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3卷  /  盟市旗县

2003卷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郭子明

    副书记:云  峰(蒙古族)

      兰(女蒙古族)

    高俊义

     

    徐万山(纪委书记)

      委:高峰云

    何润珠

      毅(蒙古族)

    王程熙

    王玉成(蒙古族)

    宋有富

    郑仲文

    秘书长:何润珠

     

      任:郭子明

    副主任:潘克义

    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苗秀花(女)

    秘书长:刘 

     

      长:云  峰(蒙古族)

    副市长:高峰云

    郑仲文

    王德宝(蒙古族)

    杨占林(蒙古族)

    王秉军

    白玉岭(蒙古族)

    袁庆中

      洁(女蒙古族7月任职)

    金玉文

    11月任职)

    秘书长:王海强

     

      席:贾荣昌

    副主席:钱世清(蒙古族)

    包正兴(蒙古族)

    康润清

    王林祥

    韩世华

    卢明山

    王果香(女)

     

    秘书长:阿丽玛(女蒙古族)

     

      长:李凤鸣

    检察院

    检察长:赵子华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

      委:宋有富

     

    【概况】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4.28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6026调整为13.758.328。第一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6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57.02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91元,增长8.8%,增加53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70元,增长9.4%,增加212元。GDP总量居全区第5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区第2位。财政收入居全区第3位。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区第3位。

     

    【农业】

    降雨量充沛,种植业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4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7.9%。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208.6万亩。新增保灌面积28万亩。粮食总产量75.90万吨,增长29.0%。其中小麦3.32万吨,下降43.1%;玉米57.9万吨,增长27.4%;其中优质高效玉米10.70万吨,增长168.9%。油料播种面积49.47千公顷,增长10.1%;总产量9.20万吨,增长0.1%。甜菜播种面积3.30千公顷,增长32.0%;总产量8.40万吨,增长4.5%。

     

    【牧业】

    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6%上升到45%。家畜总头数637.17万头(只),增长1.8%;牲畜237.25万头(只),增长37.9%;良种及改良种畜602.49万头(只),增长5.8%;牲畜出栏率44.5%,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大畜出栏4.57万头,出栏率20.9%;羊出栏210.06万只,出栏率38.6%;猪出栏63.92万口,出栏率106.1%。肉类总产量4.86吨,下降4.6%。其中猪肉4.86万吨,下降4.0%;牛肉0.22万吨,下降24.1%;羊肉2.67万吨,下降1.8%;奶类4.56万吨,增长97.4%;羊毛产量6 767吨,下降9.9%羊绒821吨,增长12.0%。

     

    【禁牧轮牧】

    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实行舍饲半舍饲养殖,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效益明显提高。禁牧草场面积达2 81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3.7%;休牧面积2 287亩,占草原总面积的27.4%;划区轮牧面积2 78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3.4%。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措施的推行,对草原生态的自然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植被覆盖度由上年的30%提高到70%。

     

    【农牧机械】

    支出1.3亿元。投资1 000万元,引进青贮收获机6台,玉米收割机32台,新增玉米饲料加工、青贮机械3 100台,新增牧草收获机2 100台。农机总动力达150.54万千瓦,增长6.1%;拖拉机保有量2.78万台,增长2.5%;农用三、四轮运输车3.46万台,增长22.3%。农田排灌机械5.4万台,割、灌机和牧草收获机械、青贮机等1.9万台。

     

    【水利】

    水利建设投资12 254.8万元,增加1 900万元。完成黄河堤防加固四段累计38公里,拉运土方209.8万立方米,总投资2 038.55万元;完成堤防植树造林40.9万株;完成黄河险工控导工程3处,险工治理长度2.4公里;完成险工护坡1处,整治长度1.6公里。至2002年底,建成各类水源工程3 840处,解决7.7万人、3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人畜饮水项目实施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人畜饮水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绒山羊经济区以基本供水井为骨干,以水窖为网络,以筒井为补充,加快集人畜饮水、灌溉、节水"三位一体"工程的建设,不断提高单井效益。肉毛羊经济区以打机电井、塑料管井为主;水保经济区主要以建设小型塘坝、截伏流、水窖工程为主,辅以发展小片水地;高效农业区重点采取集中供水的方法解决饮水问题。牧区水利建设重点抓4件事:一是以国家牧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为依托,启动牧区"双百"节水灌溉工程,5个牧业旗全部被列入国家牧区节水灌溉区;二是全市范围内推广杭锦旗牧区水利建设"五个一"工程,建成典型示范户1 000户;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牧民加快水利建设,牧区新打机电井2 642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8万亩;四是编制《鄂尔多斯市牧区水利建设规划》。

