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经济

2003卷

  • 矿产开发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领导名录】

      长:胡东宁

    副局长:陶格套(蒙古族)

     

    吕福生

     

    【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6年,原属地质矿产部,后改由国土资源部管理。1999年6月,正式划归自治区管理,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全局有直属县团级单位23个,其中地勘单位17个,分布在全区10个盟市。至2002年底,全局职工总数16 514人,其中在册职工8 506人,离退休职工8 008人。拥有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水工环、测试、测绘、探矿、地质机械制造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 14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316人,中级技术人员1 127人,初级技术人员697人,是自治区境内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能承担国家和自治区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型各类地质工作的主要专业地质队伍。

     

    【地质勘查】

    2002年,地质局调整地质找矿工作部署,对近期有望取得找矿突破的得尔布干大兴安岭中南段银、铅锌、铜金属成矿带,北山阿拉善北部以斑岩型为主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赤南地区金、铜(钼)多金属成矿带等3个成矿带进行重点投入,发现和评价一批新的找矿靶区和矿产地。其中得尔布干大兴安岭中南段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银资源量7 000吨,铅锌资源量500万吨。经对克什克旗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号矿体进行控制,已圈定基础储量近700吨,预计可提交2个大型银矿,一个中型富铅锌矿。从目前的工作情况看,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有可能成为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银、富铅锌资源富集区。北山阿拉善北部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铜资源量800万吨,已发现的珠斯楞海尔罕斑岩型铜矿、额勒根乌兰乌拉铜钼矿产地、乌珠尔嗄顺斑岩型铜矿经初步勘查,有可能成为全国北部地区重要的铜资源聚集区。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赤南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金资源量200吨,其中大青山一带绿岩型金矿的查证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成为全区中部金资源聚集区。赤南地区陈家杖子隐爆角砾岩筒找金工作,经深部验证,圈出累计48米厚的金矿体,前景乐观。

    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内蒙古部分)工作已圆满完成,报告及信息系统建设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总院终审通过,被评为优秀。按盟市进行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基本完成,报告对各盟市地下水资源量分潜水和承压水进行分别计算,并编制图件,为全区和各盟市掌握本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经调查和计算全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29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54亿立方米/年。加强了对包头、通辽等地的地热资源勘查,经初步工作,显示出较好的前景。

     

    【队伍改革】

    地质局把优化资产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院属企业改革改制的意见》,召开院属企业改制现场会,对局和院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地建公司和地质工程总公司改为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探矿厂实施产业转移,服务队已按物业中心运营。按照自治区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推行聘用制,大部分所属单位完成院部管理岗和服务岗的聘用工作。地质第二中学按照“国有民营,校长负责,经费包干,自主办学”的模式进行办学体制改革。通过推行聘用制,初步建立起公平竞争、择优用人的新机制。为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局专业技术人才,确定一支300人组成的精干的局地质野战军队伍,增拨人员经费,制定管理考核办法,为全局加快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委托吉林大学举办地质研究生班,培养包括地质矿产、物化探、采选、水文地质等专业共40名专业技术研究生。

     

    【对外合作】

    内蒙古占居中国及中亚地区重要的3个成矿域和成矿带,有着优越的地质成矿背景和条件,加之地质局近年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的成果,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国外矿业公司的特别关注。局与加拿大明科矿业公司,在阿拉善盟朱拉扎嗄地区进行为期3年的地质勘查合作。又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签订在自治区境内3个区片进行地质勘查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BHP等多家国际矿业公司也表示了与地质局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产业经济】

    2002年全年实现总收入42 544万元,比上年增加8 561万元,增长25.2%。其中,经营性收入19 008万元,占总收入的44.7%,比上年增加5 138万元,增长37.0%。生产增加值完成22 687万元,比上年增加4 879万元,增长27.4%。全年实现节约与收益1 167万元,比上年增加818万元。全局新增净资产3 085万元,增长8.1%,剔除政策性增加1 487万元后净增1 598万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4.1%。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9 800元,比上年净增1 700元,增长21.0%。离退休人员平均年收入达14 400元,比上年净增2 700元。

     

    【基地和职工住宅建设】

    全年累计基本建设支出达4 915万元,其中上年在建工程3 651万元,是年形成1 264万元。当年交付使用3 829万元,年末在建工程1 087万元。全年竣工职工住宅28 890平方米,解决和改善了约500户职工的住房条件,大部分单位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全局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再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领导班子建设】

