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4卷  /  经济

2004卷

  • 水利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名录】

      长:赵文元(蒙古族)

    副厅长:徐 

     

      锋(蒙古族)

    冯国华(满  族)

    纪检组长:王东江(女)

    助理巡视员:布仁达来(蒙古族)

    柴建华 

     

    【概况】2003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非典,一手抓建设,在积极防御旱涝灾害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水利建设的规模、速度明显加快。狠抓水利建设前期工作,保持水利投资的强劲势头。2003年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46.42亿元,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责任。2003年通过水利渠道下达国家水利建设投资达16.9亿元,国家投资比2002年度的14.7亿元增加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超额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水利建设任务,水利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发挥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水政水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下发执行。《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也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经过多年的协调和努力,自治区编委批准组建自治区水政监察总队和水土保持局及水土保持工作站,有力地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出发,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备案和公告,由自治区政府批准公布。

    2003年6月以前黄河上游连续来水严重不足,比多年平均值偏枯56%。自治区水利厅按照国家水利部和黄委会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黄河内蒙古段4~7月上旬水量调度方案》,采取严格取水许可、调整种植结构、建设水源、大力推广节水等一系列措施,保证灌溉,应对黄河头道拐断面流量小于50立方米/秒的挑战,确保黄河头道拐断面没有断流,水利厅被评为黄河水量调度先进单位。黑河水继2002年到达东居延海后,2003年再次回归居延海,并于9月24日到达西居延海,圆满完成国务院下达的3年分水目标。

     

    【水利规划】2003年,自治区水利厅根据自治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实际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紧抓机遇,按照适度超前、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十五计划确定的十大工程十六个重点项目为核心,扎实推进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按轻重缓急抓好一批争取年度投资计划的大江大河堤防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节水示范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人畜饮水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时上报。三座店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审查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水利部审查已上报国家计委。牧区水利规划国家水利部已批复,年度实施可研计划已报国家计委待批。毕拉河口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并报国家水利部,待部长办公会议通过后报国家计委。红吉水库、海渤湾水利枢纽、文得根水利枢纽、白云花水库、晓奇水利枢纽、包头引黄入市工程、鄂尔多斯十大孔兑治理工程等重点骨干工程项目建议书已报到水利部待审。《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前期工作的扎实推进,保持水利投资的强劲势头。

     

    【基本建设】2003年,全区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抓进度,确保质量,重点骨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按预定计划完成建设投资任务,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红山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等在建病险水库26座,共完成总投资7.76亿元,完成开工建设投资比例86.4%。自治区十五期间水利发展计划建设的绰勒、哈拉沁等7个重点新建续建骨干蓄水工程及15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资4.73亿元。黄河、辽河等江河防洪工程完成投资2亿多元,完成堤防168.1公里,戗台9.08公里,穿堤建筑物22处,河道险工治理及控导工程32.3公里。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2001年项目已完成,2002年项目已开工建设。

    2003年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6.42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2003年通过水利渠道共下达国家和自治区水利建设资金1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6.9亿元,比2002年度的14.7亿元又增加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力地支持自治区的各项水利建设。

     

    【防汛抗旱】2003年春季沿黄各地按照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早部署、早行动、坚决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凌准备工作,坚持科学防凌,使黄河凌汛顺利通过自治区。

    进入汛期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各项度汛准备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各地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预案,抢险队伍、物资、机械等逐一落到实处,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准备。2003年尽管自治区的暴雨山洪灾害严重,但由于各地准备工作扎实, 抢护及时,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黄河巴盟乌拉特前旗大河湾段堤防由鄂尔多斯市毛不拉、布尔斯太两大孔兑特大山洪挟带大量泥沙淤积黄河主槽,河水出槽造成堤防长时间吃水,渗漏、冲淘严重,于9月5日决口。险情发生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抽调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抢险斗争中,在解放军及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团结协作、科学决策下,措施到位,历时52小时30分钟将决口成功堵复,取得抢险堵口的胜利。黄河防汛防凌工作现场会后,根据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沿黄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清理河道行洪障碍物,对河道内的生产堤、过河浮桥等违章建设物及时清除,取得很好的成效。同时要求沿黄盟市旗县在2003年凌汛前对存在防汛防凌安全隐患的堤防、险工、险段进行应急抢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4亿元,凌汛前多数工程基本完成,为防汛防凌奠定坚实的基础。

    5年的连续干旱使2003年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用水矛盾突出。特别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四盟市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针对旱情,各地各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维护配套和扩建,挖掘水利工程潜力,增加供水能力,同时大力开展打井修渠,修建水窖、旱井、截潜流等水利工程,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扩大抗旱浇灌面积,并争取国家特大抗旱补助费4 400万元投入到抗旱斗争中,为农牧业稳产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

     