     

    【工业】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工业增加值105.00亿元,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29.99%;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29.2%;重工业增加值39.34亿元,增长30.6%。

    抓项目 优化结构 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以抓项目为切入点,工业总量强劲扩张,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218个,总投资323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煤转电、煤炭深加工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转化等取得明显进展。以新材料、生特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效应开始显现,14个重点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新入园工业企业70户,总投资7亿多元。

    规模以上工业特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9.23亿元,增长18.2%;股份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04亿元,增长35.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增加值17.09亿元,增长19.0%。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5 919.12万吨,增长47.1%;铁合金产量6.08万吨,增长48.6%;生铁产量9.47万吨,增长32.4%;供电量28.34亿千瓦时,增长44.9%;水泥产量130.27万吨,增长1.6%;纯碱9.64万吨,增长13.5%;白酒0.87万吨,增长25.3%;呢绒46万米,增长43.8%;服装571.48万件,增长37.9%。

    “鄂尔多斯”羊绒衫2002年底,在41个国家完成注册,在洛杉矶、科隆、伦敦、东京、巴黎、莫斯科、香港等地区和地区建有7家分公司和21家直销店,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在国内大中城市设有963个销售点,其中专卖店142个,加盟连销店261个;国内市场占有率35%;年内销售收入10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4.2%,提高10.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101.1%,提高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3%,提高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5 160.06元/人,增长28.5%。

     

    【财政 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21.70亿元,增加3.7亿元,增长2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0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23.2%;上划党中央税收收入10.2亿元,增加1.6亿元,增长18%。财政支出完成26.7亿元,增加3.2亿元,增长13.9%;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保证工资发放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旗区级没有新的拖欠,有的旗区和乡镇还清理解决了历年陈欠。全市纳入工资统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数为47 010人,占财政供养人数的62%。为保证基层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将教师工资全部上划到旗区统一发放。

    增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公、检、法、司支出4.9亿元,增长22%,保证各级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公、检、法、司的整体装备水平,改善办案条件。社会从业人员73.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5.09万人,第二产业11.47万人,第三产业17.3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223元,增长13.1%。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11 646元,增长13.2%;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9 609元,增长21.4%;其它单位在岗职工10 363元,增长17.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1.5万人,有9.9万职工和1.5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92万职工和2.9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4.9万人。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2亿元,增长26%。其中,拨付"两个确保"资金1.1亿元,保证了209名下岗职工和15 38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拨付"低保"资金923万元,使17 341名城镇居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会计集中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累经验。将所有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直接支付,取消各部门和单位在银行设立的收支账户。各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置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但付款过程均由国库单一账户支付。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试行部门预算改革,在科学划定各业务科室职能范围的基础上,按分管科室—单位性质—财政补助形式为市直172个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二维基础数据库,做到一个单位一个库,使每个单位的人财物基本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初步摸清家底,合理界定供给范围,增强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实行部门预算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政府采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和规则。政府采购支出5 000万元,增加2 000万元,资金平均节约率12%。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6亿元,增长1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8.31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5.94亿元,增长32.8%;房地产开发投资3.68亿元,增长96.3%;其它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增长356%。

    生态建设投资农林牧渔水利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90.1%,农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9.1%上升到14.9%,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6.32亿元,增长33.7%。