    局党委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加强经济工作同步推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是全面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研究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局党委作风建设的意见》,从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关心群众生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明党的纪律、抓好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抓好检查落实。局党委十分注重局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并把每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增进团结,沟通思想,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来抓。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年初研究制定由副局长负责的局一级工作目标26项,并对每项目标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年终对工作目标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完成情况普遍较好,达到预期目标。7月至9月,局党委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地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困难,加强对全局性工作的指导。二是狠抓地勘单位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研究制定了《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加强局属单位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配合《内蒙古地矿局基层先进党委评选办法》和《内蒙古地矿局地勘单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狠抓了处级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对地勘单位党委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增强各单位党委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制定院务公开实施办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民主,强化监督。举办第三期处院级干部MBA课程培训班(每期脱产两个半月),使全局50岁以下的处院级干部全部受到较系统的MBA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工作,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使地勘单位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三是努力抓好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又印发《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见》,配套出台《内蒙古地矿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守则》和《内蒙古地矿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守则》。下半年召开全局纪检工作会议,年末又组成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组,对全局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精神文明建设】

    地质局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领导健全。成立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局属各单位也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相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二是制度保证。为切实提高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研究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十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在“十五”期间,要使全局25个单位(含局机关)全部达到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自治区级文明单位6个,盟市级文明单位15个。各单位按照局的规划,制定各自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三是经费到位。局对各二级单位按照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2%划拨经费,专门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拨专款改造地勘单位的院容院貌和基础设施,改善地勘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使队伍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振。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地勘一院和地勘十院已由旗县级文明单位晋升为盟市级文明单位,局机关、矿研所、水勘一院已通过市级文明单位验收,全局盟市级文明单位已由原来的2家增至10家。

     

    【其它工作】

    继续做好全局离退休职工的工作,确保他们的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年内召开全局离退休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离退休工作经验。针对地勘队伍待岗职工多,且技能单一,年龄普遍偏大的实际,局党委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帮扶。一方面保证待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另一方面设立300余万元的扶贫资金,帮扶待岗职工自谋职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115队特殊困难职工进行重点扶持。2002年有271人重新上岗,有224人再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刘日正)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矿产开发
  •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领导名录】

      长:胡东宁

    副局长:陶格套(蒙古族)

     

    吕福生

     

    【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6年,原属地质矿产部,后改由国土资源部管理。1999年6月,正式划归自治区管理,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全局有直属县团级单位23个,其中地勘单位17个,分布在全区10个盟市。至2002年底,全局职工总数16 514人,其中在册职工8 506人,离退休职工8 008人。拥有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水工环、测试、测绘、探矿、地质机械制造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 14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316人,中级技术人员1 127人,初级技术人员697人,是自治区境内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能承担国家和自治区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型各类地质工作的主要专业地质队伍。

     

    【地质勘查】

    2002年,地质局调整地质找矿工作部署,对近期有望取得找矿突破的得尔布干大兴安岭中南段银、铅锌、铜金属成矿带,北山阿拉善北部以斑岩型为主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赤南地区金、铜(钼)多金属成矿带等3个成矿带进行重点投入,发现和评价一批新的找矿靶区和矿产地。其中得尔布干大兴安岭中南段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银资源量7 000吨,铅锌资源量500万吨。经对克什克旗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号矿体进行控制,已圈定基础储量近700吨,预计可提交2个大型银矿,一个中型富铅锌矿。从目前的工作情况看,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有可能成为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银、富铅锌资源富集区。北山阿拉善北部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铜资源量800万吨,已发现的珠斯楞海尔罕斑岩型铜矿、额勒根乌兰乌拉铜钼矿产地、乌珠尔嗄顺斑岩型铜矿经初步勘查,有可能成为全国北部地区重要的铜资源聚集区。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赤南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估算金资源量200吨,其中大青山一带绿岩型金矿的查证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成为全区中部金资源聚集区。赤南地区陈家杖子隐爆角砾岩筒找金工作,经深部验证,圈出累计48米厚的金矿体,前景乐观。

    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内蒙古部分)工作已圆满完成,报告及信息系统建设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总院终审通过,被评为优秀。按盟市进行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基本完成,报告对各盟市地下水资源量分潜水和承压水进行分别计算,并编制图件,为全区和各盟市掌握本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经调查和计算全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29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54亿立方米/年。加强了对包头、通辽等地的地热资源勘查,经初步工作,显示出较好的前景。