    【农田水利】2003年,全区各地继续狠抓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适应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节水模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区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为龙头,建成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极大地带动面上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2003年,国家继续安排自治区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试点项目20个,牧区水利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3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2.33万公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0%和112%;牧区新建灌溉草库伦9 926处,发展饲草料地灌溉面积2.63万公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65%和198%。全面超额完成年初自治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指标,为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和抗灾夺丰收奠定基础。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的赤峰市翁牛特旗、锡盟多伦县的电气化建设完成各项任务,通过自治区验收。在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启动农村牧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区7.5万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以拍卖、承包、股份制和租赁为主要形式的改制,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效益。

     

    【水土保持】2003年全区各地继续推进党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黄河水保生态重点工程、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沙棘资源建设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3项新建项目也已启动。以重点工程项目为龙头,带动面上治理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16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41%,完成保护面积13 000平方公里。进一步加大生态自我修复力度。全区实施扎兰屯市、突泉县、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武川县、四子王旗、乌拉特中旗、伊金霍洛旗等9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大范围实施生态自然修复积累经验。启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加大对已批准的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人畜饮水】2003年农村牧区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是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二期工程的第一年,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农村牧区供水工作开始由解决饮水困难向保障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转变。为抓好饮水工程建设,在十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水源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审查和工程设计审批工作,狠抓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把工程质量。全年建成各类供水工程1 385处,解决63.79万人、173.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8%和116%。对各种形式的供水工程加强建后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工程效益发挥和供水的质量与安全。

     

    【地方水电】自治区水力水电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嫩江、额尔古纳河和辽河及其支流上。据国家水力资源普查成果,自治区范围内50公里以上河流95条,水力水电资源蕴藏量为566.07万千瓦。自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示范县,接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赤峰翁牛特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锡盟多伦县相继被列为水电示范旗(县)。2003年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旗县的赤峰市翁牛特旗、锡盟多伦县,按国家的要求完成建设任务,通过自治区验收。同时,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乌审旗被国家批准列入十五期间建设的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县。第四批电气化建设县建设规划和全区小水电代柴规划已上报国家水利部。

     

    【科研工作】水利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区情、水情和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利信息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小流域治理技术、防洪减灾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全年安排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27项。承担《太阳能风能供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防风固沙综合技术治理试验推广》等两项水利部948技术推广项目。自治区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工程管理】2003年,全区各地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强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履行建设程序,全面贯彻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在建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57%。进行56项87个标段的招投标工作,累计招标金额达4.08亿元,工程招标率达100%,其中公开招标率达到82%,占累计招标金额的98%。工程建设与管理并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红山水库管理局、黄河工程管理局的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内确权划界工作稳步推进,涉河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得到国家水利部的肯定,水利厅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红山水库管理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单位。

    (杨亚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水利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名录】

      长:赵文元(蒙古族)

    副厅长:徐 

     

      锋(蒙古族)

    冯国华(满  族)

    纪检组长:王东江(女)

    助理巡视员:布仁达来(蒙古族)

    柴建华 

     

    【概况】2003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非典,一手抓建设,在积极防御旱涝灾害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水利建设的规模、速度明显加快。狠抓水利建设前期工作,保持水利投资的强劲势头。2003年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约46.42亿元,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责任。2003年通过水利渠道下达国家水利建设投资达16.9亿元,国家投资比2002年度的14.7亿元增加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超额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水利建设任务,水利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发挥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水政水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下发执行。《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也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经过多年的协调和努力,自治区编委批准组建自治区水政监察总队和水土保持局及水土保持工作站,有力地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全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紧紧围绕“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出发,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备案和公告,由自治区政府批准公布。

    2003年6月以前黄河上游连续来水严重不足,比多年平均值偏枯56%。自治区水利厅按照国家水利部和黄委会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黄河内蒙古段4~7月上旬水量调度方案》,采取严格取水许可、调整种植结构、建设水源、大力推广节水等一系列措施,保证灌溉,应对黄河头道拐断面流量小于50立方米/秒的挑战,确保黄河头道拐断面没有断流,水利厅被评为黄河水量调度先进单位。黑河水继2002年到达东居延海后,2003年再次回归居延海,并于9月24日到达西居延海,圆满完成国务院下达的3年分水目标。

     

    【水利规划】2003年,自治区水利厅根据自治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实际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紧抓机遇,按照适度超前、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十五计划确定的十大工程十六个重点项目为核心,扎实推进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按轻重缓急抓好一批争取年度投资计划的大江大河堤防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节水示范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人畜饮水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时上报。三座店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审查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水利部审查已上报国家计委。牧区水利规划国家水利部已批复,年度实施可研计划已报国家计委待批。毕拉河口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并报国家水利部,待部长办公会议通过后报国家计委。红吉水库、海渤湾水利枢纽、文得根水利枢纽、白云花水库、晓奇水利枢纽、包头引黄入市工程、鄂尔多斯十大孔兑治理工程等重点骨干工程项目建议书已报到水利部待审。《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前期工作的扎实推进,保持水利投资的强劲势头。

     

