003年,自治区地税局税收征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完善征管机制和征管体制。全区12个盟市对餐饮娱乐等行业实行有奖发票,增加收入3 901万元,增长58%。广泛开展户籍式管理,新增管户2.6万户,增加收入1.2亿元。规范社保费缴费登记和延期缴纳审批办法,强化社保费征缴管理工作。推广全区统一的农业税收征管软件,扩大“三定”征收试点范围,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认真落实车船税、契税委托代征办法,增加收入3 000多万元。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制度,通辽市、乌兰察布盟和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增值税,分别比上年增加12倍、3倍和2倍。

    加强税收政策研究,进行拓宽税基的探索。制定出台圈占地土地使用税、涉外企业恢复征收地方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纯益率。通过以上制度和办法,增加税收1.65亿元。

     

    【税务稽查】

    进一步加强稽查作用的发挥。实施稽查建议、信息反馈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稽查部门与盟市征管局及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试行新的稽查选案办法,增强选案的针对性。开展稽查人员等级评定和绩效管理试点,推行异地稽查、延伸检查、调账检查等有效的检查方式,稽查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全年查补税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组织开展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征管薄弱环节的税收专项检查。全系统共清理漏征漏管户9 692户,清缴欠税2.06亿元。

     

    【基层建设】

    按照区局党组要求,各地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02年至2003年,共建成标准化税务所109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建设100个标准化税务所的目标;区局安排专项基建经费3 956万元,支持基层改善办公条件;全系统在建和已完成规划设计的办公楼面积达9.8万平方米;各地普遍集资兴建职工住宅和税务园区。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把关,做到起点高,造价低,质量好,进度快。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加强征管、优化纳税服务创造条件,为地税事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信息化建设】

    全区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的开端。通辽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完成局域网改造升级、广域网搭建、征管软件修改完善等工作任务。区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征管软件的应用。各地区结合实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进行许多有效的探索,已有6个盟市局建成广域网,并实现与区局联网,156个旗县局征收厅建成局域网。特别是巴彦淖尔盟地税局率先建成多功能的四级网络系统,呼伦贝尔市地税局开展数据集中处理试点工作。信息化支撑下的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在包头市三个基层局取得初步成果,构建完成绩效管理的总体框架,制定绩效评估程序和办法,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领导班子建设】

    自治区地税局党组以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下发《全区地税系统2003~2005年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领导。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靠前指挥,真抓实干的同时,推荐优秀干部到地方任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满洲里市地税局已推荐1名科级干部到地方任处级干部,为全系统带了个好头。其它地区共推荐12名干部任旗县(区)长助理,6名干部到乡镇党委、政府任职,拓宽干部的成长空间。

     

    【队伍建设】

    以组织推动、要素拉动、竞争激励机制为动力,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全员素质测试,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不合格的298名干部进行待岗培训,对57名协税员予以辞退。同时广开渠道,对干部职工进行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全系统共选派63名优秀干部到各级党校学习,选派5名处级干部到系统外挂职锻炼,493人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更新学历教育,委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63名英语尖子人才进行强化培训。全系统共组织各类培训班511期,培训干部职工2.2万人(次)。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协税员考录转正工作有突破性进展。通过公平、公开、公正考录,1 792名协税员转录为正式工作人员,解决干部职工多年来渴望解决的困难,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扶贫工作】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扶贫办关于《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锡盟部分旗县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地税局领导和扶贫主管人员分别在盟、旗两级地税局领导的协同配合下,深入到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就帮扶宝格丁高勒苏木巴音查干嘎查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与旗、苏木、嘎查领导进行座谈,深入到嘎查和部分牧民户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巴音查干嘎查的自然状况,草场情况,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2003年共筹措扶贫资金20万元;在40公顷喷灌高产饲草料基地上,配套建设喷灌设施,种树1 600棵,种植玉米17.33公顷,新建青储窖13座和棚圈2个;种植的17.33公顷玉米地,喜获丰收,亩产3 000公斤饲草料,共计收获饲草料78万公斤,给每户牧民分配1.5万公斤饲草料,解决了2003年冬2004年春休牧饲草料短缺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

    2003年,自治区地税局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和公务用车廉政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基建工程和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制度。人事和财务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加大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廉政回执卡和局长接待日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全系统的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10个盟市局在当地行风测评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公务用车改革】

    自治区地税局全面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全系统已进行车改职工占应改人数将近90%,已购车辆7 900余辆。公务用车改革在节约经费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各级地税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刘素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