    工业建设投资工业部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6亿元,增长21.3%,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涨幅7.2个百分点。煤炭工业投资2.19亿元;纺织工业投资4.67亿元,增长85.8%,轻工业投资3.39亿元,增长110.7%;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投资3.20亿元,增长148.9%;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工业投资1.40亿元,增长135.1%。电力工业投资10.9亿元,位居市各行业投资榜首。

    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城镇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和天然气、热水、热气、暖气供应业等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增长554.7%;城镇道路、环境治理与保护、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等社会服务业投资4.88亿元,增长109.1%;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1.31亿元,增长2.6%。住房建设投资5.63亿元,增长48.3%。住宅建设施工面积95.32万平方米,增长36.9%,到年底累计竣工住宅面积69.86万平方米,增长34.1%。

     

    【教育】

    教育事业费支出2.9亿元,增长16.0%。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事业二期工程、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筹资328万元,建立全市扶困助学金,使13 000名中小学生得到资助。全市有高等教育学院(含成人)1所,在校生785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5 590人;普通小学297所,在校生1 014 961人;普通中学68所,在校生75 02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 794人,初中在校生52 233人;幼儿园85所,在园幼儿24 2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学技术】

    科技投入4 284万元,增长20%。10个科研院所中9个独立核算,从业人员612人。科技经费支出2 351.3万元。取得科技重大成果15项,其中3项获自治区级奖励。申请专利权34项。被科技部确定为火炬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家。已争取实施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国家创新基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自治区级火炬计划1项,攻关计划1项;争取经费1 465万元,争取贷款5 948万元。高新技术项目涉及的领域有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环境保护、传统领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这些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为鄂尔多斯的"十五"期间高新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

    2002年底,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工团1个,晋剧团1个,歌舞团2个,从业人员374人。图书馆9个,从业人员113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共有从业人员110人;博物馆9个,档案馆9个。拥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中波广播发射台5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电视转播发射台75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7%,有线电视用户8.6万户。

     

    【贸易 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社会消费品需求总额35.21元,增长12.6%。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78亿元,增长15.3%。县级地区消费品零售额14.80亿元,增长13.1%;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额9.63亿元,增长9%。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75亿元,增长11.6%;餐饮业零售额4.97亿元,增长18.9%;其它行业零售额1.50万元,增长13.0%。

    市场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品指数有所上涨,食品类消费品指数与上年持平,其它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均较上年有所回落。

    对外经济外贸进出口总额3.44亿美元,增长39.1%。其中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增长40.7%;进口总额0.15亿美元,增长10.6%。合同外资金额7 019万美元,增长196.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 999万美元,增长36.7%;利用外资新签合同项目15个,增长114.3%。

     

    【金融】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17亿元,增长20.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5亿元,增长3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73亿元,增长15.0%。各项贷款余额137.23亿元,增长22.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8.45亿元,增长30.0%;中长期贷款49.33亿元,增长14.9%;个人消费贷款8.29亿元,增长29.1%。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8.84亿元,增长13.3%;现金支出503.21亿元,增长11.8%。收支相抵,全年货币净投放24.37亿元。

     

    【保险】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3.06亿元,增长49.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00亿元,增长20.9%;人寿保险费收入2.06亿元,增长68.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54亿元,增长16.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0.44亿元,增长18.4%;人寿保险给付0.10亿元,增长6.6%。

     

    【税务】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主的主体税种有效拉动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值税完成11.4亿元,增加2亿元,增长22%;营业税完成2.9亿元,增加1亿元,增长53.4%。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增加额3亿元,占收入总增加额的81%。所得税分享政策实施1年,财税部门按上级要求紧密配合,共完成3.1亿元,增长6.7%。

    国税来自五大重点行业的增值税增长强劲,总额10.17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9.38%,增长27.53%。其中,煤炭行业入库增值税57 304万元,增长34.33%;电力行业入库增值税26 705万元,增长21.63%;纺织行业入库增值税9 706万元,增长8.52%;化工行业入库增值税6 044万元,增长40.04%;建材行业入库增值税1 941万元,增长3.35%。

    地税地税收入累计完成80 269万元,增长21%,占年计划的113%,其中一般收入累计完成76 384万元,农牧业税收累计完成3 885万元。地税收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税收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长幅度。