    【基本建设】2003年,全区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抓进度,确保质量,重点骨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按预定计划完成建设投资任务,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红山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等在建病险水库26座,共完成总投资7.76亿元,完成开工建设投资比例86.4%。自治区十五期间水利发展计划建设的绰勒、哈拉沁等7个重点新建续建骨干蓄水工程及15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资4.73亿元。黄河、辽河等江河防洪工程完成投资2亿多元,完成堤防168.1公里,戗台9.08公里,穿堤建筑物22处,河道险工治理及控导工程32.3公里。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2001年项目已完成,2002年项目已开工建设。

    2003年全社会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6.42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2003年通过水利渠道共下达国家和自治区水利建设资金1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6.9亿元,比2002年度的14.7亿元又增加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力地支持自治区的各项水利建设。

     

    【防汛抗旱】2003年春季沿黄各地按照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早部署、早行动、坚决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凌准备工作,坚持科学防凌,使黄河凌汛顺利通过自治区。

    进入汛期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各项度汛准备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各地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预案,抢险队伍、物资、机械等逐一落到实处,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准备。2003年尽管自治区的暴雨山洪灾害严重,但由于各地准备工作扎实, 抢护及时,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黄河巴盟乌拉特前旗大河湾段堤防由鄂尔多斯市毛不拉、布尔斯太两大孔兑特大山洪挟带大量泥沙淤积黄河主槽,河水出槽造成堤防长时间吃水,渗漏、冲淘严重,于9月5日决口。险情发生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抽调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抢险斗争中,在解放军及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团结协作、科学决策下,措施到位,历时52小时30分钟将决口成功堵复,取得抢险堵口的胜利。黄河防汛防凌工作现场会后,根据自治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沿黄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清理河道行洪障碍物,对河道内的生产堤、过河浮桥等违章建设物及时清除,取得很好的成效。同时要求沿黄盟市旗县在2003年凌汛前对存在防汛防凌安全隐患的堤防、险工、险段进行应急抢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4亿元,凌汛前多数工程基本完成,为防汛防凌奠定坚实的基础。

    5年的连续干旱使2003年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用水矛盾突出。特别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四盟市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针对旱情,各地各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维护配套和扩建,挖掘水利工程潜力,增加供水能力,同时大力开展打井修渠,修建水窖、旱井、截潜流等水利工程,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扩大抗旱浇灌面积,并争取国家特大抗旱补助费4 400万元投入到抗旱斗争中,为农牧业稳产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

     

    【农田水利】2003年,全区各地继续狠抓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适应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节水模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区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为龙头,建成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极大地带动面上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2003年,国家继续安排自治区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试点项目20个,牧区水利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3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2.33万公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0%和112%;牧区新建灌溉草库伦9 926处,发展饲草料地灌溉面积2.63万公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65%和198%。全面超额完成年初自治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指标,为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和抗灾夺丰收奠定基础。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的赤峰市翁牛特旗、锡盟多伦县的电气化建设完成各项任务,通过自治区验收。在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启动农村牧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区7.5万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以拍卖、承包、股份制和租赁为主要形式的改制,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效益。

     

    【水土保持】2003年全区各地继续推进党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黄河水保生态重点工程、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沙棘资源建设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3项新建项目也已启动。以重点工程项目为龙头,带动面上治理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16万公顷,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41%,完成保护面积13 000平方公里。进一步加大生态自我修复力度。全区实施扎兰屯市、突泉县、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武川县、四子王旗、乌拉特中旗、伊金霍洛旗等9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大范围实施生态自然修复积累经验。启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加大对已批准的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人畜饮水】2003年农村牧区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是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二期工程的第一年,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农村牧区供水工作开始由解决饮水困难向保障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转变。为抓好饮水工程建设,在十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水源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审查和工程设计审批工作,狠抓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把工程质量。全年建成各类供水工程1 385处,解决63.79万人、173.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8%和116%。对各种形式的供水工程加强建后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工程效益发挥和供水的质量与安全。

     

    【地方水电】自治区水力水电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嫩江、额尔古纳河和辽河及其支流上。据国家水力资源普查成果,自治区范围内50公里以上河流95条,水力水电资源蕴藏量为566.07万千瓦。自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示范县,接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赤峰翁牛特旗、兴安盟扎赉特旗、锡盟多伦县相继被列为水电示范旗(县)。2003年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旗县的赤峰市翁牛特旗、锡盟多伦县,按国家的要求完成建设任务,通过自治区验收。同时,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宁城县、乌审旗被国家批准列入十五期间建设的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县。第四批电气化建设县建设规划和全区小水电代柴规划已上报国家水利部。

     

    【科研工作】水利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区情、水情和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水利信息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小流域治理技术、防洪减灾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全年安排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27项。承担《太阳能风能供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防风固沙综合技术治理试验推广》等两项水利部948技术推广项目。自治区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工程管理】2003年,全区各地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强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履行建设程序,全面贯彻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在建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57%。进行56项87个标段的招投标工作,累计招标金额达4.08亿元,工程招标率达100%,其中公开招标率达到82%,占累计招标金额的98%。工程建设与管理并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红山水库管理局、黄河工程管理局的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内确权划界工作稳步推进,涉河建设项目的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得到国家水利部的肯定,水利厅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红山水库管理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单位。

    (杨亚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