     

    【队伍改革】

    地质局把优化资产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院属企业改革改制的意见》,召开院属企业改制现场会,对局和院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地建公司和地质工程总公司改为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探矿厂实施产业转移,服务队已按物业中心运营。按照自治区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推行聘用制,大部分所属单位完成院部管理岗和服务岗的聘用工作。地质第二中学按照“国有民营,校长负责,经费包干,自主办学”的模式进行办学体制改革。通过推行聘用制,初步建立起公平竞争、择优用人的新机制。为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局专业技术人才,确定一支300人组成的精干的局地质野战军队伍,增拨人员经费,制定管理考核办法,为全局加快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委托吉林大学举办地质研究生班,培养包括地质矿产、物化探、采选、水文地质等专业共40名专业技术研究生。

     

    【对外合作】

    内蒙古占居中国及中亚地区重要的3个成矿域和成矿带,有着优越的地质成矿背景和条件,加之地质局近年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的成果,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国外矿业公司的特别关注。局与加拿大明科矿业公司,在阿拉善盟朱拉扎嗄地区进行为期3年的地质勘查合作。又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签订在自治区境内3个区片进行地质勘查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BHP等多家国际矿业公司也表示了与地质局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产业经济】

    2002年全年实现总收入42 544万元,比上年增加8 561万元,增长25.2%。其中,经营性收入19 008万元,占总收入的44.7%,比上年增加5 138万元,增长37.0%。生产增加值完成22 687万元,比上年增加4 879万元,增长27.4%。全年实现节约与收益1 167万元,比上年增加818万元。全局新增净资产3 085万元,增长8.1%,剔除政策性增加1 487万元后净增1 598万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4.1%。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9 800元,比上年净增1 700元,增长21.0%。离退休人员平均年收入达14 400元,比上年净增2 700元。

     

    【基地和职工住宅建设】

    全年累计基本建设支出达4 915万元,其中上年在建工程3 651万元,是年形成1 264万元。当年交付使用3 829万元,年末在建工程1 087万元。全年竣工职工住宅28 890平方米,解决和改善了约500户职工的住房条件,大部分单位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全局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再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领导班子建设】

    局党委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加强经济工作同步推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是全面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研究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局党委作风建设的意见》,从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关心群众生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明党的纪律、抓好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抓好检查落实。局党委十分注重局中心组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并把每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增进团结,沟通思想,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来抓。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年初研究制定由副局长负责的局一级工作目标26项,并对每项目标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年终对工作目标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完成情况普遍较好,达到预期目标。7月至9月,局党委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地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困难,加强对全局性工作的指导。二是狠抓地勘单位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研究制定了《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加强局属单位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配合《内蒙古地矿局基层先进党委评选办法》和《内蒙古地矿局地勘单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狠抓了处级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对地勘单位党委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增强各单位党委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制定院务公开实施办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民主,强化监督。举办第三期处院级干部MBA课程培训班(每期脱产两个半月),使全局50岁以下的处院级干部全部受到较系统的MBA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工作,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使地勘单位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三是努力抓好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又印发《内蒙古地矿局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见》,配套出台《内蒙古地矿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守则》和《内蒙古地矿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守则》。下半年召开全局纪检工作会议,年末又组成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组,对全局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精神文明建设】

    地质局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领导健全。成立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局属各单位也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相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二是制度保证。为切实提高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研究制定《内蒙古地矿局“十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在“十五”期间,要使全局25个单位(含局机关)全部达到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自治区级文明单位6个,盟市级文明单位15个。各单位按照局的规划,制定各自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三是经费到位。局对各二级单位按照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2%划拨经费,专门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拨专款改造地勘单位的院容院貌和基础设施,改善地勘队伍的工作、生活环境,使队伍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振。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地勘一院和地勘十院已由旗县级文明单位晋升为盟市级文明单位,局机关、矿研所、水勘一院已通过市级文明单位验收,全局盟市级文明单位已由原来的2家增至10家。

     

    【其它工作】

    继续做好全局离退休职工的工作,确保他们的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年内召开全局离退休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离退休工作经验。针对地勘队伍待岗职工多,且技能单一,年龄普遍偏大的实际,局党委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帮扶。一方面保证待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另一方面设立300余万元的扶贫资金,帮扶待岗职工自谋职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115队特殊困难职工进行重点扶持。2002年有271人重新上岗,有224人再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刘日正)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