    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市8个旗区普遍推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初步规范农村牧区税费关系,遏制"三乱",农牧民负担明显减轻,确保乡村两级机构正常运转。农村牧区税费及附加税负担由改革前的15 161.3万元降到改革后的5 190.1万元,减少9 971.2万元;农牧民人均税负担额由164.4元降到56.2元,减少108.2元,减负率65.8%。

     

    【交通】

    全年完成客运量1 045万人,增长2.4%;公路客运周转量77 853万人公里,增长6.7%;公路货运量4 163万吨,增长3.9%;公路货运周转量316 388万吨公里,增长13.5%。

     

    【邮电】

    200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3亿元,增长46.5%。移动电话用户31.59万户,增长71.0%;固定电话183 876部,普及率13.97部/百人;有小灵通用户14 067部。

     

    【旅游】

    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增长19.2%;国际旅游人数0.78万人,增长14.7%。旅游总收入4.6亿元,增长48%;创汇300万美元。

     

    【卫生】

    至年底有医疗机构450个。其中,医院23个,卫生院110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技术人员5 528人。其中医院2 583人,卫生院1 257人,妇幼保健院304人;病床3 915张,其中,医院2 538张,卫生院1 225张,妇幼保健院126张。

     

    【环境保护】有各级环境监测站3个,各级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0.59万公顷。环境噪声达标区126个,面积13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37.8平方公里。环保系统职工人数272人,环境监测人员59人。

     

    【人口】

    年末总人口1 344 249人,其中男性705 974人,女性638 275人;净增人口7 856人,自然增长率5.9;出生人口12 929人,出生率为9.7;死亡人口5 073人,死亡率为3.8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91元,增加533元,增长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70元,增加212元,增长9.4%。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2.2平方米。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增加住房面积0.78平方米。

    (田华、王新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鄂尔多斯市
  • 【党政军领导名录】

     

      记:郭子明

    副书记:云  峰(蒙古族)

      兰(女蒙古族)

    高俊义

     

    徐万山(纪委书记)

      委:高峰云

    何润珠

      毅(蒙古族)

    王程熙

    王玉成(蒙古族)

    宋有富

    郑仲文

    秘书长:何润珠

     

      任:郭子明

    副主任:潘克义

    达布希拉图(蒙古族)

    李秀兰(女)

    奇孟克(蒙古族)

     

    苗秀花(女)

    秘书长:刘 

     

      长:云  峰(蒙古族)

    副市长:高峰云

    郑仲文

    王德宝(蒙古族)

    杨占林(蒙古族)

    王秉军

    白玉岭(蒙古族)

    袁庆中

      洁(女蒙古族7月任职)

    金玉文

    11月任职)

    秘书长:王海强

     

      席:贾荣昌

    副主席:钱世清(蒙古族)

    包正兴(蒙古族)

    康润清

    王林祥

    韩世华

    卢明山

    王果香(女)

     

    秘书长:阿丽玛(女蒙古族)

     

      长:李凤鸣

    检察院

    检察长:赵子华

    军分区

    司令员:王峥嵘

      委:宋有富

     

    【概况】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4.28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6026调整为13.758.328。第一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6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57.02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91元,增长8.8%,增加53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70元,增长9.4%,增加212元。GDP总量居全区第5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区第2位。财政收入居全区第3位。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区第3位。

     

    【农业】

    降雨量充沛,种植业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4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7.9%。农业机械化作业耕地面积208.6万亩。新增保灌面积28万亩。粮食总产量75.90万吨,增长29.0%。其中小麦3.32万吨,下降43.1%;玉米57.9万吨,增长27.4%;其中优质高效玉米10.70万吨,增长168.9%。油料播种面积49.47千公顷,增长10.1%;总产量9.20万吨,增长0.1%。甜菜播种面积3.30千公顷,增长32.0%;总产量8.40万吨,增长4.5%。

     

    【牧业】

    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6%上升到45%。家畜总头数637.17万头(只),增长1.8%;牲畜237.25万头(只),增长37.9%;良种及改良种畜602.49万头(只),增长5.8%;牲畜出栏率44.5%,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大畜出栏4.57万头,出栏率20.9%;羊出栏210.06万只,出栏率38.6%;猪出栏63.92万口,出栏率106.1%。肉类总产量4.86吨,下降4.6%。其中猪肉4.86万吨,下降4.0%;牛肉0.22万吨,下降24.1%;羊肉2.67万吨,下降1.8%;奶类4.56万吨,增长97.4%;羊毛产量6 767吨,下降9.9%羊绒821吨,增长12.0%。

     

    【禁牧轮牧】

    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实行舍饲半舍饲养殖,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效益明显提高。禁牧草场面积达2 81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3.7%;休牧面积2 287亩,占草原总面积的27.4%;划区轮牧面积2 78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3.4%。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措施的推行,对草原生态的自然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植被覆盖度由上年的30%提高到70%。

     

    【农牧机械】

    支出1.3亿元。投资1 000万元,引进青贮收获机6台,玉米收割机32台,新增玉米饲料加工、青贮机械3 100台,新增牧草收获机2 100台。农机总动力达150.54万千瓦,增长6.1%;拖拉机保有量2.78万台,增长2.5%;农用三、四轮运输车3.46万台,增长22.3%。农田排灌机械5.4万台,割、灌机和牧草收获机械、青贮机等1.9万台。

     

    【水利】

    水利建设投资12 254.8万元,增加1 900万元。完成黄河堤防加固四段累计38公里,拉运土方209.8万立方米,总投资2 038.55万元;完成堤防植树造林40.9万株;完成黄河险工控导工程3处,险工治理长度2.4公里;完成险工护坡1处,整治长度1.6公里。至2002年底,建成各类水源工程3 840处,解决7.7万人、3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人畜饮水项目实施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人畜饮水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绒山羊经济区以基本供水井为骨干,以水窖为网络,以筒井为补充,加快集人畜饮水、灌溉、节水"三位一体"工程的建设,不断提高单井效益。肉毛羊经济区以打机电井、塑料管井为主;水保经济区主要以建设小型塘坝、截伏流、水窖工程为主,辅以发展小片水地;高效农业区重点采取集中供水的方法解决饮水问题。牧区水利建设重点抓4件事:一是以国家牧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为依托,启动牧区"双百"节水灌溉工程,5个牧业旗全部被列入国家牧区节水灌溉区;二是全市范围内推广杭锦旗牧区水利建设"五个一"工程,建成典型示范户1 000户;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牧民加快水利建设,牧区新打机电井2 642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8万亩;四是编制《鄂尔多斯市牧区水利建设规划》。

     

    【工业】

    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工业增加值105.00亿元,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29.99%;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29.2%;重工业增加值39.34亿元,增长30.6%。

    抓项目 优化结构 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以抓项目为切入点,工业总量强劲扩张,新上百万元以上项目218个,总投资323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煤转电、煤炭深加工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转化等取得明显进展。以新材料、生特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效应开始显现,14个重点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新入园工业企业70户,总投资7亿多元。

    规模以上工业特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9.23亿元,增长18.2%;股份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04亿元,增长35.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增加值17.09亿元,增长19.0%。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5 919.12万吨,增长47.1%;铁合金产量6.08万吨,增长48.6%;生铁产量9.47万吨,增长32.4%;供电量28.34亿千瓦时,增长44.9%;水泥产量130.27万吨,增长1.6%;纯碱9.64万吨,增长13.5%;白酒0.87万吨,增长25.3%;呢绒46万米,增长43.8%;服装571.48万件,增长37.9%。

    “鄂尔多斯”羊绒衫2002年底,在41个国家完成注册,在洛杉矶、科隆、伦敦、东京、巴黎、莫斯科、香港等地区和地区建有7家分公司和21家直销店,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在国内大中城市设有963个销售点,其中专卖店142个,加盟连销店261个;国内市场占有率35%;年内销售收入10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4.2%,提高10.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101.1%,提高1.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3%,提高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5 160.06元/人,增长28.5%。

     

    【财政 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21.70亿元,增加3.7亿元,增长2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0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23.2%;上划党中央税收收入10.2亿元,增加1.6亿元,增长18%。财政支出完成26.7亿元,增加3.2亿元,增长13.9%;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保证工资发放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旗区级没有新的拖欠,有的旗区和乡镇还清理解决了历年陈欠。全市纳入工资统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数为47 010人,占财政供养人数的62%。为保证基层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将教师工资全部上划到旗区统一发放。

    增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公、检、法、司支出4.9亿元,增长22%,保证各级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公、检、法、司的整体装备水平,改善办案条件。社会从业人员73.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5.09万人,第二产业11.47万人,第三产业17.34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 223元,增长13.1%。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11 646元,增长13.2%;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9 609元,增长21.4%;其它单位在岗职工10 363元,增长17.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1.5万人,有9.9万职工和1.5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92万职工和2.9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大病统筹的职工4.9万人。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2亿元,增长26%。其中,拨付"两个确保"资金1.1亿元,保证了209名下岗职工和15 38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拨付"低保"资金923万元,使17 341名城镇居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会计集中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累经验。将所有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直接支付,取消各部门和单位在银行设立的收支账户。各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置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但付款过程均由国库单一账户支付。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试行部门预算改革,在科学划定各业务科室职能范围的基础上,按分管科室—单位性质—财政补助形式为市直172个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二维基础数据库,做到一个单位一个库,使每个单位的人财物基本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初步摸清家底,合理界定供给范围,增强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实行部门预算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政府采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和规则。政府采购支出5 000万元,增加2 000万元,资金平均节约率12%。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6亿元,增长1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8.31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5.94亿元,增长32.8%;房地产开发投资3.68亿元,增长96.3%;其它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增长356%。

    生态建设投资农林牧渔水利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90.1%,农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9.1%上升到14.9%,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6.32亿元,增长33.7%。

    工业建设投资工业部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6亿元,增长21.3%,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涨幅7.2个百分点。煤炭工业投资2.19亿元;纺织工业投资4.67亿元,增长85.8%,轻工业投资3.39亿元,增长110.7%;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投资3.20亿元,增长148.9%;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工业投资1.40亿元,增长135.1%。电力工业投资10.9亿元,位居市各行业投资榜首。

    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城镇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和天然气、热水、热气、暖气供应业等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增长554.7%;城镇道路、环境治理与保护、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等社会服务业投资4.88亿元,增长109.1%;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1.31亿元,增长2.6%。住房建设投资5.63亿元,增长48.3%。住宅建设施工面积95.32万平方米,增长36.9%,到年底累计竣工住宅面积69.86万平方米,增长34.1%。

     

    【教育】

    教育事业费支出2.9亿元,增长16.0%。重点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事业二期工程、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筹资328万元,建立全市扶困助学金,使13 000名中小学生得到资助。全市有高等教育学院(含成人)1所,在校生785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5 590人;普通小学297所,在校生1 014 961人;普通中学68所,在校生75 02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 794人,初中在校生52 233人;幼儿园85所,在园幼儿24 2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学技术】

    科技投入4 284万元,增长20%。10个科研院所中9个独立核算,从业人员612人。科技经费支出2 351.3万元。取得科技重大成果15项,其中3项获自治区级奖励。申请专利权34项。被科技部确定为火炬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家。已争取实施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国家创新基金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自治区级火炬计划1项,攻关计划1项;争取经费1 465万元,争取贷款5 948万元。高新技术项目涉及的领域有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环境保护、传统领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这些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为鄂尔多斯的"十五"期间高新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

    2002年底,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文工团1个,晋剧团1个,歌舞团2个,从业人员374人。图书馆9个,从业人员113人;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共有从业人员110人;博物馆9个,档案馆9个。拥有广播发射台138座,其中,中波广播发射台5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3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电视转播发射台75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7%,有线电视用户8.6万户。

     

    【贸易 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社会消费品需求总额35.21元,增长12.6%。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78亿元,增长15.3%。县级地区消费品零售额14.80亿元,增长13.1%;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额9.63亿元,增长9%。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75亿元,增长11.6%;餐饮业零售额4.97亿元,增长18.9%;其它行业零售额1.50万元,增长13.0%。

    市场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品指数有所上涨,食品类消费品指数与上年持平,其它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均较上年有所回落。

    对外经济外贸进出口总额3.44亿美元,增长39.1%。其中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增长40.7%;进口总额0.15亿美元,增长10.6%。合同外资金额7 019万美元,增长196.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 999万美元,增长36.7%;利用外资新签合同项目15个,增长114.3%。

     

    【金融】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17亿元,增长20.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5亿元,增长3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73亿元,增长15.0%。各项贷款余额137.23亿元,增长22.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8.45亿元,增长30.0%;中长期贷款49.33亿元,增长14.9%;个人消费贷款8.29亿元,增长29.1%。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8.84亿元,增长13.3%;现金支出503.21亿元,增长11.8%。收支相抵,全年货币净投放24.37亿元。

     

    【保险】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3.06亿元,增长49.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00亿元,增长20.9%;人寿保险费收入2.06亿元,增长68.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54亿元,增长16.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0.44亿元,增长18.4%;人寿保险给付0.10亿元,增长6.6%。

     

    【税务】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主的主体税种有效拉动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值税完成11.4亿元,增加2亿元,增长22%;营业税完成2.9亿元,增加1亿元,增长53.4%。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增加额3亿元,占收入总增加额的81%。所得税分享政策实施1年,财税部门按上级要求紧密配合,共完成3.1亿元,增长6.7%。

    国税来自五大重点行业的增值税增长强劲,总额10.17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9.38%,增长27.53%。其中,煤炭行业入库增值税57 304万元,增长34.33%;电力行业入库增值税26 705万元,增长21.63%;纺织行业入库增值税9 706万元,增长8.52%;化工行业入库增值税6 044万元,增长40.04%;建材行业入库增值税1 941万元,增长3.35%。

    地税地税收入累计完成80 269万元,增长21%,占年计划的113%,其中一般收入累计完成76 384万元,农牧业税收累计完成3 885万元。地税收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税收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长幅度。

    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市8个旗区普遍推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初步规范农村牧区税费关系,遏制"三乱",农牧民负担明显减轻,确保乡村两级机构正常运转。农村牧区税费及附加税负担由改革前的15 161.3万元降到改革后的5 190.1万元,减少9 971.2万元;农牧民人均税负担额由164.4元降到56.2元,减少108.2元,减负率65.8%。

     

    【交通】

    全年完成客运量1 045万人,增长2.4%;公路客运周转量77 853万人公里,增长6.7%;公路货运量4 163万吨,增长3.9%;公路货运周转量316 388万吨公里,增长13.5%。

     

    【邮电】

    200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3亿元,增长46.5%。移动电话用户31.59万户,增长71.0%;固定电话183 876部,普及率13.97部/百人;有小灵通用户14 067部。

     

    【旅游】

    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增长19.2%;国际旅游人数0.78万人,增长14.7%。旅游总收入4.6亿元,增长48%;创汇300万美元。

     

    【卫生】

    至年底有医疗机构450个。其中,医院23个,卫生院110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技术人员5 528人。其中医院2 583人,卫生院1 257人,妇幼保健院304人;病床3 915张,其中,医院2 538张,卫生院1 225张,妇幼保健院126张。

     

    【环境保护】有各级环境监测站3个,各级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0.59万公顷。环境噪声达标区126个,面积13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37.8平方公里。环保系统职工人数272人,环境监测人员59人。

     

    【人口】

    年末总人口1 344 249人,其中男性705 974人,女性638 275人;净增人口7 856人,自然增长率5.9;出生人口12 929人,出生率为9.7;死亡人口5 073人,死亡率为3.8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91元,增加533元,增长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70元,增加212元,增长9.4%。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2.2平方米。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增加住房面积0.78平方米。

    (田华、王新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